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在泰华社会的传承与嬗变

2015-04-02 08:31刘琪
关键词:潮州人潮人潮州

刘琪[泰]

(常州大学泰国研究中心江苏常州213164)

潮汕文化在泰华社会的传承与嬗变

刘琪[泰]

(常州大学泰国研究中心江苏常州213164)

伴随着潮汕移民的步伐,潮汕文化也开始在泰国传承和传播,并对泰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今潮汕文化仍在泰国继续传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泰国潮人对潮汕文化的情结和影响已逐渐淡化,使得泰国的潮汕文化发生弱化甚至消失。

潮汕文化;华人;泰国;影响;嬗变

泰国有关专家经常说:“印度文化是泰国文化之父,中国文化是泰国文化之母”;“印度文化对泰国的影响是表现在宗教方面,西方文化对泰国的影响是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中国文化对泰国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泰人的心中。”[1]可见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影响之大。而泰国华人移民数量以潮人为最,故潮汕文化在泰国的传播最广。

一、潮州人移居泰国的历史

历史上潮州的辖县一共有9个: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大埔县以及汕头埠和南澳岛。这9个县还有汕头和南澳的人民,历史上统称为潮州人。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中,祖籍为潮州人的最多,占约70%,其他依次是广东广州、肇庆地区占约9%,福建地区占约7%,客家、海南各占约6%和5%,云南、广西、江浙以及台湾等占约3%。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公元9世纪(唐代后期),海阳(潮安)城外韩江口开始出现行使于东南亚各贸易港的海船,暹罗湾各处的贸易已有潮州商人和水手的足迹。潮州人移居泰国,一般认为最初是在中国的南宋末年。13世纪初,有一部分潮州人追随宋室抗元失败后,部分参加水战的潮州人乘船逃往暹罗湾,登陆移居泰国;部分参加陆战的潮州人则经过越南逃到暹罗(泰国)。这是历史上第一批移居泰国的潮州人。潮州历史上第二批大规模群体迁移泰国是在中国明代万历六年(1578)由潮州府小吏林道乾对抗明朝海禁的统治后率领2千多人到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定居。

(一)第一个高峰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当时由于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被缅军消灭,潮州华人郑镛之子郑信(1734-1782)在当地人民和以潮州人为主体的泰国华人帮助下起兵反缅,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并取得当时中国清王朝对其政权的承认。同时由于郑信本人是潮州人的后代,又因潮州人曾帮助其打败缅军,因此,当时的潮籍华人在泰国比其他地区的华人群体更受尊崇,提起“皇族华人”时自然会被理解为是指潮州人。郑信建立王朝后,努力谋求同中国帝王建立友好关系,以便取得中国帝王对其合法政权的承认,潮籍华人在这有利的政治局面下、在泰国所享有的地位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潮州人移居泰国。

泰国历史上第四个王朝——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建设新都(即现首都曼谷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拉玛四世(1851-1868)特别是拉玛五世(1868-1910)登位后,接受了西方文明后对泰国进行改革和建设铁路、开凿运河、发展生产等,需要大批新的劳动人手,促进了大批潮州人移居泰国,使潮州人移居泰国后有用武之地。

澄海(以前属潮州)的樟林从清朝康熙年间(1660-1722)便成为粤东海运贸易的集散地和重要港口。为了解决广东、福建、浙江3省粮食不足的问题,清政府于康熙61年(1722)允许广东、福建、浙江3省同南洋进行贸易,鼓励商船运载暹米(泰国米)到广东、福建、宁波之地,济缺粮之急。为了解决闽粤两省的米荒,从康熙六十一年(1772)起,清政府公开奖励贩运暹罗大米,这就使潮州和暹罗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当时在清政府的鼓励下,潮州商民也纷纷造船往暹罗贩米。伴随着潮州和泰国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大量的潮籍商民移居泰国。据统计,从1757年-1858年的102年中,每年从樟林港移居泰国的潮州人至少有数千人,也即是从1757-1858年的100年中移居泰国的潮州人至少有数10万人,甚至更多。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04-1935年,“有汕头出口侨民计298万余人,归国人口侨民计146万余人。”“以暹罗人口总数之一千二百余万人中,除五十余万外国人外,则华侨几占其全人口之百分之三十。且生长于暹罗内地者尚不在其内。”[2]

(二)第二个高峰期: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

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是潮州人移居泰国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时期中国不但灾难深重,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军阀割据,战火频仍;沿海地区历来是边防重地,尝试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争夺的场所,潮州人民也深受其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潮州,生产失常,百业调零,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潮州地区不仅地少人多(人均可耕地不到半亩),据黄赞发先生编的《潮人探奥》中记载:清嘉庆年间,潮州人口已近2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150人。而且历来自然灾害不断,据《潮州府志》载:即使是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潮属各县自然灾害仍是接连不断,共发生102次水灾、96次风灾、10次蝗灾、7次瘟疫、33次地震。在整个19世纪的100年中,潮州发生水灾19次、风灾11次、地震3次、蝗灾1次、饥荒1次、大雨雹2次。《潮州府志》载:20世纪20-40年代前后30年中,发生地震、台风、洪水、虫害、旱灾、疫病、饥荒等严重灾害共39次。1943年大灾荒,是潮州最大的一次灾难,从1942年9月至次年5月,连续9个月没下过透雨,赤地千里,瘟疫流行。农田颗粒无收,米价腾贵,竟有“斗米五百元”的空前奇闻。饥饿的潮州民众,纷纷逃荒。全地区民不聊生,饿殍遍地;饿死、病死或逃荒死于途中者不计其数……。[3]

