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的调查*

2015-04-09 08:48张忠朝
社会保障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救助困难

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的调查*

张忠朝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为了研究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状况,有效解决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贫困问题。通过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发现:城乡困难家庭身体状况比较差,慢性病和大病的发生率高;医疗救助需求大,救助比例比较低,额度较小;医疗支出较高,医疗保险报销后负担仍然较重;距离医疗机构较远,到达时间较长;主要就医途径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就医时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但医疗救助的作用比较明显。需要从疾病知识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私人诊所建设、医疗救助投入和医疗救助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社会政策;贫困类型

一、研究背景

医疗救助是城乡困难家庭医疗保障的安全网,也是缓解城乡困难家庭“看病贵、看病难”和进一步缓解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医疗救助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阻碍着医疗救助服务的发展(王齐彦,2009;何平,2011;易伍林,2012;赖志杰,2014):一是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畅。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医疗救助混同医疗保险,把互助性救助混同医疗救助,医疗救助的职能主体本应是民政部门,现实中却存在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状况;二是医疗救助基金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原因是贫困或特殊患者数量增多、医疗费用价格上涨和医疗救助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了医疗需求不断扩大、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经费供需矛盾不断扩张;三是政策法规滞后和多样。国家层面的医疗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老,对现行医疗救助指导作用不够,地方层面医疗保障政策政出多样、五花八门,这种自上而下的法律法规的不一致性使得医疗救助承担了很多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然,根据出现的问题,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向春国等,2014;王谷俊、何历宇,2014;张海峰,2014;仇雨临、龚文君,2012),主要可归纳为:一是合理确定救助范围;二是实施多种方式救助;三是完善救助服务内容;四是合理制定补助方案。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寻找出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问题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库2013年的数据,该数据库来源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自2008年始每年一次的全国性综合调查,2013年的数据反映的是2012年的情况。

该调查以家庭为单位,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城乡困难家庭和社会救助服务人员。前者主要是享受低保的困难家庭、没有享受低保的低收入家庭和城市流动人口三大群体,后者主要是指参与政府主导下的各项社会救助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公务员、单位各类聘用人员、基层自治组织负责人及聘用人员等。该调查按照“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户”的顺序,综合运用立意抽样、分层抽样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等多种抽样方式最终确定调查样本。调查地区为(首批试点省份)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湖南省、甘肃省、重庆市和(增加省份)安徽省、贵州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0省市。本次调查收回农村困难家庭有效问卷为6166份、城市困难家庭有效问卷6062份、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有效问卷3162份、社会救助服务人员有效问卷1285份。

三、城乡困难家庭贫困类型及健康状况

(一)城乡困难家庭贫困类型

我国城乡困难家庭面临的致贫因素不一,产生了不同的贫困家庭类型。按照该项目的调查,目前我国城乡困难家庭主要面临的困难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被长期拖欠工资、家庭成员发生意外事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以上全无。农村困难家庭、城市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所不同,其中农村困难家庭有效户数为6090户、城市困难家庭有效户数为5995户、城市流动人口户数为2940户(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选择户数为3206户,占31.17%;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选择户数为2277户,占22.14%;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选择户数为1664户,占16.18%;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选择户数为1367户,占13.29%;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选择户数为997户,占9.69%。城市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选择户数为2521户,占24.98%;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选择户数为2042户,占20.24%;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选择户数为1961户,占19.43%;家庭主要成员没有流动能力,选择户数为1926户,占19.09%;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选择户数为942户,占9.34%。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致贫原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以上全无,选择户数为1459户,占41.06%;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选择户数为754户,占21.22%;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选择户数为609户,占17.14%;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选择户数为227户,占6.39%;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选择户数为227户,占6.39%。可以发现,城乡困难家庭致贫原因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林闽钢等(2014)研究认为,农村困难家庭中95.78%的面临上述八大困难,其中45.07%的家庭属于单因致贫,50.71%的家庭为多因致贫;同样的,城市困难家庭中92.34%的面临上述八大困难,属于单因致贫的家庭占43.82%,多因致贫的家庭为48.52%。在他们看来,单因致贫中农村地区主要是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力,城市地区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双因致贫中农村地区主要是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力和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城市地区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和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三因致贫中农村地区主要是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力、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和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一样。

