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初探
汶录凤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提倡社会安定和谐的今天,大学的安定、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中各种不利因素,提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生工作者;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武雪,(1985-),女,陕西咸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学年思想政治课题重点项目成果。
安全一词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来讲都越加宽泛和丰富,也逐步从单纯的范畴演变到了相对综合的概念,由过去人们思维定势中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已经迅速扩展到了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众多领域,如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因此说安全与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学生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和实践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家庭幸福、高校稳定、社会和谐。
一、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意义
1. 安全教育是家庭稳定幸福的需要
大学生在家里都是孩子,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每一个自然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中国人崇尚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多年以来国家实行计生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一个特有的名称和特殊群体,每个独生子女身上都承载着几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所以说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对于其家庭幸福与否至关重要。
2.安全教育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亦然。高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的稳定和安全与否,对高校正常的的教学秩序和社会更是具有广泛的影响。就整体而言,大学生“三观”尚未形成,他们年轻气盛,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行为激进,做事冲动,正是喜欢探究和冒险的年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包括安全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
作为高校辅导员即学生工作者,不断探索如何加强高校的安全稳定、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保障他们的安全既是主要的工作使命,也是维护国家安定和稳定的需要,更是关系高校学生群体人心的稳定、关系能否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的需要。因此,研究和实践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利因素
1.特定的时代和家庭因素
时间可以追溯到几年前,高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成为现在人们所谓的“90后”群体,这个群体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的年代,在家中娇生惯养,父辈祖辈精心呵护,在学校各个阶段上学时也备受关注,成长的过程基本没有经历过坎坷曲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十分差。从“90后”大学生自身因素看,他们的年龄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众多“90后”大学生受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在校期间个性张扬,唯我是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突出地表现为“五强五差”即:冲动好胜强,是非辨别差;与时俱进强,文化底蕴差;冒险精神强,安全意识差;自我意识强,团结协作差;高谈阔论强,实干能力差。相当数量前卫时尚的独生子女,一直以来受到家庭和学校的保护,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付突发事件心理准备不够,抗挫折抗“击打”能力不强,学习、情感、就业、同学关系等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他们心理事件的发生。他们对社会认知能力较弱的实际,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价值观等因素影响,从而容易成为各种不安全稳定因素的受害者。
2.校园和周边环境因素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全国高校的合并、扩招和不断更新的办学形式、层次的多样化使得高校校区急剧扩大,校园已从相对封闭的状态逐步成为更加开放的区域。而校园建设、维护等因素导致学校与社会尤其是和校园周边的人群接触更为频繁,很多高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商业聚集区,校园外来人口成分十分复杂,校园内部诸如食品安全、教学安全、实训安全以及周边的社会环境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
3.新媒体因素
近几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等为突出代表的新媒体,即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也就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的如手机短信、微信、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这种易于为大学生掌握、熟知和使用的媒体形式的日渐普及和更新换代,正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已经全是“90后”了,这代人正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新媒体”已经成为“90后”学习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对新媒体的促进,网络虚拟社会传播的信息涉及涵盖了方方面面,可以说铺天盖地、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大学生“三观”还未定型,尤其是心理尚未成熟,猎奇心理使然,网络的隐晦性使得他们极易受到网上交友的欺骗或者诸如黄色、暴力以及不良信息的诱惑。
4.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信息的快捷和宽泛,近年来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天灾人祸对大学生安全造成的危害,不说2003年波及全国的“非典”,不说2008年汶川地震,仅仅发生在大学生身边及校园内心理不成熟伤害、交友不慎伤害、交通伤害、投毒伤害、沉溺网络自杀以及杀戮的案例就不胜枚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上因素不仅对大学生造成了安全伤害甚至及生命,而且对家庭的伤害和社会影响同样严重,这些都对高校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也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相符合的。所谓安全教育,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首先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学校要和驻地派出所、学生家长建立有效联系,关注学生安全,如节假日离校去向、返校时间登记、重大事件登记等,将校园文化环境与安全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全面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安全教育体系。如结合“网络安全周”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安全宣传版面、图片、视频、利用学院广播电台和校园网络等现代媒体,深入宣传。其次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深入学生中开展安全调查研究,准确把握 “90后”大学生的安全需求,力求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如我们不定期地向学生发放安全问卷,掌握学生中安全动态和需求,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患,我们便组织心理问题专家讲座,对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还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干预等;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教育学生安全用电,不乱接电源,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不乱拉乱用他人的洗嗽用具(品)等。再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开展一些涉及安全教育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的安全教育报告、演出等,如学保处结合政府食品药品部门进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消防安全宣传等,安排学生参与学生餐厅食品安全检查、消防器械使用演练、火警演练、地震演练等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多种形式并举,力求在校园形成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
