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祖德
(四川省隆昌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 隆昌 642150)
浅谈隆昌县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黎祖德
(四川省隆昌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 隆昌 642150)
隆昌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县日均气温17.5℃,年平均日照1204.8h,年平均降雨量1078.9mm。全年水稻播种面积21000 hm2,蓄留再生稻面积13333hm2以上,年总产在20万t左右,平均产量超过500kg/667m2。
隆昌县已由2000年以前的单一杂交中稻耕作制度转变成杂交中稻+再生稻的两季耕作制度。近年来,随着干旱年份频发、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改变以及贸易交通运输繁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害虫由比较单一的水稻螟虫和纹枯病为主,向多种害虫混和发生变化。水稻螟虫危害加重,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暴发频率增加,检疫性重大害虫稻水象甲发生扩散快,导致使用农药次数和用药量增加,滥用高毒、剧毒农药现象不少,不但造成水稻投入成本上升,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十分突出,而且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还污染了环境,农业生态愈加恶化。
为此,隆昌县农业局植保站从2010~2014年在667hm2水稻高产示范区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为实现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成效。现将隆昌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及再生力强的品种,如Ⅱ优602、k优498、德优4103、川香优198等;推广健康栽培措施,如秸秆还田、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杂糯间栽、稻菜轮作等,并结合我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农综项目工程,改善水肥管理等措施,保护利用蛙类和采用生物多样性调控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增强了自然控害能力和水稻抗病虫能力。
2.1 稻鸭共育技术防控稻田害虫
我县是全国水禽基地县,开展稻鸭共育,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秧龄30~40d时适期早栽,创造70d左右的稻鸭共育期,当雏鸭10~12日龄时,放入稻田共育,放养20只/667m2;水稻抽穗后收获家鸭出售。家鸭能显著减轻稻田水稻螟虫、稻水象甲、纹枯病、杂草和福寿蜗危害,同时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能使水稻健壮生长,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
2.2 选用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
从2010年以来,对水稻高产示范区推广使用 2.5%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纹曲宁)达20000hm2以上,重点防治田块是计划蓄留再生稻的稻田。不但能降低中稻纹枯病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还能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率,增加再生稻苗数和穗数,从而达到提高再生稻产量的目的。
3.1 性诱剂技术防控二化螟
使用二化螟性诱剂技术,防治对象专一,能保护天敌,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3年6月初,在我县现代农业基地100hm2水稻核心示范点实施二化螟性诱剂技术,按667m2放诱捕器1个后,每天可诱二代螟雄蛾1~7头,第二代螟虫没有用药防治,白穗率仅0.5%。
3.2 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田害虫
在我县现代农业基地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安装159台太阳能杀虫灯,从3月开始到10月,可杀灭水稻螟虫、稻水象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减少我县水稻重大害虫虫量,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4.1 改变施药策略,以统带面、促使关键技术落实
从2011年我县发现稻水象甲后,我们加强了对水稻前期重大病虫的监测力度,调整了水稻重大病虫施药策略,制定了相应的药剂防治关键技术。
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狠治水稻前期害虫稻水象甲和第一代水稻螟虫。我县在4月中旬对全县1000hm2秧田实行了以村(或社)为单位的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统防统治;在4月25日至5月初,普遍用药防治螟虫和稻水象甲(幼虫),兼治蚜虫、稻蓟马、稻蝗等。 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普治第二代水稻螟虫、纹枯病,挑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采用“一枪药”下马。“两迁害虫”发生年,必须根据发生状况防治1~3次。再生稻区在8月中下旬即头季稻收获后10~15d,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第三代水稻螟虫。
全县成立了23个植保病虫防治专合组织,近年先后购置机动喷雾器300多台,开展统防统治,带动了大面积防治工作。如2012年6月上中旬,全县667hm2水稻高产示范区实施了稻飞虱统防统治,从而控制了虫害的扩散蔓延,未因虫害而减产;2012~2013年,分别在7月中旬、8月25日左右,实施了迟中稻、再生稻稻纵卷叶螟统防统治,防效达90%以上。未防的则基本无收。
4.2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
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推荐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如康宽、科得拉)、氯虫·噻虫嗪(福戈)、阿维·氟虫双酰胺(如稻腾)、毒死蜱;淘汰了杀虫双、杀虫单、水胺硫磷、三唑磷、克百威等农药;防治稻飞虱推荐使用吡虫啉(如艾美乐、超林)、噻·异丙威(如正欢),淘汰了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 ;防治纹枯病推荐使用苯甲·丙环唑、已唑醇、噻呋酰胺、井冈·枯芽菌等,淘汰了托布津、多菌灵。
近年我县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率达100%以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31.7%,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为我县水稻总产突破25万t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