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恩绵治疗虚劳水气病之活血法应用*

2015-04-05 09:14:31
陕西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水气行气舌质

郭 玲 栗 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沈阳 110032)

郭恩绵治疗虚劳水气病之活血法应用*

郭 玲 栗 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沈阳 110032)

目的:总结郭恩绵教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经验。方法:从郭恩绵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常用药物的应用,典型病案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郭恩绵教授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较好。

郭恩绵教授为我省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从医五十载。郭教授认为虚劳水气病病机复杂,肾精亏虚和毒邪内蕴是其关键。虚劳水气病其本在肾虚精亏,溺毒深伏久羁则是该病顽恶不愈,变证丛生,渐行恶化的重要因素。毒邪包括水毒、湿毒、浊毒和瘀毒。据此提出的“泄浊、降浊、散浊、驱浊”治浊四法是其理论精髓。并自拟“肾衰饮”、“降氮煎剂”治疗此病,疗效显著。在“虚劳水气病”理论体系中,瘀毒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可发生于整个病程中,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郭教授对于瘀毒的形成有独到的见解,在治疗本病中尤善应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

1 中西合参探讨慢性肾衰竭瘀血形成机理 郭教授中西合参,在熟识现代医学肾脏生理结构和病理机制基础上,翻阅古书,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参透虚劳水气病瘀血形成的病因病机。慢性肾衰竭由于脾肾亏虚日久,运化失常,日久蕴结成毒,阻遏气机,血行不畅,久病入络,瘀阻肾络,是血瘀形成的基本病机。而疾病的始动因素不同,引起瘀血阻络的机理也各有差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因虚致瘀:慢性肾衰竭久病迁延,气血虚损,阴阳失调,或因脾气亏虚无力推动血运,血滞于脏腑脉络而成瘀;或肾阳不足,阳虚失于温煦鼓动,不能运血成瘀;或阳虚阴寒内生,血遇寒涩于脉络之中成瘀;或久病阴虚生内热,则热灼阴血而粘滞成瘀。清代著名医家叶香岩在《读医随笔·虚类补泻证》中论述了因虚致瘀的理论,他谈到气虚无力则运血无力,血行迟滞则瘀血必成。慢性肾衰竭(CRF)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因虚致瘀。临床症状出现以虚损为主的表现,如乏力明显,纳呆;阳虚者畏寒、手足不温;阳虚阴寒者见肢冷;阴虚内热者见五心烦热。同时见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等瘀血内生之征象。②因水病及血致瘀:脾为制水之脏,肾为主水之脏。慢性肾衰竭患者脾肾久病,脏腑功能衰退,水道不利,水湿潴留,水停气阻,血行涩滞阻络而成瘀。患者症见不同程度的浮肿,小便短少,唇舌紫暗。③因浊毒致瘀:慢性肾衰竭患者脏腑虚损,脾肾衰败,开阖不利,秽浊之邪不得外泄,日久酿生浊毒损伤脉络,血运异常成瘀或浊毒郁而化热,煎熬营血而成瘀。患者症见面色黧黑,恶心,纳呆,舌质紫暗,苔黄腻。

2 活血化瘀药物之应用 在慢性肾衰竭发病进程的各个时期均可见瘀血之征象,瘀血既是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理因素,也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1]。若久病失治,瘀血难去,造成病情的发展迁延难愈。故在治疗疾病时,灵活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郭教授强调不应在出现血瘀之证时才用活血化瘀药物,早期应用效果更好,以达早期活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瘀毒虽为虚劳水气病中关键因素之一,但虚劳水气病发病还与气虚、气郁、水湿浊毒等密切相关,故在临证治疗时仍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瘀毒,随证应用益气、行气、利水、泄浊等诸药。针对瘀血采用活血化瘀、益气行气、活血利水、活血降浊之法,使气血畅达,络瘀得疏,瘀血得去,而且强调持久化瘀。

2.1 血瘀证临证治疗常用药物举例 2.1.1 活血化瘀药:有瘀血之证者,应用活血化瘀药可使血行气畅,肾络调达,气化正常。但在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辨证准确,组方合理,应审度其病势,观察发病之久暂,根据正邪盛衰和瘀血轻重灵活应用。血瘀之证轻时用药当以养血为主,而同时兼有活血之功效,郭老常应用当归、三七粉、赤芍等;瘀血之证明显者,当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处方中常加入丹参、红花、川芎等;而重者需化瘀散结,久病者瘀结于肾络隐曲之处,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全攻,故用走窜搜剔之药,多应用虫蚁类药物,如地龙、地鳖、水蛭等。郭恩绵教授告诫本病应少用破血逐瘀之品,而且应用上述活血化瘀药物不可超过常规用量,以免耗伤正气而加重出血。

2.1.2 益气行气药:《素问》云“气为血之帅”。 无虚气难滞,血难瘀,所谓气不虚不阻,补气不仅能旺血,也可行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而行气药又多为辛香之品,所谓“病在络脉,例用辛香”, “辛香可入络通血”,能疏络散邪,调畅气机,以利用肾络的通畅,尤能借其辛香引领诸药入络以发挥作用。补气者常用黄芪、白术、山药、太子参等,行气者常用柴胡、川楝子、郁金等。由于慢性肾衰竭的发病以脾肾虚损为基本病机,故在组方中应用益气行气药必不可少。