诸多天灾人祸使潮州人民饱受煎熬,造成许多农民、手工工匠和小商小贩纷纷破产,潮州人民只能向海外寻求生存与发展,下南洋、闯暹罗,成为许多人绝望中的唯一选择。据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移民进入泰国。泰国的华侨华人社区人口也因之不断扩大,由1910年的79万增加到1942年的187万,人口增长率的高峰出现在1921-1932年间。在这些中国移民中,从汕头港出发的移民占了大部分。1931-1939年抵泰的中国移民人数比值是3.32∶1。从汕头港出发的中国移民,大多数都是潮州人。如1937-1938年抵泰的中国移民共44,100人,其中潮州人占74%,从而构成潮州人移居泰国的第二个高峰期。

二、潮籍泰人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潮人移民不仅积极学习泰国的语言文化,尊重泰国的风俗习惯,安分守己、努力工作,并与泰国人民和睦相处、互助互利,以求尽快适应当地社会,为当地社会所接受;而且泰国人民也欣赏潮人移民的高超生产技能、吃苦耐劳精神及和平善良的品性,同时潮人移民也为泰国经济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正如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亲王说的:“泰国的繁荣,华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与血汗,尤其是潮州人”。[4]因此,泰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华人实行了温和同化政策,泰国历代国王也都对华人采取了与泰国当地人一视同仁的政策,历代国王均鼓励华人与泰国人通婚、同化,鼓励华人在泰国安居乐业,并对华人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如:在泰国的华人除了享有与泰国人同等的权利外,还可免除各种徭役、兵役,可以自由经商等。泰国拉玛五世皇在1907年就曾明确表示:“朕一贯主张在暹罗的华人和朕统治的国民应用相同的劳动和就业机会,朕不把他们看作外国人,而把他们视为这个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享它的繁荣和进步。”[5]上百年以来泰国王室善待华人的政策一直承袭到今天,基本上没有怎么改变。在泰国没有根深蒂固的反华偏见,也没有其他邻国现代历史中所发生的种族冲突,这使得早期来到泰国的华人很早就融入了主流社会。由于泰国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对异族文化的宽容和放任,使华人在接受泰国文化的同时,仍可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然而正如泰国报刊所说的,潮州文化对于潮州人“如影随形”,因此,潮州文化伴随着潮州移民的步伐在泰国传播,并对泰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早期潮州文化的传承

早期潮人为了生存来到泰国,并未有意识、有计划在泰国传播、传承潮州文化。潮州人移居泰国的第一个高峰期,潮州文化是伴随着潮人自身生活、生产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传播到泰国,并逐渐被泰国文化所吸收。这一时期的潮州文化体现为物质方面,如:食品、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非物质方面,如:生产技能、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等。

1.潮州的方言。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工具。潮州方言对泰语的影响很大,并已融入泰语词汇的系统里。除一小部分词语明显是汉语借词但由于使用的时间久远,加上编者对词语的来历不明,因而在泰语词典上没有标上该词为汉语词外,大部分汉语借词在泰语词典基本上都收录并标上该词为汉语借词。据泰国语言学者的研究估计,泰语词汇从汉语借用的词汇大约占总数的15%,芭尼·盖威素指出:“现代泰语词汇中来自汉语的词汇具有500词之多。”[6]泰国华人潮人占最多数,他们所讲的潮语也使泰语中吸收的潮州词汇量比其他汉语方言多。据泰国纳瓦叻·帕滴康编写的《汉用泰借》中统计泰语中潮州方言借词不包括异体字和复合词共有382个,[7]如有关饮食类:豆腐(daohu)、韭菜(kuichai)、芹菜(khuenchai)、粿条(kuaidiao)、橄榄菜(ounam)、菊花(kekhuai)、草粿(caoguai)等;有关器物类:格(抽屉)(kae)、方刀(即菜刀)(bangto)、井缸(花瓶)(jaegan)、桶(tang)、桌子(to)等;有关行为动作:收(siw)、坐(joa)、食(jia)、走路(kialou)等;有关宗教礼俗类:功德(kongtek)、风水(huangchui)、清明节(chengmeng)、红包(angpao)等;有关性状程度:凄惨(chicham)、热(yueo)、死(see)、兴衰(heng suai)、输赢(su-ear)等;有关称谓类:我(ua)、你(lue)、妹(muai)、皇后(honghao)、先生(sinsae)等等。潮人进入泰国后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因而不仅潮州借词丰富了泰语的词汇,同时潮人带来的食品和物产也丰富了泰国的食品和物产种类。如豆腐、芥蓝菜、韭菜等蔬菜;粿条汤、包子、饺子(馄饨)等副食;草粿、红粿桃、豆爽等甜点。这些不仅华人爱吃,连土生土长的泰国人也非常爱吃。

2.民间习俗。人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潮人移民的浪潮,潮州文化习俗逐渐传播到泰国,不仅被泰人所接受,甚至连皇族都仿效华人的习俗,如生日寿庆、功德法会等。

(1)皇族仿效华人习俗做生日。泰国华人以潮人占多数,而潮人习惯上把“庆寿”称为“做生日”。“生日”这个词,泰文词典有收入,可见,泰人对这个词在使用上的普遍性。据泰国相关资料记载,首位泰国皇亲“做生日”者是四世皇时期的昭拍耶诗素里耶翁,当时是其50岁寿诞(1859)。过后相继做生日的王公大臣有公銮翁莎提叻莎匿、昭拍耶蒲他拉沛、内务大臣等等。