(二)城乡困难家庭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状况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指标之一,城乡困难家庭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患慢性病和大病的比例比较高。身体健康状况很差、较差的总和比例农村困难家庭受访者为52.1%、城市困难家庭受访者为42.0%、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受访者为4.2%;家庭中有1位和2位残疾人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为27.6%和4.1%,城市困难家庭为22.9%和2.5%,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为3.1%和0.3%;家庭中有1位和2位慢性病患者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为28.1%和3.9%,城市困难家庭为29.3%和4.5%,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为8.5%和1.3%;2012年,家中患大病人数为1~2人的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17.1%,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16.3%,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5.0%。总体情况,城乡困难家庭中分别约有四成和五成成员健康状况欠佳;城乡差异中城市好于农村;在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年龄差异中健康状况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中年人残疾率最高;文化程度差异上健康状况总体上与文化程度正相关(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13)。

四、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状况

(一)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需求量大

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救助需求相对集中,主要为低保金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在最需要那些救助选项中(限选三项),农村困难家庭排在第一的为低保金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依次为54.9%、26.2%和7.7%;排在第二的为医疗救助、低保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依次为49.9%、15.0%和9.5%;排在第三的为临时救助(家中发生重大事故)、水电、燃料、取暖费减免和低保金救助,比例依次为25.4%、20.8%和10.5%;城市困难家庭排在第一的为低保金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依次为48.6%、21.2%和11.1%;排在第二的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低保金救助,比例依次为39.1%、15.5%和11.5%;水电、燃料、取暖费减免、住房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依次为19.5%、16.3%和14.1%;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排在第一位的是住房补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依次为20.6%、17.2%和13.2%;排在第二的为住房补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比例为20.0%、14.8%和14.8%;排在第三的为创业扶持、就业帮扶和住房补助,比例为15.0%、14.7%和13.5%(见表2)。

(二)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高、医疗负担较重

2012年,治疗慢性病共计花费农村困难家庭平均为5968.09元,城市困难家庭平均为8550.19元,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平均为9613.07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额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2468.89元,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2834.08元,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均值为2509.95元;治疗大病共计花费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20936.28元,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25276.08元,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均值为26302.55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9662.41元,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10516.38元,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均值为6126.86元。2012年,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支出带来的经济负担中非常重和较重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为57.6%、城市困难家庭为51.2%、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为22.3%,选择较轻和很轻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12.1%、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15.6%、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33.5%(见表3)。可以看出,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负担太重,严重制约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极易导致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三)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比例比较低、额度较小

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比例比较低,救助额度也较小。2012年,农村困难家庭只有29.6%享受到医疗救助,其救助额度均值为544.57元,最小值为0元,最大值为20000元;城市困难家庭享受到医疗救助的比例为23.5%,救助额度均值为640.71元,最小值为0元,最大值为20000元;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享受医疗救助的比例为7.4%(见表4)。另外,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的直接救助水平过低,救助手续繁琐,病种限制过严。从城市困难家庭来看,21.1%的人认为手续繁琐,51.0%的人认为费用救助比例和封顶线过低,11.7%的人认为救助起付线过高,13.3%的人认为救助病种限制过严,另有2.9%的人认为对用药限制过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13)。

(四)城乡困难家庭就医距离比较远,花费时间较长

城乡困难家庭离最近的医疗机构较远,到达时间较长。离最近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村诊所)的距离,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2.07公里,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1.18公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均值为1.33公里;一般到达该机构需要多长时间(以通常采用的交通方式为准,包括步行),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22.28分钟,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13.05分钟,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均值为12.92分钟。

(五)城乡困难家庭就医渠道主要为私人诊所或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站

城乡困难家庭患病时主要去私人诊所或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站就医,自己到药店买药辅之。家中成员患小病时,农村困难家庭的首选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其比例老人为35.2%、儿童为20.0%、成年人为40.4%;其次是自己到药店买药,其比例老人为14.7%、儿童为4.5%、成年人为16.0%;再次是去街道医院(乡镇卫生院),其比例老人为9.7%、儿童为7.5%、成年人为10.9%。城市困难家庭老人就诊途径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到药店买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去县区级医院,比例分别为18.3%、12.8%和3.9%;儿童的就诊途径前三位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自己到药店买药和去县、区级医院,比例为15.8%、12.8%和7.0%;成年人救助的途径前三名和老人相同,比例为49.7%、26.7%和5.9%。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排名前三位的老人就诊途径是自己到药店买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去县区级医院,比例依次为15.7%、12.4%和4.5%;儿童就诊途径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自己到药店买药和去县、区级医院,比例为23.4%、17.3%和11.2%;成年人和老人相同,比例为58.2%、24.2%和5.2%(见表5)。

