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羽 徐 骞 陈紫薇 林育芳
中国.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E-mail:allenluckid@foxmail.com
社交网络(SNS)是基于互联网、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的服务平台。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众多,在国外主要以Twitter 和Facebook 为主[1],国内则主要有微博、人人网、微信、QQ[2]。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在社交网络中,微信、社交网站、微博的覆盖率分别为61.9%、60.7%、55.4%。在年龄结构上,使用以上三者的20~29岁的网民比例分别为:51.0%、49.5%、52.5%[3]。同时大学生对SNS 网站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成为SNS 网站的服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4]。由于社交网络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故自2007年起西方心理学界开始从心理学角度对其影响进行研究[5]。但由于国内外社交网络使用的情况不同,我国的社交网络使用有其特殊性,而相关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却非常不足。故而本研究试图探究社交网络的使用与大学生情绪情感、抑郁、自尊的关系。
根据分层随机取样的原则,抽取暨南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550 份,回收530 份(96.4%)。其中有效问卷512 份(96.6%)。在被调查的512 名大学生中,大一学生139人,大二学生160人,大三学生131人,大四学生82人;文科123人,理科158人,医药121人,工科110人;男生256人,女生256人。年龄在17~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50±1.49)岁。独生子女184人,非独生子女328人。生源地来自村镇277人,来自城市235人。
1.2.1 中国情感量表(CAS,Hamid&Cheng) 包括10 个积极情绪(PA)和10 个消极情绪(NA)的形容词,词汇的选择基于中国文化背景,被试对情绪词汇从1(很少)到5(非常多)进行感受程度评估。该量表根据指导语的不同可以测量长期或即时的情绪状态。PA 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NA 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PA 分量表的Guttman 分半系数为0.89,NA 分量表的Guttman 分半系数为0.91。
1.2.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RAdloff)包含20 个条目,反映了抑郁状态的6 个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受试者被要求说明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答案包括“偶尔或无(少于一天)”“有时(1~2 天)”“经常或一半时间(3~4天)”“大部分时间或持续(5~7 天)”。频度的赋值依次为0~3 分。总分范围为0~60 分,分数越高抑郁出现频度越高。量表重测信度4 周为0.67。
1.2.3 自尊量表(SES,Rosenberg) 由10 个条目组成,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自己,分4级评分,从1(很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 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量表信度0.77,两周后重测为0.85;与信心相关系数为0.65,与合群性相关系数为0.39。
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2.1.1 社交网络使用情况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n=512)
2.1.2 社交网络使用主观感受 被试大学生“如果一个月不能使用社交网络,您会处于何种状态”,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如果1 个月不能使用社交网络,您会处于何种状态”调查结果
2.1.3 CAS、CES-D、SES 的得分情况 被试大学生CAS、CES-D、SES 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CAS(PA&NA)、CES-D、SES 得分(n=512)
表3 社交网络与CAS、CES-D、SES 的关系相关因素及其赋值
情绪积极得分按四分位数P75 =36 分划分为两组,低积极情绪组≤36 分,高积极情绪组>36 分。情绪消极得分按四分位数P75 =28 分划分为两组,低消极情绪组≤28 分,高消极情绪组>28 分。CES得分按四分位数P75 =40 划分为两组,低CES 得分组≤40 分,高CES 得分组>40 分。自尊得分按四分位数P75 =32 分划分为两组,低自尊得分组≤32分,高自尊得分组>32 分。赋值情况见表3。先用单因素分析在检验水准=0.10 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用χ2检验或t 检验),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似然比前进法),用多变量调整后的OR 值分析影响得分的因素。检验水准α =0.10。
表4 积极情绪得分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5 消极情绪得分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6 CES-D 得分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7 SES 得分的logistic 分析
2.2.1 积极情绪logistic 回归分析 “专业”的参照组为“文科”,工科与之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
2.2.2 消极情绪logistic 回归分析 “SNS 使用主观感受”的参照组为“感觉更轻松”,见表5。
2.2.3 CES-D 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年级”的参照组为“大一”。“SNS 使用主观感受”的参照组为“感觉更轻松”,见表6。
2.2.4 SES 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专业”的参照组为“文科”。“生源地”的参照组为“村镇”,见表7。
3.1.1 大学生专业与积极情绪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专业对其积极情绪有影响。文科学生的积极情绪明显高于工科学生。这提示了专业的差异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贾丽娟研究表明[6],文科专业学生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水平和社交能力方面显著高于工科学生。此外,我们认为文科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到社团活动、拓宽人际交往,对于其情绪的疏导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1.2 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与消极情绪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年数越短,消极情绪得分越高。社交网络使用年数越长的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际经历越久,人际关系程度更深,能够更多的接受到来自社交网络好友的反馈[5]。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基于现实熟人关系的沟通和生活方式,与好友群体在社交网络上交流和沟通,可加强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联系,增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认同[7-8]。社交网络使用年数越长的大学生可能获得的社会认同感更深,可能对消极情绪有一定抵制作用。
