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5-04-08 09:12王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平方差情境探究

王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高效互动,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伴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也伴随着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新课改推行的几年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教师的角色地位,还是学生的角色地位都发生着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并付诸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认识已经被广大数学同行所认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的自主性。数学课堂教学,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会多少知识。同时,也要看学生在获得知识时,是主动获取的知识,还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的。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鼓励教师特别直接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更倾向于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即要学生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的课堂上,教师的义务在于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理去获取知识,同时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每节课的导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的兴趣瞬间被激活,一堂课的展开都会非常的轻松。那么,教师如何在导入上下功夫呢?笔者谈谈自己在给学生讲解“指数”这一概念时,没有直接给学生先按常规导入,而是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张纸,向学生提问,如果老师手中的纸无限对折的话,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你能猜出它的高度吗?学生们看到我手中拿着的那张薄薄的纸,对我说的高度显然是持怀疑态度的,不过是那么薄的一张纸,即时有高度也是非常不起眼的高度。当我告诉学生这张纸如果无限折下去,它的高度将会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学生们更是大吃一惊,觉得老师是在开玩笑,在学生们兴趣被激发之后,引入指数就恰到好处,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都充满了兴趣。

如果想取得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并不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多么高,关键在于教师能够结合每一节不同的知识,做到用心设计,争取把每堂课都上成一堂精品课,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让数学学习有效开展起来。

二、把握合作时机,促成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在落实课堂教学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

1.在重点、难点处进行探究学习

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平方差公式》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便于让学生理解该课的重难点知识,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首先给学生演示了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灵活有效的运用,笔者首先给学生出了四道计算题:

(1)(2+2X)(2-2X)(2)(4a+3)(4a-3)

(3)(99+1)(99-1)(4)(2X-6)(2X+6)

通过学生的运算,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4个数学运算式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学生的观察和探究,然后教师让一些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运用的基本特点。通过这样一个小的细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然后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

2.在疑惑中进行合作学习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许多时候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处于一种疑惑丛生的状态,对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对于这种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必须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这一节内容时,给学生提出问题:(ac+bc)÷c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如何进行转化?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尝试,获得答案,然后教师再针对具体情况,给学生演示具体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最终落实学习目标。

3.在深化、拓展处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课本的例题通常比较简单,但是在具体的做题环节,会出现许多新的题型,而例题中仿佛根本没有涉及到。这种情况其实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灵活。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针对具体的知识进行探讨,最终落实难点,深化认识。

三、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的时候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围绕问题进行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展开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肯定会获得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动机以及意识都会有相应的提升,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

2.自主练习,科学应用

学生的自主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知识,在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后,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新课程对于学生参与到学习环节中是非常重视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科学的规划。主动地探究与科学地应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这两点教师都不能忽视。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每个数学老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能够速成的事情,需要一线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规划,认真落实,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会能.中学生在数学思维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吴佩玲.中学数学过程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蔡序东.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平方差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两个关于平方差公式应用问题的思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