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超 胡 冰 郑继承 杨 蕾
1)《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201800
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管理中心,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201800
科技期刊的本质是为知识服务,而目前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果科技期刊的服务方式仍然仅靠传统媒体孤军奋战未免力有不逮。我们面临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新阶段[1],面对各种新媒体的登场,传统媒体需加强自身改革,适应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手段等诸多层面实现向全媒体的转变,是当下需要做出的选择[2]。而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为什么提出全媒体知识服务的概念,而不是全媒体出版?因为笔者认为出版也是一种服务,所以全媒体知识服务其实也包括了出版服务。数字出版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全媒体服务产生,数字出版是内容资源的数字化,要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光靠传统媒体是不够的。纸质产品依然是科技期刊较为传统和稳妥的传播媒介,短期内还会继续存在;音视频的表现、信息检索与链接功能则须依靠电子与网络产品来实现;互动功能必须依仗互联网与手机网络平台[3]。了解不同媒体的特点,使内容资源实现最佳的表现能力,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提供知识服务的全媒体服务概念应运而生,而不同媒体间的服务互补,笔者称之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科技期刊领域关于数字化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数字出版平台、移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方面皆作出不错的成果。但是由于旗下刊群庞大,它在新媒体的建设中存在重点分散、更新不及时的瑕疵。中国激光杂志社作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数字出版转型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学术出版单位,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光学领域的新媒体创新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是数字出版服务方面的先行者。笔者作为科技期刊工作者,对如何构建科技期刊的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作了一些思考,今与同行共同探讨。以下将通过对中国激光杂志社如何利用数字出版平台为核心,共享内容资源库,多方向发展数字出版应用,构建“小而美”的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并试图找到可供大多数期刊借鉴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得以多渠道快速有效地传播,早日与世界同行同台竞技[4]。
自互联网时代以来,我国科技期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数字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模式仍比较单一,主是靠论文数据库出版实现。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无论是新刊的推广还是提高老刊在同行间的竞争力,仅依靠原来的老办法将收效甚微,开拓更多媒体渠道是科技期刊谋求更广阔发展的需要。经济与环保因素也是促进科技期刊全媒体转型的原动力。数字出版的当下,现代出版者更愿意将发展重点放在多种媒介渠道上,其中的意义在于,出版媒介投入的同一种资源可以多方共享,与此同时,这种资源内容还可以成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基础资源。这样做的优势体现在降低了生产的平均成本,实现了范围经济效益,这种范围经济效益表现为内容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管理成本降低。总之,出版者有意打造统一的运作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5]。
科技期刊以专业的内容吸引来自相关领域的用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圈子[6]。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产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科技圈内的用户对于期刊所能提供的服务需求已不仅限于纸版、网站或数据库这类传统服务。一方面,由于科研人员日常大部分时间都被研发、实验所占据,难以将大量时间用于信息获取,而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属性恰好弥补了科研人员碎片化时间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已不是单纯的信息或服务受众,互动化的体验需求越来越被用户推崇,旧的交流手段已不能满足其所需。从宏观方面来说,科技期刊具有引领行业创新的责任,假若期刊本身没有创新的服务体系模式,如何来引领创新之路,这是科技行业对期刊服务模式创新寄予的期望。
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是为了实现同一资源内容的多种媒介共享。由此可知,其首要任务是通过建立资源中心,实现共享机制。我国科技期刊资源众多,但是管理渠道分散,同时科技期刊在数字化出版过程中渠道与内容分离,信息孤岛问题严重。通过数字出版平台,不仅能有效地聚合各类零散、碎片化的科技期刊资源,还能打通产业链,使科技期刊之间随时掌握彼此的信息、随时共享资源[7]。
中国激光杂志社从2002年开始就确定了联合发展、集约发展的期刊改革思路,以中国光学期刊网为抓手,组建了中国光学期刊联盟,打造以光学为特色的数字出版平台[8]。中国激光杂志社的数字出版平台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数字化展示平台和数字化采编平台,数字化展示平台即中国光学期刊网,而数字化采编平台是多刊集群采编系统,如图1所示。目前中国激光杂志社的数字出版平台共收录光学专业期刊近50种,文献近60万篇,形成了丰富的光学相关的资源数据库,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光学期刊,以及SCI、E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中国光学期刊资源[9]。
图1 中国激光杂志社数字出版平台的构架
