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研究述评

2015-03-31 21:05彭敏哲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派词学梁启超

彭敏哲

(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275)

广州地区,指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从化、龙门、增城、新会、香山、三水、新宁、新安、清远、花县,以及香港、澳门、佛冈、赤溪等地①“广州地区”的范围界定是采取“文化区域”的界定方式,主要参考清代中期以来的“广州府”地域范围。选定这个范围,是因为这一地区形成了“广府文化圈”,其以广州为核心,包括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属于岭南文化。。民国时期,这一地区诗词创作十分丰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被汪辟疆称之为“岭南派”②汪辟疆在《近代诗派与地域》一文中把近代诗派分为湖湘派、闵赣派、河北派、江左派、岭南派和西蜀派。。民国时期的广州,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地区活跃着的作者所作诗词思想意义丰富,在创作特点上又与其他时代、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这一时期广州地区的创作群体大致可分为三大类③关于作者的界定,本文采取广义的界定方法:从作者的身份出发,凡籍贯、出生地、生长地在这一范围内,或者一生中有大量时间寓居于此的作者,归入本文研究范围。从作品内容出发,凡是内容与这一范围有关的诗词作品,或者作家在这一范围内居住或生活时有所感而后写的作品,归入本文研究范围。:第一类是自民国成立以来,以遗老自居,效忠清政府,不仕民国新朝的满清遗老派,如汪兆镛、吴道镕、汪兆铨等人;第二类是以梁启超、廖仲恺等人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 (含维新派),这些人与政治关系紧密,往往在诗人身份之外兼有多重政治身份。第三类是以朱庸斋、詹安泰为代表的学人派,这一群体由文化名士、学者和艺术家构成,对诗艺钻研较深。

这一时期诗词创作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受作者的海外游学与任职经历影响,出现了题材上的变化。其中部分诗词是以海外风俗人情、山川景致为背景,颇有新意,且视野开阔,如廖恩焘、潘飞声等人的海外诗词。这一时期的诗词人往往出身岭南书香世家,有着得天独厚的家学背景,又因父辈关系,师承、交游皆以名士为主,如汪兆镛、罗瘿公、叶恭绰等。

一、诗人、词人诗词创作的个案研究

民国广州诗词界著名作家的生平行迹、作品系年及诗学词学观念是研究的热点。焦蓓蓓的《清季遗民陈伯陶研究》 (2012)辟有“诗词创作”一节,从遗民视角考察了陈伯陶的诗词创作情况。詹杭伦《潘飞声〈论粤东词绝句〉说略》(2010)对潘飞声《论粤东词绝句》二十首作诗、词对照的解读,并归纳出潘氏写作论词绝句的方法。夏晓虹《近代外交官廖恩焘诗歌考论》(2006)钩稽史料,还原廖恩焘人生轨迹,继而考察他在民国年间的创作情况。陈永正《曾习经与近代诗坛》(1997)介绍了曾习经《蛰庵诗存》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欧俊勇《此意无人识,孤情偏不厌——试论曾习经诗词的孤独意识及其消解》(2007)从诗词中的“孤独意识”着手,立意新颖。欧俊勇、郑锐伟《峻洁遒丽 芳馨悱恻——曾习经诗词的色彩艺术探析》 (2009)则从色彩的巧妙运用上论述曾习经诗词在用色方面的特点。曾大兴《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2010)从创作、理论和批评三个方面论述了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方隽《〈海绡词〉与〈海绡说词〉研究》(2011)从陈洵的生平与文学交游、词作《海绡词》与词学理论《海绡说词》入手,对他全方位学习吴文英的创作方式进行分析,并对他词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创获“留”字诀及对《梦窗词》词章章法结构的解析进行解读。谭勇辉《〈海绡词〉的“伤心意蕴”》(2012)则从词中流露出来的伤感出发,探究布衣词人陈洵从晚清到民国的辛酸历程与心态。江晖的《分春馆词技法分析》对朱庸斋所著词集《分春馆词》的填词技法进行分析,认为分春馆词以“浑成”为先,注意“留”与沉郁顿挫的结合。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汪松涛《浅谈梁启超的诗歌风格》(2001)认为梁启超“始终坚持了‘陶写吾心’的基本诗学观念”[1],是个人真性情的流露,也是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融合,一洗形式主义、拟古主义之风。闫继英的《梁启超诗词研究》(2008)从梁启超诗词的主要意蕴、艺术特色及其地位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梁桂平《试论拜伦精神在梁启超诗歌中的熔铸》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角度,以拜伦对梁启超的影响为切入点探寻梁启超诗歌创作中含有“新理想、新意境”的特点。梁琳《浅谈梁启超词》对梁启超词中的词史品质进行论述。刘立祥《浅析梁启超的诗词创作》指出梁启超的诗词包含真情实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述志抒怀之作直抒胸臆等特点。