(六)城乡困难家庭最大的困难的看病贵、费用高

城乡困难家庭看病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医疗支付负担比较重,但是医疗救助的作用比较明显。去医院看病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79.6%、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6.9%、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80.9%;看病手续繁琐和排队难也占一定比例(见表6)。

(七)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的作用明显

医疗救助对被救助家庭的作用方面,作用很大和作用较大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为82.5%、城市困难家庭为77.8%、流动人口困难家庭为64.2%,回答不知道的比例也不小,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2.3%、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6.0%、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为13.7%(见表7)。“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研究报告(2011年度)显示,大部分城乡贫困家庭成员表示政府的医疗救助解决了医疗问题,帮他们家里渡过了难关。

(八)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费用减免脱贫成效显著

减免医疗费用作为城乡困难家庭脱离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效果显著,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措施。在最希望政府采取的方式帮助脱离贫困的选择中,农村困难家庭排在前三的是直接提供生活金或生活品、减免医疗费用和资助子女完成学业,比例依次为44.8%、15.9%和11.9%;城市困难家庭排在前三的是直接提供生活金或生活品、资助子女完成学业和帮助家里劳动力找份工作,比例依次为26.9%、19.5%和18.5%,医疗费用减免排在第四,比例为16.2%;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排在前三的是提供技能培训、指点致富门路、资助子女完成学业和帮助家里劳动力找份工作,比例依次是28.5%、16.0%和13.5%,医疗费用减免排在第六,比例为7.0%(见表8)。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困难家庭对减免医疗费用的需求比较大,占到16%左右,流动人口家庭比例相对较小。减免医疗费用成为城乡困难家庭脱离贫困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该群体亟须政府提供的减贫脱贫措施之一,政府应重视医疗救助工作,发挥减免医疗费用的作用,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脱贫减贫,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和恶化。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医疗救助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兜底网”,是缓解和消除城乡困难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1)城乡困难家庭身体状况比较差,慢性病和大病的发生率高;(2)医疗救助是城乡困难家庭的主要需求;(3)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支出较高,医疗保险报销后负担仍然较重;(4)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的比例较小,救助额度偏低;(5)城乡困难家庭距离医疗机构较远,到达时间较长;(6)城乡困难家庭的主要就医途径是去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7)城乡困难家庭就医时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8)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的作用比较明显;(9)减免医疗费用对城乡困难家庭脱贫减贫效果显著。

(二)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颜世峰等(2013)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3)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1.加强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帮助城乡困难家庭改善身体素质

城乡困难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居住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接触疾病知识、卫生信息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建议通过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业社工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络等传媒的力量,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出行等活动对城乡困难家庭定期进行卫生和疾病知识宣传及普及,帮助他们掌握更多预防疾病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健康质量。

2.加强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和服务水平

数据显示,当城乡困难家庭需要到医疗机构就医时,大部分都会选择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这就要求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鉴于目前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人、财、物匮乏,有必要重点加强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仇雨临,翟绍果,2014)。

3.加强西部地区私人诊所建设,完善私人诊所的管理和规范标准

私人诊所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公立医院资源稀缺的不足,但是目前我国私人诊所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大部分的私人诊所由赤脚医生、乡村医生所经营,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大多数仅凭经验进行治疗。在中西部地区,山高路远,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乡村私人诊所是他们极为依赖的就医场所。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西部地区的私人诊所发展,比如提供贷款购买医疗设备、进行医疗卫生技能培训、规范诊所就医环境、提供诊所行医优惠政策等,同时也要加强私人诊所的监督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对其进行监管,充分发挥私人诊所的作用,避免损害患者利益的现象出现。

