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精神贫困成因

2015-04-08 13:53刘雅琳孔沈燕彭守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刘雅琳 孔沈燕 彭守平

摘要: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关注,但是近年来高校学生中发生的一些轰动社会的事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作祟。本文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环境、自身认知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造成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政府设立了以奖、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人群”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但是,尽管现有政策体系不断深入实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类似“药家鑫”“马加爵”的事件仍是层出不穷,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所以仅是解决学生“物质脱贫”还远远不够,“精神贫困”的问题才是根源也更应该值得关注。

一、精神贫困的含义

所谓精神贫困,主要是针对于物质生活相关联的多层次、多内涵的动态范畴内产生的由于个人自身面临的种种压力,出现的类似社交障碍、封闭孤独、自我否定等消极被动的一种现象。就目前来看,精神贫困问题已经普遍存在于高校学生群体中,甚至比物质贫困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造成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成因

单纯与经济困难学生相比,“精神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具有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同时受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诸因素的影响,并与其自身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表现出对生活茫然困惑、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对社会漠然无视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他们不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和目标,从而造成高校文化的不和谐现象,更有甚者对社会安全造成影响。目前导致“精神贫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负面环境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了怀抱,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涌入中国,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更新。一方面,“金钱是万能的”思想成为主流,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拼爹”主义的想法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在某些学生眼里钱才是自己上学奋斗的唯一目标。在这种以“金钱衡量一切”的生活环境中,部分学生不管自身家庭是否富裕,都无止尽的追求品牌文化,甚至出现贩卖身体器官换高档电子产品的现象;娱乐消费的方式也更加社会化、低俗化、奢侈化;更加重视面子工程,忽略精神文化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社会凸显出各种不公平现象,只要有权有钱,好像什么事情都会变得合理合法;只要有利益可图,就会不择手段,甚至挑战法律的权威。毕竟我们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教育的培养,当这种负面影响侵蚀到高校时,我们就会发现某些现象,例如学生毕业后拒不还贷,申请助学金的动机不纯,为了得到一些荣誉费尽心思……同时,新闻媒体正向引导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如果媒体经常报道一些负面或者政府不作为、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新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自著名的南京“彭宇案”揭开序幕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酿成悲剧的事例屡见报端,佛山小悦悦事件更是让人痛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为什么在去搀扶老人的时候会思考很多,其中一方面就是媒体当初没有将此类事件的报道控制在一个度,虽然现在媒体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可它的负面影响已经埋在了很多人思维中。总之,青少年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并不十分健康,我们的大学生在缺乏正向引导和正确认知的背景下其思想和行为易走向非理智的极端。

2.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不可否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空前成绩,在改革的转型期,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规划和实施“教学科研型”的发展战略,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学档次,更多的增加硕士点、博士点和提高各专业就业率等,学校往往在教学科研方面投入大量师资和优质资源,这样就会给某些高校造成必须要重视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育这一定位偏差,从而忽略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在这种现象背后,引发两点被动的局面:(1)高校的大多学生为了完成学校既定的教育目标,就像是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重复着知识流水线上的工作,而工作业绩就是考试成绩,没有好的考试成绩就会和“奖贷困补”无缘,就会无法参与评优评先,就连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衡量。这种教育路径的缩窄,客观上已经迫使学生在校只注重和关心考试成绩,对集体生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往往变得态度冷漠,抑制了学生多元化发展,除学习能力之外,其它各方面能力均较弱。(2)“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主体,这一时代的年轻人,对自我的认知和情绪的控制尚不成熟,很多时候需要别人正确的引导,但面对高校对教学上的倾斜以及扩招的现实,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1:200的正常比例,更甚者会高出好几倍,并且辅导员日常事务繁琐,工作压力大,所以正常情况下,各高校心理辅导往往建立在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这种被动的机制,也是滋生“精神贫困”的温床。

高校固然要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但我们更应该放开教育视野,少一些功利主义,提升各学科的有机交融,提高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引进和数量的增加,从教育制度上遏制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3.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经济状况悬殊。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承担着所有的生活开销。然而,由于各个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对于每个学生的经济支持能力也有所差异。对于贫困生来说,家庭在经济方面的支持明显不足。这就使得贫困生的生活有些拮据,以至于贫困生不得不减少同学之间的应酬和各种活动的参与,逐渐就会出现一种孤立的状态,同时他们还承受着更多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正确的教育引导,更易产生认命的自卑心理,从而走向极端。另一方面,对于非贫困生来说,则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其中不乏很多物质条件优越的同学比一般同学更容易出现贪图玩乐的现象,一味用物质满足自身匮乏的精神追求,最后同样导致自身出现精神贫困的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青年时代的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发育上还不够成熟,包括自我认知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在所谓的“成长危机”期间,家庭不可推脱的担负着他们“第一课堂”的教育责任。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还是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品德高尚,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还是无法转变“知识才是生产力”的观念。他们和孩子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并将学习能力等同于综合素质,从而忽视了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精神层次上给予的交流和沟通比较欠缺,高校中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其次,过于溺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越来越没有界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屡见不鲜,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甚至造成有的同学来到大学之前连衣服都没有自己洗过一次,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和教育方式,会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其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以前事事靠父母,现在一切靠自己,这些毫无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同学就会“水土不服”,最后反映出孤独、无助、封闭的病态心理。

4.学生自我认知的障碍

自我认知是对自身心理及日常活动行为的评价,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调节和完善自我的首要前提,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同时自我评价过高会产生自负心理,均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完善自我认知的重要时期,刚脱离“灌输式”“幼儿式”教育的大学生,将进入一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学校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我认知并不清晰或存在偏差,比如不能正确、自信、全面地与他人作比较,不能独立、果断、大方地处理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失衡,引发“精神贫困”。

对于我们正处在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高校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其和谐与否关系着民族命脉的发展。大学生作为重任的载体,其物质与精神贫困都应受到关注和重视。通过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种种原因,期望可以对解决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志霖.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哪些[J].新农业,2001,(9):1.

[2]王美娅,曾慧芳.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文教资料,2010,(9):214-215.

[3]张帆.我国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刘双.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D].鲁东大学,2008.

[5]陈旭雯.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以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8.

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014JPXM11】。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微信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措施研究
试论影响高校大学生信仰多元化现象的原因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浅析高校大学生思想咨询模式的构建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点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