另一位著名诗人黄节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马以君《黄节和他的诗》(1987)对黄节的生平、思想、诗作作了详细剖析,认为黄节诗歌“直接或间接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情怀,在艺术风格上“刚柔并美,气韵俱高”[2]。常云《心曲与对话:黄节的诗歌创作历程》(2000)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黄节的诗歌,认为黄节的诗歌在宏观上呈现出“畅想—变奏—协奏”的走势,在微观上创作心态曲线围绕着忧世爱民的情怀和独立不迁的气节这条中心线上下波动,他认为“黄诗即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黄节一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3]。马以君《黄节词评析》(2004)通过对《黄节诗集》中辑录的三首词的分析,展现黄词的立意超卓和表意新颖,确立黄节在民国词史上的地位。王少梅《黄节与〈蒹葭楼诗〉》(2010)结合《蒹葭楼诗》里的诗歌分析了诗人对“蒹葭”的深情浓爱,对国家人民、理想节操的无限珍爱。在文献整理方面,殷悦的《岭南学者黄节研究综述》(2010)对学术界研究黄节的专著和论文进行了搜集与整理。程中山对黄节的集外诗作了几番考证:《黄节集外佚诗七首考略》(2008)辑录七首未收入《蒹葭楼诗》的诗歌,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考述;《五首被误植为黄节集外佚诗考辨》 (2009)考辨了五首被马以君和郭长海误植为黄节《蒹葭楼诗》集外之佚诗。

还有詹安泰、汪兆铭、苏曼殊、廖仲恺、冼玉清、何香凝、汪兆镛、吴道镕、杨铁夫等人的作品都在近年来陆续得到关注。

综合近年来对于广州地区民国诗人、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重要的作者作品已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角,但是研究并未形成一定规模。具体体现在:微观上来说,首先,对于个案的考察停留在对诗歌内容和艺术上的分析,缺乏结合其理论思想、政治身份、历史事件等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其次,作品分析未能深入,往往就诗论诗,就词论词,未能放在大的诗史背景上与同时代的作者、同时代的文学群体进行比较。宏观上来看,个案研究缺乏系统性,未能构建出诗歌史的脉络,整体呈现出较为零散无系统的特点。

二、诗人、词人群体研究

在诗人、词人的群体研究中,涉及到广州诗人、词人的旧体诗词研究也有一些。陈永正《岭南诗歌研究》(2008)是对从古代到民国整个岭南地区的诗歌流变的一次梳理,其中有部分章节论述了民国时期广州地区诗人的创作情况,并对民国岭南的诗学词学理论有所阐述。朱德慈《近代广东词人摭考》 (2005)其中对民国广州地区的词人黄玉阶、黄炳堃、沈宗畸的生卒年、诗词集刊刻与流传以及生平重要经历进行了考证。谢永芳《历代广东词人综录》 (2008)通过勾稽史料,检阅多种总集、别集、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 考证了广东词人三百八十四家 其中有部分是民国时期广州地区的词家。夏志兰《广东近现代词人生存状态探析》 (2011)对民国时期广东词人的生存状态做了简要探析。

广东南社方面。孙大梅《柳亚子——南社广东社友》(1994)介绍了柳亚子和广州南社苏曼殊、蔡哲夫、林一厂、马小进、廖仲恺、何香凝等人的交游和题诗,还原了当时广东南社的创作风貌。邱睿《南社诗人群体研究》 (2010)中对广东南社和“诗界革命派”有部分论述。

近代岭南诗派和南园诗社方面。研究者们对“岭南诗派”的成立和标准、发展及演变多有探讨。汪辟疆在《近代诗派与地域》将近代诗家按照地域分为了六派,其中有“岭南派”:“岭南振雄奇之逸响”[4],对近代岭南派的领袖诗人、中坚诗人及羽翼都有阐述。陈永正《岭南诗派略论》(2009)论述了“岭南诗派”起源、发展和流变的情况,并且对“岭南诗派”的“标举唐色”、“诗风雄直”、“地方色彩鲜明”、“富有革新精神”、 “善于向民歌学习”五点特色做了阐述。杨权、陈丕武《诗派标准与“岭南诗派”》(2012)探讨“岭南诗派”是否符合诗派的基本标准,作者认为“岭南诗派的存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不过,它不是一个自觉的诗歌流派,而是非自觉的诗歌流派。与那些只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存在的横向型诗派不同,这个诗派是一个纵向型的诗派。”[5]黄坤尧《“岭南诗派”相对论》(2012)对“岭南诗派”所包括的时间地域范围进行再考察,认为包揽古今的整个广东地区的诗歌都称之为“岭南诗派”过于庞杂,“岭南诗派”应该是限指明代黄佐及南园十先生[6]。陈国维《论地域文人集群与地域诗派的形成——以南园诗社与岭南诗派为例》 (2012)从南园诗社和岭南诗派出发讨论地域诗派和地域文人集群对于岭南文人的地域文化认同和岭南诗派文化及文学传统的影响。陈永正《南园诗歌的传承》(2007)一文对民国广州的“南园今五子”的诗歌创作活动进行了论述。

