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乐理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2015-03-31 11:21:53周智艺
大众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乐理乐曲教学质量

周智艺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浅谈提高乐理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周智艺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精神文化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高校乐理教学方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乐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乐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乐理教学水平,但学生对乐理教学积极性并不高,认为乐理知识枯燥无味,甚至引起了大部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反感,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无法提高,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乐理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挖掘乐理知识的内涵,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探讨高校乐理教学的新路径,这对于提高乐理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高校;乐理教学;路径

乐理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不仅传承了华夏民族优秀的中华文化,更促进了乐理知识的长远发展,从传统的民间小曲延伸到当今的专业的声乐理论,乐理文化日益成为民众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目前,高校十分重视乐理教学,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陈旧观念的束缚,乐理不论在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还是在授课形式上,都过于传统、保守,无法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形势,民众对声乐的需求远远大于声乐自身的发展,尤其在高校学生当中,声乐基础知识薄弱,单纯的声乐教学,让课堂氛围变得死板、僵硬和机械,只有充分挖掘声乐理论的内涵,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声乐学习中来,不断优化声乐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促使学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1 高校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音乐教育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在新形势下,乐理作为音乐的重要部分,更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乐理教学已成为提高大众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方式。高校作为传承和教育知识的重要平台,发挥乐理教学对师生的积极作用,不仅能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对乐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更能促进文化艺术价值观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因此,充分重视高校乐理教学,实现文化艺术传承,培育文艺氛围,让乐理文化和知识根植于师生心中,从而提升社会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1.1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保存文化底蕴

乐理教学,自古有之,古人通过音乐和乐器,表达了对这个国家、人民、家人和官场等多方面的感情,用乐曲表达了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并通过岁月的积淀和后人的完善,无数乐曲成为了流传后世的绝唱。在艺术传承的过程中,乐曲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关键,应该充分吸收传统优秀乐曲文化的精髓,结合时代文化发展趋势,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在乐曲的格调、选词、赋意和腔调上,不能摒弃乐曲文化的核心,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传统优秀乐理文化是经过无数辈先贤哲人传承下来的,只有将传统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乐理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才能促进乐理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乐理教学是将乐理知识教授给学生,只有将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通过传授的方式,一代代传授下去,才能促进乐理知识的传承,才能加深文化底蕴,实现乐理文化对现代文化的促进作用。

1.2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增强实践能力

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乐理教学是音乐专业学生学科的基础课程,是提升学生乐感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步骤。传统的以纯粹理论教学的方式,虽然能够加快学生对乐曲理论知识的了解进程,但却不能保障乐曲教学的效果,高校学生在学习乐曲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对乐理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了解和实践来确保学习质量,很容易造成乐曲知识的遗忘。目前,现代化的乐曲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不仅将课本上和理论上的知识,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还能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通过乐理教学,一方面传承着传统优秀文化,更培养了学生对乐理的理解,使高校养成一种学习乐理的浓厚氛围,学生通过实践,反过来促进对乐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学习,因此,高校通过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加了高校学生对高校教师教授乐理知识的认同。

1.3培养良好人文气息,改善社会风尚

乐理作为文化艺术发展的瑰宝,不仅可以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社会人文气息,又可以促进乐理文化的发展,改善社会新风气,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虽然物质经济高度发达,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培养越来越下滑,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和粗鄙化的趋势,道德滑坡,人们之间的礼仪和优秀传统作风丧失,社会风气萎靡不振,不仅在外国人面前展露了我国公民不文明举止,损害了国际形象,更不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加强乐理知识学习,高校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将古代传统文化和乐理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民众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素质,高校学生在新风尚礼仪的带领下,对乐理文化日趋认同,并通过积极学习和实践探索,通过乐理将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出来,这既让乐理文化结合了当今社会发展实际,又促进了高校乐理教学的转型,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社会风尚。

2 高校乐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高校乐理教学的日益普及,乐理知识逐渐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乐理教学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学校对乐理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不强,学生的乐理基础层次不齐,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乐理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1不够重视乐理教学

在高校的乐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乐理学习方面有自己的方式,只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偏爱于单纯的乐器学习,比如对吉他、弹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学习,造成他们自身对乐理知识的欠缺。据调查,在高校的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因为兴趣和爱好,对自己钟爱的乐器进行学习和表演,在思想和行为认知上将乐曲能给自身带来的成就进行扩大化。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弹奏技巧的提高,注重对乐器的勤加练习,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掌握熟练的技巧,弹奏节奏,老师很少对其进行约束,让其凭着学生的主观意识自由发挥,而忽视了对乐理知识和理论的专业学习。由于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乐理专业学者,经过多年的艺术教育和实践经验,教师自认为拥有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对乐理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乐理基础知识的教学。高校教师通过等齐划一的方式,将乐理知识通过课堂授课传授给学生,并认为这是最基础的乐理教学,但由于学生对乐理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致,尤其是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对乐理知识掌握程度低,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和系统的学习,乐理基础很差,造成高校学生乐理基础知识欠缺的局面。

