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仁心育后生

2015-03-31 19:08李瑾瑜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学院教育

李瑾瑜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笃定仁心育后生

李瑾瑜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时光飞逝,转眼间定仁师已是八十高寿,我们也从昔日的学生步入真正的中年时光。2015年8月15日众弟子将从天南地北聚会母校,为先生祝福八十华诞。我与在校的同仁一起筹备师生相聚的庆祝活动,脑海里会时时浮现出与定仁师受业交往的一些难以忘怀,又对我的人生之路产生影响的事与情,我将之整理记录下来,既是对定仁师的一种感念,也算是对先生八十高寿另一种方式的祝福。

我是1983年入西北师大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的。三年级第一学期,定仁师教我们外国教育史课程。对于史学类的课程,大家会普遍认为干巴枯燥,而且关涉的是远去的人事思想,所以普遍没有兴趣。记得定仁师为我们开始上第一节课时,穿着整齐板正的中山装,戴着得体的眼镜,俨然一副书生气象和标准的学者形象,站在我们面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我至今还记得坐在我同桌的同学李炳军给我悄悄说:“确实像教教育史的”。定仁师开讲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班长是谁?”我同桌的李炳军正好是我们的班长,我还以为是定仁师听到了他给我说的话,我下意识捅了他一下,他站起来说自己就是班长。定仁师仍然很严肃地说:“个还挺高的”,大家都笑了,就定仁师没有笑,他很正经地让班长把全班学生的名字给他抄到学校为教师专门设计的点名册和记分册上,还要班长要记得每次上课前做好擦黑板、整理粉笔等教学的准备。接着,定仁师讲学习外国教育史的一些方法和要求,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其中一些书名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如《爱弥儿》《塔上旗》《林哈德与葛笃德》等,我就是出于对这些书名的好奇才阅读了这些书。在一个学期的外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中,定仁师系统整体又富有逻辑地为我们上每一节课,他严谨认真、表达清晰、有板有眼、善于概括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常会一起议论,定仁师的外国教育史是我们最为受益的课程之一,虽然大家觉得遗憾的是在课间、课外没有与定仁师有更多个人化、生活化的非正式交往,也未曾见到定仁师的嬉笑活泼和课堂上有什么引发所谓兴趣的灵活教法,但人人都认为定仁师是一个好老师,教育史的课就应该那样上,因为教育史不是人事史实的简单堆积和罗列介绍,而是一门由史实和思想构成的富有内在逻辑和形式条理的具有哲学特性的课程。到四年级的中师教育实习时,我们备战课堂,每每讨论到教态、语言和内容时,大家常常会以定仁师的教学为榜样依据,学习和模仿为师之道。

1987年我毕业留校,安排在当时的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学习。定仁师从教育系调入教育科学研究所任所长后,我们师生又成为同事,也能近距离接触先生。刚开始还有拘谨,因为印象中的定仁师严肃认真,但随着慢慢熟知了解,改变了我原先的刻板印象,知道定仁师不仅有学问,人也可爱,会开玩笑会幽默。他带着我们年轻教师讨论问题、申报项目、编写教材,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做研究。1993年秋季学期,定仁师为甘肃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任教《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对象是甘肃省各高校的青年教师,通过培训掌握大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天下午,定仁师找我,要我试着在他的课上给高师班的学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讲教案的基本格式和板书的基本规范,他鼓励我说,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教学虽然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地方,尤其是在教学手段与方法层面共通性更多,所以,可以尝试准备去上。有老师的鼓励,我也就没有畏惧地备课。两天后,我将备课讲稿拿给定仁师审阅,他给我指出的问题不是知识性的问题,而是逻辑性的问题,如教案格式中的“教学过程”部分,应该让青年教师明白这部分应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及其关系,知识的逻辑会决定教学的逻辑。同样的,板书的设计规范,其实质更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梳理和展示课堂知识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结构化和逻辑化的直观呈现。定仁师如此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也是我领悟了教案和板书这些属于教学手段的东西,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学理蕴意。我沿着定仁师点拨的思路和要义,又修改了讲稿,在课堂上除了展示教案和板书的技术层面的基本格式,更向高校的老师们揭示了教案和板书的特性实质。虽然这是第一次为非教育专业的高校老师上课,也是第一次为成人上课,当时的拘谨担心和焦虑不安至今还深记在心,但上课后的自我觉悟成为后来参与成人教学的一次重要的经历和经验,尤其是定仁师的点拨让我至今受益无比。现在,每当我参与中小学老师或大学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时,凡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和技术问题时,我都会引导他们从学理看手段,从道理识方法,从本质认技术,都会给他们一些启迪。我想,这也是一种教学的哲学思维,这种思维之芽,也是定仁师根植于我心中的。

