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

2015-04-02 09:39陈争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

安 锦,陈争辉

(1.内蒙古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

安 锦1,陈争辉2

(1.内蒙古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文化产业发展;就业总量效应;就业结构效应

引言

文化产业属于中国的新兴产业,其兴起和发展的时间不长,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不高,截至2012年底,文化产业产值达18 071亿元,占GDP比重为3.48%。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和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凭借其低能耗、低污染和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已经由起初的探索、培育阶段成长到如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其外围的辅助产业也多为轻工制造业,因此其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特点毋庸置疑,而文化产业的另一特点——高就业吸纳能力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就业结构的影响又是如何,文章将就以上问题,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综述

(一)文化产业内涵及现状

文化产业的内涵丰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分为三层,即文化商品核心层、文化服务核心层和文化服务相关层;张晓明等(2002)指出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为主题或核心的行业,还包括传统的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行业以及工业与建筑设计、广告与咨询业等[1],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修订。如表1所示。

文化产业的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文化企业数量及规模、创新能力、对外文化贸易以及文化产业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具体情况见表2。

注: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由表征指数和内涵指数加权而得。表征指数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发展模式;内涵指数包括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文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创新能力、文化市场主体和文化产业政策等。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2)》。

分析表2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性差距显著,除了上海、北京、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之外,全国其他省份(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均较低。(2)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总体水平较低,发展指数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优质(1、2名)、良好(3~6名)、及格(7~25名)、不及格(26~31名),由此可见只有6个省份(区、市)在良好水平以上,其他地区发展指数水平都较低。

(二)文化产业与就业效应的理论探究

对于文化产业与就业的效应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直接就业效应是指文化产业发展引起自身内部相关部门就业发生变动。同时,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带动经济增长来发挥其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是指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会带动其他国民经济变量变动,从而引起劳动就业发生变动。一般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

文化产业是横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两大产业的多元产业,因此,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一方面促进文化、娱乐和旅游休闲为代表的服务业产值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辅助文化娱乐活动的设备制造的轻工业产值增加,从而拉动就业增加。文化产业同样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来拉动就业增加。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拉动就业增加。

文化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带动城市化来拉动就业增加。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不仅仅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村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偏好,而后者往往是城市化能够持续推进的关键因素。文化发展能够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使得城市文化更为多元,从而提高农村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城市化进程,进而拉动就业增加。

文化产业主体隶属于第三产业,宏观层面上对第三产业与就业的讨论众多,如张车伟和蔡昉(2002)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即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最高,存在较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2];江小娟(2005)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服务业)已经并且将继续成为吸纳就业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在2001以来,第二产业中工业的就业吸纳力降为负值,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3]。

在文化产业诸多的微观层面中,归属于休闲娱乐业的旅游业受到学界的关注最多,同样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对旅游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研究,如依绍华(2005)运用剥离系数方法计算了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同时测算了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就业效应[4];纪韶和王珊娜(2014)对北京市服务业的外部和内部就业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了北京市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有波动中下降的趋势的结论[5];张佰瑞(2009)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运用2005年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北京市旅游业的直接贡献度为5.8%、间接贡献度为7.2%、完全贡献度为13%,并进一步计算出北京市旅游业就业乘数为1.24,也就是每一个旅游业直接就业带动1.24个间接旅游就业[6]。

少数学者如钱紫华等(2007)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的就业特点,即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的就业总量巨大、就业增速较快、就业多分布于都市、优势部门分散于各地、产业结构中“生产”功能增长显著、中小企业生产处于支配地位的结论,并根据这些就业特点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7];尼美旦真和张阿兰(2012)以就业弹性系数为主要分析指标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藏文化产业产值占比与全国其他省市差距显著,2007—2009年西藏的就业弹性系数逐年下降,文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就业效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8]。

综上所述,关于文化产业,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即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和特征)和宏观层面(第三产业)的研究,少数学者对文化产业的微观层面如旅游业进行了分析,如刘丽梅和吕君(2013)[9],但对文化产业与就业关系的专项研究较少。少数学者对文化产业与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有的学者是从社会学或管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缺乏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和数据支撑;有的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了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但存在分析方法过于简单、地域局限性等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

二、中国文化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文化产业的就业总量效应

1.数据和指标选取

此处选取的是2001—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CL代表文化产业就业人数,TL代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CQ代表文化产业产值,TQ代表第三产业产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2.回归分析

(1)第三产业回归分析

以第三产业就业人数TL为被解释变量,第三产业产值TQ为解释变量,为消除异方差性对两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回归方程为:

lnTL=C+αlnTQ+μ

(1)

运用OLS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lnTL=19 879.05+0.04lnTQ

(2)

(43.35)(10.51)

R2=0.92F=110.36D.W.=0.4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作为解释变量的第三产业产值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10.51),模型有较好的拟合优度R2=0.92,方程通过了检验(F=110.36),回归结果是有效的。由结果可知,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就业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第三产业产值增加1%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0.04%。

(2)文化产业回归分析

以文化产业就业人数为CL为被解释变量,文化产业产值CQ为解释变量,为消除异方差性对两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回归方程为:

lnCL=C+βlnCQ+μ

(3)

运用OLS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lnCL=4.14+0.13lnCQ

(4)

(5.76)(2.58)

R2=0.69F=62.48D.W.=2.45

回归结果显示,解释变量文化产业产值CQ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2.58),模型拟合优度不是很高,原因可能在于样本数据有限(中国对于文化产业相关指标的统计起步较晚),但考虑到经济意义,该拟合优度可以接受,F=62.48,D.W.=2.45表明模型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并且不存在自相关问题。由结果可知,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拉动文化产业就业增加,且文化产业产值增加1%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约0.13%。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就业的效果显著,与国民经济中就业弹性最高的第三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要更高(0.13>0.037)。

