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课对抽象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
1.场景引入
传统课堂的困难一:抽象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往往令学生在无法突破的教室空间里缺失具体的感知,为了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课件,这确实是一个给学生带来具体感知的办法,但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耽误课堂时间,严重影响教学节奏,同时学生接受的这种具体感知往往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不长,随着更多教学任务的冲击,他们往往对抽象的重难点顾此失彼。
传统课堂的场景很难突破教室空间,但是微课却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处安坐下来学习,改变学习的场所,也可以通过视频改变获取知识的场景。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然日界线的存在,笔者在微课制作中引入了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数,迎接新年的场景;为了让学生感知热力环流的存在,笔者截取了诸葛亮《火烧葫芦峡》的故事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把抽象事物具体化。
2.实验演示
传统课堂的困难二:抽象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在传统的课堂中利用实验演示确实起到了让学生参与感知的作用,但问题是做实验时任课教师有的时候难以掌控课堂秩序,甚至引起课堂哄乱,也让很多没办法亲身参与实验的同学,看不清讲台前的实验结果,因此对实验现象的总结难免有盲从之嫌。
将实验过程利用微课设计,可以把实验的全过程仔细地让学生观察到位,甚至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几种无法在教室演示的现象摆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更加清晰原理的运用。
同时因为将实验放在微课中播放,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可以更加灵活地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实验演示的引入环节,可以加入温馨的音乐背景,在实验演示的重要环节,可以加入令人精神振奋的音乐背景,这点滴的改变在学生收看微课时能产生明显的学习情绪变化。如若任课教师需要强调某一重要的知识,也可以在课堂再次播放微课,让学生在课前收看微课时产生的疑问或者忽视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强调和解答。
微课对抽象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优势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化整为零,集中时间单个突破,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反复观看微课,结合丰富的知识元素,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再认识。同时也避免了课堂演示的失误或对课堂时间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微课对易忘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
1.鲜活的人物安排
传统课堂的困难一:易忘重难点地理内容的传统讲授,使学生永远面对着任课教师同一张脸,永远面对同一本教科书,知识点纷繁交错,往往对印象不深的知识点掉以轻心,甚至记忆不牢,丢三落四,教师往往不断地重复讲解,浪费较多的教学精力和教学时间,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对易忘重难点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一问题在微课设计的时候值得设计者关注。
一改过去单人授课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可以将授课者的身份多元化。例如,在微课设计中可以设计故事情节展开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穿插一些卡通人物将情节展开,在配音的时候,按照卡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年龄性别特征,设计者可以恰当改变自己的说话腔调或音量,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例如:在讲时区内容的时候,笔者利用“彩票复活”的故事情节,设计了老太太和年轻人等卡通身份,一人扮演多个身份,时而低沉苍老的女性声音,时而磁性十足的男性声音,时而声音传递着急担忧的情绪,时而传递兴高采烈的情绪,引人入胜,当故事讲完的时候,学生也把易忘的知识理清并记住了。
2.精简灵活的语言
传统课堂的困难二:重难点易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学生还没有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就会觉得知识点太多,太乱,学生对此望文生畏,更别说深刻记忆了。易忘的重难点地理内容对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再现巩固,加深印象,传统课堂上,授课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不断强调同一个知识点,这样做,让已经掌握的同学非常反感,完全听不进去,也浪费了班级整体的教学时间。
微课播放解决一个知识点,时间长度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如何在短时间内把问题说清楚,这就要求设计者要言简意赅,尽可能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内涵说清说透,更重要的是能采用精简而不失幽默、生动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记清记牢知识点。例如,在讲两条日界线如何区分的时候,笔者在微课中设计了顺口溜口诀“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加为零点减为界”,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一句话已经非常明了地区分出两条最容易搞混的日界线,课前笔者让学生先在家观看微课,课堂上笔者直接让学生解题检验效果,效果立竿见影,看着学生在解题时嘴里默默地念着这句顺口溜,笔者知道微课对易忘知识点的设计处理目的达到了。
微课对易忘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优势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协助对易忘的知识加深印象,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微课通过网络途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易忘知识点随时复习的途径。
三、微课对易错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
1.错误模拟
传统课堂的困难一:易错重难点的出现其实也是以上抽象、易忘、易混的知识点没有处理好而出现的后续效应,传统课堂上,对于易错重难点,更多强调的是错后的订正和巩固,因此常有错因不明,常做常错,一错再错的现象。
授课教师根据丰富的经验积累,能预知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微课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提前对这些错误进行模拟,甚至可以请学生配音,顺从学生的错误思维故意犯错,然后再把错误“演”出来,给学生一个较大的反差纠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展示错误的时候也要讲究艺术性,如果只是教师生硬说教,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吸收效果。例如:在讲热力环流原理的时候,笔者请了两位学生助教,通过对话,讨论,将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指出来,并且学生之间互相纠错,这个设计环节让学生眼前一亮,而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计问题,引起了学生对错误的高度关注。
2.艺术留白
传统课堂的困难二:易错重难点地理知识的课堂讲解,授课教师往往由于看见学生的失误情绪会比较激动,在帮助学生订正错误的时候,往往操之过急,不容学生反馈失误原因,也不容学生在订正时重新思考,甚至一边讲解,一边批评学生,心中对学生的失望一言难尽,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也不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重新培养。
微课对易错知识点的突破,除了讲解以外,一定需要一个检测的过程,这既是为了保证微课的教学效果,也是为了给学生一种及时的学习挑战,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微课设计中不可让授课者一言堂,应该讲究艺术留白,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反馈时间。例如:在日界线一节的微课设计中,笔者给学生设置了限时训练环节,利用倒计时的限时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授课者还应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习者,并在表扬中提出他们改正错误的必要性。微课结束,也可以留下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地理课堂来寻求答案,这种课堂学习效果比以前枯燥的学习要来得更好。
微课对易错重难点地理内容的处理优势是可以通过对错误知识点的提前预知和模拟,调整学习顺序,引起学生对易错地理重难点的学习注意,提高易错地理重难点的学习地位。并且通过艺术留白提高学生学习易错重难点的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走进课堂,对重难点的突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微课对地理教学重难点的微妙处理是一个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值得不断探究的主题,从服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出发,我们应该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总结整合效果,找出真正有效突破地理教学重难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