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静
高校科研评价与青年教师发展研究
●徐 静
高校青年教师是科研的中坚力量,但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存在行政化过浓、轻质重量和片面及主观等问题,使青年教师在科研资源配置中处于弱势地位,影响高层次科研成果的产出,只有在科研评价中去除行政化、重质轻量和客观量化,才能使青年教师的科研价值得到承认和尊重,并使其获得认同感,激发科研潜力,提高研究水平,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科研评价;青年教师;发展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青年一直都是科研的主要力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27岁就发表了代表作《企业的本质》,创立了交易成本理论,另一位诺贝经济学奖得主纳什年仅22岁就提出了“纳什均衡”博弈理论,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也是在年仅35岁就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物质镭,还有众多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基本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做出重要成就,其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出身。青年教师是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且成果颇丰,除了其自身的科研兴趣外,科学的科研评价、完善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美国是全球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其科研评价主要依赖市场化的评价机构,摒除人情关系等因素干扰,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经济回报率分析、指标分析等方法,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即使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其筛选专家也比较严格。客观、公正的外部环境,加上青年教师的热情、心智和精力,是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推出的保证。
我国最近三十余年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这都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高校教师是其中的中坚力量,但纵观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重要奖项,获奖的成果多归院校领导,而且基本都是任职以后的成果。虽然最近几年青年教师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都向青年教师倾斜,但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仍相对较差,科研项目申请难度比较大、科研经费少、科研条件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难以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由于科研环境不断变化,任何评价标准都不会一劳永逸。科研评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科研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及激励作用,对于相对弱势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更为显著,决定其成长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我国科研评价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分析高校现行科研评价环境下青年教师的机遇和挑战,期望通过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发展,多出优秀科研成果。
(一)科研评价行政化过浓
与发达国家“教授治校”的模式不同,我国高校仍为行政主导,具有行政职务的教授掌握着科研评价和资源分配,学术行政化在所难免,青年教师很难崭露头角。2011年11月和2014年1月,教育部分别签发了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31号教育令)、《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第35号教育令)两部规章,旨在推动和贯彻“教授治校”和“去行政化”的治校理念。2014年下半年,教育部核准发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章程,这些章程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北京大学首次创设监察委员会,清华大学的新章程中规定校长不能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但回顾南方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2009年就任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授治校”的理念,让教授拥有对学校的绝对自治权。五年过去了,朱清时校长面对巨大压力,道出了“改革的路径不是一条向上的直线,而常常是曲折的,前路有高有低,但最终必将攀登上顶峰”的心声与壮志,可见实现“教授治校”仍需很长的路要走。在行政主导的大学体制中,科研评价难以摆脱行政化。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虽然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但基本趋同,即不管什么类型的高校,都重科研、轻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初期很容易得到认可,也很容易获得行政职务。一旦获得行政职务,又很容易获得科研资源,甚至成为科研资源的配置者。于是,具有行政职务的教授们虽然行政管理占用了大量时间,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其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成果的推出,较之前没有行政职务相比,科研产量往往倍增,科研的层次也会突飞猛进,此时,行政力量迅速转化为科研资源。不难理解,一些高校的博士生们称自己导师为“老板”,因为博导大多都有行政职务,管理着学校和院系的各种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与其他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控科研评价和配置的权利,于是“老板”跑项目、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做项目,主要成果归“老板”的模式就出现了,并稳定运营。
青年教师短期内难以获得行政职务,一般都承担着较重教学任务,申请项目非常困难,经费得不到保证,且低职称导致低收入,即使怀有满腔的科研激情,也难以对抗苍白的现实。少部分有幸取得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本来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潜心科研,获得更多成就,但在“行政本位”的现实环境和思想影响下,很快会获得行政职务。一旦有了行政职务,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做管理,很难再延续原来的研究,就会不自觉地在行政主导的科研生态环境中进入“领导跑项目、青年教师和学生做项目、主要成果归领导”的传统模式中。因此,行政主导的科研评价必然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持续性,导致科研水平难以提高,优秀的科研成果难以出现,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二)科研评价重量轻质
