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论框架下的有效教学行动表现

2015-03-31 04:38陈晓端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目标评价

陈晓端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近年来,笔者在对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走访一线优秀教师、深入课堂观察、观看分析中学名师的教学视频等方式,对有效教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结和总结。最后,依据当代教学论的框架,把有效教学的行动表现从目标到评价概况为如下九个方面。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其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够调控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激发教师与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和优化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要素,最终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反过来说,有效教学在行动上的首要体现就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此,我们可以从发展性、整体性和多维性三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和需要等实然状况为基础的,同时又超越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指向于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发展水平。

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体现在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的时候要遵循整体的、协调一致的观念看待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构成的有机系统,在充分理解层层细化的教学目标系统的基础上确立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意味着教学目标设计应关注学生知识、智力、能力、品德以及个性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针对传统的以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为价值追求的教学目标设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即三维目标。在知识和技能领域,知识不再等同于真理,在承认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接纳为教学的基础性前提下,更注重知识的生成性、综合性,注重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恢复知识的原始状态,因此在目标设计上强调学生本人对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和对知识的自我解读,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将三维目标的前两维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情感、态度观层面,首先确定其为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同时确立了其实现的基础为前两维的结合与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以学生现有的情感态度为基础,强调真实生活体验下的真情实感,注重情感教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关联性。

二、全面的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全面而充分的教学方案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概括起来,全面的教学方案设计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资源准备

课程资源包括要素资源和实施条件。要素资源就是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要素的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施条件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直接来源的资源。

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知识资源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程资源,任何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都必须将知识准备作为首要内容。有效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积极吸纳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但我们知道,知识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古今中外的任何知识内容都属于知识资源的范畴,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知识点在知识的海洋中也会有大量的相关知识,其中的许多内容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教师对于知识的选择就成为影响课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所选择的知识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呢?一是分析所选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体经验之间的关联程度,即生活化指标;二是研究所选知识是否脉络清晰、组织条理,即结构化指标;三是思考所选知识的学习是否能够引起学生思维或身体上的适当操作运动,即适切性指标;四是判断该知识是否具有生成性,能否作为学生吸收其它知识的先行组织者,即生长性指标。如果教师所选择的知识无法满足上述指标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改造,以服务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除知识外,自然情景、多媒体以及课堂情境内外的一切人、事、物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对于这些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需要遵循因地、因时以及因当下情况制宜的原则。无论何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在选择和使用时都应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根本标准。

(二)策略准备

教学是一种策略性活动,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例如,倾向于选择高控制水平教学策略的教师一般视教学为传授知识过程,而倾向于选择具有开放性教学策略的教师则一般视教学为师生的交往过程。教学策略有多种类型,如何在众多的策略中选择并安排适合本次教学的策略是一门学问,同样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讲述和板书,教学效果却差异巨大就是由于教师在肢体动作的安排,语音、语速和语调的控制,多媒体使用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策略安排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然而,即使是同样的策略,不同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如何将具有普适性的策略转变成为在具体情境下有效的策略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因此,有效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开发适合教师个人特点和具体教学情境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三)心理准备

教师的心理准备包括了解学生和教师心理的自我调适两个方面。了解学生是教师心理准备的最重要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知识准备程度、认知加工方式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前教育经验等方面的了解,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通过影响教师教学准备的针对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心理的自我调适则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所选教学策略和自身教学风格所进行的师心童化过程,即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的思考所选择的课程资源、教学策略等的适切性,以求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充分的心理准备是获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

三、清晰的教学语言表达

教学是通过师生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专门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是师生之间开展交流所依赖的主要媒介和重要工具。教师通过这一工具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信息的传递以及思维和情感的表达,而语言表达能力高的教师比语言能力低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术成绩。[1]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应该使用清晰的教学语言表达,其具有准确明晰、简洁练达、抑扬顿挫、生动活泼等特点。教师使用准确明晰、简洁练达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丰富的学术信息,提高教学的效率;使用抑扬顿挫、具有感染性的语言能够赋予教学以丰富的表现力,给学生以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师运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则能帮助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简而言之,清晰的教学语言表达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适切的教学内容呈现

教学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将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的精华传递给学生以促进其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教学内容是否适切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果,进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为了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其一,要处理好基于文本与超越文本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教材作为基础性文本的主干性作用,在对其进行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而要能够“对教材进行处理,能结合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学习目标,进行恰当的加工和改进”[2]。其二,要处理好关注知识和关注学生的关系。对于这两者关系的恰当把握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静态的规定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到的动态的体验性内容。诚如杜威所说,“教育并不是一件 ‘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3],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经验和知识基础等因素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起点,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最后,要处理好基本阅读和辅助阅读的关系。这是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本阅读,促使学生形成深厚的知识体系,掌握扎实的原理和技能,而且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之外的辅助阅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升其创造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五、互动的教学实践样态

互动的教学实践样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点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也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外的相关实证研究已经表明,“频繁的提问、班级范围内的交流、高阶问题和陈述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取得积极的效果”[4]。从互动主体的构成出发,课堂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两种基本的互动类型。就师生互动而言,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通过提问、反馈及非言语行为等方式传递对学生的关爱、赞美、信任、期望和鼓励,有助于师生间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融洽关系的形成;其次,教师能够从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对教学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根据学生的建议来改进和提升自身的教学。与师生互动相比,生生互动的类型更为多样,其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小组与小组的互动及小组与全班的互动,这一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其一,学生之间观点的分享、交流和讨论能够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度内化;其二,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交际能力的提升,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其三,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 “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学习集体的形成”[5]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出班级所拥有的内部影响力,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同伴学习资源,发挥学习集体的辐射性和弥散性作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综合上述论述,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的保障,是有效教学行动的重要表现。

