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0例观察

2015-04-04 01:21苏宏山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广西都安5307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苏宏山(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广西 都安 530700)

扶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0例观察

苏宏山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广西都安530700)

[摘要]目的:观察扶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扶脾益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医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哨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50%、对照组93.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脾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好,疗效满意。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扶脾益胃汤;中医药治疗

笔者用扶脾益胃汤(自拟)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20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中医内科门诊患者,均经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上腹灼热、纳呆、乏力、恶心、嗳气、反酸等症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男111例、女89例,年龄20~70岁,病程5个月~10年。对照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19~69岁,病程4个月~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及《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拟定。①慢性反复发作性、周期性及节律性腹上区疼痛为主要症状;②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次要症状;③内镜检查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④经碳14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均为阳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9~70岁;③未用其它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齐全,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伴有胃穿孔、胃出血、胃息肉等严重疾病;②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扶脾益胃汤(自拟)治疗。黄芪18g,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5g,蒲公英15g,丹参12g,佛手12g,陈皮10g,乌药10g,枳实10g,白芍10g,砂仁10g,大枣10g,炙甘草6g。反酸明显加煅瓦楞子15g,吴茱萸10g;肝郁气滞加柴胡10g,香附10g;瘀血阻络加莪术10g,三七6g;脾胃虚寒加炮干姜10g,桂枝10g;脾胃阴虚加沙参10g,石斛10g;纳差便溏加炒鸡内金10g、六神曲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对照组:给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每日2次,甲哨唑片400mg、每日2次(饭后服)。其中克拉霉素分散片、甲哨唑片使用1周后停用,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8周。

两组均8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基本消失。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无变化[3]。

统计学方法采用Ridit检查及t检验。

4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21例(60.50%),显效48例(24.00%),有效24例(12.00%),无效7例(3.50%),总有效率96.50%。对照组痊愈61例(50.83%),显效33例(27.50%),有效18例(15.00%),无效8例(6.67%),总有效率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嘈杂”、“心下痞满”等范畴,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4]。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HP感染属于中医正气不足,邪毒传袭范畴,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加速胃炎愈合,减少胃炎复发,是防止胃炎复发的主要措施。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洁,长期饮酒无度,过吃生冷及七情内伤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所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是根本,瘀血内停是关键,湿热气滞是标象。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运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直接导致局部防御因子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易使外邪入侵而形成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以虚证、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多见,症情复杂,表现多样,但总以脾胃为中心。故治疗多以健脾和胃、益气活血、化湿解毒、理气止痛为法。笔者自拟扶脾益胃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后天运化之力;炙甘草益气健脾,和中缓急,调理中焦;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灭幽门螺杆菌[5];白芍养血柔肝,敛阴和营;乌药、枳实行气导滞,化痰散痞,散寒止痛;陈皮理气健脾,和胃化湿;佛手理气止痛;丹参活血养血,祛瘀止痛;砂仁化湿醒脾,温中调胃。诸药合用健脾和胃、益气活血、化湿解毒、理气止痛,切合慢性浅表性胃炎之病机特点,故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77.

[2]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6-258.

[3]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3.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9-383.

[5]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107.

[收稿日期]2015-07-31

[中图分类号]R256.33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2-1094-02

猜你喜欢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探析
金铃调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合胃康灵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