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剑锋,刘小荣,孟 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北京 100045;通讯作者,E-mail:desin2000@sina.com)
泌尿系感染的病原通常以细菌多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各种导管的应用及早产儿生存率的提高,小年龄患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亦逐渐增多。近年来我科先后收治了9例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现总结分析临床资料如下,旨在提高对该类患儿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参考。
2010-01~2015-01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病房的患儿,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本研究经北京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家长知情同意。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1]和中华医学会“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专家组制定的《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性别,出生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
共9例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男性患儿7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为2-7个月,5例为小于32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曾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4例伴有泌尿系畸形。发病前均使用过抗生素,其中5例应用广谱抗生素。8例有侵入性操作史,其中5例有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接受静脉营养史,2例因泌尿系畸形留置导尿管,1例为膀胱造瘘长期留置引流管。
7例有不同程度发热表现,6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热型不规则。2例患儿无发热症状,表现为体温不升、低体温。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2例为重度贫血。6例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喂养困难,4例呕吐腹胀,1例消化道出血。4例有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排尿时哭闹。2例有间歇性呼吸暂停。1例有皮肤发花、低血压休克,1例合并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1例出现惊厥。
6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范围为(4.0-8.0)×109/L,3 例患儿轻到中度增高为(11.3-15.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5例患儿血C反应蛋白(CRP)中度升高(23-48 mg/L),4例为显著升高(81-135 mg/L)。尿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其中1例蛋白尿(+)。5例CD辅助细胞(CD4)比例下降20%-25%,CD抑制细胞(CD8)比例升高40%-45%,NK细胞比例降低。IgG水平轻度下降。2例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阳性。
患儿分别送检2次尿细菌培养、尿真菌培养和血培养,9例患儿中段尿液细菌培养阴性。尿真菌培养均为念珠菌。其中5例为白色念珠菌,2例为热带念珠菌,1例为克柔念珠菌,1例为光滑念珠菌。血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3例。
5例白色念珠菌和2例热带念珠菌、1例光滑念珠菌感染患儿均接受氟康唑治疗,其中3例念珠菌血症患儿氟康唑剂量首日为12 mg/(kg·d)静点,继以6 mg/(kg·d),直至血培养阴转,感染症状消失、体征消失后继续治疗14 d,总疗程为6-8周,并在治疗开始1周内进行扩瞳眼底检查除外念珠菌播散;其余5例患儿氟康唑6 mg/(kg·d)静点,症状体征消失后改为口服继续治疗2-4周,总疗程不低于4周。1例克柔念珠菌感染患儿因药敏试验显示氟康唑耐药,应用伏立康唑3 mg/kg静点,每12 h一次,2周后改为口服。5例早产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点支持治疗3-5 d;2例重度贫血患儿接受输血治疗。1例低血压休克患儿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1例接受呼吸支持。共有8例患儿接受足疗程抗真菌治疗,临床治愈。1例克柔念珠菌感染患儿未完成全部疗程治疗,放弃后死亡。
泌尿系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开展,真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在儿科逐渐增多。这些病例以念珠菌感染为主,多见于1岁以下的婴儿。尽管念珠菌为低毒力、定植于体内的菌株,由于婴儿尤其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全身真菌感染的危险,且感染症状通常不典型,甚至起病隐匿,容易漏诊误诊,病情会突然恶化[3]。相关资料显示,一旦进展为念珠菌血症,病死率可以高达39.2%,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4]。
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使用深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住院时间长、ICU入住史、早产、中性粒细胞减少、糖尿病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5]。本组资料显示,发生泌尿系真菌感染婴儿均存在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5例为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曾因生活能力差入住新生儿ICU,有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以及抗生素应用史。另外4例婴儿存在泌尿系发育畸形,因尿液引流不畅需长期留置引流管、易合并细菌感染从而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分析这些患儿本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较长期应用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引发菌群紊乱,又进一步破坏了体内免疫屏障,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泌尿系真菌感染甚至真菌血症的发生。
婴儿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儿甚至起病隐匿,临床容易忽视,亦不易与其他病原引起的感染相鉴别,由此,更需要临床医师格外重视。发热常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但本组患儿并未全部发热,有2例早期仅表现为体温不升、喂养困难和腹胀呕吐,并且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暂停,惊厥、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建议临床医师,针对泌尿系畸形患儿或者有易感因素的早产儿,一旦出现不能用其他病因解释的喂养困难、呼吸暂停、腹胀呕吐、排尿时哭闹、尿液混浊等症状时,应警惕泌尿系真菌感染的可能,需要积极寻找真菌感染的依据。本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而CRP升高程度更明显,这一点不同于细菌感染,可能对诊断真菌感染有提示作用。
