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小静 汤晓蒙
高瞻方远瞩 伐谋乃上兵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述评
□ 汤小静 汤晓蒙
在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须通过长远规划来应对环境和自身的变革,以提升自身反应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相应地,高等教育战略管理显得愈加重要。但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从理论层面看存在不少误区,由此衍生出实践层面的短板: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还停留在战略决策和规划的初级阶段,战略管理过程重制定而轻执行等。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卢晓中,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运用多学科理论展开研究,既注重理论基础、战略管理模式等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注重对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实践进行研究,既关注高校和学科等微观层面,又更加强调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这一宏观层面的研究,既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的现实问题,又不拘泥于本土研究。
(一)发展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多学科交叉研究
该书关注多学科研究对于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从发展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观点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问题,基于发展学的话语系统构建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思想和观点具体分析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全过程。该书的多学科研究以相关学科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又不依附于“源理论”,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的观点,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实践,实现了多学科观点“高等教育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分析高等教育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根据所涉及的层次可分为总体层(宏观)战略、业务层(中观)战略和职能层(微观)战略三个层次,三个层面的战略构成有机的战略结构体系,缺一不可。该书在宏观层面选取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战略管理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宏观层面的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中观层面,对高等院校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规划)、关键(战略实施)、保障(战略评估与控制)及高等院校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作了比较充分和系统的研究,充分揭示了作为高等教育核心主体的高等院校,应当如何开展战略管理。在微观层面关注学科发展的战略管理策略,并对学科发展战略实施和评价作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为学科战略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三个层面的全方位分析,有助于各个层面深刻理解战略管理的精神实质、快速把握战略管理的重点、有效开展战略管理工作。
(三)中国问题、国外经验、经典案例:提出解决之道
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本土性极强的学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从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实践及其需求出发,放眼世界,博采众长,通过比较和借鉴,选取经典案例,为中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该书不仅对高等教育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更注重对实践的关照,对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具有代表性和关键性案例进行分析,例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变革的战略管理、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变革的战略管理、印度IT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斯坦福大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管理等,总结其经验并吸取其教训,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和问题深度结合,寻找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解决之道。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首先清晰界定了战略管理、战略规划等概念,对二者的内涵和关系进行了严谨的定位和区分,促使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研究从战略规划阶段走向战略管理阶段,从单纯注重战略决策研究走向关注战略管理研究。其次,在研究中紧紧围绕和把握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较好处理了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其他公私部门战略管理之间借鉴、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再次,该书强调必须由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并将战略管理研究从院校的中观层面扩展到国家或区域的宏观层面和学科的微观层面,并且要注重研究各个层面的特殊性,不能机械地将战略管理理论套用到所有层面。
该书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实践的深度关照,首先在辨析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实践中出现的战略目标不明、战略选择趋同等诸多理论问题,为管理者提供了明确、清晰的理论支持。其次,强调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必须抛弃“传统的、机械的、竖直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寻求新的组织运作,以体现战略管理灵活性、知识的创造、协同合作等基本特点,必须从战略决策和规划这种朴素管理走向战略管理。”再次,该书强调必须摒弃战略管理重文本而轻执行、重领导意志而轻民主参与、急功近利等思想,注重对整个战略过程的控制,避免战略规划只是“美妙空文”的局面。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较为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战略管理图卷,并指出无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理论多么高深、实践多么复杂,最核心的一点,则是树立“战略”思维和高远境界,又如著名战略研究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扉页上所说的,“伐谋皆上兵,卷帘天自高”。这才是战略管理的意义之所在。
(汤小静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