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餐厨园林果蔬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展示交流会上,用餐厨垃圾提炼的油脂制作成的“鱼”造型肥皂
26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栗阳坐在小饭馆里,望着面前的水煮鱼片。红油翻滚,绿色的花椒和艳红的辣椒在白色鱼片上方荡起涟漪。
“能做多少肥皂?锅底能打包吗?”他抬起头问服务员,被告知“油不可以”。
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兑合水、火碱、盐和糖制作“去污力强不伤手”的肥皂,确是社区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尝试之一。
减量 (Reduce)、再利用 (Reuse)、资源回收再生(Recycle)是垃圾处理领域国际通用的“3R”法则。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在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实行垃圾分类。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公布的一组数字显示:虽然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到2014年底已达每日2000多吨,但北京市有超过6.2万个餐饮服务单位,2014年餐厨垃圾产生量达到每日2600多吨。
东城、西城、朝阳、昌平、通州、平谷等区县及市环卫集团开展的餐厨垃圾规范收运试点,日收运量仅500吨。
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还待提高,集中处理垃圾的大型企业却“吃不饱”,现实尴尬如是。就地处理能否为打通餐厨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新契机?
“绿袖标”的企业化运作
2013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71.69万吨,平均每天1.84万吨。如果把运输这些垃圾的卡车首尾相连,长达47.8公里,能够在三环路上摆一圈。
“这些垃圾每年需要占用500亩土地进行卫生填埋。”栗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相当于一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
4年来,北京在垃圾分类收集上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共有2915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覆盖人口500万,配置户用垃圾桶300万套,设置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站5万余个,配置厨余和再生资源专用车辆1000余辆,改造密闭清洁站超过750座。
此外,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还招募了超过2万名“绿袖标”指导员宣传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进行指导和监督。
按照政策,各区县每月可支付每名指导员至少600元的补贴,于政府这是不小的支出,但对经常需要亲自上阵分拣垃圾的“绿袖标”而言,吸引力甚微。
大兴区按照指导模式运行一年后,开始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监督、企业化运作”的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
自2010年12月1日起,大兴区政府将垃圾分类指导员补助资金拨付到区市政市容委,并于2011年9月开展招投标工作。栗阳所在的多利洁天天洁保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四个中标企业之一。
目前,该公司担负着清源街道和高米店街道辖区27个社区、46271户居民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和二次分拣任务,每天分拣厨余垃圾10吨,获政府拨付补助资金每户每月10元。
在位于高米店街道康隆园社区,身穿黄马甲、别着“绿袖标”、戴着白色棉线手套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打开一袋厨余垃圾,用夹子仔细翻拣出核桃壳,扔进专门盛放“其他垃圾”的黑桶,而后把剩余物倒入“厨余”垃圾绿桶,最后把塑料袋丢进黑桶。
“大骨头、核桃壳和枣核都属于其他垃圾,因为他们不容易降解和生化处理。”另一位“绿袖标”孙友兰告诉本刊记者。
大兴区市政市容委则按照《大兴区垃圾分类企业化运行日常考核标准》对四家公司进行考核。
“发现非正确投放等原因造成的桶内垃圾混合不达标,每处次扣1分,累计最多扣25分;而若发现未分类收集每处次扣5分,累计最多扣15分。”栗阳解释说。
《大兴区城镇垃圾分类企业化运行暨监督管理办法》还规定,市政市容委不定期从每个公司所管辖范围内抽查均数社区并打分。分值70分以下为不合格。月不合格公司,每低1分扣除1000元资金,奖励给表现良好的公司。
如果四家公司均未达到良好及以上,扣除的资金将上缴区财政。5个月不合格,除按合同条款扣除资金外,还将于次年自行终止合同,并不得再次参与招投标。
多利洁天天洁保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15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制定了14条惩罚措施,其中包括“买卖或捡拾社区内的可回收物品1次罚款200元”。
2015年1月22日,垃圾分类指导员正在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街道康隆园社区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张欣/摄)
“吃不饱”的尴尬
500毫升自油烟机回收的黑褐色废油,兑入80克氢氧化钠、210毫升水,再加盐、白醋,滴点花露水,搅拌一二十分钟后倒入模具。半小时后,废油就变成固体肥皂,一两周彻底硬化后就能用来洗手、洗衣服。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康隆园社区居民王燕言告诉本刊记者,此前5年间该社区环保小组共回收废油42斤,做了大约500块手工肥皂。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62027个餐饮服务单位年产生餐厨废弃油脂9万吨。