拥有数字出版平台及内容资源数据库之后,便具备了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基础,数字出版平台就像中央枢纽,不同信息资源首先通过数字出版平台,存储在内容资源库中,再与各个媒介渠道进行沟通衔接,将内容以适合不同媒介的方式展示出来,组成一个完善的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如图2所示。下面便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的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为例,从各个媒体的延伸发展进行阐述。
图2 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模型构建示意图
前文曾说纸质产品依然是科技期刊较为传统和稳妥的传播媒介,虽然在数字出版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但纸媒的影响力仍未失去,科技领域的纸媒形态暂时还不可或缺。中国激光杂志社借助数字出版平台促进了纸版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现代化,平台下的多刊集群采编系统实现了期刊从投稿、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定稿、印刷出版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提高论文的编辑效率并缩短了审稿时间,让论文从投稿到纸质出版的周期变得更短,使纸媒的服务更加高效,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更快捷的服务。
通常学术期刊的网站功能主要是展示作用,但如果与数字出版平台结合,则能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学术服务,作为数字出版平台组成部分的中国光学期刊网,集中了其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中最多样化的学术服务,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期刊服务、科研服务、资讯服务三大部分。
(1)期刊服务。中国光学期刊网为收录的近50种光学期刊分别设计了数字主页,搭建了期刊展示系统、过刊管理系统、电子期刊系统、留言管理系统、数据统计系统、学术会议系统,并集成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形成期刊数字出版一体化平台,实现期刊管理工作、编辑稿件处理等工作数字化运作[9]。
(2)科研服务。中国光学期刊网在拥有着丰富的光学资源的数据基础上,除了可以进行常规的论文查询、下载等基本功能外,还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出诸多服务科研用户的实用工具,例如科研关系可视化图谱、引文互联、参考文献管理、论文评论、社交媒体分享、二维码应用等服务。中国光学期刊网秉着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态度,不断努力创新,服务于一线科研人员。
(3)资讯服务。中国光学期刊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资讯内容的建设,在首页开辟了特别推荐、行业动态、科技动态、市场分析等多个资讯栏目,并配备专职的资讯编辑,以最快速度传递行业新闻[10]。网站资讯服务在行业影响力逐渐扩大,被光学专家誉为“光学界的风向标”[11]。
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两种应用形式是WEB(网页)和APP(客户端),相比WEB形式,APP针对智能移动终端开发,有更佳的使用体验[12]。科技期刊APP是传统纸质期刊向移动设备的延伸,相对传统期刊和其他数字化形式,有便捷性、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这也是其得以发展的优势条件。2013年5月在苹果app stote上线的“中国激光”APP是中国激光杂志社在移动端的重要战略部署,如图3所示。在首期的APP建设中,将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的七本期刊数据以及资讯内容收入其中,并融合了数字出版平台中的科研关系可视化图谱等特色科研服务工具。第二期的APP开发计划中,将会考虑完全收录光学期刊联盟的所有期刊论文数据并同时开发安卓版手机客户端,进一步覆盖受众范围。当用户安装“中国激光”APP之后,即可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取得与数字出版平台内容资源库的连接,这意味着用户在手机和平板设备上也可以享受中国光学期刊网所能提供的绝大部分功能与服务。
图3 “中国激光”APP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
随着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应用兴起,社交媒体为期刊出版展现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国内的学术期刊正努力尝试与之接轨,但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目前能充分发挥社交媒体优势的范例为数不多。中国激光杂志社于2012年2月开通新浪官方微博,2013年8月开通中国激光微信公众号,概括来说,微博主要承担的是传播服务工作,而微信主要扮演了交互服务角色。将微博传播和微信服务融入期刊出版流程,可以适应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新需求,迎合作者和读者对信息获取及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新诉求。中国激光杂志社打造的微信自动应答服务平台具备查询稿件、论文等11项查询功能[13],作者可以在微信上跟踪稿件的处理状态,如图4所示。微信平台还与中国光学期刊网数据对接,提供了社交媒体应用中的期刊资源访问入口,手机端也可阅读论文信息。中国激光杂志社还通过微信平台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例如微信大转盘抽奖、世界杯有奖竞猜等活动,增加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加强了作者、读者群体与杂志社之间的黏性。
图4 微信应答服务平台的稿件状态查询功能
中国激光杂志社还尽可能的开拓其他媒介服务渠道,例如开展了邮件订阅推送服务,定期推送光电信息月报、中英文刊优秀论文;开辟了在线视频培训服务,将线下的培训课程录制转为视频教程,使培训不局限于现场教学,受众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全媒体时代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任何单一的媒介传播手段都不足以胜任现代的知识服务工作,应勇于打破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以更开放的胸襟对各类内容资源进行整合[14]。徐文京[15]提到:在新旧媒体融合时应注意彰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能,力求达到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努力实现信息出版与发布渠道的多样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多角度全方位互动合作是拓宽各自传播渠道的最快捷方式和实现信息发布渠道多样性的必然选择,以下便以中国激光杂志社如何利用全媒体进行知识服务的案例辅以佐证。