泰国民间的庆寿诞向来仪式简单,主要是举行斋僧、放生、聚餐等。王公大臣受华人影响而“大做生日”,场面盛大,多姿多彩,连皇家的寿诞仪式也大叹弗如,如四世皇在御著《寿诞习俗》中的叙述:“……是时有王公、官吏仿效华人习俗做生日,始自颂勒昭拍耶亲王的50寿诞,其所属华人推荐各种做法,以示德高望重。之后高官贵显都普遍举行,整天都有宴会,有戏剧表演,同僚及下属都有送礼,场面热闹非凡,相形之下,皇家的仪式反而冷冷清清……”于是,1864年四世皇寿届60,其谕令像中国皇帝般举行盛大办寿仪式,如五世皇御述的:“鼠年来临,父皇届60寿龄,御令仿效华人的60岁做生日的仪式办寿。……恭请60位僧人在金銮殿诵吉祥经。昭示皇亲公务员每宫每户斋僧诵经……官吏民众随意呈献礼品,皇亲所呈的比官吏多,华人呈献烛、花及绸缎。皇上一如赐见外使般在阿南皇殿登座,接受王公大臣之祝寿,然后各个赐予金牌……”[8]

(2)功德法会成为泰国皇族御典。华人到泰国定居后,将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习俗带到泰国。这些习俗最初只是在华人生活圈子中进行,后来由于与泰人通婚,尤其是与皇亲国戚有密切关系后,本并没有在丧事中举行功德法会的习俗,只有普通的僧伽诵经的泰人及皇族接纳了华人功德法会的习俗。

四世皇时期,泰国皇族不仅在丧事中开始效仿华人设立先王牌位、举行功德法会,而且还将功德法会视为丧事仪式之一。首位驾薨而御赐举行功德法会是1861年颂勒拍贴诗他皇后的丧事。1865年颂勒拍宾诰昭驾崩,四世皇御赐在皇宫中举行功德法会。公万玛杏萱诗哇威叻亲王的丧事中也举行功德法会。四世皇驾崩五世皇即位后,御赐在四世皇陛下丧事中举行功德法会。1880年五世皇御赐在颂勒拍南昭素南他古玛丽叻皇后的丧事举行功德法会。继后多位皇亲驾薨,均举行功德法会,相沿成习。继四世皇御倡在皇家丧事中举行功德法会习俗后,皇族还产生了一如华人的50日祭、百日祭的仪式。如公拍耶南隆拉差努博亲王的《安南习俗史话》中记载:“……自从颂勒拍南昭素南他古玛丽叻皇后丧事中举行功德法会后,相沿至今产生两种习俗,其一是依照华人及安南人的习俗举行首七家奠,也即是首七天每天举行诵经法事,之后每七天举行一次至满五十天停止,然后在满一百天时再举行最后一次法事,在丧事中举行功德法会就此相沿行之……”[8]目前,该习俗仍在泰国皇族中传承,1995年皇太后驾薨,泰国各界华人得到皇帝恩准下于同年9月25日在大皇宫律实玛哈巴塞皇殿中为皇太后举行功德法会。

3.民间信仰。潮州地区自古以来多崇信鬼神,如:唐宋时期,人们“有病不求药”。家人有病,先杀鸡鹅等祀神,请神降福。不愈,再杀猪狗;又不愈,便杀太牢(牛)祈祷;再不痊愈,就认定命该如此,再不祈神,更不延医。人死后,则于堂上鸣钟击鼓,直到殡葬完毕。由于受到习俗的影响,潮人决定出外谋生时征途者及其家眷在他们出行前一定要前往“妈祖”、“海神”、“大老爷宫”等神庙祭拜,希望他们所祭拜的神灵能保佑出行者一路平安。在经过千辛万苦、冒着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沉船危险)到达泰国后,这些人便在泰国建起神庙以答谢(或还愿)他们所祭拜的神灵保佑他们一路顺利,并以神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国潮人神庙里的神像均运自潮州,而且拜神习惯,基本上与潮州家乡是一致的。据泰国内务部华庙管理厅的统计,全泰国共有700多座华人寺庙,其中以潮人创建者为多。早期由潮州人所建的神庙约有:玄天上帝庙(大老爷宫)(1782)、万茂老本头公古庙(1816)、老本头公庙(1818)、新本头公庙(1829)、新本头妈庙(1848)、龙尾古庙(1843)、城隍公庙、仙公宫(1854)、七圣庙(七圣妈庙,1851)、新兴宫天妃圣庙(1864)、七圣妈庙(1883)、新兴坛(九皇及斗姥庙)(1893)、关帝古庙(1892)、本头妈庙(谷鸡妈,1861)、纲吏古庙(1851)、谷乃古庙(1917)、万卡民本头公庙(1917)、龙莲寺(1871)、大峰祖师庙(1910)、翠岸寺(1906)等等。目前泰国华人、泰人最为尊崇的神庙是1910年由以潮人郑智勇为首的12位华人倡导建立的大峰祖师庙,该庙是地道的潮州乡土文化,是潮州地区所崇拜的神庙。1896年潮阳县和平乡的马润前往泰国之前在当地的神庙恭请了一尊木彫大峰公神像和一包香灰土前往泰国并在泰国进行供奉,后来很多信佛、信道教的华人和当地人都到那里去膜拜,因而香火日渐兴旺。至此,大峰祖师庙深受华人及当地泰人的推崇,香火鼎盛,经100多年而不衰。此外,在曼谷较有名的“龙莲寺”1871年由华僧续行大师倡建,这座有着140多年历史且具有中国格式建造并集大、小佛教于一处的寺庙,不仅是华人从事佛教活动的地方,而且在重要节日时,泰皇陛下还会派御代表主持各项典礼等。

