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天津商业大学 高教研究所,天津 300134)
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张程
(天津商业大学 高教研究所,天津 3001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应该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高等院校在办学特色的内涵、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高校办学如何体现特色需要理论与实践是双重指导,高校办学特色的路径选择应遵循强化办学理念,寻求发展性路径,探索突破性路径,以创新寻求新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创造性;路径选择
1.1 高校办学特色的含义
现如今,如何促进高校多样化办学,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随着办学特色这一概念的提出,各地高校在课程设置、招生模式、培养计划等多方面大举创新,纷纷打出“特色”这一概念。可以说,这些高校有意在办学上体现特色,但是结果有时候却是事倍功半。在如何体现办学特色上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形成了天天喊特色,结果无特色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高校对于特色办学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因此,真想办学有特色,首先应该对“办学特色”的概念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可见,特色应该是独有的、创造性的。创造性是特色的重要属性。那么“办学特色”的概念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指高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自身优势,在长时间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被社会所认可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创造性办学风格。
1.2 高校办学特色的特征
第一,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高校无论如何改变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教书育人的基本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兴办学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向社会培养更加有用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特色办学对人才培养起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1],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在对高校办学特色的含义进行界定时,很多学者只将办学特色视为一种形式、方法。忽视了对办学特色目标的界定,导致许多高校为了特色而特色,没有把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在如何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方面变得漫无目的、目标不明。
第二,办学特色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每一所高校都有着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显著特征,高校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必须要与学校自身的优势相结合,每一所高校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政策优势、专业优势、生源优势、地理优势等。现如今,许多高校都采取了糗大求全的发展模式,殊不知,国家既需要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也需要小而精的专业性学府,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项目,扬长避短,才能避免在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上千人一面,真正使高校办学变得有特色。
第三,办学特色需要时间积淀、检验。一所高校从办学伊始到逐渐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同样,每所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理论论证与实践探索。办学特色的形成也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当下很多高校求新求变,出现了很多昙花一现的做法。这些做法如果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说成是办学特色,只能作为在办学特色过程中不同方法的尝试。而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积累,既要与高校的发展相适应,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办学特色应该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属性,办学特色的关键是要结合高校自身优势,提出具有创造性的举措。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特色。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特点、生源情况、地缘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探索有创造性的办学模式。这样才能使高校办学真正有特色。
2.1 办学特色趋同性普遍
当前大学办学特色趋同现象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学科和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等方面[2]。
首先,在办学定位方面,由于受到求大求全思想的影响,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建研究型与学术型大学”的口号,并将其写入大学章程。诚然,高校具有这种争创一流的精神是好的,但各高校都有自身特点,在办学定位方面,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确定符合实际的办学定位,这样才能实现高校自身的发展。
其次,在学科设置方面,许多高校认为专业多了就是有特色,而且专业多了就向着实现争创一流大学的目标更近了。因此,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不断扩大,不断的增加学科专业,理科院校开文科专业,文科院校开理科专业,专业院校开设与专业无关的其他专业。与此同时高校生源扩招也与日俱增。形成了专科升本科,本科攀硕士点、博士点的现象,使得很多高校原本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专业在盲目扩充专业的洪流中消失了。
最后,在人才培养手段方面,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做到专业和社会接轨。每所高校都把人才培养的手段作为高校的办学特色加以宣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到与社会接轨,各高校的做法很有限,没有真正将办学特色落到实处。
2.2 对办学特色的理解不到位