(1)会议服务
从中国激光杂志社举办的学术会议服务过程就可以了解到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是如何融合运作的。会议前期,通过纸媒刊登多轮会议通知、网站开辟专题网页更新信息、数字平台会议投稿系统接收论文来稿、社交平台粉丝传播,达到会议的话题热度逐渐攀升效果;会议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实时播报会议现场并开展互动环节,网站及时更新会议简讯,做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资讯;会议后期,会议论文集结纸质出版,论文数据收入多终端可查询的数字出版平台,会议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在社交媒体推送分享,至此学术会议完美收官。整个会议服务流程中,立体化的媒介融合贯穿了整个过程,每种媒介都担任了不可替代的任务,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价值在此得以充分的体现。
(2)新刊推广
全媒体融合的服务对于新的期刊推广有着极大的优势。Photonics Research(以下简称PR)是中国激光杂志社在2013年与美国光学学会合作创办的新刊,在对PR的推广策略中就采用了全方位的立体投放策略。论文经过编辑加工录入数字出版平台的数据库后,可供PC和移动设备等不同终端访问。每篇论文的全文地址都会生成二维码[16],用于各种宣传媒介,只要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访问阅读该篇论文,打通线下到线上的连接通道。另外PR每季度下载量最高的10篇论文将会制作为TOP10专题网页,通过邮件群发服务器推送到专家手中,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关注用户,经统计,在消息发布的当日,仅微信平台即有近400人次阅读,如图5所示。通过全媒体的融合推广,PR的影响力得以迅速增长,吸引来更多更优质的稿源,并已于2015年2月被SCIE收录。
在中国激光杂志社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改进之处。
图5 微信平台图文消息阅读量统计图
第一,中国光学期刊网作为数字化展示平台来看,首页负载信息量与种类过于庞杂,影响了网站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网站定位需要更加纯粹化。第二,是数据挖掘深度有待加强,例如科研关系可视化图谱目前只能看到初级的专家合作关系次数,对每位专家的论文发表信息的关联程度还不够。第三,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方面,因为初期腾讯的数据保护政策,对于用户的数据共享不够透明,不能深度了解用户的阅读习惯并作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国激光杂志社已在筹划近期对中国光学期刊网进行一次全新的改版,此次改版将对网站的整体框架做出重大调整,采用HTML5架构,针对不同终端自适应的响应式设计,力求首页效果达到轻量化、清晰化、简约化,如图6所示。在数据挖掘方面,进一步的开发工作也已在筹备之中,信息的关联度将会更加完善,并且会根据用户日常的浏览历史进行分析,发现用户未知的隐形需求,而最近微信也放开了数据接口服务,我们将对提升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体验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图6 中国光学期刊网当前首页与第9次改版概念图对比
通过对中国激光杂志社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借用狄更斯的一句经典之语“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用来描述数字化改革浪潮是再恰当不过的。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绝大部分还处于数字出版服务模式的探索阶段,对于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认知还比较模糊,但是面向全媒体的转型应当是科技期刊数字化改革的一种较为稳妥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
[1] 牟丰京.向全媒体发展不可逆转[J].新闻研究导报,2013(2):08-11.
[2] 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14-16.
[3] 刘清海.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的战略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6):535-538.
[4] 杨蕾,童菲,马沂,等.产业集群对专业化期刊集群的启示——对《中国激光》杂志社创新与坚守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30-735.
[5] 张少惠.全媒体出版的转型环境与发展模式[J].青年记者,2014(7):100-101.
[6] 王晓峰,杨蕾.科技期刊三次售卖理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13-915.
[7] 王炎龙,黎娟.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运营形态及新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57-960.
[8] 郑继承,邓迎,段家喜,等.IDEF0模型在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运营中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23-28.
[9] 邓迎,郑继承,童菲,等.中国光学期刊网数字出版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51-954.
[10] 朱俊刚,李洪丹,段家喜.科技期刊如何加强网站资讯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98-401.
[1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7年).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2] 文艳霞.移动互联环境下的App与期刊App[J].出版发行研究,2012(9):82-85.
[13] 殷建芳,邓迎,王晓琰,等.社交媒体与学术出版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社交媒体服务架构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4(9):25-29.
[14] 张晓东,田梅.媒体融合,在实践中探寻规律[J].传媒观察,2012(8):5-7.
[15] 徐文京.面对竞争,传统纸质期刊更应注重“内容为王”[J].中国传媒科技.2010(7):18-20.
[16] 百度百科.二维码[EB/OL].[2014-09-16]http://baike. baidu.com/view/132241.htm?ft=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