4.不断加大医疗救助投入力度,缓解资金缺口和困难家庭的贫困

近年来,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很大,但是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医疗救助基金的募集主要依靠政府,但是也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资本的力量,卫生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民间资本管理中心,通过透明的财务公开、合理的管理规则必定能募集到更多的医疗救助基金。同时,鉴于因病致贫是城乡困难家庭的首要问题,应加大减免医疗费用力度,同时,加大医疗救助的投入可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困难家庭的贫困,能够更多地采取报销或减免医疗费用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救助,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5.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医疗救助病种,开展多样化的救助方式

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主要方式为直接救助和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接救助中的起付线和封顶线严重阻碍了城乡困难家庭获得医疗救助服务的机会,理应取消,更能体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同时应当明确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意见,提高封顶线,把救助对象的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对于不同的大病救助需求,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把哪些对人体危害较大、费用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罕见病纳入到医疗救助目录,拓宽医疗救助的病种范围。在救助方式上不能仅靠政府,应发挥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工会、个人等力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医疗救助方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6.健全医疗救助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促进医疗救助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强化监督机制,特别是增强作为医疗救助直接受益者—城乡困难家庭的监督意识;其次要强化评估机制,可以由官员和学者共同组成专家组定期对医疗救助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评价指标,通过对受助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科学、有序的评估医疗救助实施效果,提出相应的意见措施;最后要加强医疗救助服务问责管理,在“谁应负责、对谁负责和负责什么”三个维度上要有清晰的问责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受助对象的满意度,更好地为城乡困难家庭服务(张忠朝,2014)。

[1]王齐彦:《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何平:《我国社会救助政府责任的回归——基于对责任主体划分的探讨》,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易伍林:《安庆市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调查》,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赖志杰:《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建设重点》,载《当代经济管理》,2014(7)。

[5]向春国等:《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载《卫生经济研究》,2014(3)。

[6]王谷俊、何历宇:《论当代中国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的若干伦理困境》,载《特区经济》,2014(7)。

[7]张海峰:《安徽贫困边缘人群医疗救助机制及问题分析——基于省内五城市的调查研究》,2014(1)。

[8]仇雨临、龚文君:《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全民医保发展》,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9]林闽钢、梁誉、刘璐婵:《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3)。

[10]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蓝皮书(2012)》,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11]颜世峰、李茂荣、张蕾、任珊珊:《兜底——“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之山东研究与实践探索》,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12]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研究报告(2011年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13]仇雨临、翟绍果:《我国医疗保障的制度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载《人口与经济》,2014(2)。

[14]张忠朝:《我国医疗服务质量问责研究》,载《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4)。

Research on China's Urban and Rural Difficulty families’ Medical

Assistance Support:Based on Survey of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ZHANG Zhongchao

(责任编辑:H)

In order to study th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Medicaid assistance condition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and rural poor medical care for needy families. Through the data in 2013,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analysis found: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poor physical condition, the high incidence of chronic and serious illness; Medicaid demand, rescue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 amount is small; higher medical expenses, the burden is still heavy Medicare reimbursement; far from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reach a longer time; major medical approach is going to go private clinic or community / village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when medic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high-cost, but the medical the role of rescue obvious. Need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dvocacy,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linics, investment and regulation of medical relief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Medicaid assistance condition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and rural poor medical care for needy families. Through the data in 2013,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analysis found: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poor physical condition, the high incidence of chronic and serious illness; Medicaid demand, rescue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 amount is small; higher medical expenses, the burden is still heavy Medicare reimbursement; far from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reach a longer time; major medical approach is going to go private clinic or community / village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when medic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high-cost, but the medical the role of rescue obvious. Need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dvocacy,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linics, investment and regulation of medical relief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Medicaid assistance condition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urban and rural poor medical care for needy families. Through the data in 2013,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analysis found: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 and poor physical condition, the high incidence of chronic and serious illness; Medicaid demand, rescue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 amount is small; higher medical expenses, the burden is still heavy Medicare reimbursement; far from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reach a longer time; major medical approach is going to go private clinic or community / village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when medic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high-cost, but the medical the role of rescue obvious. Need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dvocacy,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linics, investment and regulation of medical relief and other aspects.

urban and rural poor families,medical assistance,social policy,poverty type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4XNH050)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救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选择困难症
水下救助抢险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