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评析

2015-03-31 15:26黄雷
地理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活动

笔者有幸作为嘉宾参加了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的直播活动,活动中我们观看了一位教师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示范课,观后有很多的感想、感悟和感动。总体而言,这节课体现了四大优点:一是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二是展示了“民主合作”的教学观;三是凸显了“以学定教”的角色观;四是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本节课又彰显了四大亮点,即实现了“四化”教学,“学讲”化、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

亮点1:学习方式“学讲”化——彰显全新的课堂文化

观点与解读

“学讲”化,就是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导学案”为载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学进去”,同时还要让学生“讲出来”“教别人”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过程看,“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结果。从本质上讲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诠释和解读,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以教助学的运用和升华。主要依据有:“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学习金字塔理论;罗杰斯“学生中心”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等。

回顾与重播

(1)自拟学案

(2)组内自查:请4、5、6号同学检查1、2、3号,督促掌握不熟练的同学在图上记忆位置。

(3)组间互查,得出分数。

(4)教师抽查,随机叫到的同学请到黑板上的版图前,边指边讲。

(5)跨组提问,让学生“讲出来”。再如“竖耳倾听”、“八道菜”和“地域特征,我代言”,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主动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分析与点评

(1)本节课实施“学讲”一体化,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本节课设计顺应了学情,学生至少认识了1个大洲、4个大区和5个国家之后,再来认识我们的国家,应该是没有什么新问题了,更何况学生对中国的很多地理要素已经进行了整体认识。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方法上看,学生都应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将课堂交给学生,适时点拨,实施“学讲”化教学,使得地理课堂异彩纷呈。

(3)学生自主学是一种能力,而又能“讲出来”更是一种境界(两周后知识的留存率90%),充分体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新课改理念,构建了真正属于学生的地理课堂,彰显了新的课堂文化。

亮点2:教学内容生活化——浸润新课改核心理念

观点与解读

从课堂教学来看,本节课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教学内容,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本质特点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照本宣科。也就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创新教材、提升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回顾与重播

第一,“歌曲”导入。以学生耳熟能详的《舌尖上的中国》主题曲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设置生活情境。徐老师又设置了学生非常喜欢的生活情境——“你做导演”,也拍摄一期《舌尖上的中国——南北方差异》专辑。课堂上又做了小调查:北方人和南方人,进而引出做导演要必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完成学案内容。第三,揭秘主食。点出南北方的主食,揭秘北方小麦和南方水稻得以种植的条件。第四,慧眼识菜。让大家“品尝”色香味俱全的北方菜和南方菜,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出哪些菜是北方的特色菜,哪些是南方的?并说出你的理由。第五,“竖耳倾听”,让学生听取歌曲学习地理,如“黄土高坡”“老鼠爱大米”“浏阳河”“四季歌”,学生在饱眼福同时又饱耳福。第六,“地域特色,我代言”,即归纳总结梳理建构,运用所学知识讲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事物。

分析与点评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牢牢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联系实际巧妙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吃”这一主线,给学生创设了既富有情趣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经历中,感悟地理的快乐,体会地理的魅力。引领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味,提升了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理解能力,增强了适应家乡环境的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欣赏我们的家乡,欣赏我们的祖国,增强了爱家、爱国的情感,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也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2)这节课凸显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节课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因为,生活化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化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化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

(3)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像本节课那样,在学习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在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活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亮点3:教学过程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的最大“亮点”

观点与解读

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知识建构的桥梁。学生主体“参与”是活动的基础,又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关键。

所谓活动化,是指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构建丰富而有价值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其特征是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回顾与重播

【活动一】前期准备——地理位置,我来学

【活动二】揭秘主食——南北气候,我来说

【活动三】慧眼识菜——物产资源,我来讲

【活动四】南腔北调——地理元素,我来猜

【活动五】南来北往——地域特色,我代言

分析与点评

这节课设置了五大活动,其用意主要有三点。

(1)活动的目标与结果是“为了参与”