综观之,广州地区地域群体的研究数量并不多,从文献整理和文学研究上都还有许多可开拓的空间。

三、诗词理论研究

诗词理论的研究比作家本身的作品研究更受到学界的关注 这和民国广州地区诗词理论的发展繁荣有关,许多学者、诗人在诗词别集之外都著有述其诗学思想的理论著作。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诗论是诗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张冠夫《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2012)注意到1920年欧游归来的梁启超在思想上的转变,他认为“梁启超1920年代的诗学体系建构既吸收了中国传统诗学成果,又借鉴了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他的研究兼具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两种形态,并努力实现史论结合。”[7]余福智《不强诗歌作附庸—— 〈饮冰室诗话〉初探》(1996)认为梁启超诗学观念的基本观点是“不强诗歌作附庸”,继承中华民族的诗学传统,把诗歌的社会功能归结为陶冶精神、培养文化人格。王升云《试析梁启超诗学的启蒙主题》(2002)、张芹荪《梁启超诗论的“新民”内涵》(1999)则从“启蒙”和“新民”的角度探究了梁启超诗学内涵。词学理论方面,曹辛华《梁启超词学研究述论》(2002)和刘石《梁启超的词学研究》(2003)是梁启超词学理论研究的力作,曹文从词学研究的方法、思路、视角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梁启超与王国维同为词学研究“现代化”之祖。刘文则通过勾稽梁启超生平词学活动,分析其全部的词学著述,揭示出梁启超的词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学术贡献。

梁启超之外,民国时期在文坛和政坛上都颇有影响的叶恭绰也被纳入学人的研究范围。陈水云《叶恭绰论词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2003)认为叶恭绰论词反对形式格律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贡献在于“详尽地分析和论证了清代何以称为词的中兴时代”[8]。廖勇《从〈全清词钞〉看叶恭绰的词学观》(2008)着重考察叶恭绰编选《全清词钞》的弃取标准,来展现叶恭绰的词学文献观。廖勇《叶恭绰的词学文献贡献》(2009)对《全清词钞》、《广箧中词》及叶恭绰校刻的《淮海词》的文献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关注到叶恭绰对《词觏》、《词断》的考证。彭玉平《论民国时期的清词编纂与研究——以叶恭绰为中心》(2009)考察了叶恭绰编纂的《广箧中词》和《全清诗钞》,认为叶恭绰的词学兼有新旧两种特色,在内容和句式上对中西新乐和时代新体乐歌多有吸收,在词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詹安泰的词学思想是目前学界较为关注的,近几年来相关论文就有三十余篇,曾任教于中山大学的詹安泰先生一生著述颇丰 现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著作进行了梳理考察。曾大兴《詹安泰对常州派词学的继承和修正》 (2008)联系詹安泰与常州词派之间的关系,认为詹安泰的词学思想中“填词不必严守声韵”是对常州派的继承,而“从考明本事中以求寄托”则是对常州派批评方法的修正。谢永芳《试论詹安泰〈无庵说词〉》(2008)着重考察詹安泰在中山大学为学生讲授诗词时说词部分“随笔札出”者的《无庵说词》中所蕴含的词学精义。殷学国《詹安泰词学风格论述评》(2011)挖掘出詹安泰研究论著中丰富的风格论资源,对于其词学论集中“融苍质于重拙大”的新词境,和声情词情并茂的研究路径作了阐述。张福清《试论詹安泰先生的〈词境新诠〉》(2011)则立足于《词境新诠》一文,探讨詹安泰在解放前后思想的变化。桂珊、朱惠国《詹安泰宋词风格流派论的再认识》(2011)深入詹安泰宋词风格流派论的理论内涵,追溯其理论的渊源与突破,并对他在词学史上的意义作了定位。

