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

2015-03-31 03:57黄倩张倩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预防治疗

黄倩 张倩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在急诊室科的护理经验, 本文针对心肌梗塞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预防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关键词:心肌梗塞;治疗;预防;护理

1心肌梗塞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1]。

常见的诱因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和大量饮酒等。

2心肌梗塞的一般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

2.1监护和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d;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2.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比较有效的镇痛剂,也可以使用用杜冷丁。

2.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d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2.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2.5药物治疗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1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1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d。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β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2.6抗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

2.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2.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

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

2.9家庭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①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②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

3心肌梗塞的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尽量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避免搬抬太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②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生活琐事要淡定从容。③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④气候变化时要当心,注意保暖。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min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min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4心肌梗塞的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以50~60%为宜。营养与水分的补充:给患儿进食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监测体温,惊厥的护理,口腔护理:应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对已有溃疡者可以用西瓜霜喷剂局部喷雾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保持衣服和被子的清洁,衣物应宽大柔软舒适,同时保持床单平整与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疱疹破裂者涂擦炉甘石洗剂或抗生素软膏,避免继发感染[4]。

病情监测:每1~2h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意识、瞳孔等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早期危重病症的持续昏睡、持续呕吐与惊厥等三大重症前兆, 严密监测心肺系统症状与体征,细致观察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如烦躁不安 头痛、呕吐、颈部僵直等[5]。

5结论

引发心肌梗塞的病因很多,但目前国内外认为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是其主要病因。这些原因都已饮食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养成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人上观,以上所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积极有效的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惠珍.心脏病介入性治疗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1994,9(12):5.

[2]王小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观察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8):60-62.

[3]叶任高,陆再应.内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周晓荣,李津,赵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A):29-30.

[5]沈莹, 夏勇, 潘德峰,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37(1):9-11.

[6]逢俊桃.急性心须梗死患者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1B):2359-2360.

[7]李淑荣,何振山,郑玲,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一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9(36):667-669.

[8]傅江,李薇,陈哲.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2):56-57.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预防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