六、多样的教学策略运用

方法是达成目的的桥梁。在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时候,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内容本身。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鉴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及思维模式的特点,更需要有效的、适宜的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为基础。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存在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所发挥的教学效果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同时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在把握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方式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第二,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显示其生命力,而教学内容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合理呈现,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教学实践的积累和反思。第三,与教师的个人特质和教学风格相符合。正如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早在1967年,里斯曼 (Riessman)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划分为强迫型、促进型、安静型、娱乐型、学术型等七大类[6]。拥有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总是根据自身的特质和偏好来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例如,学术型的教师最为关注知识,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传递教学信息,而娱乐型的教师对学生较为放松,他们对于讨论法、问答法的运用更加灵活。第四,以多样性和灵活性为追求。“没有什么单一的方法会对各种情景、各种教学目标、各个学生或班级都有效。”[7]因此,富有成效的教师不会固守某一种教学方法或生搬硬套,而是善于进行多种方法有机组合、综合并用,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变化的课堂情景。

事实上,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都是科学的。目前,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往和互动,倡导学生在对问题的争辩和讨论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科的特点和现场教学的情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由单向活动向双向互动、多向联动的方向迈进,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从而高效率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

七、恰当的教学技术介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其智能化、微型化、超容化、可视化等特点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计算机可以将发生在微观世界的运动用三维动画形象地表现出来,抽象知识的学习因此变得具体可感,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成效。但是,教师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追求并不意味着现代教学技术将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各有其利弊,关键在于教学手段的恰当使用。

黑板和粉笔虽然古老,但运用恰当也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用粉笔书写板书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处理板书的内容,再配以恰如其分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各种表情达意的姿势语言,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入透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功能强大,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例如,有教师在讲授古诗 《江雪》时,为了表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在他没有展示幻灯片之前,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都有一幅寒江独钓的图景,但是幻灯片的播放却使得学生多样化的想象统一为教师所展示的图景,可见,其对于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另一方面也会在无意间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空间。因此,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应该是理性的,要以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为导向,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丰富教学活动的方式、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

八、高超的教学艺术体现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又做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得巧妙,教出美感。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俞子夷先生所概括的,“我们教学生,如果没有科学的依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依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8]

有效教师的教学一定是在遵循教学科学所揭示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灵活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的。首先,有效教师在面对千差万别、随时变化的教学对象时,能够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学过程,对此,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明确表明,“最好的教师能够灵活使用计划”[9]以适应实际的教学活动。其次,有效教师的教学具有审美性,其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科学美,还体现在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简洁明快、层次清晰的板书以及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等等。再次,优秀教师在面对动态的教学对象和复杂的教学情景时,不会遵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性格气质和教学能力等因素做出灵活创新、独具特色的决策。

九、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

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及时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必须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而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实现的。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的过程,其不仅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有效教师能够明确教学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会 “变换反馈方式 (如语言反馈、非语言反馈或书面反馈)和反馈主体 (如自我反思、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以便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意见”[10]。换句话说,着眼于有效教学的评价信息反馈具有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和及时性等特点。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因此,基于有效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师应该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标,把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用,把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部评价相统一,以全面综合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找到进一步发展的基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意味着要突破以往的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方式,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去分析他们所思考的东西、去比较和辨别教师或他们自己头脑中的模式,去发现他们思维中发生的错误然后去进行自我矫正”[11]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教师需要将教学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强化正在形成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那些不当的学习行为和错误的学习反应。对此,美国学者布罗克哈特 (Susan M.Brookhart)在《如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一书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学反馈的恰当时机,“当学生对探讨的主题、任务或自己的表现还存有记忆的时候,当学生将学习目标作为当前学习目标而并非已经实现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应对他们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12]

上述基于教学论框架对有效教学行动表现的概括,尽管很难作为任何一门课程或一节课的具体教学操作流程,但它无疑可以被看成是整体课程教学的行动指南。笔者坚信,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对优质教学或卓越教学的持续追求,这九个特征,既可以作为评价有效教学的基本标准,也可作为新教师努力成为有效教师的行动蓝图。

[1] James H.Stronge.Qua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M].Alexandria:ASCD Products,2002:4.

[2] 崔允漷.有效教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

[4] Daniel Muijs,David Reynolds.Effective Teaching:Evidence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5:42.

[5] 钟启泉. “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 [J].教育研究,2010,(10):73-80.

[6] 麦金泰尔,奥黑尔.教师角色 [M].丁怡,马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4.

[7] 丹尼森.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 [M].张新立,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9.

[8] 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

[9] 荷烈治,等.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 [M].牛志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9.

[10] Jane E.Pollock.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One Teacher at a Time [M].Alexandria:ASCD Products,2007:70.

[11] 威伦,哈奇森,等.有效教学决策 [M].李森,王纬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9.

[12] Susan M.Brookhart. How To Give Effective Feedback To Your Students [M].Alexandria:ASCD Products,2008:1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目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