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左海艳
探究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左海艳
学困生是指智力很好,但是学习困难、厌学以致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 教育意义 转化策略
学困生往往是班级里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些突出缺点,表现落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
1.认识能力较低,情感起伏不定。这一群体往往十分敏感、自卑,但自尊心极强。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差,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就会比较多,加上同学的讽刺挖苦,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性格孤僻冷漠、自由散漫、意志薄弱、逆反心理严重。脱离群体极易受到不良诱惑,做出一些傻事还不自知。他们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常常言行不一,利用说谎掩盖自己的不足、缺陷。
3.好逞强,习惯不良,凭义气行事。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有难同当,学困生往往犯错误也不觉得是错,而是自甘堕落,甚至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同学向老师反应情况是“出卖朋友”,造成日常道德行为和日常行为习惯不统一。学困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关系密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时往往需要他人帮助。解决问题之后,学困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真正理解和执行新课程目标和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使学困生能够和普通学生一样公平地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进步的喜悦。教师应树立不放弃任何一个品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意识,努力通过多种方法逐步改善和提高学困生的状况。
1.热情关心,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和学困生做朋友,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利用和学困生在一起打球或做游戏的方式融入学生中间,相互了解的同时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转化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打造自信。
2.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爱心驱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学困生往往缺点比优点多,他们犯错误的次数比较多,教师要有耐心,要利用丰富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转化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慈母般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宽容、谅解,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帮助,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信心。这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教师要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态度,与学困生进行心灵沟通,真正体现为品格意志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的良好期待会增强学困生的信心和希望,从而使其加倍努力,获得更大进步。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学习智力测验表明了教师的期望作用。这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暗示了教师独特的深情会使学困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教师应固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对他们满怀期待,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充分可以感受到信任、尊重和期待,他们就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愿意亲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采取鼓励的方式,表扬肯定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学困生的自尊心很强,学困生没完成作业时,教师不要批评学困生而应表扬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这样学困生就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完成作业。教师还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从而变成前进的动力。由于学困生的成绩不佳,他们往往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要消除这种自卑心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鼓励的方式会对学困生产生极大影响。教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都会对他们的心灵起到安慰和激励的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要给学困生创造闪光的机会,注意观察、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促使学困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从而树立争取先进的勇气,并且为了争得班级荣誉而努力。教师在教育中要尽量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让每一个闪光点都熠熠生辉,成为星星之火,最后光芒四射,形成转化学困生的燎原之势。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最大心愿。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要以情感化,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习兴趣,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优势,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学困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思维得到升华,转变思想理念,从而真正进步、提高,使学困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1]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2]王在勇.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2
[3]卢鸿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湖南教育,2003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老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ISSN2095-6711/Z01-2015-1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