2.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措施
(1)高校应设立安全教育部门分管学生安全工作。高校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成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的院、系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安全培训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支过硬的安全教育“三结合”队伍,所谓“三结合”队伍,就是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由学校保卫部门、系部辅导员和学生安全员组成的安全教育队伍,制定并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邀请公安、安全、消防、法律、心理健康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的安全业务知识水平。这支来自于各个层面的“三结合”队伍,尤其是学生干部、安全员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消灭安全隐患、及时制止校园意外事件发生。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这支队伍对于强化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很有必要。同时,学校还可以有意识地让部分身体健康、素质较高、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大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如参加学校安全协会、参与护校队,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组织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相关活动。此项活动应常抓不懈并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可选择灵活多样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在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层次、有重点、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一,将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融入体育课、能力拓展课以及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同时采取到安全教育实地体验,进行常见安全防范能力训练,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训练、自律能力训练、突发应急能力训练和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等。
第二,结合形势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测分院围绕全国第12个测绘法宣传日主题 “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地图服务大众生活”,开展了测绘法宣传日活动;关于女大学生心理调适等问题,学院举办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由“两课部”教师为女生作报告;如前所述的为配合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增强师生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学院举行了以“遵纪守法,关注安全,节俭卫生,明礼修身,共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万名师生签名活动;邀请多年从事安全稳定工作的专家对1800余名学生做了题为“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安全教育报告;结合示范区检查组来学院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工作,组织师生参加消防应急演练等等。大学生对这些旨在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开展的活动效果感到满意。
第三,用安全案例教育大学生。对学生讲解或引导其观看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例如 “上海外滩12.31” 踩踏案例、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例、网络诈骗案例、女大学生路途遇害案例以及青少年犯罪案例等,通过理清案例的来龙去脉使学生认识到应变能力差、安全意识差、分辨抵御能力差、接触不良信息是导致诱发这些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将他们身边及媒体曝光的大量安全案例编写成相声、小品、情景剧本等,在学院的“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上展演,直观生动幽默诙谐的演出效果,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安全启迪。
第四,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共享性的作用,抓好网络安全教育。一是利用学院网络信息中心网络优势的平台如学生普遍使用的E-mail、QQ群、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交流载体,如网络论坛、手机信息互动、网络视频欣赏等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接受;二是教育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关注网络舆情,分析判断真伪,练就提高识别能力从而实现对其的安全引导教育;三是针对大学生群体敏感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广泛收集信息,提升他们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处置能力;四是在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中,高校要加大校园网络管理和监控力度,随时监督检查清理不良网站和软件、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和影响;五是利用课堂培育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和分析思考判断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增强信息分辨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第五,除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保卫等软件措施之外,高校在学生生活学习区域还应配备监控摄像头以及其他护校队的安全防范硬件设施如校园巡逻车等。
四、结语
总之,高校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时刻应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借鉴、完善教育方法,并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高校和全体学生工作者的努力,学生的安全意识定会大大增强、安全知识将会更加丰富、安全防范技能更加熟练,从而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心理,掌握更多的建设祖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才能,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千家万户的家庭才可能幸福美满,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林坚,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G].教育与执业,2014(2).
[2]陈韶成,大学生安全教育创新[G].教育,2014(5).
[3]潘静,高校安全管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4).
[4]李宁、李兴辉,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解析,科技信息,[G].2013(6).
[5]李淑静、任明元、陆新全,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意识探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G].2014(12).
A Brief Exploration on the Secur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ENLu-feng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712100, Yangling, Shaanxi, China)
Abstract:Students proves the future constructor for the motherland. As the principal sites, university turned out to be more crucial for promoting today's steady and harmonious circumstances, firmness and students' security education. By analyzing various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in students' security education, the essay proposed solution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Students; Student Instructors; Security Education
【青少年论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