价值引领是一节课的灵魂,如何实现,显然不是靠传授灌输,而是在活动参与中慢慢地浸润和培养。“南腔北调”“南来北往”等活动的价值,往往不在于活动过程中获得某种形式上的知识,而常常体现在被人忽视的过程中。该活动目的隐藏于活动过程之中,不只是看重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这些能看得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特别关注学生参与体验的态度、情感、兴趣等,关注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态度与行为方式的价值肯定。也就是说,本次课堂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参与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注重为完美人格培养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2)活动的情境与氛围是“在参与中”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活动中发展,正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所在。对学生的发展来讲,无论思维、智力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两者的中介正是课堂活动。本节课“五大活动”,是师生、生生通过交往、对话、理解,达成“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我—他”关系。师生双方在活动参与中,共同享有已有的经验,共同体验着新知的形成,共同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活动中,教师不只是向学生讲解,还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教师的价值就是更多的给学生激励和思考,除了体现教师职能外,还做一名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是一位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观点和问题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3)活动途径与方法是“通过参与”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比课本重要,比分数重要。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有意义的经历。“经历”,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份量,不言而喻。这些“经历”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实现。不难看出,本节课总是与活动、参与并行着,教学都是在活动交流中展开,学生的经历成了教学的起点,成为教学的背景。活动的实质就是把参与体验作为学生主体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双手、大脑等都得到解放,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拥有更多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和心灵的解放。

亮点4:教学问题情境化——体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观点与解读

这里的问题情境化,就是把核心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埋藏在具体形象的日常生活中,埋藏在学生所熟知的情境中,让学生以发现者和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在问题面前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渴望,启发他们积极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精神。本质讲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回顾与重播

1.我们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南北方专辑》做前期准备工作,看看你具备做导演的资格吗?首先我们来明确如何界定北方和南方,在学案上填出相关知识即知识存盘。

2.“舌尖”的主角是谁?(美食)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北方人和南方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3.我们餐桌上不仅有主食,更重要的是种类繁多的美味菜肴,这一次南北方的专辑,编导选出了8道菜肴,可是粗心的编导把菜肴的图片混在一起了,你能慧眼识“菜”,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出哪些是北方的特色菜,哪些是南方的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4.是真是假环节:判断下面二种说法的真假。

北方有种大米,是全国最好的大米,种植在肥沃的黑土地上,长达183天的生长期,一年一熟。

徐州一名初中生,在作文中这样写:秋天到了,在郊外放眼望去,满眼都是一片片金灿灿的麦田。

5.你能慧眼识“菜”( 8道菜),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出哪些菜是北方的特色菜,哪些是南方的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6.把问题融进好听的4首歌曲中,让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将歌词中的地理事物进行南方和北方的分类。(提示:可以从河流、民居、交通工具、植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方面来区分。)

分析与点评

(1)本节课最大亮点,就是设置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或主题)——“舌尖中国”,搭建了一个美丽诱人的主线——“吃”,创设了一个特色鲜明情境——“色香味形”俱全的丰盛大餐,从而使得课堂灵动美丽,异彩纷呈。

(2)“盐”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吃盐。问题埋藏在情境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活力。如何将教学问题情境化?徐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牢固树立“知识源于现实、知识源于生活”的基本思想。把教学主题中内含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回归到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使其变枯燥为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丰满,从而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及个体知识联结起来。

(3)如何设置特色鲜明的情境主线,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这节课的主线类型属于“形离神聚——散文”型主线,这种主线以脉络清晰、自然通畅,“思维发展”为要,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使用较多。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先设置一些表面上看似互不相干的情境或情节,沿着这一路径开展系列活动,如采用合作交流、学生讲坛、主题辩论、模拟实验、角色扮演、游戏演示等策略,商讨解决路径,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几点建议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还可以再弹性一点。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和参与的时间可以再多一些。

2.还可以再放胆放手。毕竟是八下的内容,具有复习巩固性质的课,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增加辩论赛——“北方好还是南方好”。

3.“地域特色,我代言”,也可以用“组建新家”或“场景布置”的活动形式来进行。场景选址:北方可以选取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或黄土高原,南方可以选取长江中下游平原或海南等地区,体现同一区域内部也是有差异的。布设内容:植被、房屋、戏曲、体育、物产和实物为主等,这是基于真问题,避免纸上谈兵。方法选择:黑板粘贴和实物摆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组织形式:分组竞赛,目的是为了激发学习积极性。

4.强化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课堂上教师板画中国地图,使得板图教学方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版图”原

(下转第43页)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活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