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宏玲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 , 广东 深圳 518172)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以深信财经学子全国技能大赛荣获佳绩为例
古宏玲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 , 广东 深圳 518172)
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分属不同类别的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是注重于适应万众创新大环境需要,直接定位于为社会和企业的大众创业服务。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只有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篇大文章做好。“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为强调道德的意识自觉性和行为实践性相统一而提出的。传承这一教育理念,必须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师生关系层面分别实现学高为师与以身立教相结合;读有字书与读无字书相结合;自由平等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高职教育 ;知行合一理念 ; 实现途径
2015年10月12日至13日,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了全国大学生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大赛,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87所高校组团参赛,其中包括浙江金融、江苏财经、北京财贸等财经类强校。“深信”财经学院的4位选手在两位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激烈角逐、力挫群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综合业务团体一等奖。[1]这在财经学院既不是第一次,也绝非偶然。财经学院从2011年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为中心,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本着力点,以“校企合作”、“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信息技术利用”为主要抓手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来推动 “尊技重能”学风形成,促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大力推进校内外的专业学习交流,校内就技能竞赛、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工作专门邀请软件、数字媒体、商务管理、交通与环境等学院的院长担任相应项目组专家定期进行具体指导;校外则积极参加全国各大专业组织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广泛与财经类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由于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2015年财经学院代表学校当选为全国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委员单位。正是奠定了这样坚实的基础,选手每次参赛都会出现一方发力,八方给力的可喜可赞的局面。2014年财经学院取得了全国四个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全满贯,2015年再接再厉,共取得了12项一等奖,其中团体一等奖2项;在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三大赛事中综合排名位居榜首;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财务决策大赛总决赛中两年蝉联一等奖。象这样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赢得佳绩在“深信”其他学院也比比皆是,不胜玫举。可以说,它是“深信”一以贯之地坚持在行动中学习、学以致用,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充分展示。长期以来,深圳信息学院一直将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技术院校作为自已的努力方向,并以此引领全校师生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探索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分属不同类别的教育,如果说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社会“后天”所需要的人才,普通学术型本科大学培养的是社会“明天”需要的人才,那么,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则是社会和企业“今天”所需要的人才。不言而喻,“今天”的人才即是契合企业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应是注重于适应万众创新大环境需要,直接定位于为社会和企业的大众创业服务。在“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今,低端制造业正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型升级,行业细分,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高职院校既要为蓬勃兴起的现阶段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又要保持适当的前瞻性,跨越性和兼容性。因此,高职院校只有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篇大文章做好。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为强调道德的意识自觉性和行为实践性的统一而提出的,即“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和“行”的合一,即为“善”。[3]国内最先提出“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是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先生在其著名文章《行知行》中指出,教育要和生活,学校要与社会结合起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是“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内涵。[4]笔者认为,将这一内涵个性化到高职教育中,则应是课堂与职业的“有机融合”,知识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以实现“知识岗位化”,“岗位知识化”。所谓“知识岗位化”就是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提炼和有序化重组,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汇贯通起来,向学生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及知识创新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动”起来,知识“活” 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形成;所谓“岗位知识化”就是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验证”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规范”程序性知识”,应用”方法性知识”,在“学中做”、“做中学”、“探索中学”,使学生既“能做会做”,又能创造性地完成相关职业岗位的任务,进而提升专业技能、创业本领、就业资能和综合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实施“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在着力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全面提高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价值诉求。显然,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体制机制、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产学研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相应的保障条件等诸多方面。而且,各个学校的生源特征和地域优势有所不同,实行的方式也必然会有差异。但从共性的角度考量,努力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师生关系层面分别实现以下三个结合应是切实可行的基本途径。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心目中,这种无声的示范效应和有声的教学语言交融汇合,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潜移默化的正能量,使学生的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而且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掌握的系统专业知识、技术体系和由其个人的品格、才能、情感等因素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只要透视实践中众多德技双馨的高职老师教书育人的熠熠风采就不难发现,他们在教学中不仅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凭着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他们以广博精深的学识,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他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全力以赴,呕心沥血地指导学生探究神秘的知识世界,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薪火;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三能”教师,理论课教学内容娴熟,深入浅出,如数家珍,实训课指导周密细致,得心应手,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配合默契,游刃有余,“专业情结” “岗位情结”呼之欲出;他们不是以简单的说教展示师德,而是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来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理想追求,从而在学生内心唤起尊崇效应,使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的气氛下,发奋学习。
从他们身上可以领悟到:以身立教应该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不懈探求,是扎根于教育土壤里的博爱之心;更应该是教师自身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在内驱力的作用下自觉自愿地对人生价值与生命祟高境界的执着追寻。
