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解读

2015-04-10 08:11张坤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强国文化

张坤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解读

张坤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优秀新闻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的充分展现,是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下所产生的倍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可读性强、可视性和可听性好的新闻佳作,它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在于它对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培养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它可以鼓舞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新闻作品;新闻精品;软实力;文化强国

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是一则新闻报道,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它还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展现,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环境下的文化交流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另一方面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让我们迫切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有优秀的作品来引领,需要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而“优秀新闻作品”是优秀作品的具体展现,从对它涵义的深层次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软实力。

1 优秀新闻作品的立意之本

笔者认为优秀新闻作品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三层涵义:首先,它是反映时代主题,具有较强政治敏感性的作品;正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新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隶属于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它是特定时代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的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是多种利益、多种矛盾、多重关系的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广大的新闻工作者更加应当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避免出现忽视政治、脱离政治、淡化政治的倾向,从而陷入“搞市场经济可以不问道路与方向”的误区。其次,它是客观反映事件真相,信息含量高的作品;众所周知新闻的特点是“快”、“新”,但体现这两个特点的前提是客观反映事件真相,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而现实社会中却出现了许多违背了新闻作品要客观反映事件真相的基本要求,出现了许多新闻报道的乌龙事件,例如:2015年3月18日互联网上传出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病逝的新闻迅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扩散,从美国的CNN到中国的央视,网易,搜狐,头条,凤凰等新闻媒体纷纷误报,甚至国内一些门户网站也挂出李光耀逝世的专题,而这一新闻在19日被证实为没有深入调查的虚假新闻。最后,优秀新闻作品在采写上既要创新又要富有感染力、吸引力,要体现很高的文化含量。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不会受西方“快餐文化”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发生扭曲,任由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蔓延,也绝不会是为了吸引人而用明星取代英雄、美女替换学者的低俗作品。与此相反,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是扎根于社会主义文化,歌颂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注重树立和培养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作品。刘少奇曾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记者应当做到:“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的情绪反映出来, 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 人民不敢说的, 不能说的, 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做这样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2]。综上所述,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一种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展现,而它的软实力主要来源于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

2 优秀新闻作品软实力的理论之基

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扎根于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优秀新闻作品的理论根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也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而优秀新闻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的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下产生了许多倍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可读性强、可视性和可听性好的新闻佳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

优秀新闻作品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广泛而深入的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已经成为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以来,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不断巩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证明,对于那些带有政治性、发展性和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如果不用政治的思想和眼光去评判、审视、抉择和定位,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舆论误导民众的事件发生,更严重的可能会因此而引发社会动乱,这样的新闻作品就很难实现新闻报道服务人民、服务祖国的目的,更不用谈服务社会主义改革和文化建设大局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给优秀的新闻作品创作提供了更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现在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迫切地需要正确、及时、权威的舆论引导,不然人们就会陷入“雾里看花”的困境,非常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很可能以讹传讹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还可能导致扰乱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件发生。例如在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真假新闻满天飞,有关此事件的媒体报道有13万多条,新浪微博有3亿多条,论坛帖文有5万多条,其中有一些严重误导公众的虚假新闻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面对这些真假难辨的新闻,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错误的舆论误导民众的事件发生。权威新闻媒体在谣言满天飞的关键时刻,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汇集多方面信息,努力还原事实真相,有力地阻止了网络谣言的泛滥,及时地平息了民众骚乱的情绪,充分地发挥了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们的作用,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保障,其中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有:人民网以图文解说形式发布的新闻报道《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八大谣言解析》。

优秀新闻作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着力于培养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全社会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优秀新闻作品的创作,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多关注于“歌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4];同时注重引导和宣传人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法定义务、家庭责任,培育讲正气、知荣辱、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宣传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培育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这些优秀新闻作品的关注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要求,在新闻信息来源异常多样化的今天,更加需要在全社会推广、普及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优秀的新闻作品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及时性和增强舆论的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新闻报道中注意疏导公众情绪、引导公众对社会热点关注,保证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培养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优秀新闻作品软实力之所在