在潮人的心中,神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符号,能保佑他们平安、顺利,带给人精神慰藉。潮人认为通过吃斋、祭神、让利还不足于回报神灵,只有以潮剧作为娱神的方式才能报答神灵的保佑。潮剧的祭神仪式在泰国受到重视,主要有年初的“祝福戏”、九皇斋期间的“吃斋戏”、神佛的“寿诞戏”、年尾的“谢神戏”等,期间在神庙“神明”前面搭建戏台表演,一般表演8-10天。

据目前现存的泰国资料记载,潮剧最早是公元1875年随着潮人移民泰国而传到泰国的,由于潮剧内容大多以历尽艰辛、否极泰来、飞黄腾达、家眷团圆为模式,这对于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祈求日后发达的潮人来说,不仅很容易对潮剧产生共鸣,而且潮剧戏场更是潮人抒发心中乡情的好去处。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大量潮人移民涌入泰国,潮剧也陆续而至,最早来的潮剧团有老正和班、老喜双喜班和老万年班等戏班。之后,又有老宝顺兴、中一枝香、老怡梨香、老梅正兴、中正顺兴等戏班,而且还主要集中在唐人街一带。不仅吸引了潮人、华人、当地人甚至皇族、官员们也喜欢。

4.生产方式。潮人移民还为泰国带来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较大程度促进了当地经济开发的进程,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甘蔗种植:泰国的农业生产向来只以稻米为最主要,其余农作物不足言道。曼谷王朝早期,为发展商品经济,尤其国内市场需求的砂糖,招引大量的潮人到泰国种植甘蔗和生产砂糖。挽巴功流域的北柳地区被开发成种植甘蔗和炼制蔗糖的生产基地。潮人把家乡的甘蔗栽培技术和制糖工艺带到泰国。潮人用两个石滚轮压榨甘蔗汁的方法也照搬到泰国,只不过在泰国改用坚硬的木滚轮代替石滚轮。由于甘蔗种植的迅速发展,甘蔗逐渐成为泰国主要出口货品之一。克老福记载:“定居在泰国的潮州人早在公元1790年左右就把甘蔗引入泰国,在大约10年内使甘蔗开始成为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9]可见潮人移民进入泰国带来甘蔗的种植和制炼的技术,为泰国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做出贡献。(2)碾米业:泰国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泰国大米生产和出口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首要位置,在世界粮食市场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泰国商品大米的出口贸易中,华人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泰国大米出口几乎全部来自与华人(主要是潮人)经营的手工碾米厂。潮州澄海人高妈和于公元1860年建立了泰国第一家新式碾米厂。之后其他潮人如刘续宾、陈氏、卢氏以及陈黉利等相继在曼谷建立新式碾米厂。泰国大米的生产和出口不仅是泰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而且带动了泰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3)胡椒种植:潮人移民在尖竹汶、玛哈猜、桐猋等地方引进胡椒种植,其数量占全国总数的90%,使得泰国胡椒质量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泰国重要出口商品之一。此外潮人还种植稻谷、烟叶、棉花、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丰富了泰国的食品和物产的种类。

(二)后期潮州文化的传承

潮州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关心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使之传承、弘扬和发展。潮人移居泰国第二个高峰期,随着泰国华侨、华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华侨华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尤为强烈,这一阶段,华侨华人有意识地通过办教育、组社团、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和宗教等方式,努力在泰国传承潮州文化。这一时期的潮州文化体现为非物质方面,如:教育、民间艺术、文学等。

1.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也是重要的手段,而兴学重教,是潮人的优良传统。许多潮籍华侨华人原来在故乡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们在泰国辛勤劳作和艰苦创业的同时,继续发扬祖籍地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结合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华文教育,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19世纪以前,移居泰国的华侨华人,基本是贫穷之辈,他们初到海外寻求生计,只得从事极其艰辛的劳作,以图衣食和陋居,他们在泰国大多既无家室,亦无后裔,因此没有必要设立学校教授华文。一些有后裔的华人这一时期接受华文教育主要方式为:(1)比较富有的华人送孩子回中国读书;(2)聘请当地有文化的华人充当教学老师或以联合聘请的方式办私塾;(3)以神庙充当学堂以说书方法讲解历史故事以及以“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尺牍”、“珠算”等教导华人孩子识字、灌输文化。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随着华侨华人在泰国人数不断增加,以及他们在泰国经济成就越来越显著,其中不少有识之士积极斥资献力办华文学校。1920年前,泰国潮籍华侨华人在曼谷已创办新民(1910年)、中华、南英、联合等华文学校,1920年潮人郑智勇、高晖石、许必济等倡办培英华文学校,并把上述4所华文学校并入,翌年培英学校发展至学生1100多名。1927年,蚁光炎、廖公圃、陈景川、郑子彬、余子亮等潮人创办了第二所新民学校,1932年许宜陶、邱秉经、黄声等创办了崇实学校。20世纪30年代,泰国潮籍华侨华人又先后创办培民、启明、中华、新中华等华文学校。1932年,泰国潮籍华侨华人创办的华文学校达数十所,其中潮语学校26所。1938年华侨华人在泰国所办的华文学校约293所,至1947年达450所(其中潮州华侨华人所办和参办的华文中、小学占总数的70%以上),在校学生约17.5万名,教职员3千多名。1948年4月军人政府执政后对各府的华校数量进行限制并封闭所有未按规定注册的华校。直至1991年,泰国内阁会议通过放宽华文教育管制政策,小学、中学、大学皆允许课授华文。2005年8-12月,时任泰国教育部部长的潮人后裔乍都隆·彩盛制定了“在泰国推广汉语教学的五年战略规划”,将汉语教学推广作为泰国的一项国家教育政策确定下来。从此,汉语教学进入了泰国主流教育体系。泰国创办的华文学校大多是由潮人或潮人社团出资出力创办的。如培英学校创办于1920年,倡办和出资人是潮籍侨贤郑智勇、高晖石、许必济等,新民学校创办于1927年,主要出资和支持人是蚁光炎、廖公圃、陈景川、郑子彬、余子亮等潮籍侨领。崇实学校由泰国潮籍人士许宜陶、邱秉经、黄声等于1932年创办,办学经费由蚁光炎等潮籍侨领和热心人士支持。培民、启明、新中华等学校,经费都得到当地潮籍华侨华人的鼎力资助。而潮人社团办学,如泰国潮州会馆于1946年与培英学校校友会共同复办曼谷培英学校,又于1948、1951、1963年先后在曼谷创办潮州公学、普智学校和弥博中学,1995年再创办以培训华文教师为主的泰华国际文化学院,在发展华文教育方面业绩显著。泰国合艾潮州会馆于1952年创办合艾陶华中学等,特别是1994年建成的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由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捐资建校经费泰币1亿铢,泰国40多位潮籍知名人士各捐资泰币1000万铢以上,还有不少潮人社团和热心人士纷纷捐资,共筹得建校经费泰币超过10亿铢。由此可见,潮州华侨华人在泰国发展华文教育,对泰国教育事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泰华文学。泰华文学因早期定居泰国的华侨华人多为文化较低的贫苦百姓,不具备文学创作的主观条件,而且当时泰国也还没有可以发表华文文学作品的园地,因此直到20世纪初,泰国华侨社会经济上已有一定的基础,泰国华人教育特别是华文报纸的逐渐兴起,《汉境日报》、《华暹日报》、《同侨报》、《美南日报》、《中华民报》等的创办,泰华文学才得以诞生。创办于1911年的《中华民报》文艺副刊《纪事珠》发表了数篇泰国华侨华人的作品(因资料不易查找,就目前存有的图书资料来看,最早的文学著作应是出版于1933年的林蝶衣的新诗集《破梦集》、短篇小说集《扁豆花》、符先开等人的新诗集《孤霞》、铁马的杂文集《梅子》)而被视为是泰华文学的起点。[10]当时由于泰国政府对华社兴办文教事业未加限制,华文学校、华文报刊有比较宽阔的发展空间,为泰华文学的壮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至1938年泰国的文学团体及文艺刊物多达39个,支持这些专刊的有100多人。[11]