其他作者的诗论、词论研究也有一些。左鹏军《论诗绝句的集成与绝唱——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和文体史意义》 (2011)从《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文献价值、批评观念及文体史价值三方面肯定了其成就,认为它堪称“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集大成之作”[9]。谢永芳《潘飞声对本土词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及其价值》(2008)中谈及潘飞声《论岭南词绝句二十首》,认为潘飞声对于岭南词理论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为体认粤词坛的源流演变及其在各代词学中的应该占有的地位提供了帮助。谢永芳《杨铁夫词学活动考论——以梦窗词研究为中心》 (2009)从词学创作、词学交游词学研究三个方面,考察杨铁夫以梦窗词研究为中心的一系列词学活动,认为杨铁夫为词学的完整建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词史价值和词学史意义。马莎《杨铁夫〈清真词选笺释〉论探》 (2011)从杨铁夫所笺清真词出发,研究其治词理论,她认为笺释“以词体渊源论为主导意识,创为别具一格的体例,并真切地体现了近代词学家在承继传统之余尝试接轨新学的努力……典型地反映出岭南词坛学脉承继的实况”[10]。谢永芳《朱庸斋词话与民国词学的新变》 (2011)研究了词学教授朱庸斋先生的《分春馆词话》,认为这部词话具有四个特点:古旧模式与系统论述的熔铸、“重、拙、大”与词学视域的宏通 知人论世与审美观照的并重 知能合一与现代学术的转型。

四、文学史论中的民国广州旧体诗词研究

部分文学史中也对广州地区的旧体诗词创作情况作了阐述。陈永正《岭南诗歌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中“抗日战争时期的诗词”一节对黄荣康、黄咏雩、何香凝、陈树人、莫仲予、冼玉清、胡庆育等诗人在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作了介绍;“诗社与诗坛的活动”一章辟有“民国时期的诗社”及“词社”两小节,对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诗社和词社作了介绍;第十三章“香港、澳门及有关海外的诗词”中辟有“近代寓居香港的诗人及有关的诗文组织”一节对民国时期香港的诗词创作情况进行了宏观的描述。钟培贤、汪松涛主编的《广东近代文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维新变政时期的文学 (上)、 (下)”两章对梁鼎芬、曾习经、潘飞声的诗词创作有所关注,“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对苏曼殊的创作、黄节的词、陈洵的词以及部分广东南社诗人的创作进行了论述。郑炜明《澳门文学史》 (齐鲁书社,2012年)有“民国时期的澳门文学”一节,统计出民国时期写有关于澳门作品的作者有167人,作者把民国时期澳门诗词界创作分为以莲峰陶社诗人群体为主的民国遗老派、以雪社诗人群体为主的“本土化”作家群和以名士、学者和艺术家构成的华文作家群,勾勒出民国时期澳门诗词创作的繁荣历史。罗可群《广东客家文学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关注到曾任教于中山大学的古直,并考证了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廖仲恺的诗词也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还有广东南社客籍诗人的创作情况也在书中有所提及。

虽然民国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研究已经开始被部分文学史所吸纳进去,但文学史论中关于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的研究比较,大多只是简单介绍其生平经历和创作情况,对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也只是浅谈辄止,缺乏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诗歌传统和诗学理论来探讨他们的诗词作品。另外,这些研究比较零散,无法系统地反映出诗词创作的演变流传情况,也就无法真正展现出广州地区的诗词史。

五、结语

纵观有关民国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的研究,成果丰富,角度多元。但并未形成规模,部分研究仍附着于清代诗词研究之中,许多作品甚至处于有目无书的状态。一方面,以往有一些文学史著作完全将创作旧体诗词的作者排除在外 或者谈及某些文学家的时候,忽视其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致使这一段历史淹没在尘埃里,也剥夺了旧体诗人创作群体的话语权,显然有失公允。另一方面,随着建国以后作品辑佚和出版的发展,有些当时未刊行的作品已陆续问世,研究滞后问题逐渐凸显。

[1]汪松涛.浅谈梁启超的诗歌风格[J].岭南文史,2001(2):34-38.

[2]马以君.黄节和他的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44-49.

[3]常云.心曲与对话:黄节的诗歌创作历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74-80.

[4]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91.

[5]杨权,陈丕武.诗派标准与“岭南诗派”[J].学术研究,2012(3):114-123.

[6]黄坤尧.“岭南诗派”相对论[J].学术研究,2012(3):124 -126.

[7]张冠夫.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8]陈水云.叶恭绰论词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1-76.

[9]左鹏军.论诗绝句的集成与绝唱: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和文体史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23.

[10]马莎.杨铁夫《清真词选笺释》论探[J].文学遗产,2011(6):107-113.

猜你喜欢
诗派词学梁启超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特点和意义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当代诗词史稿(八)——“三友诗派”给我们的启示
梁启超的开场白
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论杨慎词学思想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略论江湖诗派产生、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