(二)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效应

1.数据和指标选取

此处考虑到文化产业产值数据只有2004—2012年的年度数据,故选取2004—2012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CQ代表文化产业产值,I1、I2、I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IL1、IL2和IL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

2.实证分析

文化产业的就业结构效应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产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来反映,据此可以将三次产业就业人数IL1、IL2和IL3作为被解释变量,文化产业产值CQ作为解释变量构建三个回归方程,同样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对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回归方程如下:

lnIL1=C+β1lnCQ+μ1

(5)

lnIL2=C+β2lnCQ+μ2

(6)

lnIL3=C+β3lnCQ+μ3

(7)

运用OLS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

lnIL1=11.96-0.19lnCQ+μ1

(8)

(42.34)(-36.45)

R2=0.99F=1 328.28D.W.=2.33

lnIL2=8.15+0.20lnCQ+μ2

(9)

(59.91)(13.00)

R2=0.96F=168.91D.W.=1.66

lnIL3=9.03+0.12lnCQ+μ3

(10)

(183.25)(22.33)

R2=0.99F=498.47D.W.=2.50

回归结果显示,作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解释变量CQ均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三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说明三个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三个方程F统计量均在160以上,表明三个模型通过了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综上所述,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是有效的。

对回归方程(8)、(9)、(10)的残差序列e1、e2、e3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结果表明,lnIL1、lnIL2、lnIL3与lnCQ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ECM模型来说明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之间的关系。

令ECMt=lnILt-βtlnCQ-C,则文化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lnIL1=-0.02- 1.18ECM1(-1)- 0.88△lnCQ

(11)

(-2.23)(-1.86)

R2=0.50D.W.=2.28

△lnIL2=0.43- 0.62ECM2(-1)+ 0.003△lnCQ

(12)

(-2.89)(2.20)

R2=0.54D.W.=1.85

△lnIL3=0.04- 0.67ECM3(-1)- 0.05△lnCQ

(13)

(-3.10)(-2.56)

R2=0.59D.W.=1.95

分析(8)、(9)、(10)式可得出如下结论:(1)文化产业对三次产业就业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讲,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就业负相关,文化产业产值增长1%会造成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0.19%;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正相关,文化产业产值增加1%可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增加0.20%;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同样正相关,文化产业产值增加1%会推动第三产业就业增加约0.12%。(2)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发展降低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提高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符合当前中国就业结构优化的趋势(见图1)。(3)对比发现,文化产业发展对第二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对第三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原因在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外围层大多归属于第二产业,而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娱乐等)垄断性仍然较强,产业内人事制度依然存在一定的计划性;相比之下,作为辅助文化产业的外围制造业,目前在中国市场化程度较强,存在着相对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这些领域的就业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影响更为显著。

误差修正项ECMt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分析(11)、(12)、(13)式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所对应的误差修正项弹性值分别为:-1.18、-0.62和-0.67,说明短期内如果文化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关系反向偏离,下一期将以1.18、0.62和0.67的力度进行反向调整,从而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第一,文化产业在中国仍处于幼稚成长期,存在诸如市场化程度低、规模小(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低、文化从业人员占全体就业人员比重低)、区域性差距显著等众多问题。

第二,可以从作用机理和内容上对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分类。从作用机理上讲,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其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从内容上讲,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业总量效应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效果显著,其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业结构效应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机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二)启示

1.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深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图1中2006和2009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峰值都是受益于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增加相关政策支持对于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大多数文化产业受国有资产垄断或行政控制,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文化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明显高于直接就业效应。因此,适当放开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

2.鼓励文化创新和自主创业

文化产业因其独特的特征,适合以小团体甚至是个人为中心开展业务。正是这种边缘地带,因存量少、资源匮乏,而存在着天然的创新气质。

3.树立品牌战略,培育民族文化品牌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美国的电影都是本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这些文化品牌面向全球市场,为本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国要积极培育民族文化品牌,把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赢得世界市场。

4.中西部地区应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构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中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2010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中西部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文化产业属于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同样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范例。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2(4):18-20.

[2]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3]江小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4):3-9,71.

[4]依绍华.旅游业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5(5):89-91.

[5]纪韶,王珊娜.特大城市服务业就业弹性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3):35-40.

[6]张佰瑞.北京旅游就业效应和就业乘数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2):38-41.

[7]钱紫华,闫小培,王爱民.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回顾与思考[J].人文地理,2007(1):97-104.

[8]尼美旦真,张阿兰.基于就业弹性的西藏文化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西藏科技,2012(10):9-11.

[9]刘丽梅,吕君.基于价值链的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3(6):88-95.

(责任编辑:宛恬伊)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AN Jin1,CHEN Zhenghui2

(1.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010070,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the current China cultural industr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bout mechanism,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and indirect employment effect, and indirect employment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direct employment effect; in the content,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mployment amount effect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On the amount aspect, both the third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ird industries (0.13>0.037); on the structure aspect,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employment structur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promotes the optimization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needs to be intensified,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foster national culture brand, and increase efforts to undertak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employment amount effect;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effect

2014-08-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互动机制研究”(14BJL097);内蒙古社科规划办课题“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2013C097);内蒙古财经大学重点课题“改善民生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研究”(KYZ1305)

安锦(1978—),男,内蒙古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管理、劳动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陈争辉(1989—),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市场运行与政府治理。

F241.4

A

1008-2700(2015)01-0068-08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