1939年以后由于泰国军人政权亲日排华和日本的侵泰,泰华文学遭遇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直到1955年泰国政府调整了华侨政策,才使得华文日报相继复版,继而推动泰华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当时20多家华文报刊如《星暹日报》、《世界日报》、《中华日报》、《京华日报》等日报以及《曼谷新闻》、《曼谷周报》、《华侨周报》、《华风周报》等周报都开辟了文艺副刊,为泰华文学作品的发表提供了十分宽广的天地。1956年后军人政府再次执政,许多华文学校与华文报刊都被迫关闭、停刊。泰华文学再次遭遇困难与挫折,直到1975年中泰建交,泰华文学的处境逐渐好转并繁荣持续至今。

潮州文化在泰国的传播历史久远,影响深广。而泰华作家多数又具有潮汕文化的教育背景,泰华作家与潮州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许多泰华小说都生动地再现了在泰华社会中留存至今的潮州传统的风俗民情。[12]潮州文化无疑成为泰华作家文学表现的重要素材和内容;二是潮州传统艺术形成的延续和发展,潮剧和潮州民谣在泰华文学史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三是潮州方言在泰华文学中被大量的使用等。[13]纵观泰华文学史,潮州籍的华文作家不仅人数多(泰华作家中祖籍潮州的达80%)、成果丰,而且始终贯穿着整个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不仅为泰华文学的萌芽、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还在泰国华人社会传承潮汕文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社团是海外华侨为了达到团结互助、自救自卫、共谋生存与发展等目的而自发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各类社团也是海外华侨联络情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机构。1857年之前泰国的华侨社团还是一种秘密组织,是不合法的。公元1857年泰国政府对秘密组织采取管制政策并规定范围:允许华人可申请成立社团,但必须阐明宗旨,填报负责人、会址、会员姓名、职业等,经审核后方给予批准。至1897年泰国政府才正式颁布条例,规定凡申请成立社团应有10名以上的会员,有宗旨、章程等,符合法律规定才给予批准。由此可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国的华侨华人社团才逐渐成立。“潮州在泰国华人组织之社团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泰国华人之社团,较有规模者,仅曼谷一地,已有180个,内地各府共有220个,总共400个”。[14]

1927年泰国潮人成立了泰国潮安同乡会、1938年2月14日泰国潮人成立了泰国潮州会馆,由于泰国华侨主要来自潮州地区,因此,潮人华侨地缘性的组织大都以县、村来划分。如:澄海同乡会、揭阳会馆、大埔会馆、普宁同乡会、潮阳同乡会、饶平同乡会、旅泰澄海县樟东区联谊会、旅泰潮安桥东辅益公会、澄海银砂十三乡辅益社、旅泰潮阳玉峡溪同乡会等。此外,到1975年中泰建交时泰国共约有70个宗亲总会,如:泰国丁氏宗亲会(1964)、六桂堂宗亲总会(包括洪、江、翁、方、龚、汪等姓,成立于1956年)、泰国王氏宗亲总会(1965)、泰国丘氏宗亲总会(1959)、泰国朱氏宗亲总会(1972)、泰国余氏宗亲总会(1970)、泰国吴氏宗亲总会(1963)、泰国李氏宗亲总会(1965)、泰国杜氏宗亲总会等,无论是血缘性社团还是地缘性社团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海外华侨对祖国对家乡的认同感,这些社团举办的祭祖、节日庆典等活动使得许多传统习俗得以源源不断地在泰国流传下来。