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在于它对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培养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它可以鼓舞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集合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得以完成,而以优秀新闻作品鼓舞人是文化强国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蕴含着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事物发挥促进作用的哲学思想,而文化强国建设正是需要充分发挥“正确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首先,我们知道新闻作品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意识形态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某种系统思想观念,通常它代表了某一阶级或某个国家的利益,并对这一阶级或国家的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作品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新闻作品对于国家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优秀的新闻作品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充分展现,更能对文化强国建设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优秀新闻作品的评判标准决定了它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种体现,它是一种正确的意识。优秀的新闻作品的评判标准是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相一致,是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和人民造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是用舆论监督社会热点问题和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正确意识的一种体现。最后,根据“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事物发挥促进作用”的哲学原理推论,因为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正确的意识,所以它能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所以能够鼓舞人,所以能够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

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加需要正确的意识,更加需要以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接触到一些与本国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相违背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在这些言论的影响下在世界各国都引发了一些群体性社会事件。例如2011年以来接连发生的以推翻北非、中东多国政权为目的的民众抗议运动“阿拉伯之春”、以抗议英国政府在英国多地发生的骚乱活动“伦敦之夏”、以抗议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和社会不公正而在纽约开展的“占领”运动“华尔街之秋”、以支持与反对普京的民众大游行运动“莫斯科之冬”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也告诫我国在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加需要加强正确的意识宣传工作,更加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更加需要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更加需要联合各界力量坚决抵制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和蔓延。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新机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新闻作品具有了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来源更多、信息“碎片化”等新特征,这些新的时代特征让新闻作品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也更加多源化、非专业化,从积极的方面看,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更容易产生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揭露现实丑恶面、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疾苦的新闻作品。新挑战是,现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更加分散化,降低了新闻的可信度;现代“社交媒体”为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便利;新闻监管部门对于新闻信息真假的监管力度减弱等方面。面对这些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而给新闻作品创作与传播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我国的主流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网络谣言的及时辟谣,要善于从非主流的新闻信息来源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及时通过权威渠道发布;要用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们团结奋进,以此来彰显新闻作品的软实力。虽然信息时代新闻作品创作有了新机遇与新挑战,但是创作优秀的新闻作品的指导思想与评价标准并没有变,所以广大的新闻从业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在新闻报道中秉持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实事求是地传播新闻信息,提高分辨错误观点的自我意识,坚持抵制虚假新闻,绝对不能为了商业利益、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败坏了新闻记者“无冕之王”的美誉,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真正发挥和保持新闻作品鼓舞人的作用。总之,在信息时代里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来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理论,需要利用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来推动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需要有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更多的人。

优秀新闻作品的软实力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帮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优秀的新闻作品鼓舞人体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文化强国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以文化人,运用多种文化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鼓励生产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是文化强国建设根本要求。正如我们所知,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反映时代主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长期的保存价值,能够激励一代人的优秀文艺作品。例如:在战争年代有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记者写的《延安庆祝日寇无条件投降》,在和平年代有《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简版)》、《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和《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等优秀的新闻作品,这些都是闪烁时代光辉的新闻精品,这些新闻作品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也传播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正能量”鼓舞人。从本质上来说,正因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所以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够吸引人、引导人和鼓舞人,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通过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来帮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 人民出版社,1991.791.

[2]新闻工作文献选编[M]. 新闻出版社, 1990.101 .

[3]蔡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开拓前进[J].求是, 2012(12): 7-10.

[4]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求是,2012(22): 3-25.

Soft power interpretation of excellent works of news

ZHANG Kunj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Theory Teachi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Excellent works of news growing out of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project are to fully demonstrate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attraction, which are greatly enjoyed by people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readability and visibility. They provide high quality spiritual food for the people of Chinese. With its appeal,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to people, The soft power of excellent news work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 create a noble personality subtly, cultivate people'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inspire peopl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works of news; quality news; soft power; powerful country in culture construction

G122

A

1672-6332(2015)04-0095-04

【责任编辑:毛蔚】

2015-09-29

张坤晶(1982-),男(汉),湖北公安人,法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主义。E-mail:32945980@qq.com

猜你喜欢
强国文化
追逐强国梦,奋力勇向前——北京冬奥会随想
文化与人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强国有我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