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研究生学习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其任务

2015-03-31 19:08李定仁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开题毕业论文综述

李定仁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大体分为四阶段,即课程学习阶段;选题与开题阶段;研究活动阶段和论文答辩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些什么特点?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此,我结合本人20多年指导研究生学习的经验,分别加以论述。

一、课程学习阶段的任务与特点

研究生入学之后,首先要进入课程系统学习。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专业主要课程的学习,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和本科生阶段的课程学习是不同的。研究生的学习不是本科生课程简单的延续,而是在具有本学科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加宽。因此,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第一,在课堂讲授与自学的关系上,要以自学为主。在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要向学生传授已有定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各种学术观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研究生对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教师课堂讲授上,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制定详细的自学计划。对每门课程如何学、读哪些相关著作,看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都应有所考虑。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教,其主要方式是指导。这个指导的涵义就是为研究生展示方向、指明目标、阐述方法、解答疑难。也就是说指导教师作为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从学科发展的战略全局和学生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给学生指明本学科的前沿,并从微观上解决具体困难。研究生正是循着导师指明的领域和途径,自己独立学习和钻研。这种学习,既深刻体现导师的指导,又充分地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研究生教学的根本特点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的辩证统一。

第二,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上,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研究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研究生毕竟还是学生,要以学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的知识结构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长方型,第二种是橄榄型,第三种是三角型。这三种类型表示三种不同的知识结构。第一种类型表示一个人学习面很广,知识很丰富,但没有专长,像一块木板,没有锋利的刃角。第二种类型表示一个人有专长,但他的知识面太窄,立不稳,站不住。第三种类型表示一个人基础宽,但学有专长,这种知识结构最为理想。我们每个研究生都要力图打造这样的知识结构。世界上卓有成就的巨人,大多是遵循一定专业目标,而又触类旁通,兼收并蓄,才有重大突破的。

第三,在系统学习与专题研究的关系上,要以专题研究为主。在研究生的培养中,除使他们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首先,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说,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智能目标。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的学生。研究生如果不学习研究,则忘记了其基本的任务。因此,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以有效的方式把前人创造的知识传授给青年,而且还必须培养研究生自己的吸收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就离不开科研能力的培养。其次,从研究生的学习性质来说,研究生的学习本身具有研究性质。研究生的学习,是在大学本科知识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开阔,以便直达某一领域科学前沿的学习。因此,这种学习和接受确定的常规知识的学习有质的差别。它要求研究生在掌握本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以及不同学派的观点,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鉴别、探讨和评价。因此,这种学习本身就具有研究的性质。再次,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关系来说,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系统知识的学习,但是这种培养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实现的。研究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通过专题研究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使其专业学习始终处在本学科前沿,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可以说,没有科研,就不可能有研究生教育。

二、选题与开题阶段的任务与特点

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之后,就要进入选题与开题阶段。研究生要想取得学位,就必须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就有一个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其实,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首先要学会的一门艺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而且带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具体来说,选题有以下意义。

1.选题可以规划研究方向。我们在课程系统学习过程中,在查阅各种资料过程中,在实际调查或教育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把这些处于分散状态的想法、问题集中起来,就势必有一个选择、鉴别和集中的过程。这个从分散到集中,从分析到综合的认识过程,势必使我们逐渐明确一定的研究方向。所以,选题可以规划研究方向。它告诉我们从哪里进攻,如何突破,怎样才能够取得胜利,选题的意义正是如此。

2.选题可以启动科学探索的机制。研究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把这个过程描述为这样一个图式:P1→TT→EE→P2。P1就是问题;TT就是是假设,是试探性的理论;EE就是论证,消除谬论;P2就是又产生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中,问题是出发点,正是问题推动着人们思考、实验和观察;人们提出各种假设的理论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又要检验假设理论是否正确;而验证过程中所产生新的问题,又推动着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此循环往复,使人们逐渐认识客观真理。

3.选题可以预测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成果的价值,当然应该在研究工作结束之后。但是,选题有一定的预测性。这个预测,包含哪些地方可能有独到的见解,哪些地方是对别人不同观点的反驳,哪些材料是一些新的补充,哪些地方是问题的难点、重点,需要予以重点解决。

如何选题呢?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比如知识基础、学术兴趣、单位条件等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选择课题。

1.通过实地调查选择课题。研究者可通过对实际的调查,归纳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贫困地区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农村女童教育问题”、 “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全值得研究。

2.通过总结经验选择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把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筛选,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例如,“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数学教改实验”,是由上海市青浦县顾冷沅教学研究中心组织进行的。他们在广泛调查青浦县各中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加以推广应用,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选择课题。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阅读,找出以往研究中的空白之处、不足之处、矛盾之处,在比较中来确定课题。