4.潮乐社。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它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最初是中原音乐和土著音乐融合的民间音乐,但自宋元以来南戏传人潮州后,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互为影响,于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派系。

潮州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汕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潮州音乐在泰国的传播时间约为20世纪30年代以后,潮人在泰国的侨社以及各方面渐趋活跃。特别是在商界中,一些人从商贸中得到了较为充裕的利润,便在闲暇时从消遣方面寻求满足的取向。当时除了赌、嫖之外,最佳去处便是欣赏家乡音乐,陶醉于家乡韵味中。于是志同道合的三五人聚集,购置辅弦、秦琴、直萧,大家合奏起来,不亦乐乎!然而潮乐社真正形成组织,并有团体名称及固定地址是在1930年,首先提倡组织潮乐社的是朱庭园,他招来姚朝生、邱葵、陈金水、王东庚、朱少云等人,他们自掏腰包,合作创建潮乐社,因他们都属自由职业,收入又相对充裕,他们选择位于曼谷旧东舞台后街“爱群大旅社”天台,初定名为“南天乐社”,数月后改称为“利群儒乐社”。这便是潮人最初创立比较有规模的乐社。此后,自1955年开始,泰国的潮乐社先后成立,如:呵叻府的麟声乐社、孔敬府的华侨国乐社、素可泰府的兰声乐社、黎逸府的逸乐儒乐社、彭世洛府的彭华乐社、清迈府的华侨国乐社等共约有30多个乐社。至此奠定了潮人在泰国侨社的潮乐地位。

泰国潮人认为,潮乐是潮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必须要发扬。正如1960年任泰国潮州会馆主席陈开修所说的:“潮州音乐乃是代表潮人文化,况潮州会馆是聚合潮人之文化精神,潮乐代表潮州乡亲旅居海外之象征,故应加以发扬光大,将潮乐宏开扩展,增加潮人光彩。”[15]

(三)潮州文化传承中的嬗变

上世纪50-70年代中期,中泰的交往曾一度中断,两地潮人的联系也因此受阻,潮人直接移民到泰国的人数微乎其微,而泰国的潮人返回故乡也甚少,泰国的潮州文化一度与潮州本土处于基本隔离状态。由于中国不承认中国人拥有双重国籍,而且泰国政府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同化政策,使得绝大多数的潮人加入泰国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随着华人华侨逐渐入乡随俗,如泰国林太深先生描述了泰国潮人真实的心理:“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人会动落叶归根的念头了,再也没有人把泰国当作他乡……命名‘泰国潮安同乡会’说明它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为泰国社会的一员,在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相应也负担一定的义务。”[16]可见,泰国潮人特别是新一代的华裔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已逐渐接受了泰国的社会文化,泰国潮人对潮州文化的情结和影响已逐渐淡化。目前我们看到的泰华文化已经不是纯粹传统的潮州文化,而是糅合了潮州文化、泰国当地文化及西方文化特点的一种新混合型文化,而且其中的泰国潮州传统文化正逐渐出现弱化甚至消失的现象。

1.节日民俗。泰国华人的节日文化就现在已经是融入到泰国的社会文化当中。由于居住泰国的华人数量众多,春节也就成为继泰国最重要的节日——宋干节之后,最为重要的第二大节日,就连泰国皇室都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泰国春节文化的活动,普密蓬国王、诗丽吉王后特别是诗琳通公主每年春节均会参加由中泰两国政府共同在唐人街举办的春节文化活动、春节时,泰国的唐人街张灯结彩、祭祀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春节时潮人合家团聚、贴春联、挂灯笼、祭祖等民俗都保留着。除春节以外的其他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潮人也比较重视,但目前这些节日已经有所淡化甚至变异。例如春节的时候,虽然一些华校和华人企业会放假,但是一些公立学校、外企、政府部门都没有放假,在外学习或工作的亲人因此无法回家团聚。清明节的时候,虽然有些潮人仍然会千方百计地抽时间到义山祭祀祖先,但有更多的潮人特别是第二、第三代华裔已经受到泰国民俗的影响,没有过清明节,而是过泰国的佛节。因其祖先去世时没有按照传统风俗进行土葬,而是选择火葬,之后将祖先骨灰放置于寺庙中,请寺庙的和尚诵经祈福,为死者超度亡魂,并在每年泰国的佛节时进行布施施斋、膜拜,为已过世的祖先祈福。而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这些节日华裔已经基本上不过,唯一标志是在节日的前后市场上会销售一些祭祀品及象征品,如端午节有粽子出售、中元节有祭祀品出售、中秋节有月饼出售等。目前泰国的华人仍然努力地保留传承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礼仪,但由于后裔们幼时整天都在学校,教学对这个时代是很重要,所以孩子们难免跟泰国朋友和泰社团连通。因此许多第二、第三代华裔虽然知道这些节日的存在,只知道普通的传统,但大部分都不明白中国节日仪式和传统的本质,而且更多的后裔已经接受了泰国的习俗。

泰国人性格开朗、热情好客、甚好热闹,而且受到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泰国的节日非常多。因此泰国潮人除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外,也过其他节日。宋干节是泰国最重要的节日,全泰国放假少则3天,多则一周半月,所有在外的亲人均尽最大的可能赶回家与家人团聚,现很多潮人家庭趁这个时候举行合家大团圆。除宋干节外,泰国的其他节日也很受华人的重视,并且积极参与:如佛节,泰国每年有四个佛节,而且都是国定节日,大多后裔同泰国人一样到寺庙进行施斋、膜拜,甚至按照泰国习俗,家中子弟在成家前出家做一次僧人。水灯节期间除了年轻人去放水灯外,潮人会按照泰国当地的风俗连续两天将蜡烛放在门前一圈祈求平安。此外,平时潮人家里大都挂上泰皇及皇后的照片,特别是皇帝皇后诞辰或者泰皇登基纪念日,很多潮人在自家门口挂上了泰国国旗以表祝贺,甚至有些人比泰国当地人还认真隆重和虔诚。