教育是成就生命的伟大事业,人性的深邃,成长的漫长,过程的曲折,决定了教育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只有勇于攻克教师职业的特殊之难,才能体会到它的特殊之美。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生命能量,才能有力量托起他人的生命。显然,以身立教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练。
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一文中,将读书分为: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必读之书;躺着读的书——文艺类书籍;走着读的书——能自身与之对照,与之谈话的书。[5]金先生在这里细分了读书的姿态,旨在强调要善读书,而不唯书,善于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知识,成就大的事业。国外以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和积累经验,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有人曾作过这样一种概括:“读有字之书仅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才是一种化学反应”。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既需要读有字之书的“光合作用”,更需要读无字之书的“化学反应”。即按照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的知识架构目标,把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展到课堂和网络之外,延伸到社会之中乃至国际舞台,实现由空头说教、简单灌输向贴近生活、紧扣时代前进步伐转化;由停留于对书本知识道理的认识向接受实践检验与磨砺的行动转化。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培养方式,着力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去判别万物之美,去体悟成败之理,进而练就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岗位核心技能;通过“以证促学”和“以赛促学”,引导那些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瞄准国际认证和顶级赛事,在拿证拿奖中练思想、练作风、练本领,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养成认真、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和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勇攀高峰的人格品性;通过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创客空间和创业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创客团队,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意头脑和开拓进取精神的自主创业型人才。千方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实际联系和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6]在以学生、体验和情景为中心的高职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在实训室则是师徒关系,在竞赛场上又是导师和选手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递进,印证的正是“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塑造高职院校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既是身份地位不同、行为规范有别、职责任务各异的自由平等主体,又是必须在同一时空下共同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协同发展、携手共进的合作伙伴。在这里,自由平等是意识,是前提;协同发展是行动,是必要的努力。师生之间在常规管理上虽然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老师对学生行使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特点的行政管理权,并不是一种压制,而是对规则的服从和执行,否则,整体秩序就会受到威胁。而且,管理权的施行并不否定个人的自由平等,因为任何个人的自由平等都是相对的,都必须以行为规则为底线,从履行规则各司其职的意义上看,老师只有管理的自由、没有不作为的自由,学生只有服从的自由、没有不执行的自由。只是教师在行使管理权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即使是对学生的过错进行纠正,也应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能从人格上否定学生。
构建自由平等与协同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个常做常新、持续前行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无所作为,可从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上着手,寓“知行合一”于教学相长之中。首先,教师要将提问权下放给学生。应该说,生活在各种信息目不暇接、大量知识扑面而来的当代社会中的大学生,最缺少的不是信息和知识,而是思考能力、怀疑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听课——作业——考试”的学习“惯性”让学生的记忆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但提出问题的能力却在这种“惯性”下不断衰减。明代学者陈献章有句名言:“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7]创新始于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权利还给学生,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真正是“学生的问题”,学生一旦被动地接受问题,剖析问题,表面看似学生解决了问题,却未能真正达到从释疑到训练思维的效果。其次,要注重师生角色的置换。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一直是“闻道在先,术有专攻”的教师占据着“主角”地位,学生只是当然的接受者、倾听者。严格地说,这一过程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并没有达到信息的“交流”。在“互联网+”的时代,这种陈旧的信息单向交流模式必须打破,要竭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放、自尊、自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也扮演“教”的角色,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者,这既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其把自身的学习自觉性调动起来,由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同时,也能使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拓展视野,增长才干,与学生携手共进,协同发展。
[1]大学生银行技能赛 深信学子团体夺冠[N]. 深圳侨报,2015-10-21:B6.
[2]高职教育应多为“今天”培养人才[N]. 深圳特区报 ,2015-10-28:A5.
[3]度阴山. 知行合一王阳明[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4]方明. 陶行知名篇精选[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金克木. 书读完了[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
[6]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学贵有疑[N]. 内江日报多媒体报刊, 2008-10-14:03.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alents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The case of the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tudents' successful achievement in N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GU Hongling
(Office of Teaching Supervising and Directing, Shenzhen Institu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differ from the general universities in many ways. The goal of former attached its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broadly-accepted personnel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orients itself in serving the starting an undertaking for the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oncept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with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can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be achieved. The integration of knowing with doing was put forwar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many years ago in order to emphasize both moral awareness and act behavior. To implement this concept,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must follow some principles, such as to be a teacher to know more,to teach yourself before teaching others, to read both literal and non-literal books, to be free and equal i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nowing and doing; practice approach
G718.5
A
1672-6332(2015)04-0074-04
【责任编辑:羊玲】
2015-11-25
古宏玲,女(汉),安徽合肥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与高职教育。E-mail:guhl2011@sz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