鉴于泌尿道常有念珠菌定植,不能仅根据尿液中检出念珠菌作出诊断。目前,泌尿系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诊断采用分级诊断模式,确诊需要病理组织检查证据,即膀胱镜活检或肾穿刺活检来支持诊断[6]。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婴儿通常难以耐受创伤性检查。因此,多采用临床诊断标准。本组患儿因年龄小、病情重均未行病理组织活检。因满足清洁尿白细胞增多、排除细菌感染、连续2次清洁中段尿真菌培养念珠菌生长,且2次均为同一种菌,临床诊断为泌尿系念珠菌感染。G试验可以作为念珠菌感染的早期指标,但患儿的免疫抑制程度、实验的灵敏度均可影响到检测结果,需要排除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可能。还有研究者认为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念珠菌菌株的鉴定,但该方法尚未完善,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尚待建立。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分为一般预防,靶向预防,拟诊治疗和临床诊断治疗、确诊治疗等。由于是否进行及时治疗密切关系到婴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后,专家建议针对易感患儿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可以经验性应用抗真菌治疗[7]。经验性治疗方案需考虑患儿血液动力学是否稳定,中性粒细胞是否减少。对于无低血压、感染性休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可以首选氟康唑。对低血压、中性粒细胞减少,且可能为克柔念珠菌感染的危重患儿,建议选用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8]。疗程需要针对个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适当调整方案,疗程不宜过短,多数需要6-12周。本组资料显示,8例患儿经及时、足疗程氟康唑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尚未显示出严重后遗症,提示临床及时发现和准确治疗的重要性。由于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一旦发现该菌株为致病菌,应采用伏立康唑治疗,相关资料显示[7],伏立康唑对克柔念珠菌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不足之处是该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两性霉素B价格相对低廉,对念珠菌有快速杀菌活性,但其明显的肾毒性和输液相关全身反应限制了在婴儿的使用。本资料1例克柔念珠菌感染患儿,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初期伏立康唑治疗效果较好,但后因经济原因未能完成足疗程治疗,放弃后死亡。
有学者提出[9],早产儿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且易发生神经发育损害,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重点应由治疗转向预防。预防用药的范围限于:出生体重低于1 000 g的早产儿、或胎龄≤27周的婴儿,应用静脉营养、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外科手术后,或出生体重在1 000-1 500 g的患儿,处于真菌感染发生风险较高的新生儿监护病房。但这一建议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研究数据支持[10]。
总之,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易发生于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尤其是曾入住重症监护室、合并泌尿系畸形的婴儿。在这些患儿中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注意各种侵袭性置管的消毒护理,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识别高危患儿,尽早诊断尽早给予正规治疗十分关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60-966.
[2]中华医学会“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专家组.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2):81-95.
[3]Steibach WJ,Roilides E,Bremen D,et al.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international,epidemiologic study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children and neonates[J].Pediatr Infect Dis J,2012,31(12):1252-1257.
[4]Wisplinghoff H,Bischoff T,Tallent SM,et al.Nosocomial bloodstreaminfections in US hospitals:analysis of 24,179 cases from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study[J].Clin Infect Dis,2004,39(3):309-317.
[5]Oeser C,Lamagni T,Heath PT,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neonatal and pediatric candidemia in England and Wales,2000-2009[J].Pediatr Infect Dis J,2013,32(1):23-26.
[6]Kauffman C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ung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2014,28(1):61-74.
[7]Hope WW,Castagnola E,Groll AH,et al.ESCMID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ndida diseases 2012: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vasive infections in neonates and children caused by Candida spp[J].Clin Microbiol Infect,2012,18(Suppl 7):38-52.
[8]Wisplinghoff H,Ebbers J,Geurtz L,et al.Nosocomial bloodstreaminfections due to Candida spp.in the USA:species distribution,clinical features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ie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4,43(1):78-81.
[9]Kaufman DA.“Getting to Zero”:preventing invasive Candida infections and eliminating infection-related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extremely preterminfants[J].Early Hum Dev,2012,88(Suppl 2):S45-49.
[10]Benjamin DK,Hudak ML,Duara S,et al.Effect of fluconazole prophylaxis on candidiasis and mortality in premature infa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4,311(17):1742-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