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5-04-08 19:08张磊姜孟瑞高庆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初级中学学科教学学业成绩

张磊姜 孟瑞 高庆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成效显著,探究式教学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普遍落实,“唯分数论”现象彻底扭转,课外实践活动有声有色。但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偏低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应对这一局面,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精神,充分发挥评价内在的激励作用,注意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初级中学 学科教学 学业成绩

针对传统教科书突出学科本位以及课堂教学囿于学科逻辑,致使学生学习困难(比如初中阶段学科成绩普遍较低)的倾向,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科书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在突破内容组织上的学科本位以及实施探究式教学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为了掌握使用新教材后学科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走访了70多所初级中学,统计分析了37所共11000多名学生物理成绩和9400多名学生各学科成绩(由于篇幅所限以及各学科成绩存在相似性特点,文中仅呈现物理成绩分析结果),表明新课程改革理念已深入人心,探究式教学方式已落实在教学实践之中,“唯分数论”考试文化现象得到彻底扭转,改革成效显著。不过还存在学生成绩偏低等现象。

一、初中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现状

1.探究式教学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不仅是人们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因此,准确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精神,基于探究设计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并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习惯。[1]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明白知识是通过自己的建构才获得意义,也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成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解释知识的意义,建构属于自己的观点,增强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能够吸引各种类型学生,能使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学习,同时能激励每一个学习者。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比如在被调查的初中教师中,尽管有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效率表示怀疑,但仍有47.92%的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2]

2.“唯分数论”现象观念上转变、实践中扭转

新课程改革针对长期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唯分数论”现象,“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或学生排队并公布名次”[3],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应淡化考试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地方已取消县级及以上统一命题考试,即使像学期末的考试也基本上是以学校或以学区或乡镇、城镇为单位进行统一考试。另外也不存在使用考试成绩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排队的现象,许多地方或学校考试完以后甚至不保留成绩,“唯分数论”现象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3.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新课程强调要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缺乏生活及实践基础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正是传统教学容易使学生感觉知识学习索然无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众多学者多年来一直主张“原始型问题”[4]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因而,各种兴趣小组如阅读小组、舞蹈小组、体育特长小组等合作团体的普遍成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求知热情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是破解“唯分数论”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于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表现。

二、初中学生学业成绩存在问题

1.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统计

用表1、表2、表3统计了2011级Z市Y城镇中学、2012级S市33所中学、2013级Z市H中学学生考试的物理成绩。

2.初中学生学业成绩分析

(1)平均分偏低

2011级Z市Y城镇中学(977名学生)八、九年级统一考试物理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2所示。

由表1中数据结合图1可见,就时间的纵向变化来看,初中阶段学生物理平均成绩逐年降低,并在初二下学期末出现最低点。就不同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看,不同学校物理平均成绩差距很大。由表1、2和3中数据可见,11号学校,2012级两次物理平均成绩最高分别达到74.87、71.07;而23号学校两次最低,分别为26.71、30.38;2014年6月33所学校的物理平均成绩为43.54,尤其是最低的23号学校平均成绩仅为26.71。可见初中阶段学生的物理平均成绩仍偏低。

(2)及格率偏少

由表1中数据和图2可见,物理成绩及格率基本上也随时间逐渐降低。另外,尽管11号学校两次物理成绩的及格率都很高(分别为82.43%、82.59%),但33所学校合计,两次及格率分别为26.87%、26.78%,其中9号学校2014年6月最低为3.23%,23号学校2015年1月最低为5.45%,有些偏少。

(3)成绩参差不齐现象明显

以表1中2011级Z市Y城镇中学统一考试物理成绩差异状况为例。尽管标准差或相对差异量随时间变化有微小波动,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大,表明学生程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也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应对策略

1.准确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精神

一方面恰当组织教学内容,如关于正整数的“0”次幂,有教师就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探究,而不是把它作为负次幂的特例,这样不仅浪费时间降低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准确把握探究式教学的要领。首先,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核心,这就要适时创设情境以激励学生提出有价值或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践表明,一旦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产生靠自己能力解决它的愿望,就能更加关注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增强对无关信息抗干扰的能力。问题意识对持续进行探索或有目标的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其次,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提出一系列有待探讨的问题以贯穿整个探究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楚地把握学生思维的状况以指导教学活动,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并构筑自己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再次,充分发挥“原始型问题”对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作用。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原始型问题远比给出具体的条件、数据,仅需要套公式计算,对学生的激发作用强得多。[5]

2.充分发挥评价内在的激励作用

传统教学中“唯分数论”考试文化现象,的确严重抑制了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有必要彻底扭转。但我们不能把脏水泼掉的同时,连同脏水中的孩子也一起倒掉。这就要权衡评价与考试的利与弊,既要剔除“唯分数论”现象的诟病,又要充分发挥评价与考试应有的激励与促进功能。[6]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地方已取消县级以上统一考试,既不用分数衡量教师的教,也不用分数对学生的学进行比较。已难以见到以往教师那种愿意多要几节课时、尽量多给学生讲些东西的急躁情绪,但与此同时“教师只管教不管会”的现象似乎也在滋生或滋长。以学校为单位命题考试,很多学校即使期中考试,也往往以中考试题难度为指针,题目偏难几乎是普通现象,这也成为绝大多数学校学生成绩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又逐步恢复县市级或以乡镇为单位的统一命题考试,但依然严格遵守不对教师、学生、班级和学校进行排队的要求。

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课外实践活动可以独立开展,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因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既不是某一学科也不是仅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任务。观察雨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和霓的差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虹和霓不仅倾角不同,而且由里到外光线颜色的排列次序也刚好相反,这些都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学生课下对周围事物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反之,所有学科也必须将课堂教学成功延伸到课外,才更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加透彻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高分低能的情况过去有,现在也依然大量存在。但无论如何,在现有的考试机制下,应对考试与实际上增长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才干比起来,还是相对简单得多。其实如果考试这样相对容易的事情都不能很好地应付,又怎能期待做事能力有多么强呢?新课程改革强调包括过程与方法在内的三维目标,并不是忽视更不是不要包括成绩在内的结果,彻底扭转“唯分数论”的考试文化倾向,也绝不是不要考试。当然如何把握淡化考试与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之间的平衡,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

参考文献

[1] 阿瑟·A·卡琳,乔尔·E·巴斯,特丽·L·康坦特.教作为探究的科学[M].廖婷婷,刘翠航,刘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张磊.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邢红军.从数据驱动到概念驱动:物理问题解决方式的重要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0(3).

[5] 乔通,邢红军等.论物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6] 李树培.描述性学生评价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张磊(1964-),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姜孟瑞(1963-),男,山东招远人,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高庆文(1971-),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中学一级,在读在职教育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初级中学学科教学学业成绩
基于GIS的凤阳县初级中学布局分析研究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