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陈亚
(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8)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危险的化学试剂和溶剂。其目的是节约资源,从源头防止污染,将治理环境从治标转向治本。其两个最显著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在做着各式各样的化学实验,实验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如何减少化学实验中污染物的产生,使得化学实验符合“绿色化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介绍当今世界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危害,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讲“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白色污染”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谈谈防止空气污染的危害并探讨应采取的措施;污水对农业生产、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怎样应对塑料快餐盒的方便性、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这样的化学学习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明确化学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必须要提倡绿色化学, 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树立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在实验过程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而且规范化地进行基本操作,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物质的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液体的过滤等做到动作准确,操作熟练,运用灵活。
但在实际的学生实验中,有些同学不能严格按照实验的要求取用试剂,误认为试剂量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事实上这样做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的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不合理利用,还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严格规定取用药品的量,这样既规范了实验操作,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实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定性实验中的药品定量化,例如在实验室制O2时,你可以根据需要氧气的量来粗略的计算所需高锰酸钾的用量,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取用药品,这样做就更为合理,效果更好。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规范操作,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同时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奠定了基础。
微型实验是一种实验操作技术,它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具有现象明显、节约药品、减少污染、安全、便携等优点。微型实验的问世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在环境因素困扰发展战略的今天,普及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实践证明: 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化学实验, 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比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中同学们需要完成“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若按常规实验每次需硫粉0.3g-0.5g,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为0.6g-1g,而微型实验每次仅需硫粉约0.02g,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为0.04g,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有益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 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它是在绿色化学思想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实验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的改革,“用尽可能小剂量的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做尽可能小剂量的实验”是化学实验教育的思维方向,为追求“做尽可能小剂量的实验”, 推动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是化学实验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绿色化学思想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体现。
在化学实验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导致教学环境被污染,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追求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改进化学实验的内容及实验装置,从而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 值得改进的实验范例有很多,如在学习“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课时,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是在铜片上分别放少量的白磷和红磷,然后对铜片进行加热,观察现象。该实验过程存在以下缺点:(1)本实验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事实上很多教师通常都在普通教室里做实验,铜片上即使放很少量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也会迅速弥漫教室,造成严重污染;(2)实验过程时间较长。
鉴于以上缺点,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把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取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放入白磷,分别在试管口处塞上棉花, 在棉花上用胶头滴管滴上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一会儿没有水的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被棉花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掉。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安全,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同时产生的污染物被充分吸收,对空气几乎没有污染,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
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不妥善处理,随意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实验习惯,逐渐淡化环境保护意识。
比如在“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多次用到盐酸和硫酸,如果对反应后的酸性液体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仅会腐蚀下水管道,同时也污染水资源,对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其实只要在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少许熟石灰进行中和反应就完成处理,举手之劳,彰显环保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时还要尽可能开发其有用之处,对有些药品进行回收利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意识以及节约资源的意识。当然需要指出,实验废弃物有的可回收,有的只适宜处理,有的两者兼之,所以应区别对待。
因此,妥善处理化学“三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也是学生良好实验品质的一种具体表现。
总之,作为化学教师,始终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绿色化学,增强环保意识,变治理污染为预防污染,为创造我们美好学习和生活环境而努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鸿芳,李少斌,游东宏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与实践[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杨玉琴,吴振华.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人教版教材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J].2006,(10)
[4]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