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
(湘机中学, 湖南 湘潭 411101)
国学和语文:困境·实践·探究
——以湘机中学为例
余利
(湘机中学, 湖南 湘潭 411101)
中学是接收文化熏陶、进行民族传承的重要阶段,在中学开展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定位国学教育,对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创新,正是中学语文教育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湘机中学3年来的国学教育实践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困境,并结合品读国学经典、创新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些尝试,反思国学教育的路径。
国学教育;困境;实践;探究
弘扬国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责任之一。很多的国学精华就蕴藏于我们教材的古典诗文部分。语文教育界有个观点曾经很流行,就是“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包打天下,不能上成政治课或者文学课”[1],强调要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应该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但语文课也由此走上了有意无意地忽视国学,只学习语言文字、只关注现代语言发展趋势的道路,导致语文教育的“根系”不深、“枝叶”不茂,饱受社会、学生和家长诟病。
1.1 课堂趋于呆板,缺乏感悟体认
曾有学生写道:“语文是只可爱的小鸟,老师手里却拿着一把解剖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算是教参的传声筒、试题的卫道士,习惯于讲解课文内容,注重字、词、句、篇章结构,忽视吟咏诵读;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静态的文化知识学习,学生缺少感悟体认,熄灭了求知欲望,切断了情感通道,积淀、突破与创新无从谈起。
1.2 课外流于形式,缺乏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有相应要求,教材后有“名著导读”专栏,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追求功利学习, 很多老师也认为课外组织、指导阅读名著劳神费时,对提高语文成绩作用不明显,不如按部就班做“课本奴”和“题奴”来得实惠。老师也会布置学生去读,但较少关心学生怎样去读、读得怎样。
1.3 作文套用模式,缺乏文化底蕴
作文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为了应试的需要,老师一定会教授作文的模式;为了拿到高分,学生也一定会熟练套用各种模式。学生的确可以在较短时间里写出漂亮的八股文,但是,文章内容的充实,文化底蕴的夯实,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阅读书籍少,见识得不到提升,文章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味,没有分量。
1.4 教师机械应付,缺乏国学素养
目前,作为弘扬国学的一支主力军,语文教师自身阅读过的传统经典乏善可陈,理解层次往往停留在文学常识的水平;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教师也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国学素养的缺乏,导致教师课中拘泥于课本、教参的机械灌输,课后忙于作文、试题的批阅,课外辅导只简单应付。
1.5 社会环境影响,缺乏学习氛围
当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社会没有良好的阅读风气,青少年容易受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课外接触的多是漫画、时尚读物、手机或者游戏,无法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著。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陆续有中学开始国学教育方面的实践,如天津市南大附中举办“国学节”,北京第十二中学举行国学夏令营。湘机中学近几年也在品读国学经典、创新语文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在春雨润物般的熏陶与浸染中,学生文化与文学的积淀日益深厚,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明显提高;该校学生行为习惯和品质也越来越好,涌现出很多美德典型。
2.1 注重课程创新,拓展国学内容
国学可以启迪童蒙,改善知识结构,指引发展方向。该校在教材内国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横向拓展,如:充分利用《中华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读教材,系统品读“四书”、《坛经》《人间词话》等作品;开设古代散文品读、《论语》选读、《弟子规》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并编写校本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课时,安排专门的语文教师并聘请校外专家,以班、年级的形式组织课程学习;同时,开展国学方面的特色课程研究性学习。
2.2 注重活动开展,搭建国学平台
国学阅读是个体活动,也是社会活动。近年,该校每年围绕国学开展特色活动,如: 围绕国学教育实践开展“语文周”活动,在校报、文化宣传窗等主要窗口普及国学知识;成立文学社、汉服社、吟诵社、书法社等国学社团和兴趣小组,利用花朝节、祭孔、成人礼、女儿节等节日,采取吟诵、征文、书法、手抄报、知识抢答等比赛,开展情景剧场、读书交流会、古词新唱歌会等活动,推动国学教育的实施,带动全校师生关注国学、了解传统文化。
2.3 注重多媒合作,发掘国学资源
利用好影视网络、家庭社会等媒体媒介,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效率。为此,该校定期向学生播放“读书时间”“百家讲坛”等节目,让学生聆听学者论述,汲取营养,丰富体验;组织学生加入爱学网站,在多媒体的生动情境和有声语言中开展专题研究性阅读;通过评书、戏曲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对古代文化的听觉感知;积极与市传统文化协会结对,取得家长和社会支持,利用旅游、采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历史遗迹、名人风采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4 注重品学共生,提升国学素养
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品性和学识都经历着跨度较大的变化。该校秉承“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开展国学活动,在与先贤的对话中熟悉语言规律,增进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思索;学校也结合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来定义优秀学生的标准,坚持开展“新三好”(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评选,对学生的品德、性情、情操产生了积极影响。
2.5 注重教学相长,浓郁国学氛围
