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构建的思考

2015-04-10 09:40徐景皓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危机预警笔者

徐景皓(苏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构建的思考

徐景皓
(苏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近年来,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呈进一步扩大化趋势,这也凸显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发现,只有建立起科学化、体系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将危机遏制于萌芽状态,以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以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大学生通常对自己具有较高的期望,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自身的局限性、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给他们带来了较多的心理困惑。这种心理困惑通常集中在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心理危机。

刘取芝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实证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脆弱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11.6%的同学在面临危机时几乎不受影响,41.6%的同学虽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能够成功地面对大多数危机,另有36.6%的同学有时候在危机压力的冲击下无法保持平衡,10.2%的同学在面临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1]

心理危机是一种改变或破坏平衡状态的现象,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或相关机制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紧张和焦虑,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笔者曾经担任过多年的班主任,接触过很多心理困境无法有效纾解的大学生,他们不能有效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越积越深的恶性循环中。这样的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心理防御临界点,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产生。

为这些处于困境、遭受挫折、面临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要采取有效策略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使之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心理素质,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中。经过多年努力,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得到迅速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减少了不幸事件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体性的危机管理机制构建尚存不足,心理危机干预的非科学化、非专业化,导致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危机干预的各环节上顾此失彼。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建设,从体制构成的角度去完善现有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一个完善、有效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要具备相对完善的组织机制,包括领导组织机构,稳定、可靠、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教师管理队伍,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以及主要负责收集和报告各种相关信息的学生管理组织。

其次,要制定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如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规范化的信息报告制度、专业化的鉴定制度、人性化的保密制度、事后追踪反馈制度等。有了制度的保障,在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才能做到有理可据,有章可循。

再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尤其要重视新兴的网络媒体这一交流途径。除了校园广播、宣传展览、活动交流这些传统的教育宣传手段,近年兴起的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这却是我们学生工作中有待开发的空白区域。[3]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一直有意识地运用网络平台作为师生间的交流工具。笔者曾经受学生邀请而浏览学生建立的微博群、班级公众微信群、QQ消息群等学生活动空间,学生们表现出的活泼的精神面貌,敏锐易感的情绪波动,对外界资讯高度关注、紧密互动的强烈意愿,呈现了传统师生交流过程中难以企及的心灵世界。因此,对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孤僻自处的学生,采取微信聊天、微博交流的方式,比起传统的面对面谈话更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构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的预警机制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预警机制着眼于个体,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它是一种超前的管理,通过“设立预警指标——确定预警对象——进行预警信息评估”这三个步骤,及时发现危机萌芽,识别危机因素,发出危机警报,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危机发生的意外性,产生稳妥、严密、周详的管理效果,从而实现局面的最优控制。首先,预警指标的设立和预警对象的确定是整个预警机制系统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预警方法比较注重事件的跟踪,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方面,对学生状况仅仅限于常规性的了解,偏重于教师本人对学生的感官印象,忽略了从整体上、科学依据上对学生进行人格特征的分析。而一个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则是依据预警对象的情况,建立完整的、具备监测功能的系统,通过分析预警对象与危机环境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心理危机的预测。[4]

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曾对学生施测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和卡特尔16人格因素测试(16PF),引发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并获得了他们的积极支持,使得以“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引导自我”为主题的一系列班会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让笔者准确、快捷、深入地全面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得到了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为建立班级工作心理预警对象信息库,确定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对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预警信息的正确评估。建立信息沟通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对预警信息进行正确评估是预警机制的核心内容。科学的预警评估包括评估危机者的精神状态、危机的严重程度、时间因素、危机个体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因此,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任何虚假失真的信息都会导致预测不准,进而导致误判。

笔者将班上学生分为学业困难群体、经济困难群体、情感受挫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四类,尝试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来预判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和预警指标的分析,在一次学期考试结束后,除了对几位学业成绩相对落后、考试结果不佳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外,笔者同时密切关注另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根据负性情绪指标和他平时表现出的个体发展状态指标,该同学的刺激源通常来自过高的自我估计,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出现心理危机。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谈话,该同学果然透露了因为此次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估,对奖学金的评定结果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自尊心受挫,准备在假期不辞而别出走散心。这是一起情感受挫群体心理危机预警的典型案例,因为心理预警的有效分析,笔者及时劝阻了他的错误行为,多方对其进行开导,打消了他的出走念头,并帮助他重新审视自我价值,提高了对负面情绪影响的抵抗力。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作为心理冲突,带来的内部心理状态的改变,本身就带有不可控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突发性。因此,在心理危机发生后及时干预和紧急制定反危机的措施,是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以后,管理者应及时到位,迅速对情况进行检查,对危机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把对危机个体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威胁降到最低,以确保危机个体和其他人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干预计划,避免“事事做大”和“事事看小”的两头极端化处理,避免仓促与无序状态。这一工作是整个干预机制的难点所在,干预人员及时迅速地分析决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危机的发展演变,危机干预的成功与否也将取决于危机处理人员的预判控制能力。