2.饮食文化。潮州的传统食品许多都被泰国当地人所接受。虽然泰国人大都继承潮人饮食烹调的方法,但由于泰国天气炎热,泰人嗜好辣椒、柠檬等配料,因此泰国人在潮州传统食品的基础上不仅稍微添加了一些配料,并发展成更多样化,如粿条,潮州本地只有一种粿条,但在泰国就增加了大线、小线,在粿条汤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豆芽或空心菜等,而且还有清汤粿条、东阴粿条、干粿条等。古代泰国当地人的用餐习惯是直接用手抓着吃,特别是吃糯米的时候,后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泰人用餐使用勺子和叉子,受泰国华人移民的影响,在吃粿条、面条时泰人便使用了筷子。同样受泰国主流社会饮食文化的影响,华人用餐时,特别是吃糯米时也经常用手。因此,筷子、勺子、叉子以及手兼用的泰国人用餐方式体现了中西泰饮食文化上的融合。第一代潮人移民因不能吃辣的,所以大都保留了食品传统的做法,但第二、第三代华人由于受到环境以及泰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在饮食文化方面已与泰国主流社会饮食文化融合,甚至完全接受了泰国主流社会饮食文化。

3.宗教信仰。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全国约94.6%以上的人信奉佛教,佛教是泰国人的生活重心,与泰国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如新居落成、婴儿出生、生日、结婚、丧礼等都离不开佛教。佛教对中国人包括潮人在内的生活、思维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中国的大乘佛教和泰国的上座部佛教有明显的皈依方式和习俗差异,但其最根本的教义和仪式则基本一致。所以潮人的宗教信仰传播到泰国以后,某些宗教信仰特别是信仰“本头公妈”、“妈祖”、“大峰公”等很快就与泰国当地的宗教信仰互相融合,并已被泰人所接受。但是,随着华侨华人逐渐融入泰国社会,随着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潮人不断地吸收着泰国当地宗教信仰的内容,来调适自身的宗教信仰文化,例如,婴儿命名大都请庙宇主持命名、丧礼既有功德法会又请和尚每晚诵经、房子建成或店铺开张甚至购买新车必须请和尚前来祝福念经、结婚翌日的清晨新郎新娘按泰人习俗进行斋僧,并到佛寺中施斋等。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有些传统的民间信仰已经逐渐被冷落,甚至被抛弃。如“关帝”、“韩愈”等信仰在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一代华人中间,已经失去了影响力。因为随着潮人逐渐在泰国站稳脚跟,并且在事业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特别是接受泰式培养教育的第二三代华人出现之后,他们所需要的已经不仅像其先辈初到泰国时那样只希望求得人生最起码的生存与发展,而是要追求如何生活的更好些,如何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早期泰国潮人所供奉的那些神明及其宗教信仰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潮裔的需要,也就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原来在其先辈心目中所具有的较高品格。所以,泰国潮人的宗教信仰也就逐渐体现了与当地文化趋同的态势。

4.华文教育。1989年泰国教育部长召集的全泰国华人社团及华校代表会议达成一个共识,即:中文教学没有对泰国的安定造成麻烦,相反对泰国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有好处。1991年,泰国内阁会议通过放宽华文教育管制政策,小学、中学、大学皆允许课授华文,改变了以前只准华文民校在小学教授华文5课时的状态,并允许学校到中国聘请教师教授华文。此后,泰国华校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华文教育出现“遍地开花、满园春色”的景象。2003年泰国教育部民校教育委员会针对民校汉语师资短缺的问题,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在泰国实施《中泰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2006年泰国教育部所属的五个教育委员会在泰国签署了《中泰汉语教学合作框架协议》。2003-2014年,中国汉办先后派遣了13批汉语教师志愿者到泰国教授汉语,总计10512人次。此外,2008年泰国教育部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启动了《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项目》,为泰国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约500名。为了更好地培养本土教师,泰国各大学校还公派中文老师到中国继续学习本科、硕士甚至博士课程。然而,由于目前泰国当地学校过于强调普通话教学,而且潮人家庭大都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教授子女潮语,使得泰国的潮语逐渐失落。

泰国刚开始创办的华校,特别是潮人参与创办的华校,最初均使用潮语教学,然而从上述90年代初泰国政府放松对华文教育的限制后,泰国的学校包括华校在内均重视、强调以普通话教学,使得许多潮人后裔失去了学习潮语的场所。现在泰国学校里的汉语老师不会说潮语,绝大多数均到中国留学过、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汉办所派遣的志愿者,这些老师承担汉语教学重任的同时,也积极教授中国的文化并开展了各种活动,如展示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包饺子、中华才艺——学习葫芦丝等乐器、欣赏京剧以及武术表演等,因此泰国学生目前所学的是普通话,所学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潮人后裔不会听不会说潮语、不懂潮州传统习俗。近十几年来,受到各校强调普通话教学的冲击,潮语已逐渐失落,潮州传统文化也出现了进一步弱化。在语言方面:原先中泰文翻译家都是潮人,因此,大量的中文翻译成泰语则用潮语音译。但目前新一代翻译家大都受普通话的影响,翻译则大都直接用普通话音译。在传统文化方面:以前在泰国一说到饺子,人们就会想到潮州的馄饨,现在则指的是中国北方的饺子;以前说到中国的戏曲,人们肯定是说潮剧,而现在学校的汉语老师都教授学生学习、欣赏京剧。目前许多学生会跳新疆舞却不懂舞狮子,学生认识了年糕却不认识甜粿。学生懂得了北方的民俗却不懂潮州的习俗。

