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课开展药理实验教学的探讨

2015-03-31 16:34:57
大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理实验课血压

胡 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采用微课开展药理实验教学的探讨

胡 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随着微课教学的兴起,这一新颖的授课方式逐渐走进高校课堂,并得到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结合微课教学的独特之处与药理学实验授课方式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探讨采用微课进行药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及方法。

微课;药理实验;教学设计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1]。自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的概念后[2],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推广开来。我国广东地区已经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了首届“全国微课教学设计大赛”,将微课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应用推向了高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微课教学案例[4]。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的优点被广泛认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微课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知识面走向精与专,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5]。

药理学是医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6]。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性的,药理实验课是药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加强药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7]。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是每一个药理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微课教学的独特之处与药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来探讨微课药理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1 采用“微课”开展药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传统的药理实验教学是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的方式。在实验课中,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同学们分组进行练习,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掌握实验药物的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等理论知识,又要锻炼实验动手操作能力,非常不易。而教师往往一人面对数十学生,很难逐一兼顾,教师必须反复示教,既耗费时间,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学生能否掌握实验内容,全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课后无法回顾复习,这也是药理实验教学难点之一。微课的出现,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微视频中,教师可将示范过程摄录下来,配以文字和语音的讲解,将实验课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更形象、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过程及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部分视频可先在理论课上播放,给学生具体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在扭体法镇痛实验教学中,单纯用语言或文字描述扭体反应很难做到形象生动,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模糊,如果能播放一段小鼠扭体反应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学生就会清楚的认识小鼠扭体的具体反应,在动手实验前就不会手足无措。另外,采用微课教学后,教师反复示教的次数减少了,节约了示教时间,就能进行更具体的操作指导,学生们的练习时间也增加了,实验获得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微课是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进行教学交流,学生不仅仅在教室、实验室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学习,也可以在家或宿舍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弥补课堂听课的不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直观、反复地学习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教学素材将极大的扩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微课教学对于场地、教具和教师都无特殊要求,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教学形式上的深加工,这一方法是值得尝试的。

2 微课在药理实验教学中的设计要点及方案

(1)药理实验微课设计要点

①微课资源的建立必须是有效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实验现象的重复、大篇幅的分解细节。微课教学应结合原有实验教学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根据重、难点将实验课中的实验机理、现象,以及实验使用到的学生还没接触过的仪器设备的操作等通过视频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某项实验操作技能及原理。

②微课中的PPT设计力求做到一目了然,文字简练,张数不宜过多,否则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而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微课设计的起始部分要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高度兴奋,激发起学生的实验操作欲望。

③微课中各部分的衔接应有逻辑联系,提问要有质量、有目的。收尾时,要归纳微课的知识要点。整个教学视频中不要出现与本次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和背景,避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受到干扰。在整个微课过程中,可加入舒缓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放松情绪,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在学习。调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达到教与学的充分结合。

(2)下面以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影响的实验为例,探讨微课设计的具体方案。该实验可分解为两个微课单元。

①家兔手术。视频:题目显示过后,教师开始讲授实验,教师采用固定位授课的方式,以简洁的语言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然后转接入 PPT,以大纲的形式介绍本实验的整个操作顺序,注意文字与图片的比例协调。接着着重录制颈部手术部分,包括钝性分离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颈动脉插管、通过注射器推送给药的全过程。镜头对如何握持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与组织接触的部位给予特写,避免了传统实验演示中学生无法近距离观看操作细节的弊端。在展示操作的同时配以语音和文字介绍,强调操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发生的误操作,随后将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分别展示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第一部分演示结束。

②计算机血压检测系统。视频:第一段视频为计算机血压检测系统的画面,首先简要介绍该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电脑操作的过程使用屏幕录制软件 Freez Screen Video Capture录制,教师一边操作电脑一边通过语音讲解。简介过后进入软件应用部分,在显示屏上展示颈动脉插管结束后正常血压的曲线情况、给药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然后用分屏显示的方法展示家兔给药过程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与此同时,用语音及文字的方式描述观测血压变化的要点。电脑操作结束后引入一段PPT和FLASH动画,讲解所给药物造成血压变化的因果关系,学生在理论课上的学习的知识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PPT 和flash动画尽可能简单明了、易于理解。至此第二部分演示结束,学生进入实际操作课程。实验课前及课后,学生都可以选择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帮助掌握记忆操作要点。

3 讨论

药理实验微课可以通过教师讲述、手术视频、动画、动物解剖图片等方式展示,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前或实验课上直观地看到家兔的手术,避免了各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分别要老师示范或直接由老师代替学生操作。可使学生的操作效率及操作能力得到大幅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影响的作用机制的视频也加深了学生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影响的理解。无论是实验操作的微课视频还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微课视频都更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微课和传统视频的区别在于微课的制作方式更多样化,短小集中,设计的理念也有所不同。在微课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不足,不断创新寻找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内容的设计上,教研室所有教师都可以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整合大量的信息。视频中可以预留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在实验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药理实验课上更积极、主动的完成实验。

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知识载体,具有易于贮存和传播的特性。微课资源可以保存为MP4、AVI和FLV等数字多媒体格式,然后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和交流,同行和学生可以在台式机、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上下载观看,进行交流和学习。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微课视频传输的知识更具拓展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微课这一教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仍然无法取代传统的实验操作课。实验操作讲求的动手能力是只有真正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和提高的,微课的作用只是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操作要领的作用。

总之,微课在药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的特点正好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无需再对场地和教具进行投入,只需将教学元素进行重新设计组合,以新的方式展示出来,相信药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Shieh,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 55(26):A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进展说明[EB/OL].http://weike.enetedu.com.,2014-01-15.

[5]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6]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刘彬,刘慰华,张竞之,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与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0):93-94.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Micro-lecture got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staff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is paper, the feature of micro-lec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course were combined to investigate possibility and methods to apply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Micro-lecture;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G42

A

1008-1151(2015)05-0118-02

2015-04-11

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桂科基字[2014]32号);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桂教科研[2013]20号);广西重点学科(壮药学)(桂教科研[2013]16号);“中药创新理论与药效研究”八桂学者项目。

胡颖(1979-),女,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教师,药师。

猜你喜欢
药理实验课血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1-27 02:36:10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33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