笔者做班主任时曾经有这样一位同学,按照预警信息的评估,他既属于经济困难群体,又属于学业困难群体。因此,他对未来的毕业和就业产生了悲观情绪,出现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特征。这几方面的问题导致该同学心理状态不稳定,精神高度抑郁,甚至产生了厌世的倾向。针对这一点,笔者要求同宿舍的学生多注意他的作息规律,一再强调发现异常立刻反映,正是由于舍友的紧急报告,笔者及时找到该生并制止了他的过激想法。

但是由于该生的情绪当时还处于犹豫和徘徊之中,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过激行为。通过细致的谈话,笔者判断该同学的情绪尚处可控阶段,并未到达需要进行专业性过激行为干预的地步。根据过激行为“心理学解剖”[5]的理论分析,如果此时让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介入,对其采取过激行为心理阻控措施,反而会激发该生强烈而敏感的自卑心理,让其产生“自己的确有病”的心理投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和学校上级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小组磋商之后,笔者仍然让其回到惯有的生活秩序中,在正常的生活节奏中对其进行心理援助治疗,并安排班级干部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和保护。

按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阻控理论,对于引发心理危机的人、事物和情景,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地阻断和隔离,以消除对危机个体的不良刺激。笔者申请调换了该同学的宿舍,将其安排在几个同为贫困生但精神风貌积极乐观的同学身边。同为“贫困生群体”的感受使该同学逐渐放下了心理排斥感,找到了情感共鸣点,并在舍友的影响和监督下,从能够按时上课开始,到逐步改变自己在学业上悲观消极不作为的心态。整个过程中,笔者坚持定期和他进行谈话,记录下该生情绪慢慢转变的过程,直到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确认该同学已经走出了会产生过激行为的心理阴影,心理状态基本恢复平衡。至此,一次紧急发生的心理危机得到了妥善解决。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的预后机制

预后机制即后干预行为,是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预后机制应和干预机制紧密衔接,在突发性的心理危机事件得到控制和解决之后,该事件的预后机制应立即启动,继续进行事后补救性质的心理干预,严密的危机监控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理危机的再度爆发。同时,对个体的事后干预应扩展到对相关群体的维护性心理干预,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但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对当事人所处的人群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冲击。如果忽视了这种负面的、潜在的影响,就相当于在更大的受众范围内埋下了新的危机隐患和心理风险。

我们应该从更深的精神层面去思考心理危机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必须科学地、辩证地看待心理危机的产生,传统观念中打补丁式的对待心理危机的方法已被证明是简单粗暴的。排斥、回避、寄希望于“不了了之”的态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的发生。事实上,危机通常与机遇并存,危机意味着危险,但也蕴藏着事情解决的转机,个体在可能受挫的同时,也被给予了进行改变的动力和机会。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心理危机的理论,对前文提到的遭遇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了成功的事后干预。该生从一时的过激行为冲动中走出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但笔者并未放弃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在“尊重、理解、共情”[5]的基础上,鼓励该同学进行自我心理剖析,通过填写一些专门的心理测试表格,在数据的帮助下认识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该生从最简单的自我调整开始,一步步改变了消极的自我否定,他的每一点进步,实际都在为解决下一个潜在的心理危机作准备。最后当进入毕业找工作的环节时,该同学已经能够比较平静地面对工作机会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从而避免了就业困难群体常见的心理失衡状况的发生。

由此可见,在危机解决以后,将危机个体导向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善,帮助危机个体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创建解决问题的机会,选择改变自己应对压力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才是预后机制真正的核心理念。帮助危机个体在危机中成长,这也是整个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和最终指向。

三、结论

建立一个科学化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正确途径,只有从根本上将危机转化为个体成长和改变的机遇,达到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的建立,才能最终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该校经过八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心理咨询中心累积咨询个案近4 000人次,该中心自2007年起每月在全校范围内重点开展学生心理问题排查工作,到2010年累计发现严重心理问题事件118起,成功干预30余起自杀欲念或自杀行为的重大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6]。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领导决策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得到社会安全机制、文化机制、卫生机制的多方协助和共同建设,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加强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用。[7]

[1]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20.

[2]楼仁功,潘娟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52-53.

[3]朱舜.完善心理预警干预系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校医,2006,20(4):443-444.

[4]程婧.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四级预警指标体系及五级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1(1):74-77.

[5]朱光骊.自杀的心理机制及防治[J].交通高教研究,2003(6):56-73.

[6]江光荣,朱建军,林万贵,等.关于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讨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63-367.

[7]符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责任编辑:施建平)

Reflec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vening System

XU Jing-hao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susceptible population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s on the rise, which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tudy shows that such crisis can only be coped with by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chanism,which will nip it in the bud, and finally guarante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crisis;intervening system

G641

A

1008-7931(2015)03-0090-04

2014-12-28

徐景皓(1974—),男,贵州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宽带网络通信。

猜你喜欢
危机预警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