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恕道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2015-04-10 07:01谢永鑫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孔孟孟子孔子

谢永鑫,于 易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孔孟恕道的内涵与当代价值

谢永鑫,于 易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恕”是儒学的重要观念。从文本和历史的角度考察,孔子的恕道就是“忠恕”之道,基本内涵是推己及人,经典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以“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来表达恕道,其内涵由孔子的推己及人扩展到推己及物;以反求诸己的工夫作为实践恕道的方法。儒家的恕道有助于推进当今中国的道德和价值观建设。

孔子;孟子;恕;当代价值

一、孔子恕道的内涵

《论语》中直接论及“恕”的是《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诸多学者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孔子对“恕”的定义。除此之外,《里仁》篇提到“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此,曾子把老师的一以贯之之道解释为“忠恕”。那么,什么是“忠”?孔子在《雍也》篇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一些学者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转述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并将其称为“忠”。

《论语》成书之后,从古至今,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诠释。对孔子恕道的理解历来都有争议。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忠”与“恕”的关系。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理一分殊”,认为天地万物都遵循同一个天理,万物是因为具有不同的气才产生了差别。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他关于孔子恕道思想的观点。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1] 91由于人与人之间只有气质之性的差别,他把尽己之心、“忠”视为实证天理,把由己推及他人、“恕”视为天理的落实、分殊。这是朱子对“忠恕”的直接阐释。他又引用程子的话:“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1] 92由此说明,“忠恕”是体用关系,是一个整体。在《朱子语类》中,他又明确指出“忠恕只是一件事,不可作两个看。”又说:“忠是本根,恕是枝叶。非是别有枝叶,乃是本根中发出枝叶,枝叶即是本根。”[2] 156这是用本末、枝叶的关系来譬喻忠恕。这样,朱熹就从体用、本末、己物等多个角度出发,论证了“忠恕”其实是表示体用、本末、内外、己物等主从关系的概念,是一个整体。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解释“忠”与“恕”说:“‘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也。”[3] 61在此,他明确地把忠恕分作两个概念,并分别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二者进行解释。至于“忠”与“恕”的关系,他认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使仁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即“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就是“忠”,是“尽己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就是“恕”。在此,他把“忠”与“恕”诠释为两个并列的、分离的概念。

从“忠恕”理解的上述分歧,我们理解孔子的恕道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文本上看,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不同弟子对“仁”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可以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是孔子对“恕”的定义,而是他针对子贡的提问做出的一种针对性的解释。《中庸》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里把忠恕之道解释为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毫无疑问,“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恕道的经典表述。这表明,“恕”与“忠恕”内涵一致,可以互换。

其次,从忠、恕与仁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忠”与“恕”是“仁”的落实和展开,体现了对自己和他人主体性的尊重。“忠”与“恕”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朱熹将“忠恕”视为一个整体并理解为一本与万殊的关系更为妥当。一本寓于万殊,“忠”寓于“恕”,并由“恕”表现出来。进而言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方”就是方法,近取譬,就是取譬于己,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恕”。整句话就是说恕是行仁的途径。所以,“恕”是由“仁”所引发的求仁行仁的必要途径,而“仁”是人恕道的目的和归宿。

由此,我们可以对孔子的恕道有一个基本的理解。首先,孔子恕道的基本概念是“忠恕”,它要求道德主体由己之本心,推及他人,将心比心。其次,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不是对“忠”或者“恕”的定义,而都是对孔子恕道的阐释,也是恕道在实践上的体现。最后,孔子恕道思想的核心是推己及人。

二、孟子对孔子恕道的发展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关于这里的“恕”,朱熹解释说:“恕,推己以及人也。”这与他对孔子的“忠恕”的解释是一致的。赵岐注说:“当自强勉以忠恕之道,求仁之术,此为最近也。”[4] 353在这里,他不仅认为“恕”即“忠恕”,还指出了恕与仁的关系。仁是恕的根本,恕是仁的功夫途径。虽然“恕”字在《孟子》一书中只出现了这一次,但他的思想其实是以恕道为基础的。

孟子继承孔子的人性思想,正式提出性善论。他以“不忍人之心”来论证性善。《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里,他把“不忍人之心”描述为恻隐之心,并将“四心”视为仁义礼智四德的“四端”,说“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就是说人的仁义礼智之德是在生而即有的四端之心上面生长出来的,是内在的、生命本有的,因而人性本来就是善的。这是他关于性善论的基本思想。

