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波 姚玉静 黄振云
·病例介绍·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1例
刘大波 姚玉静 黄振云
患儿,女性,11个月,于2013年11月9日门诊预约进行睡眠监测。家长主诉患儿出生时即患有“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于医院行CPAP治疗,1个半月后出院。自备呼吸机及吸氧装置,夜间需吸氧,吸氧情况下无紫绀现象。患儿夜间无睡眠打鼾,但夜间睡眠时有呼吸暂停现象。
整夜睡眠监测结果提示:夜间最低血氧64%,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为89%,符合重度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重度夜间低氧血症。由于患儿仅11个月,PSG监测难以配合,故使用PTT设备进行监测,了解其呼吸、脉搏、胸腹运动,但无法进一步了解其睡眠结构是否发生变化。
追问病史,家长诉患儿G1P1,胎龄40周,顺产分娩,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阿氏评分不详。患儿出生后不久便出现气促、青紫,在省妇幼新生儿科予以吸氧等对症治疗,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头罩吸氧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脑电图监测结果未见异常。9天后(2012年12月9日)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加重,抽搐一次,遂转入妇儿中心珠江新城院区NICU。转运中机械通气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左右,入院查体:T37.6℃,心率148次/min,血压82/49 mmHg,呼吸40次/min。患儿肤色正常,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散在中细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腹平软,肌张力偏低。查胸腹平片提示:新生儿肺炎,予以重症监护,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机械通气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左右。心脏彩超检查考虑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2012年12月13日试予撤离呼吸机,改CPAP辅助呼吸,患儿清醒时呼吸困难不明显,血氧饱和度在90%左右。同时请耳鼻喉科会诊,行纤维喉镜检查示喉头水肿,予普米克雾化消水肿,改箱内吸氧。当晚患儿血氧饱和度不稳定,复查血气分析提示明显的高碳酸血症,重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随后复查血气分析正常。2012年12月15日患儿脱管后试予无创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左右,期间复查血气分析间有二氧化碳潴留,予刺激及清理呼吸道后复查血气分析可恢复正常。患儿呼吸支持下病情均稳定,但反复撤机失败,均表现为撤机后自主呼吸浅慢,渐CO2潴留,呼吸暂停,导致再次上机。请呼吸科会诊后考虑中枢性因素致呼吸衰竭,予纳洛酮及氨茶碱兴奋呼吸,甘露醇降颅内压力。住院期间行头颅B超、腹部B超及双肾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检查及床边脑电监测未见异常,脑干诱发电位可疑损伤,左、右听阈40 dB。根据临床考虑为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
患儿在此期间还予血、尿串联质谱氨基酸谱的监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串联质谱分析结果示:多种氨基酸高值,也有几种降低,异常改变考虑肝功能异常、高氨血症或临床用药所引起,不排除氨基酸代谢紊乱的可疑。尿检也发现有几种氨基酸尿中排泄增高,提示患儿有肝肾功能受损的可疑。而该患儿肝肾功能正常,监测时用药已停够时间,因此很可能是高氨血症,氨基酸代谢紊乱。2012年12月26日转入呼吸科继续予心电、血氧监护,白天予中流量吸氧,夜间予CPAP,并予氨茶碱兴奋呼吸中枢,嘱仰卧位睡眠等。清醒时自主呼吸可维持血氧饱和度稳定,夜间熟睡予CPAP,无呼吸暂停。20余天后,患儿病情平稳,予以出院。家长诉已在家自备呼吸机及吸氧装置,几乎每晚都用,直至现在。
本病例在我科是第一例,根据文献符合CCHS的诊断。CCHS是指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原发性缺陷,对二氧化碳敏感性降低,自主呼吸控制衰竭,造成肺通气减少,导致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通常表现为睡眠过程不伴上气道阻塞的呼吸暂停反复出现,通常导致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易觉醒及白天相应症状。典型特征为在清醒时有足够通气,但睡眠时表现通气不足而需机械通气支持,较严重病例在清醒和睡眠时均需通气支持。这种疾病症状在出生时即出现,伴随一生[2]。
正常的呼吸由自动控制系统、机械感受系统、化学感受系统(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3个系统控制。醒觉时呼吸主要受行为控制,睡眠时呼吸主要受代谢控制,当血中PaCO2升高,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传导至呼吸中枢,产生通气功能[3]。CCHS患儿醒觉时尚能有自主呼吸,睡眠时对逐渐加重的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缺乏通气反应,推测可能为脑干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受损,但目前病理尚未能证实[4]。
