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长群
(江苏省盱眙中学 江苏 盱眙 211700)
在化学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非注意力盲听”,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本节课精心备好的教学设计流程,关闭了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所有信息接收器, 教学目标就像一个强声源,背景的其他声音此刻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杂音”,都必须屏蔽掉。就算听到了,这个互动枝节也要及时掐掉,以免影响强声源响亮地发声。笔者多年于教学一线参于听课评课,频获“非注意力盲听”案例,深切感受“非注意力盲听” 导致一些很有价值的 “杂音”——“背景问题”被忽视、抛弃,俯首拾之,实质为一颗颗新课程理念的珍珠,璀璨夺目。
学生正在进行Al(OH)3的制备:向AlCl3溶液中滴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教师期待着沉淀不再溶解的结论,但被提问的学生却说“白色沉淀变多。”教师未去理会该生的发现,急不可待地“启发”学生:沉淀未溶解吧? 把学生的探究过程强制变轨,失去了科学认识事物的原生态的味道。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沉淀增多的原因是之前的Al3+未沉淀完全, 引导学生继续滴加氨水再观察之,同时积极评价该生观察的细致。又如:在分组进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前,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预测燃烧的现象:黄色火焰,产生白烟。然后让学生实验检验、回答,有一组“产生大量黑烟”的声音混杂于大多数“正确”的答案声中,未能引起教师的注意,错失了一次真正意义上(不是由教师指定安排好的实验流程)探究的机会,实际上通过讨论学生也较容易从钠保存在煤油中找到答案。真正实验的价值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是反复验证前人做过的证明过的东西。
教师在复习有机基本反应类型时,让学生举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为了突出加氧去氢为氧化、加氢去氧为还原,却忽略了氧化还原共属一体的事实,当学生说醛催化加氢为氧化反应时,竟当堂判断该生举例错误。又如:复习到取代反应时,有学生在下面说烯烃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可能从资料上得知),却未得到教师的回应,对于高中的考纲要求,教师只设计了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醇、羧酸、酯等取代反应的教学内容,所以他在课堂的提问环节中只注意捕捉符合考点需求的答案,而漠视了“烯烃在一定条件下,非双键部位H(特别是ɑ-H)也能被取代”的事实,要知道有机合成题的考察早已不拘泥于教材,而侧重于信息的处理和应用,狭隘的有机复习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该教师白白放过了一次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拓展的机会,失去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一个契机,教学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在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时,学生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石墨,s)= C(金刚石,s) ΔH=+1.5kJ/mol。突然某个学生在下面很惊讶地说:“反应热这么小!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太容易了吗? 是不是数据给错了? ”教师却专注于评价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然后继续展示下一道例题,可惜、可叹! 实际上这正是学生极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盲点,引导学生认识“决定反应难易的是活化能的大小,而不是反应热的大小。”可让学生豁然开朗。同时肯定该生思考的敏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会给学生很强的自信,同时提高了思维深度,养成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良好习惯。
“非注意力盲听”忽略的看似学生答非所问、无意插嘴, 实际上很多意外问题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实践、实际的困惑、个体与群体的不同步,甚至于是共同的盲点、薄弱点,正需要教师敏锐地感知、认真地听取,肯定所见所思,引水入渠,拔云见日。如果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观察,这种“答非所问”是多么地有意义! 这是可贵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求真务实,不人云亦云。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和培养的。但我们的部分教师“非注意力盲听”很严重,导致“非注意力盲视”,最终发展为有意识回避。如在讨论Al(OH)3制备时,有学生提出用AlCl3和NaAlO2溶液混合制备(资料上有,但新教材不作要求),某教师直接说考试不涉及,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不能利用学生手中的药品验证之,作简单介绍呢? 能“耽误”多少时间? 新课程理念难道仅仅体现在新编教材中固定的、僵化的知识体系?
又如某教师怕课堂上生出很多意外,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演示NaHCO3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中为顺利达成预定的实验效果(无白色沉淀产生),节约时间,在药品的浓度上进行调整,甚至于造假,用NaCl 溶液代替NaHCO3溶液,美名其曰“善意的谎言”。实际上我们正需要学生发现NaH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略显浑浊,从而进行解释,以确定BaCl2溶液鉴定Na2CO3与NaHCO3溶液的条件 (三种溶液浓度不能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 ”如果仅仅把教学目标理解为一个教学比赛或示范的评课指标,理解为完美实现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堂课看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美丽”,却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意或有意没有听到、看到的“背景问题”实际上很多都是实施教学目标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衍生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关注“背景问题”,解决“背景问题”,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尝试、探究,给课堂教学带来耳目一新和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效果,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为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服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问,有所创新。没有疑问的学生永远不会去提问,永远不会有创造。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才是最大问题的学生。好的课堂,不是学生非常安静地像一潭死水的课堂,也不是只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课堂,而应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充满智慧的课堂。不做“非注意力盲听者”,有效消除“非注意力盲听”对化学教学的影响,需要教师虚心做到以下几点:
⑴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尊重学生,重视用心倾听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对学生豁达宽容,发展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果断灵活,学会变通,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敢于创新。这是不怕做“倾听者”的自信力的源泉。
⑶积极鼓励和评价学生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应无条件地保障学生行使“提问的权利”,广开言路,善于把有价值的“背景问题”(实质为生成性问题)置于前台,增强声响。响在盲点,落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将“非注意力盲听”转化为“注意力倾听”,增强捕捉有价值问题的敏捷性、自觉性,不让浮云遮望眼,舍末求本,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1]唐小为.校长的耳朵[J].读者,2012,(20):24~25
[2]吴俊明.化学教学机智的形成与变化发展[J].化学教学,2013,(12):3~7
[3]胡志刚,付金阁.例谈化学认知教学机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22~24
[4]潘国良.高中化学“生问”课堂策略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