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品社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15-04-08 13:06刘建国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品社笔者情感

刘建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指引着小学课堂的前进方向,也决定着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循序渐进的步伐。小学品社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一个关注学生情感养成,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在激励学生进步,升华学生情感意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小学品社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小学品社课 情感教育 学生 积极情感

在新课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小学品社课程的开展,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也要多加关注艺术性和情感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够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因此,作为小学品社教师,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立足课程标准,努力强化学生的情感养成,把知识最终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立足角色扮演,引发学生共鸣

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具有先见之明的同行认为,小学品社课程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生活化和情节化。在品社教学过程中,一片生动完整的故事,不一定由教师在前面照本宣科,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会太好。如果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些情节丰满的篇目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一些课程,我们主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在品社课程中有一篇孩子和父母去商场购物,小孩子吵着要买东西。在这个故事背景下,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孩子和父母,在表扬过程中,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为了让效果更加好,笔者让几组学生分别进行了表演,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哪一组表演的比较好。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效果不断提升。而没有参演的同学作为观众进行评价,他们的评价也非常的到位。在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都受到了进一步的教育,课文的主旨也比较好地得到贯彻。

在讲解父爱母爱的篇目时,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让学生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当然学生能观察的大多数是父母在家时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对父母的付出有了初步的认识,尤其是对负责家里各种劳动的家长的付出的体会。当教学过程中,学生再学习相关的内容,就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起孝敬父母的观念,情感教育落实的恰到好处。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的情感养成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创设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情感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对动物保护这一篇目时,笔者为了让学生逐步树立爱护小动物的感情,首先,让学生进行一个实际的调查,看看自己的家庭或者邻里亲朋是否有饲养小动物的,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对身边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媒体视频,给学生展示了收集到的一些关于流浪的小动物的录像,在观看视频之后,许多同学的心情都比较沉重,沉浸在一种忧伤之中。再次,笔者再引导学生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有的同学谴责这种随意遗弃小动物的不道德行为,有的家里饲养着小动物的同学,则表示自己一定要把爱护小动物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同时也把这种想法传达给自己的家人。通过这种情境的简单设置,既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让学生通过情境置身于一种情感氛围之中,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得到升华。

简单的情境创设,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更有利于让学生的情感获得较好的培养。给予学生知识,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情况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然而然地置身于某种情感氛围中,情感教育不在是一句空话,在潜移默化中,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小学品社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教师满足于照本宣科,无疑让小学品社课程的开设失去了价值。上好品社课程,是关系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三、运用生活实践,丰富学生情感

德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道德识别能力。在小学品社课堂中,教师如何利用课本资源,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当教师采取正确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

一般情况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记把教学固定在一个特定狭小的范围内,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发挥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小学品社课程的开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常识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情感不仅仅是丰富的情感,也应该是和实际年龄相符的思想水平。

在讲解小学品社课程中学生和陌生人交往的内容时,笔者没有仅仅局限于课本给学生介绍的知识,而是引入了一些社会热点,尤其是有一段时间频繁出现的大学生失踪的事件,让学生提高警惕性,同时也提高自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结合该课,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遇到陌生人的搭讪时是如何应对的,如有陌生人主动给东西,或者问路,或者是家里没有大人时陌生人的造访,等等。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做法。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的应对措施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真的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遇到骗子,学生的危险系数就增大了。这个时候,笔者把学生的答案进行进一步梳理,分成两类,一类是正确可行的,一类是错误摒弃的,这样就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品社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同时也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正常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霍彤.论情感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03).

[2]张丹.爱与心灵的宁静[D].西南大学,2010.

[3]李献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李佳芳.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品社笔者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老师,别走……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培养爱国情怀 争当文明主人——《品社》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微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