除少部分城乡居民消耗食用油脂产生的废弃油脂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外,其余均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企业等在生产经营中消耗食用油脂产生的废弃油脂。现在餐厨废弃油脂预处理设施有五六座,终端化工、生物柴油等处理设施尚为空白。
目前,中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已推出4批共83个,部分试点的国家资金资助项目已落地。第一批推出的33个试点城市投资金额已达6.3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前三批试点共67个城市约77个项目,总规模每日17770吨,平均规模约为每日230吨。
但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企业却常陷“吃不饱”的尴尬。据报道,大同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日处理餐厨垃圾设计能力为100吨,但每日平均收集垃圾还不到2吨。
“机器开了比不开亏得还多。”深圳第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厂负责人曾披露,“处理1吨餐厨垃圾平均要亏100多元。”
600元买8桶垃圾做研发实验
其实早在2012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要“全面推进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加大经济鼓励政策支持力度”。
该文件写道:按照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餐厨垃圾源头就地资源化处理设施的建设,推动具备‘两个1000的单位建设和安装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设备,市级财政将给予定额资金补助。
具体补助标准为:每日处理200公斤的补助32万元,300公斤补助42.8万元,500公斤补助64.4万,1000公斤补助102.2万元,2000公斤补助134.6万元。
自2011年开始,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合作,为北京市40多所中小学配备了天然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车间里飘着淡淡的发酵气味。戴着口罩、帽子、胶皮手套的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台上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之后将厨余垃圾推入粉碎脱水机将其切割成小于20毫米的碎料。
“经过粉碎环节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而后,垃圾自动提升装置将粉碎后的垃圾物料投入到发酵机中,经过8小时至24小时的高温发酵,使得垃圾的减量率达到90%左右,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残余物为有机物、氮磷钾含量很高的有机肥。
垃圾进行就地化处理时产生的水汽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将其净化,从而达到气体排放要求。
北京市海淀教委学校后勤管理中心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海淀区拥有垃圾处理机的学校有47所,是当时全国拥有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施最多的地区。
对其中22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每天总处理能力达到5600公斤。除去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按照每年运行240天计算可以处理餐厨垃圾130万公斤左右,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67.8万公斤。
由于餐厨垃圾中废弃油脂占到了5%,由此每年也减少了6.5万公斤废弃油脂流向社会。
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来做研发试验的厨余垃圾是从附近餐馆购买的,用120升标准绿色垃圾桶盛装,8桶花费600元。
打通最后一公里
绿色空间天然有机垃圾处理机已在7个社区推广应用。北新桥街道民安社区——东城区首个市级低碳社区试点之一。
以环保对接社区养老是“民安特色”——社区内三合老年公寓楼顶经营的“长花槽容器菜园”所施肥料就是“绿厨小屋”里的天然有机垃圾处理机所造。
有数据显示,该设备运行2年来累计处理5500公斤厨余垃圾,生产有机肥料540公斤。
在北京绿色空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本刊记者看到高温发酵后的餐厨垃圾,没有酸腐的味道,而是橙褐色的干燥粉末。
“1吨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产出25%至30%的生化腐植酸,这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再调配以普通农家肥,就可以生成生物有机肥。”张志强说。
据他介绍,这种高价值的生化腐植酸,既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可涵养土地,节水保墒,为土地解毒。
按照2013年年初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2015年,北京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31万吨,垃圾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比例达到70%以上,填埋比例降低至30%以下。
相比焚烧,生物发酵处理投资成本并不高。
以总投资21.6亿元的北京鲁家山焚烧发电每日3000吨项目为例,每吨投资成本达70万元左右,而生物发酵技术吨投资成本为60万元左右。
“但现在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产业链的终端还主要依赖政府招标和采购。”张志强说,打通最后一公里需商业化运作。
“我们现在就好比是汽车制造商,但鼓励有人来买车去跑出租,这就是商业化运作。当社会资本进入餐厨垃圾处理运营时,垃圾问题就好解决了。”他强调“前提是资源化产品的价值能通过市场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