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慧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99)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科技战略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其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和意义进行粗略分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科技水平十分落后,而十几年后中国经历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得科技和教育领域遭受重创,这进一步致使我国的科技水平严重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如此,民众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更是严重不够。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举步维艰。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邓小平强调要加快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邓小平一直以来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状况,多次发表过对科学技术事业的看法。1975年,刚刚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强调指出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1]。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共中央两位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77年8月8日,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作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提出了我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着手”的观点。此外还具体陈述了这样两个观点:第一,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并取得了很大成绩,要重视他们在历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实行奖惩制度,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第二,改革教育与科研的体制和结构,对科研部门进行调整。这次讲话论述具体而清晰,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对科技发展的深刻的思想认识,成为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邓小平关于“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入手’”的思想成为科技战线实际工作开展拨乱反正的前奏。在这之后,党和国家又经过一系列详细的准备,于1978年3月18日至31在北京举行全国科学大会,这是党和国家在科技战线进行拨乱反正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邓小平在会上发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讲话以如下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邓小平新时期有关科技战略的思想。
第一,邓小平提出科学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工作者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观点。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被弃之不顾,导致人们思想陷入混乱,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邓小平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事实,得出结论:在新时期,科学和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能量,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得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科学事业发展的一大前提。在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之后,邓小平又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定位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更多的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至于“文革”时期迫害知识分子的行为,则只会打击到知识分子参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实在是有害无益。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否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问题,不仅给予了肯定回答,而且大力号召要扩大科学技术从业者的人数,建立科学技术队伍,以便更好为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服务。
第二,邓小平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善于领导科技工作,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科学事业中,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建制和体制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科学技术各项研究能否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更多、更优的科研人才,能否保障科技工作者的切实利益,以便调动起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忱。为此,邓小平非常赞同中央决定在科学研究机构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他认为,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委的领导和管理,而且能更好地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
综上可见,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并且从科技人才培养的角度、科研机构体制完善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也标志着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全面展开。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深深影响着邓小平的科技观。在1975年,邓小平肯定了胡耀邦《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法。之后,1978年3月18日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直到1988年,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来概括人类实践所所提供的新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科学命题。由此也可见,这一重大命题的正式提出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这正是邓小平科技发展战略理论的核心。在这一重大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而教育是基础。邓小平强调,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学和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振兴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全党必须把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上来认识。他还指出,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1]第二,培养人才是根本。邓小平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且要建立起一支宏大的浩浩荡荡的科学技术队伍,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第三,发展高科技,实现科技的产业化。邓小平强调,当今世界,高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革命性力量,谁拥有高科技,谁就能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从而极大地改善劳动生产方式并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指出,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刚起步不久,但是我们也要努力掌握高科技,改进我们的技术,使我国的科技走向产业化,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科技大战中拥有一席之地。
1.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继承性主要反映在科技基本功能方面。其发展性包括:在强调技术生产力功能的同时更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将人才的大量涌现作为评判科教体制改革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将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视为科技发展的动力;将科技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密切结合等。这些都是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概括和理性升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新起点,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成为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先导
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多次强调,“要重视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要“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硬。”这正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初的简单描述。我国在20世纪末制定了事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前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后者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和路径。这两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开始由粗放型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党的十八大上,更是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可以说。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正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先导。
1.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大幅增加
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冲破了以往纯粹的政治化科学观,并呼吁努力提高现有科技队伍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此同时,强调要大力培养新的科学技术人才。他还主张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就提出“要恢复知识分子的名誉”;在科技领域实行奖惩制度,对做出贡献的科技从业人员除了精神上的鼓励之外,还实行物质上的鼓励,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社会各界人们观念的改变,并大大提高了科技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提出了诸多关于科技发展的思想,如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高科技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等等。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采取了诸多具体措施。自此,我国的科技和教育领域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态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体制、经济体制都得以改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根本性的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演进的过程也对我国科技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从20世纪70年代就深深影响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而且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其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其科技战略思想一定会继续指引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