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芳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敞开自己的心扉,这似乎很简单,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深恶痛绝”。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于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摸索出几条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给一片静心的天地,让学生快乐读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我班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了诵读课程、名著课程、浏览课程三级阅读课程体系:诵读课程即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名著课程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浏览课程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目前,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在我班已经初步形成。
二、积累——设一个温馨的空间,让学生日积月累
平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报,做到“手不释卷”。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导学生每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便做好读书笔记,即把文章的作者、开头、结尾、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好词佳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为了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我还在班内举行读书竞赛、讲故事竞赛,同时要求学生每天轮流将自己最喜欢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抄在小黑板上,全班齐读,然后集在自己的《采蜜本》上。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表扬奖励为主,激发他们读书看报的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观察——借一个生动的平台,让学生留意观察
老舍先生曾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没有这样的积累,就写不出丰富的文章。”所以,我平时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留意观察事物的习惯。每接一个班,我都要求学生买一本精美的日记本来写日记,并要求学生在扉页上写上“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便会忘记。”以此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开学第一天,我总是精心设计好与学生的见面语,向学生提出新学期的学习要求,旨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布置学生以《我的语文老师》为题写日记,要求学生把我的外貌、说话时的神态及对我的印象和感受写下来。这样便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也容易多了,具体多了。
四、畅说——创一个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倾吐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选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的“口语交际”,通过这个平台,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学生有什么想说的话可在此尽情倾吐,从而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五、直观——凭一个练笔的机会,让学生言之有物
作文教学时,要尽量运用直观教学。因为小学生毕竟年纪小、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如果只是机械地让学生读读题目就写作文,他们会觉得大脑空空,不知写什么好,也不知从何说起。如学完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课文《鲸》后,我给同学们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一种小动物》。我在写作前便布置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带到学校来观察,结果同学们都纷纷兴致勃勃地把动物带回来了:有的带小白兔;有的带了金鱼;有的带了小鸡;还有的带了小花猫……教室顿时成了动物世界,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纷纷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小动物。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抓住动物的特点写”,重点写了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由于有活生生的动物观察,学生的文章也就写得栩栩如生。
六、悟理——造一个畅谈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修改作文,使学生在评议中获得启发,最后再一次自觉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这样的学生自由畅谈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通过自评、互评的方法,在选词、用词、表达、分析、比较等一系列修改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而不是由我带到办公室进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时再把我的“成果”返还给学生,而且要求每位同学自找时间在下次写作文之前把所有同学的作品欣赏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改的积极性。
七、活动——造一泓源源的泉水,让学生取之不尽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写出源源不断的文章。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只是单一、枯燥、不断重复,那么学生写起文章来便绞尽脑汁。所以,我十分注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3·5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上街头洗刷广告,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争做好事的精神;清明时节,组织学生进行扫墓活动,让学生感受庄严、肃穆的气氛,表达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之意;“六一儿童节”是学生们的节日,组织大型的游园活动,让学生们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九九重阳节”组织学生登山比赛,培养他们奋力向上攀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质;“10·1国庆节”组织同学们出板报、手抄报,举行革命歌曲卡拉OK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秋天,是郊游的黄金季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下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分享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组织学生进行野炊、烧烤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此外,还可以举办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中队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能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丰富和美化了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就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开展作文训练的。我所任教的班的同学在这样的训练下,都逐步克服了怕作文的心理,甚至还爱上了写作,写作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持之以恒地阅读、坚持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评改作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善于探索,“作文难”的问题终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林振坤.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研版),2014(8).
[2] 孙建龙. 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尹相如. 写作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