4.通过学科交叉的空白领域选择课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表明,各种学科的知识正在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在学科间交叉地带,不断地提出新课题。科学在两门学科的交叉处是最有前途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课题时不能忽视学科之间的结合部、边缘部。这些区域的课题研究对科学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几年在教育科学领域兴起的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生态学等,就是从新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的结果。

但是,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大二空三重复”。

所谓大,就是选择的课题过于庞杂浩大。题目过大,是说所定的题目的容量超过了毕业论文应有的限度。如有的选题是 “中国XX教育问题研究”,有的选题是 “在全球背景下,中西课程比较研究”等等。像这样大的课题,需要组织专门课题组,花较长的时间去研究才能完成。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只是对学科领域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生在写作时间短、参考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把选题定得过大,显然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方向明确,目标专一,难易适当,适应研究者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不可强己所难。

所谓空,就是选择的课题严重地脱离社会实际,在实际上毫无价值,在理论上也无任何意义,这样的选题就根本不值得研究。我们说空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佐证乏力,观点口号化。只有空对空的理论分析,没有任何事实为依据。一篇好的论文,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要对材料进行具体的中肯的分析,不仅告诉读者结论是什么,而且还要告诉读者这个结论是怎样得来的过程。这种深透的说理,是毕业论文重要的本质特征。

所谓重复,就是选择的课题没有新意,常常是别人已经研究过的,或者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种重复还表现在有的采取汇编的办法,综述别人的论述,只介绍别人的观点,而毫无自己的见解;还有的采用编译的办法,把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翻译过来,加以串联整理以作论文。显然,这不是自己的研究,最多只能算是翻译;还有的以编书的形式来代替论文,求大求全、求体系完整,多是介绍别人已有成果而不是自己研究所得。我们说,学位论文不是综述,不是编译,也不是编教科书,而是就本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创性研究。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选题过程中要加以注意的。

选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开题报告。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哪些内容?我们说开题报告是描绘整个研究的过程,设计课题研究的蓝图,也是今后对研究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检查的依据。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来说包括如下方面:

1.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用精炼文字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和研究内容,并从理论和实践方向阐述课题研究的意义,以表明研究本课题的紧迫性和价值。

2.说明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现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就是要求研究者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弄清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说明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要求研究者介绍研究的进度、阶段的划分以及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整个研究进度的安排既要紧凑,又要留有余地。

4.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提纲。

5.说明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这主要是要求研究者说明完成本课题的物质准备,可能完成的课题质量以及对成果的某些预测。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如何作好文献综述的问题。因为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为什么要有文献综述呢?其理由有三。

1.通过文献综述,使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文献综述中,要求研究者说明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问题,你将在什么起点上进行研究。

2.通过文献综述,使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资料有一个全面的掌握。研究者如果能全面掌握本课题的有关资料,就会为研究这一问题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搜集的资料不全,挂一漏万,就无法进行研究,也无法反映研究课题的发展演变情况。

3.通过文献综述,使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充分准备。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就会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如何作好文献综述呢?

1.文献综述所引文献应紧紧围绕主题,与课题直接相关,不可离题。

2.文献综述所引文献应是第一手资料。收集、阅读第一手资料,有助于研究生全面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空白或不足之处。如果引用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料,不仅缺乏说服力,甚至是不可靠的。

3.文献综述所引文献应有所选择或识别。也就是说,所引文献应来自权威机构、有影响的正式出版物以及有影响的专业人士。一些传闻材料或非正式出版物,可以说缺乏可信度,甚至会有不利的影响。

4.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文献综述要对现阶段各家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已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所以,文献综述不是一般性介绍,而是述评结合,有述有评。在述评时,应坚持客观、公正和全面。研究生开题报告之后,全体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讨论评价,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到研究成果的预测,进行分析评论,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讲评。通过讨论,使研究生了解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和锻炼其研究能力。

三、研究活动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在完成了上述一切准备工作之后,便进入到研究工作的主体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正是在这种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开展实验、搜集分析材料以及撰写论文等。

在研究活动阶段,研究生首先要学会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是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和新理论。调查研究的价值取决于问题的选择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我们每个研究生都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的方法。比如如何确定调查课题,选取调查对象;如何草拟调查提纲,制订调查计划;如何开展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等,都要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毕业论文提供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在研究活动阶段,研究生还要学会开展教育实验。学会做实验,是指动手操作的能力,是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对理科学生来说当然是指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对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就是要会开展教育实验。因为教育实验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为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探索教育规律,验证和检验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研究假设。许多重大的教育研究课题都是建立在长期的或反复的教育实验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实验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个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要学会运用这样一个基本的、常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如何确定实验课题,怎样制订实验方案和提出实验目标,怎样确定实验方法和写出实验报告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