随着中国官员、专家、到中国留学的本土汉语教师以及中国汉办所派遣的志愿者等在泰国大力推广、教授普通话,如今泰国孩子学潮语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一现象让很多泰国的潮人感到忧虑,其中也有不少潮人正在积极思考采取相关对策拯救泰国的潮州传统文化,但随着潮语的边缘化,传统文化危机也将会进一步加剧,泰国潮州传统文化已不可能在泰国重现昔日的辉煌了。

5.社团。泰国的华人社团众多,不仅对中国、对泰国社会均做出了贡献。社团刚成立时主要是对社团成员及在泰华侨华人展开自助,后来也向泰国社会的民众提供慈善服务。[17]目前泰国社团正面临着会员老龄化、后继乏人的局面。由于老一辈潮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已经很大,有的也已经过世,而且由于泰国政府实施了同化华人的政策,特别是从六世皇以来的同化华人政策使得众多的华人变为泰人,“华人加入泰国籍,将华人姓氏改为泰国姓氏。仅1970年,泰国申请更换姓名的约1万宗,华人占90%,基本上是将中文名改成泰文名,比较极端的,一些泰国华人到了第四、第五代就已经没有中国姓名了。用中国话的人减少了;华人子弟乐于进入泰校。不论在家里还是同外人来往都喜欢说泰语;华人同泰人结婚的日益增加了……”[18]等。目前潮州人已不怎么出国、若出国也大多选择去加拿大、纽西兰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而在泰国新一代华人由于对泰国的认同,对潮州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如不太会说潮语、不懂家乡习俗等,从而产生了疏远、淡漠,缺乏参加社团的积极性。虽然有一小部分新一代华人参加社团,但他们更愿意选择与本人的事业与兴趣相关的专业性社团。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国华人社团的会员逐年减少,泰国华人社团正面临后继乏人,泰国华人社团将随着趋势越来越向泰国主流社团的方向进展。

“文化的变异和融合有其自身的规律,在逐渐的变异和潜移默化的融合中,文化有自我选择、淘汰和更新的能力,一部分传统和特征会失落,也有一部分传统和特征会保留或者以新的面貌出现”,[19]而且由于泰国独特宽松的人文环境和温和的同化政策,为华人提供了平等的经商机会、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使得华人大多已转变观念加入泰籍,他们开始以泰国为家,改泰姓、泰名,接受泰国文化、语言以及宗教习俗,并积极参加泰国的各项政治活动。泰国华人已实现了与泰国当地完整意义上的融合,正因为这种融合使得泰国目前的潮州传统文化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如因观众的减少,潮剧不得不由原来的潮语表演改变成以泰语表演,以吸引更多观众。长期以来,虽泰国潮人为传承潮州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但随着华人在文化上向主流文化的趋同,随着融合程度的逐步提高,泰国的潮州文化虽仍将继续存在并传承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国潮州文化将成为一种脱胎于潮州本土,[20]又具有泰国特色并糅合西方某些文化特征的新文化。

[1]安阿农,罗莎琳.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J].黄旺贵,译.创新,2008(6):123-125.

[2]子英.日人心目中之暹罗华侨现势[J].侨务月报,1936(5/6).

[3]杨锡铭.潮人在泰国[M].香港:艺苑出版社,2001:10.

[4]张仲木.华人经济活动的分区与分工[J].泰国华侨华人史:第二辑.华侨崇圣大学泰中研究中心,2004(4):80-84.

[5]陈闻.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半世纪来泰国华人境遇的演变[J].华人,1990(5).

[6]芭尼·盖威素.现代泰语的汉语借词[D].朱拉隆功大学,1983.

[7]黄璧蕴.泰国华人作用: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三世至拉玛五世时期华人社会(公元1843年至公元1910年)[D].上海大学,2012.

[8]修朝.影响泰国皇室的华人习俗[J].泰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泰中研究中心出版社,2005(4):198.

[9]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3.

[10]曾心.从著作一览表看泰华文学发展的脉络[C]//期望与超越.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215-218.

[11]陈春陆,陈小民.泰国华文文学初探[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0:9.

[12]陈贤茂.泰国华文文学中的潮汕文化特征[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13]刘小新.论泰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总体特征[J].华侨大学学报,2004(3).

[14]高永年.泰国潮州会馆概况[M].泰国潮州会馆成立45周年纪念特刊,1983:15.

[15]巴人.泰华潮乐社的兴革[C]//泰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泰中研究中心出版社,2005:251.

[16]林太深.泰国潮安同乡会三易其名引起的联想[M].泰国潮安同乡会成立七十八周年纪念暨新建礼堂落成开幕特刊,2004:368.

[17]钟福安.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大学,2001.

[18]林谦.泰国第六世王以来的同化华人政策[J].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2):40.

[19]朱东芹.二战后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嬗变[J].闽南,2010(4).

[20]陈俊粦.浅谈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承[J].潮州文化研究,2010(2).

(责任编辑:佟群英)

G127

A

1001-4225(2015)04-0042-10

2015-03-03

刘琪(1979-),女,泰国清迈府人,博士,常州大学泰国研究中心讲师。

常州大学教育研究课题“中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CDGZ2014004);常州大学科研启动基金(ZMF14020048)

猜你喜欢
潮州人潮人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浅谈潮州手拉壶与茶文化
喝的什么茶
喝 的什么茶
西游潮人的对话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陈欢作品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潮人”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