1995年,在我的生命历程中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我第一次坐飞机,心头的欣喜激动现在还能想起,虽然现在飞机成了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但那个时代,坐飞机对大众是很新奇稀罕的事。这一年,我第一次出远门到广州,还要经香港去台湾,这更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那时,广州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于我们甘肃这些贫困的边远内陆地方,广州是现代、发达、先进的代名词,也是人们那时向往流动之地。香港那时还属于英国,更是觉得遥不可及,只知道它的发达,其他知之甚少。台湾更是一个无法把握的地方,尤其是那时两岸分离对立的气息还未彻底散去,两岸的交流非常有限,人民之间互相陌生甚至戒备。这两个第一次其实是一个第一次,但对于我是两个第一次,因为,一直渴望着去广州,实现了;未曾想过去香港台湾,也实现了。所以对我来说是两个第一次,而这都是受益于定仁师的不嫌引领。虽然至今已到过广州10余次,到过台湾7次,到过香港6次,但1995年和定仁师到广州经香港至台湾之行,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那么这样一个终生难忘的“第一次”之旅,究竟是何因何事呢?1995年9月的一个傍晚,定仁师和师母饭后散步到我在学校“中编楼”的过渡住处,告诉我有一个去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师范教育学术研讨会的机会,这个活动有华东师大牵头组织,要求一个教授带一个博士生,要我们为会议提交一篇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师范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论文,同时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定仁师说带我去参加,并嘱咐我考虑一个研究的架构,并与他详细讨论,并嘱托我与各方面联系办理赴台手续。一个星期后,我将论文的架构提出与定仁师讨论,听取了他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着手撰写论文,很快拿出了论文的初稿,定仁师详细修改,后送交学校外事部门审查后转换成繁体字版提交给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但由于我和定仁师赴台交流是甘肃省对台文化教育交流的第一例,所以省台办部门也不知道该是哪些程序办理手续,经过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直到10月底,所有手续材料经省台办提交国台办,一个月后批准下来。因为那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低,赴台的费用全由台湾邀请方支付,他们替我们买好了香港和台湾的往返机票,我们预定好从兰州到广州的机票,于12月15日出发,所有大陆赴台参会人员,包括华南师大副校长管林教授、华东师大薛天祥教授、广州师院张仁杰教授以及他们的学生共8人在广州集中,乘火车到香港,第二天办理好赴台手续。在香港停留的三天中,我们各自解决饮食,香港的食品价格相对于内地可以说是奇高,街边餐馆标出的一碗面的价格普遍都在30港币左右,那时的港币比人民币的比值还高。定仁师说我的工资低,他买吃的请我吃,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们买到一个大大的俄罗斯面包边吃边在路边看好车,吃完后又兴致勃勃逛街的情景。到了台湾安顿好,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及其同仁举行简单的欢迎会,他们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该中心的简介,那时我们的整个教学设施和研究条件都很简陋,我记得欢迎会结束出门时,定仁师给我悄悄地说,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设备和条件。第二天的大会报告,定仁师的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也是时间把握最好的一位,让我又学习了一回如何做老师,也为自己有这样的老师而觉得自豪。