2.1.3 活血利水药:“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2],张仲景不仅揭示了因瘀致肿的病理变化,也为后人治疗水肿病开拓了思路,并为活血化瘀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患者症见面紫唇绀,舌紫暗或有瘀斑,水肿经久难消,此为瘀阻水停,水瘀互结,故可选用活血利水药。常用药如泽兰、牛膝、益母草。

2.1.4 活血泄浊药:慢性肾衰竭发展至中、晚期,瘀毒深伏久羁,根深蒂固,常规治疗难以奏效,故治疗当因势利导,给瘀毒之邪以出路。采用活血泄浊,使瘀毒之邪从大便而出,肾之瘀积消散,恢复其泌浊功能,使瘀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体内。患者症见恶心、呕恶、舌苔浊腻,可应用此法,常用药如大黄、半夏。

2.2 特色用药及组方 2.2.1 大黄:目前大黄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竭虚劳水气病重要的一味专药。大黄苦寒,其具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凉血逐瘀的功效,大黄入血分,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大黄既可下瘀血,化血中之瘀毒;又可清瘀热,泄血中之热,正如《神农本草经》所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大黄又可入气分,正如《药品化仪》中论述“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解血中之瘀毒,荡涤胃肠之积滞。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以延缓其进展为主要目的,大黄在CRF中的药用价值已被广泛的证实。对于大黄的应用,郭教授经验丰富,因大黄为攻下药,药力俊猛,大便稀溏甚至泄泻者应慎用,严重者应禁用,而对于大便秘结干硬者应加大用量,大便常者则应根据正邪情况随证应用,临证应用时还应注意个体体质差异,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常规剂量为5~15g,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调整剂量,以每日排2~3次软便为宜。其三,对于口服不能耐受大黄者,建议使用以大黄为主的汤药灌肠[3]。

2.2.2 降氮煎剂:中药灌肠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的方法,郭教授总结临床经验,深入研究虚劳水气病的发病机理,研制了“降氮煎剂”保留灌肠法,治以通腑泄浊,活血化瘀。该方由生大黄、生牡蛎、白头翁、红花等组成。方中大黄可以通腑泄浊直折毒邪,配以牡蛎佐制大黄,收敛固涩,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取白头翁清热解毒杀灭肠中细菌减少发酵,减少肠道对氮的吸收;红花活血散瘀。在口服中药辨证治疗基础上应用降氮煎剂保留灌肠,直祛病邪,排出湿浊瘀毒。本方重用大黄,同时应用红花,体现了在治疗虚劳水气病中活血化瘀与化湿泄浊并重的思想。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70岁,体重70kg,2012年3月6日就诊。患者5年前肾活检确诊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尿素氮增高,曾口服科素亚及双嘧达莫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为求中医治疗遂来就诊。查体:BP160/100mmHg,双下肢指压痕(+),尿常规:蛋白(3+);肾功:尿素氮:5.2mmol/L,血肌酐:233umol/L,ccr:25.8ml/min;血常规:血红蛋白100g/L。症见:周身乏力、腰酸,双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多,纳呆,大便调,舌质暗红,苔白厚微黄,脉沉涩。诊断:中医诊断:虚劳水气病(脾肾两虚,湿浊血瘀证);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CKD4期),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中药组方:熟地、茯苓各25g,山茱萸、山药、泽泻、土茯苓、薏苡仁、丹参各20g,牡丹皮、藿香各15g,黄芪30g,泽兰10g,大黄6g(后下),半夏9g,砂仁6g。并联合降氮煎剂150mL,日一次保留灌肠。服药7剂后患者乏力腰酸症状缓解,浮肿消失,纳呆症状改善,舌质暗淡,苔白,脉沉。患者仍有舌质暗淡,瘀血之征象显著,故中药方剂中加入川芎10g。再服7剂,化验尿蛋白2+;血常规:血红蛋白:106g/L;肾功:血肌酐176umol/l,尿素5.5mmol/L。

按:本例患者乏力、腰酸、双下肢浮肿为脾肾亏虚之征象;尿中泡沫多为肾气不固,精微外泄而致;脾失运化,胃失和降而见纳呆;舌质暗淡因瘀血内生而致;而苔白厚微黄因湿浊内生;脉沉涩因气血亏虚兼夹瘀血而致。故方中以熟地、黄芪、山茱萸、山药等健脾益肾中药为主,同时加入半夏、砂仁、藿香、大黄等化湿泄浊和胃,丹参、泽兰、牛膝、大黄活血化瘀。方中活血化瘀药物以佐使之身份应用,使得补益的同时,避免了闭邪留寇,祛除了入络之邪,故而疗效显著。郭教授认为此类药物虽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治疗用药,但是在治疗疾病中确属必不可少之品,临证应注意剂量、疗程的把握,以免引起出血之弊,有出血倾向者应谨慎应用此类药物。

[1] 王 丽,梅长林,田毅华,等.低密度脂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 TGF-β和FmRNA表达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 (3):219.

[2] 王谓川.金匮要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56.

[3] 马 进.杏林采实:郭恩绵临证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32.

(收稿2015-07-29;修回2015-08-25)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5-139-9-41)

虚劳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郭恩绵

R255.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2.038

△通讯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沈阳 110034)

猜你喜欢
水气行气舌质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36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2:26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人人健康(2017年7期)2017-04-11 21:20:44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河北中医(2015年5期)2016-01-08 09:12:44
医院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