2.2学生基础差异大

在高校招收学生的过程中,由于各学生对乐理知识掌握存在巨大差异,学生对高校教师授课所掌握的内容,在理解和运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学生,家境比较殷实,从小就接受了音乐教育,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很小接触乐器,到了高校之后,对乐器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对音乐的乐感和掌握程度,自然比同龄学生强,甚至一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乐器和音乐的接触,只是在学校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乐器,有些学生对乐器进行学习,只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已,将对乐器掌握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进行统一学习,高校教师教学有其一定困难,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既要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照顾,又要让基础好的同学保持学习上进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很难统一安排进度,如果授课方式同基础好的学生保持一致,基础差的学生会跟不上进度,如果同基础差的学生保持一致,基础好的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重复学习,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对乐理知识掌握差异明显,造成教学质量不高。

2.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乐理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在长期的反复学习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高校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传统、单调和单一,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教学方式古板,没有新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却没有认真听,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乐曲的起步阶段,老师只是沿用以前的方式教学,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教学脱离学生需求实际,再加上学生对纯理论的教学不感兴趣,学生只注重追求实效,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方式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修改,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学生对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非常厌倦,从而造成对乐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逃学和辍学的想法,教学质量严重下降。高校教师授课不仅教学方法单一,且教材,设备过于简陋,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对乐器学习的热情,这与教学方式单一,设备简陋等方面,有着重大关联。

3 创新乐理教学的路径研究

在新形势下,乐理教学效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目前乐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该转变乐理教学模式,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更新乐理教学设备和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时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采用现代教育方法,不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对乐理掌握的差异,采取差异性与统一性授课的方式,不断调整教学理念,积极开发学生对乐理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1转变乐理教学理念,提升乐理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转变乐理教学理念,促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革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结合时代特征和乐理发展趋势,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学习质量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积极互动和实践,挖掘学生对乐理学习的潜能和激情,通过统计分析和抽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并以此来改进教学方式,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实践进行独立和团队创造,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乐曲学习的心得和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需求,将授课方式和实践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健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机制,不仅局限于对乐理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不对提高学生对乐理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促进学校乐理教学模式的抓变,从而提升乐理教学质量。

3.2进行灵活性和趣味化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主要采取“教师积极讲解,学生被动听取”的方式,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主要沿袭以前的模式,这种方式虽然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填鸭式教学让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死板、枯燥和乏味,教师全身心的授课,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学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且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起来,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效果差的局面。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探索趣味性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取猜谜语和歌谣的方式教学,通过文学典故,奖励乐曲的来源,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乐曲学习的意义与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起来,同时在讲解音符的过程中,通过形象的方式,将各种符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并鼓励学生对乐曲创作发挥自身的想象,与此同时,再结合书本和理论知识,将乐曲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增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氛围,鼓励学生多实践,提高学生积极性。

3.3将信息技术与乐理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为现代乐理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还实现了乐理知识同音乐鉴赏的有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感觉到乐理带来的魅力和震撼,不仅能控制授课的速度,方式,和掌握授课的节奏,还能充分授课,加深学生学习记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分析作品和学习作品的能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式。乐理知识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只有结合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教学模式的更新,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出来,不断推进高校乐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实现高校乐理教学模式的真正突破,并为学生带来真正的教学效果,为高校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乐曲教学氛围。

乐理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培养乐感、增强学生艺术底蕴的重要内容,作为与大众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乐理教学日益受到大众的认可、支持和理解。在新形势下,只有转变高校乐理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发展方式,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乐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 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 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4]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Study on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musical gramm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economy, meanwhil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pursuits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especially in higher musical grammar education. But there's still many problems existing. As one of the major subject for student, higher musical grammar still play important role in capturing student's creativitive and musical sense .In despite of the constantly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students are still negative about it and thinking it is dull as ditch water. Student’s ability to practice musical grammar can not be improved, and the overall culture quality is low. As a result, only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improved by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and taking the form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ac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ical grammar education; path

G64

A

1008-1151(2015)12-0137-03

2015-11-15

周智艺(1962-),男,广西梧州人,广西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乐理教学。

猜你喜欢
乐理乐曲教学质量
始乱
读者(2023年1期)2023-03-06 15:58:19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2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23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悲伤的乐曲
画说乐理(七)
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 1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