1995年,随着民族教育研究的兴起,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也成为定仁师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研究少数民族教育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也是西北师大重要的学术职责。199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委托定仁师承担一项“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课题,定仁师带着王鉴、蔡宝来和我广泛收集资料,并且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半年多的构思、交流和反复讨论研讨,又征求有关专家和部门意见,最终我们完成了《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一文,该成果由定仁师牵头,在《西北师大学报》发表,首次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从背景与特征、问题与原因、重点与难点、思路与对策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西北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如入学难升学差、双语教学困难、办学体制僵化、寄宿制教育滞后、女童教育难以突破等,提出了内地对口支援模式、集中与分散结合模式、双语教育模式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女童教育模式等相应的具体的对策。定仁师带领我们完成的这项研究,在当时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甘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这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转化成政府决策。1996年,《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也受到甘肃省政府的表彰奖励。获得如此高的奖励与荣誉,定仁师当之无愧,但作为学生的我们,则因定仁师的精心指导和引领,获益更多。

2008年,学校机构改革,教师培训学院资源整合到教育学院,实体上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我被安排到新的教育学院主持工作。教育学院担负着全校教师教育的重要职责,教育学可是学校的龙头学科,也是老一辈创业下来的在全国知名专业,怎样既能守好基业又能建好家业,对我来说是一项富有压力和挑战的工作。作为学生的我和学院的杨旭东书记第一个去拜访了定仁师,表达了我的压力和顾虑,并希望听听先生的建议。定仁师很认真地给我们讲了从教育系到教育科学研究院,再到教育科学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也以自己在以前教育系和教科所的行政工作经历很用心地鼓励我们,期间用许多具体的人和事所展现出来的优良传统启示我们,尤其强调要重视学科建设,重视科学研究,重视本科教学。这几个方面也成为我们考虑教育学院发展的重点工作。记得那次拜访结束时,他尤其嘱咐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保重身体,让我觉得温暖感动。以后因为工作或私人拜访,定仁师总会热情接待,师母也会端茶添水,让人在轻松友善的氛围中互通信息、交流想法,每次定仁师都会认真询问学院的发展动向,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更会鼓励加油。尤其在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结束后,我和主管本科教学的张定强副院长到定仁师家里,向他汇报学院开展这个活动的意图,也谈了整个高等教育对本科教学忽视的忧虑,我想请定仁师为学院的青年教师谈谈如何教学,如何成为一名立足教学本职实现专业发展的好老师,给青年教师指指方向打打气。定仁师本身就是一位善于教学的好老师,他对教学有着天然的情感,接到我们的邀请,他爽快地表示要支持我们的工作,答应给青年教师准备一场关于教学的讲座。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定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给青年教师语重心长地提出要热爱教学、重视教学、学会教学的谆谆教导。热爱教学、重视教学、学会教学也成为我自己为师教学的座右铭。

定仁师情系学院,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前辈的关爱。今年6月,学院组织退休教师参访学校新校区,之后在学校专家楼简单聚餐,席间定仁师将我叫在身边,很认真地给我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今年五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教学论年会,我们学院没有派人去参加,他认为这不应该,“过去这个学术会议一直有我们的声音,而且我们的教学论学科是有地位的”。另一件事是,他听有校友说我们教育学科在全国的排名有所下降,“这个事要引起注意,找一下问题,研究研究人家是怎么排名的,要高度重视”。对于第一件事,我了解是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和信息沟通问题耽误了会议。对于第二件事,我认为虽然我们不能跟着排名走,但学科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发展的重要参考。于是,我与学院班子成员一起对目前两个有影响的大学排名机构的学科排名情况作了认真分析,我们的问题主要在总体规模小、经费投入少、学生就业率低、高水平成果数量及其影响力不够等几个方面,据此我们也商议了采取了一些办法。后来我把我对这两件事的了解和考虑情况告诉了定仁师,定仁师很谦和地说:“我就是顺便给你说说,没想到你还真的认真了,不过认真也好,有利于学院发展”。其实,我们距真正的“认真”还真有距离,而定仁师的担忧和勉励却是学院发展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 张永祥/校对 一心)

2015-08-25

李瑾瑜(1963—),男,甘肃庄浪人,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农村教育、教师培训等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学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初等教育学院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