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调控在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31 15:26:35丁书通
地理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空姐机长情感

情感调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精神需要,利用学生和材料间、生生间及师生间的情感共鸣,达到教学目的,并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对于学科内容是否有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认同,会对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通过多元化的情感调控不仅能够维持地理课堂勃勃生机,同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诗图搭配——问题情境诗意化

教学片段1:展示精美风景图片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夏季、“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秋季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季四季景观。

师:这是30°N附近东亚季风气候区的四季景观,相信同学们会感觉到很美,但如果同学们一不小心到了同纬度的西亚及北非,一年四季你却总是看到荒漠景观(投影热带荒漠景观)。

生笑……

师:为什么景观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生:气候类型不一样。

师:二者纬度相似,同时都是沿海地区,为什么东亚是四季相对分明的季风气候,而西亚和北非却是热带沙漠气候呢?

生陷入知识盲区……

乌申斯基指出:“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让儿童真实地观察,要以尽可能完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自然地理知识点相对枯燥无味,而绚丽多彩的诗意化场景再现,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学生产生一种不一样的地理观:“哦,原来地理还可以这么文艺范儿。”在学生的新鲜感中,进而“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既避免了问题的简单呈现,又促使学生去质疑、探疑,抓住课堂教学中问题思维的“核心”,同时就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

二、大家来找茬——合作探究游戏化

教学片断2:展示学生绘制的亚洲季风区风向图

师:大家一起来找茬,看看两位同学的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1:第一幅图东亚地区冬季风向画错了,应该是西北风。

师:还有吗?

生2:第二幅夏季风图风向全错了。

师:两位同学都找出了不合理的地方,很好,那该怎么改呢?

生1: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应该向右偏转。

生2:虽然地转偏向力是对的,但高低气压分布状况没考虑清楚。

生:……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标志之一在于讨论结果的展示交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性格差异,许多时候学生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大家来找茬”游戏环节,既充分让学生在友善活泼的气氛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激发了生生间、组组间的探究氛围,合作学习探究目的也便水到渠成。

三、材料展示——信息提供幽默化

分析材料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一般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和实验等方式进行提供,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活泼多彩,一成不变或过于传统的材料展示往往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和思维倦怠,如何将材料展示和学生心理需求相结合,是值得从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断3:“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视频(11)

“步行、马车、自行车、汽车……”

教学片断4:“交通幽默”视频(22)

未来候机楼:(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

售票员:本次航班目的地北京,票价5元,请准备好零钱,不设找零,月票请出示,哎哎哎,你你,你这活鸡活鸭可是超重,得补票。

乘客:凭什么啊,我上次两麻袋土豆都让我过去了啊,绑在机翼上不就好了嘛。

(飞行途中,一乘客要求添点茶水)

空姐:没看我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吗,正烧着呢,等会啊,你先看会VCD。

(一个小朋友想上厕所)

空姐:厕所啊都让土豆得摆满了,我把舱门打开,你就先将就一下。

副机长:机长,北京方面消息说前方又堵机了。

机长:告诉乘客准备提前空降。

(空姐来找机长)

空姐:机长,刚才有个小朋友上厕所的时候掉下去了。

机长:背降落伞了吗?

空姐:背了,不过还落下一个书包。

机长:嗨,你瞧你们这事办的,赶紧把书包给帮个降落伞空投下去,小孩子没书包怎么上学啊。

(降落中)

空姐:机长,晚上哪儿吃去?

机长:这个月任务还没完成呢,没有奖金,等着喝西北风吧,待会赶紧到售票处去一趟,来了乘客给我先装上,赶晚我们再飞一趟。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教学,通过视频1展示了围绕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未来”的线索展开,形象地阐述了交通运输方式从“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地铁——飞机——未来星际旅行”的时代变化,进而引出“常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呢?你想象中的未来交通运输方式又是怎样的呢?”进而引出视频2,利用虚拟人物诙谐夸张的图文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整个视频和学生及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材料和学生的有效对话。

四、心灵契合——道德教育人文化

教学片断5:“交通与人生”视频(33)

“婴儿车中的襁褓——送学途中的父母与子女——大学车站的亲人分别——列车上的相恋——毕业泪奔的同学情——工作的旅途奔波——带着妻儿驾车出游——襁褓中的孙儿”

师:我们在享受着舒服学习环境时,但请同学们别忘记,在大山中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

教学片断6:展示西部山区孩子艰辛求学路图片

“过江索道、人梯攀崖、背着弟弟求学、冻裂的小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地理课堂知识效果的达成,不仅在于教学技术的高低,更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关注学生内心深处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升华便是这种更高层次的实现途径之一。在“交通”一节课堂结束时,通过“交通与人生旅程”人生镜头的转换,亲情、友情和爱情,随着那一列列车驰向远方,一幅幅西部山区孩子艰辛求学路的图片更是刺痛了每个人的心,随着一行“一节小小的车厢,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和希望,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文字出现,每个学生都沉默了,相信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均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学生内心那最柔软的地方。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与道德的培养,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情感调控,打造一个健康愉快和轻松地学习环境,不仅能够直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上接第26页)

2.选择的案例要有科学性,“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不是随意例举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要做到科学合理。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乡土案例教学,老师应该加强引导,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控制好讨论、交流与探究的时间,以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4.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评价导向以认同、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5.充分利用乡土案例,渗透思想性教育,落实“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课程目标。

总之,运用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可丰富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化地理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空姐机长情感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中国机长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4
中国机长:鹰击长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58
情感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32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