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马力,王竹风,陈宝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北京102618)
胰岛素泵基础量胰岛素增大治疗围术期糖尿病疗效观察
秦莉,马力,王竹风,陈宝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北京102618)
糖尿病患者手术时如血糖未妥善控制,肌肉及肝脏中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多,呈负氮平衡。术后患者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及切口不愈合。目前,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临床多采用胰岛素泵控制。为此,本研究对胰岛素泵大基础量胰岛素在围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
临床资料:选择广安门中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化血红蛋白>8%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35~76岁,糖尿病病程3~33年,其中骨科手术39例、妇科手术4例、普外科手术6例、肛肠科手术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大基础量治疗组(A组)和胰岛素泵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各27例,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方法:两组手术前后均使用美敦力712型胰岛素泵,给予门冬胰岛素R,起始全天总量按公式(体质量×0.44 U)计算。A组胰岛素总量的55%~60%为基础量、40%~45%为餐时量; B组50%为基础量、50%为餐时量。手术前后依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为空腹血糖4.4~8.0 mmol/L、餐后2 h血糖4.4~10 mmol/L。观察两组术中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日均胰岛素用量、总住院时间、日均费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珋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术中血糖水平(7.02±0.83) mmol/L、血糖达标时间(1.2±0.7) d、切口愈合时间(9.1 ±1.4) d、发生低血糖0例、发生感染0例、日均胰岛素用量(30.3±1.3) U/d、总住院时间(14.5±3.9) d。B组分别为(8.08±0.89) mmol/L、(2.7±0.3) d、(9.8±1.1) d、1例、1例、(40.1±1.9) U/d、 (16.1±3.9) d; A组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总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术中血糖水平、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焦虑、恐惧、创伤、疼痛等因素使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相应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等)分泌增加,造成应激性高血糖状态及胰岛素抵抗;而且手术可使患者基础代谢率增加,出现酮症倾向;加上饮食、运动限制,血糖波动明显[1]。胰岛素泵是目前最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胰岛素治疗方法,通过模拟正常人体胰岛β细胞的分泌模式,24 h持续向体内输注基础胰岛素,且基础量可根据患者情况分段个体化调整[2]。目前,胰岛素泵在临床围术期的7 d使用率较高。常规胰岛素泵给予方法多根据患者体质量计算出胰岛素总量后,基础量与餐时量的分配比例为50%∶50%;基础量的给予一般分为3~4个时段,餐时量基本平均给予[3]。本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基础量占55%~60%、三餐时量占40%~45%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控制,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日均胰岛素用量、总住院时间,降低日均费用。因此,对临床围术期糖尿病患者推荐采用胰岛素泵大基础量胰岛素治疗。
参考文献:
[1]杨东东,武雪亮,何琨,等.非胃十二指肠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 (16) : 2763-2764.
[2]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4) : 78-87.
[3]蒋海玉,齐俊荣,孙蕾.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 (20) : 3734-3735.
(收稿日期:2015-03-1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2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