在孟子这里,“仁”就是所谓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扩充。那么何谓“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蒙培元先生认为,“恻隐之心就是对生命的同情、爱护和尊重,是一种出于生命‘感同身受’的内在情感”[5] 127。前文指出,朱熹认为人与万物是同源同理的,所谓的“感同身受”也正是出于人与万物的同源同理。人没有不爱惜自己的,正是出于对自身的爱惜,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才能够对他人和它物有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个短语把“心”体和“不忍”之用结合在一起,这是孟子对恕道的一种创新性表达,它所体现的正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心态。

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推己及人的经典表达。《孟子·尽心上》中进一步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就是这样,由亲爱亲人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进而爱惜万物。实际上,就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这便是孟子恕道思想的基本内涵,显然这比孔子的推己及人更深一层。那么,孟子是如何阐释推己及物这一内涵的呢?孟子在《梁惠王上》中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正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内在情感,人由于想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当身体遭受侵害会产生一种惊惧感,进而想到动物在遭到人的杀害时也会感到惊惧和痛苦,因而对其产生一种怜悯同情之心,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在这一章中,孟子还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许多学者认为,这里表现了孟子思想中的生态哲学观和自然哲学观,正是我们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其实,这里也蕴含了“推己及物”的内涵。

在孔子那里,施行恕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孟子的恕道是如何得以贯彻的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凡事不苛责别人,而反思自己,这是贯彻恕道思想的基本方法,也是成就大事、平治天下的前提。所谓“反求诸己”是指凡事求于内心,而不是向外要求。这不仅是对内在心灵的一种洞察,也是进行人生修养和提高心灵境界的重要途径。如果说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就是孟子恕道思想的基本内涵,那么,“反求诸己”就是孟子恕道得以实施的基本方法。

三、孔孟恕道的当代价值

首先,孔孟恕道思想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风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期,社会整体道德滑坡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近年来,屡屡发生食品安全、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令人痛心疾首的道德问题。我们在慨叹和谴责的同时,更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当我们自己面临利益冲突,我们将如何进行取舍?当我们理解、认同了孔孟的恕道思想,学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时刻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原则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就能够避免价值选择时的犹豫不决,避免做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对个人而言,这有助于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建立个体道德人格。对社会而言,这有助于遏制社会道德滑坡,提高社会整体道德风气。

其次,孔孟恕道思想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各团体及各阶层的和谐、国家间的和谐等方面的内容。恕道思想中推己及人的观念不仅有助于人自身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更有助于促进人身心的和谐,还能够为人际交往提供积极的原则和规范,保证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从孟子的推己及物这一观念来看,恕道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最后,儒家恕道有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对社会心理的把握的基础上。忠恕之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次的“诚信、友善”是高度一致的。古希腊晚期的斯多亚学派指出:“首要的德行有明智、勇敢、公正、节制。……德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有共同的原则,所以,拥有其中一个就等于拥有了全部。”[6]604忠恕之道属于首要的德行,由此伸展出去,个人、社会和国家层次的其他价值准则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源远流长,发荣滋长。

[1]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学勤. 孟子注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郜春霞]

On the Meaning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Confucious and Mencius’s Reciprocity

XIE Yongxin, YU Yi

(CollegeofLawandPolitics,XuchangUniversity,Xuchang461000,China)

Reciprocit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Confucianism. Confucious reciprocity is the “loyalty and reciprocity”, whose basic content is pushing oneself to others. Its classic expression is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and “Wish to establish himself, try to help others to establish themselves; wish to develop himself, help others to develop themselves also”. Menciu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his reciprocity ideas, in which he uses “bear-human mind” and “compassion” to express forgiveness. In this way has its meaning expanded from Confucius’ “push oneself to other” to “push yourself to physics”. Besides, he looks the efforts of seeking the cause in oneself as the method of reciprocity.

Confucius; Mencius; Reciprocity; contemporary value

2014-12-03

谢永鑫(1973- ),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B222

A

1671-8127(2015)01-0015-03

猜你喜欢
孔孟孟子孔子
更 正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蓝天白云映照孔孟大道——记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治理公路扬尘助推环境改善
有联大家改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好玩的小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