此外,大学生每日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长,消极情绪得分越高。在社交网络使用主观感受方面,选择“受不了”选项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分明显高于选择“感觉更轻松”选项的大学生。选择“受不了”选项的大学生显示存在对社交网络更大的依赖性。这两个数据提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消极情绪可能有促进关系,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3.2.1 大学生年级与抑郁出现频度的关系 研究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抑郁出现频度有差异。大三,大四学生抑郁出现频度明显大于大一学生。这与李彤[9]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量表的选择有关。钟意等[10-11]研究表明性别、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恋爱状况与大学生抑郁产生有关。我们分析认为大三,大四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更大,人际关系更复杂,同时面临着毕业后出路的选择和就业或考研的压力等问题,因此抑郁出现频度大于大一学生。
3.2.2 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与抑郁出现频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使用社交网络的年数越长是抑郁出现频度的保护因素。我们推测其可能的原因为:使用社交网络年数越长的大学生,其在社交网络中所花费的精力越多,他们通常拥有更大的交际圈,更深的人际关系。在心境低落时,他们可供倾诉的对象较使用社交网络年数少者多,其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及时排解,因而抑郁出现频度低。
同时,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使用主观感受对抑郁出现频度有影响。选择“受不了”选项和“无所谓”选项的大学生抑郁出现频率均大于选择“感觉更轻松”选项的大学生。Pantic[12]等研究表明在线社交网络与抑郁症有关,且在社交网络花费时间与抑郁症呈正相关。但同时Jelenchick[13]研究结果未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与临床抑郁症的产生有关。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抑郁与社交网络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
3.3.1 大学生专业与自尊的关系 研究显示,不同专业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影响。文科专业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和工科专业。这与宋芳的研究结果一致[14]。这可能与学科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性质有关。文科多为语言、文化等社会科学课程,这些课程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有裨益,使其社交参与的深度更高。同时,文科专业给予同学更多与人、与社会沟通的机会。因此文科学生的社交参与广度更高。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注重于主观感受[15]。综合以上两点,文科学生社交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均高于理工科,这可能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高于理工科学生,导致高自尊水平。
3.3.2 大学生生源地与自尊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有影响。城市学生的自尊程度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付海荣等[16-17]研究与我们的结果一致。来自城市的学生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环境条件相对更优越,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关心和照顾相对更多,对于尊重需求的满足度更高,因此会有更高的自尊水平。
3.3.3 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与自尊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每日使用社交网络的次数越多是自尊程度的促进因素。Valkenburg[18]等研究则表明青少年获得的社会自尊感和幸福感与在社交网站中收到的反馈资料是否积极有关。高自尊群体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寻求更广泛的朋辈交往及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因此他们使用社交网络更为频繁。此外,大学生时期本身是自尊水平整体上升的重要时期[19],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对学生自尊提升有重要影响[20],学生自尊水平的持续上升也可能促进他们使用社交网络更加频繁。
[1]Lenhart A,Purcell K,Smith A,et al.Social media.& mobile internet use among teens and young adults[M].Washington,DC: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2010:14-15
[2]王慧贤.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3]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7-8
[4]魏哲峰.大学生SNS 网络行为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4(2):74-77
[5]王笑天.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与使用强度的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6]贾丽娟.“90 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7]叶嘉颖.社交网络文化探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8]Zhao S,Grasmuck S,Martin J.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1816 -1836
[9]李彤.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6):547-554
[10]钟意,周辉,萧文泽,等.大学生抑郁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2(8):1438-1440
[11]张艳,张雪芹.大学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428-430
[12]Pantic I,Damjanovic A,Todorovic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depression in high school students:Behavioral physiology viewpoint[J].Psychiatria Danubina,2012,24(1):90-93
[13]Jennifer M Whitehill,Libby N Brockman,Megan A Moreno."Just Talk to Me":Communicating with college students about depression disclosures on facebook[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13(52):122-127
[14]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15]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27
[16]付海荣.家庭因素对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尊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7]张小安,谢朝晖.重庆市大学生自尊心理状况调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92-99
[18]Patti M Valkenburg,Jochen Peter,Alexander P Schouten.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wwll- being and social self-Esteem[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6,9(5):584-590
[19]熊承清,何朝峰,侯艳丽.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9-11
[20]刘伯兴.大学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7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