国学教育上,教师是先驱者,校园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舞台。该校成立书香校园领导小组,校长带头,引导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主动学习国学,吟诵经典,交流心得,分享成果,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教室里有学生精心设置的图书角,文化长廊里或是学生作品展示,或是国学知识宣传,校园广场有学生在诵读经典;通过家访、问卷调查、印发国学手册、布置国学实践等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定期组织国学爱好者走进市、区文化大讲堂,与校外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教师的言行示范,学校、社会的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将国学精髓内化成品质,落实为行动。
3.1 内容阐述上应吹糠见米,制器育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国学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弃其糟粕,古为今用;国学既能促进人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成长,也因应了未来高考制度的变化,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一是要去伪存真,不取糟粕。国学可以励志、劝勤、勉学、诲戒、明德,但中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老师和家长要指导其批判继承。如: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应该批判;“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等重男轻女论调及诸多迷信、消极避世的腐朽思想,应该抛弃。山东省明确规定不准向中小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要求必须对内容加以筛选,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二是要“得意忘形”,不走老路。学习国学,目的是为了吸取前人的思想精髓,但如果一味因循守旧地效仿古人行为,机械地背诵无法理解的四书五经,这样就违背认知发展规律,由此养成读书摇头晃脑、说话半文半白的毛病就更显迂腐;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变相宣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就是误入歧途[2]。三是要兼收并蓄,不开偏方。注重国学,也不是强调只重国学。古今中外的语文经典美不胜收,当代文化、外国文化,同样有很多优秀的经典。我们要给学生烹制一道各种味道、各种营养的大餐。大数据时代,青少年要学的东西,比老一辈当年多得多、新得多,个人意趣所在和学识水平也各不相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国学放在首要地位,语文教师也没必要都成为国学大师。
3.2 教学方法上应师旧创新,古法今用
高考卷里考察文化素养和阅读经典的能力的分值很高,但教材中只选取极少经典,只涉及部分内容。国学讲求长期积累,语文需要反复训练。我们应借鉴国学模式,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精略结合,读诵结合,读写结合,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是要由精入泛。“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读书方式全在于“会意”,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古典名著浩如烟海,中学生时间、精力和阅读能力有限,鼓励他们少量精读,认真把握,大量的粗略浏览,部分名著还可以跳读,跳过相对艰涩或者平庸的部分,各种阅读方式互为补充,充分发挥阅读效益。二是要口诵心惟。古代私塾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诵读,就是朱熹说的:“读书须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与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狠抓“虚心涵咏”“成诵精熟”,让学生在“口诵心惟”中增强语感、品悟与记忆,从而能更好地领悟古诗文的文质兼美。三是要追古溯今。于丹将国学经典阐述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并且又结合了身边的很多生活实例,增强了时代气息,深受人们喜爱。教师在组织国学教育中,不应枯燥地讲解、机械地记忆和索然寡味地教学,可以借助现代传媒,从当代人的角度解读经典,启发学生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四是要以读促写。西汉杨雄:“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古人的经典融合了精湛的文学技巧与高深的文化造诣,了解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及修辞等方面的“妙手天成”,对学习写作有很大借鉴。可以指导学生随时记下体会、评价;可以让学生改写、仿写、续写名著,依托名著故事新编,对名著再包装;还可以举行报告会、论坛等,发表不同意见,不断增强学生的赏析、想象及写作能力。
3.3 师资培养上应知行合一,壮强补弱
国学教育的推广有赖于中学语文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国学素养的高低又关系到国学教育推广的程度。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国学素养呢?又该如何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国学素养呢?
一是要博观约取。国学的主要内容是经史子集。目前,语文教师比较重视学习集学知识,忽视了经学、史学、子学知识的学习。究其根,集学是建立在经学、史学和子学的基础之上。著名国学学者李里先生曾经比喻:国学中,经学为魂,史学为肉,子学为经络,集学为外貌。语文教师应加强经学史学子学的研读。二是要固基立强。语文教师应以吃透教材里的古典诗文文本为最基本层次;在此基础上,制订读书计划,阅读与教材文本相关的国学经典全本,较为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对国学兴趣较浓的教师,应有更广泛的涉猎。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国学素养较深的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成为国学研究者。三是要外引内联。学校可以大力引进校外资源如国学教授、国学研究专家等来校讲学,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兴趣、振奋精神;可以选派种子选手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培训。同时,校内的老师,可以是语文同行,也可以是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老师,互相联系,共同学习,一起分享,共同提升,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
总之,国学熏陶是围绕语文教学的良性互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中,如何推进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更深的思考。
[1] 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0(9):4-7.
[2] 姜雪剑.国学学习应有所选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1):1.
(责任校对 晏小敏)
20150203
余利(1975- ),湖南浏阳人,中学高级,硕士,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G632.0
A
1674-5884(2015)05-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