在研究活动阶段,研究生还要学会搜集和分析资料。做学问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知识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所以,研究生要学会如何检索资料,如何做笔记、如何做卡片、如何保存整理资料、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实验室等。在搜集和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要对这些资料进一步分析整理。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学到一些新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从前人走过的弯路或教训中我们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前人的许多争论和讨论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因此,在搜集和占有资料的同时,要注意不断分析资料,随时随地要问一个 “为什么”,用实践去检验前人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这样,搜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

在研究活动最后阶段,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初稿,这是研究工作的最后步骤。写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话全部写出来,把内容的先后次序尽可能安排妥当。初稿写出之后,要反复进行修改。修改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要修改论文的篇幅和结构,坚决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把留下的内容按次序安排妥当,力求使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突出,论点明确。二是要修改论文的观点和提法。在修改时,特别要注意论文的观点是否明确,分析是否深刻,论点和论证是否典型和有无说服力,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等等。三是要修改论文的文字,找出表达不够准确的句子和用得不够妥当的词语。总之,毕业论文初稿完成之后,要不断推敲,反复修改,使之逐渐完善。

以上研究活动各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时还相互交错进行。

四、论文答辩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论文答辩阶段是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全面总结。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规定,凡申请学位的人都要提交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硕士学位授予达到下述学术水平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即:(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授予达到下述学术水平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者,即:(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2]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未能通过,就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这样,毕业论文就与学位制度相衔接。所以,论文答辩阶段是研究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在论文答辩前夕,研究生事先要对自己提交的毕业论文作一个自我评估,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得到纠正。研究生对自己提交的毕业论文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呢?我们说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所谓创新性,是指在继承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搜集到的资料,或用新的思考方法、新的观点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结论。一篇毕业论文如果只是东抄西抄、拼凑而成,没有任何新意,这样的论文是毫无价值的。衡量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看研究的问题。一篇毕业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未曾研究,而且在本门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看法。

2.看研究的角度。某一毕业论文,虽是别人己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新的论证角度,在某一方面能够弥补前人或别人之不足,这也应该看作有一定的新意。

3.看研究的方法。某一毕业论文,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考;或者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较好地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4.看研究的材料。某一毕业论文,如果运用新搜集到的数据、事实、地下考古史料,来证明己研究过的问题,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一篇毕业论文如果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方面,当然更好,但对一个硕士生的毕业论文来说,具备其中某一项或二项,也应看成具有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指论文中所引用的事实、材料、观点,必须真实可靠,正确无误。科学性是创新性的前提,是毕业论文的必备条件。在科学性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创新。如果论文中所引用的材料或事实,经不住检验和推敲,不仅算不上高质量的论文,而且失去了作为毕业论文的基本条件。

为使毕业论文具有科学性,首先要求论文作者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要求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不能凭主观印象出发,而应以对象本身为依据,公正客观,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其次要求论文的作者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收集和占有材料、如何鉴别和分析材料从而得出结论,都有一定的要求,切不可主观臆断,更不可虚假浮夸。

所谓规范性,是指毕业论文的文体样式有其基本的规定性。毕业论文的表达形式很多,如学术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对策研究等。不同的论文形式有不同的规范要求。在此,我们以学术论文这种形式为例,说明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题目。用极为简炼的文字概括论文的基本内容。

2.摘要。即论文基本内容的提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论文的基本内容,初步形成对论文的整体认识。

3.前言。此是全文的背景材料,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简要的研究经过。

4.本论。此是论文的主体,是表达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在全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5.结论。此是全部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文的精华。同时,在结论部分也应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尚待研究的问题等等。

6.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表明研究者在该课题研究中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增强读者对该论文水平的可信程度。

以上是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样式,但也并不是都要写得项项俱全。体裁不同,样式也不拘一格。

所谓可读性,就是论文所用的语言要注意读者对象和接受心理,生动活泼,悦人耳目。一篇好的论文,须借助美好的言辞来表达。语言若是枯燥、古板、平淡,那势必减弱论文对读者的吸引力。

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语言使用上的问题比较多。例如,有的论文词汇贫乏,文章枯燥无味,没有生气。有的论文文法、句法不通,不能把思想流畅地表达出来。有的论文采用编译的手法,对外文资料未能消化、融会贯通,“洋味十足”,让人似懂非懂。可见,加强语言修养与锻炼,是应该引起研究生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是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中,这些方面的要求应该得到完美的体现。

[1] 以 “有涯”追 “无涯” 以 “严谨”求 “真知”——瞿葆奎教授谈治学 [M]//中国教育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5.

[2]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开题毕业论文综述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