该病的诊断标准包括:1)有持续夜间低通气的证据(PCO2>60 mmHg);2)通常在生后第1年出现症状;3)低通气不能用原发肺疾病或神经肌肉病解释;4)没有原发心脏疾病[5]。目前国内有10余例CCHS患儿的临床诊断报道。2004年广州市儿童医院报道了国内首例临床诊断CCHS患儿,随后又对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5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发现5例患儿均有CCHS的典型临床特征,进而也得出经验:对于持续存在的睡眠状态通气不足及高碳酸血症,无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原发病可解释时,应考虑CCHS,采取措施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有效的干预。之后的学者又从基因角度对CCHS患儿进行研究。任宏等[6]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行PHOX2B基因序列检测,显示患儿PHOX2B第3外显子存在突变(基因型为20/25),其父母未检出突变,确诊为CCHS李秋平等患儿予以监测睡眠情况与自主呼吸情况,发现存在密切关联,睡眠越深自主呼吸越弱。进行Phox2b基因检测,在3号外显子发现突变,突变序列为c.758_759 Ins18,蛋白质序列改变为在252位插入6个A la氨基酸突变,确诊为CCHS[7]。
对CCHS的治疗一直是在发展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常规治疗:胃食道反流与严重的肌张力低下需鼻饲提供足够的营养。周期性眼科评估以纠正眼肌麻痹与视觉异常;2)药物治疗:灭吐灵、西沙必利可促进胃动力,呼吸兴奋剂无效;3)机械通气:永久性气管切开行正压通气,推荐SaO2≥0.95;4)膈肌起搏;5)外科治疗:伴HD的患儿行结肠根治术[8]。后来发现,单纯CCHS药物治疗无效,关键是改善通气障碍,呼吸支持和膈肌起搏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后者仅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
新近研究发现,对患儿予以鼻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 PA P)治疗,效果良好。李秋平等对患儿进行BiPAP治疗,并对家长进行无创呼吸机使用培训后出院,持续电话随访7个月,患儿夜间睡眠好,人机同步好,脉氧仪示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目前仅睡眠时需要无创通气[7]。患儿体质量增长良好,精神及反应明显改善,神经发育追赶良好,未发生严重感染等合并症。鼻罩Bi PA P治疗通过反复人工滴定参数,并监测睡眠、呼吸及TCO2情况,效果良好,未再出现明显CO2潴留。采用双水平自动/时间控制可切换模式(S/T模式),患儿呼吸同步较好,未出现明显不适和呼吸对抗。而我们的这位CCHS患儿,家长自备呼吸机及吸氧装置家庭治疗已近8个月,效果良好。
同时应注意:由于对CHHS的认识不足或诊断延误,间歇性的缺氧会导致年长儿神经认知缺陷、心肺功能受损和生长发育落后。因此应提高儿科医师对CHHS的认识,制定合理诊疗及随访计划,定期的评估其心、肺和脑功能,监测生长发育的情况。结合基因诊断的手段,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以及多学科的合作,给予CHHS患儿规范和完善的诊疗指导,可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病是持续一生的疾病,一经确诊,家长往往难以接受长期治疗而选择放弃,因此CCHS的诊断要慎重,排他性检查尽可能完善,以减少误诊导致的不必要损失。
[1]Weese-Mayer DE,Berry-Kravis EM,Ceccherini I,et al.An official ATS clinical policy statement: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genetic basis,diagnosis,and management [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10,181(6):626-644.
[2]Southall DP,Samuels MP,Talbert DG.Recurrent cyanotic episodes with severe arterial hypoxemia and intrapulmonary shunting:a mechanism for sudden impend death[J].Arch Dis Child,1990,65(9):953-961.
[3]Cutz E,Ma KF,Perrin DG.Peripheral chemoreceptors in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1997,155(1):358-363.
[4]Child F,Couriel J.The control of breathing with reference to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J].J R Soc Med,1998,91(9):479-483.
[5]Gozal D,Marcus CL,Shoseyov D,et al.Peripheral chemorecep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the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J].J Appl Physiol,1993,74(1):1379-387.
[6]任宏,王莹,余勇国,等.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Chin J Evid Based Pediatr,2013,8(2):1673-5501.
[7]李秋平,刘敬,何玺玉,等.成功救治新生儿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1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6):1000-3606.
[8]Vanderlaun M,Holbrook CR,Wang M,et al.Epidemiologic survey of 196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J].PediatrPulmonol,2004,37:217-229.
510120广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刘大波,E-mail:daboli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