对办学特色的理解不到位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上较为突出,在这两方面,很多高校都存在迷茫与困惑。一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较为片面。许多高校将大学的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同起来,只是盲目追求量上的增长,没有注意到教育体系结构的整体变化;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很多大学为了追求效益,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二是传统高等教育价值观对高校的影响较大。有些高校对国家教育规划提出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了狭义解读,认为高级人才就是“国家干部”,有的学校甚至为此开设了公务员考试专业作为选修课,办学之路越走越窄。最后是对办学特色的理解片面。一些高校只在学科、专业层面上提出特色办学,而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途径等层面的特色极少得到提升,特别是对自身办学传统的提炼和挖掘更是关注不多。
2.3 办学特色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在实践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系统化的方案,对办学特色的追求停留在表面形式上[3]。例如有些学校的管理学专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管理案例,很多学生的报告都千篇一律;再比如某些学校的法律专业,学生暑期去法院、检察院实习,但是在法院检察院实际做的仅仅是订卷工作,一次出庭旁听都没有。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是高校实际办学特色过程中流于形式、疏于管理造成的。
高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其“特色”的内涵不仅要具有丰富性,还应具有系统性,办学特色是多方面的,应从整体去考虑,从某一点、某一方面出发都是不全面的。下面,笔者将提出入下几个方面为高校“办学特色”进行路径选择。
3.1 提出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一切高校在运行过程中都会遇到两个问题,即“成为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解释将体现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因此,可以说,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高校想要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发挥特色,必须将办学特色的概念融入到高校的办学理念当中,让办学特色这一概念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特色办学的理念成为师生的共识和行动的过程。
3.2 提出有特色的学科定位
学科专业的设定是高校的核心,科学的学科设置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学科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学校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将特色办学的理念真正的作用到学生身上。资源是有限的,高校的承载力都有必要的限度,在学科设置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学科设置过程中,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在科研方向、社会价值、师资力量等方面统筹规划,集中高校优势力量,这样就能在某一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的学科建设上做到有竞争力。例如东华大学,该高校属于专业类院校,从学校的综合实力来看,其与国内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东华大学正式认真整合了学校在纺织集群方面的资源,在学科建设中集中优势力量,在纺织专业上下功夫,形成了有特色的纺织学科群,使东华大学在纺织学科方面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3.3 提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办学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中,人才培养是高校在特色办学中始终要面对的中心任务。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其中,课程设置是最重要的一环,想要在人才培养中体现特色,必须有好的课程设置计划。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既符合高校自身发展,又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为例,该学院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到法律学科所具有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将社会实践课纳入教学计划,不仅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审理,而且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庭审的旁听,暑期组织学生进行长达2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在学术研究方面,法学院积极与红桥区人民法院与红桥区人民检察院建立联系,鼓励教师撰写具有应用性的法学调研文章,让专业教师做到理论与实际并重。通过整套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 提出有特色的师资引进计划
教师是高校能否实现办学特色的具体执行者,师资水平的优劣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想把自己做大做强就必须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合理的考评选拔机制,使高校形成梯次合理的人才环境。
近些年来,高校纷纷向大而全方向发展,许多高校为实现争创一流大学的目标,不仅在招生规模上不断扩大,还不断增加新的专业学科。很多学校形成了专科升本科,本科攀硕士点、博士点的现象。在这种盲目扩张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原来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学科专业消失了,导致高校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没有区别,形成千校一面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高等学校系统而科学的分层体系;二是大学现在还是实行行政级别制度。这两个原因凑在一起,造成部分学校在定位上存在攀高、求大、求全、尚名、逐利等倾向和现象[4]。在这一情况下提出高校办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了“专业热”“扩招热”的高等教育势必会迎来一轮降温潮。核心力竞争将会成为高校生存的重要因素。盲目扩大规模的时代也终将过去,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牢记,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成为世界一流学府,但是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与特色,利用自身优势,以长补短,提高办学质量、发展办学特色,才是高校实现自我发展的最终途径。
[1] 陈想平,黄彬,李娟.论大学特色的本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6):86-89.
[2] 杨德广.加强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7(6):36-43.
[3] 刘咏.办学特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12.
[4] 卢铁城.科学定位及特色创建乃大学要务[N].中国教育报,2008-01-14(5).
(责任校对 王小飞)
20140909
张程(1986-),女,天津市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0
A
1674-5884(2015)05-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