由于学科的差异,对科研评价的标准制定一直是高校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没有客观的标准使得科研评价难以进行。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科研评价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科研评价体系,但科研评价体系基本类同,大多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的主体都是行政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本着高效原则必然会使管理评价趋于同质化和简单化,以节约管理时间和成本。从高校的管理实践看,大部分高校都将科研评价与个人的收入和职称评审挂钩,形成了由论文、项目、著作、专利和获奖四部分构成的科研评价指标。论文评价方面,理工科按SCI和EI收录的情况及中文核心、CN期刊定为五个档次或更多,社会科学按SCI、CSSCI、中文核心和CN定为六个档次或更多,要求教师每年完成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论文。项目方面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要求教师完成一定数量及级别的项目立项和经费。获奖和专利方面也会根据一定标准划分层次,要求教师制定目标并达成。著作方面将依据出版社划分不同的层次,在职称评审中要求有著作。这种考核表面上看起来已兼顾了量和质,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高校的考核期都较短,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快速出成果,都给出了量的规定,为了达成目标,在前期积累薄弱的情况下,青年教师被迫急功近利做一些质量较低的论文、项目和专利,从国内大量出现的超厚期刊、交钱就可发表论文及被ISTP索引收录就可窥见一斑。
(三)科研评价片面和主观
项目评审方面,我国每个层次的项目都建立了相应的评审专家库,部分项目不仅有匿名评审,还要进行会评,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流程上保证了项目的公平和客观,但从前期立项的情况来看,中标项目过于集中于某些高校甚至是某些教师。究其原因,一是项目在申报时国家基金委就已经根据其学校层次划分进行限项,造成申报时评价的主观和不公平;二是评审专家又都是已获得过项目的高校教授,没有其他利益不相关机构的专家,即使实行了同省回避制度,但学缘和地缘仍会影响到专家对项目评审的客观性。虽然近几年国家提高了青年基金的比例,但没有学缘和地缘优势的青年教师获得高层次项目的概率仍然非常低。各省市为了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设立了各种科研项目,出于管理的方便和行政化因素,项目评审的客观性难以保证。除了项目评审外,对科研成果贡献的评价也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各高校对于项目成果的评价仅限于已发表或已取得的层面,很难再深入评估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即使在项目成果鉴定或评奖时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内容,也多是要求提供政府和企业的采用文件,依据资料对成果的贡献进行评价。青年教师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难以获得上述资信文件,在成果评价中往往处于劣势,很难获得高层次的科研奖励。
目前,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还是以高校为主体,国家层面只对极少数项目、奖项和专利规定了评价标准,但仍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因此,建立一个“国家主导、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社会第三方力量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科研评价制度势在必行。近几年,高校青年教师的学历和科研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挖掘其科研潜力,就必须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尽快实现科研评价的去行政化,实现由重量轻质到重质轻量的转变,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贡献精确量化,提供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科研评价去行政化
行政化已严重影响到科研评价的质量和效率,并成为青年教师争取公平机会、获得更多科研资源的最大障碍,科研评价去行政化是挖掘优化青年教师科研潜力、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去行政化并不能简单地与教授治校划等号,而是整个科研管理过程都体现去行政化,使行政不为科研的主导,相反应该为科研提供支持和服务。科研评价去行政化首先应该提高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体现教授治校的精神,具有行政职务的教师应退出学术委员会,不参与对项目的评审及科研评价工作,减少行政干预。学术委员会根据学科和学校特点,制定科研评价标准,执行具体的科研评价工作,并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其次应转变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还政于学术委员会,由原来的管理干预转变为管理服务,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不再承担科研评价工作,而是负责进行科研统计,为学术委员会提供科研评价的各种条件,发布和保存科研评价的结果,负责从外部选聘行业专家或独立的专业科研评价机构,对学术委员会的科研评价进行监督,保证流程合规、结果公平公正;最后应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在科研评价中的机会,吸收部分具有科研潜力和科研热情的青年教师进入学术委员会,代表青年教师建言献策,并参与科研评价,提高青年教师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其科研能力。
(二)科研评价重质轻量
科研评价中量与质存在一定矛盾,不可能同时达成,高校应正确处理科研评价的量与质关系,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应同时制定科研量和质的目标,并以质为重。以量为重必然会导致快出成果,而以质为重才会出好成果。实现从重量轻质到重质轻量的转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科学设计科研评价体系,量质兼顾,但以质为重,高校学术委员会结合学校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科研目标责任,以量为纲制定基本目标,以质为纲制定远期目标,制定科研量是为了督促青年教师做科研,而制定质目标是希望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出好成果,逐步淡化量评价,提高质量评价比重,从而发挥科研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青年教师挖掘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水平;其次,结合学校和青年教师情况灵活设定考核周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必然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应和每个青年教师签订科研目标责任书,要求其规划科研期限和科研目标,然后依据科研目标任务书考核和评价其科研成果,促使青年教师自我加压,并有充分的时间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最后,提高高质量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具有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申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科研任务,变被动的适应为主动追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成果的层次。
(三)科研评价精确量化
只有科研成果得到科学公正的评价,才能使青年教师确认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也才能激发其科研热情。迄今为止,个人科研评价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Hirsch(2005)所提出的H指数,指数的构建方法为如果一个科学家发表NP篇论文,若有h篇论文的引用次数都大于h,而(NP-h)篇论文的引用次数都小于h,则该科学家的科研成就指数就为h。该指数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量质结合,迅速得到各国学者和科研工作人员的认可。随后,国内学者在h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hp指数和基于构造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模型(GFAHP)等方法和模型,在技术和方法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但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科研评价精确量化不应采用统一的标准、模型和方法,而应在国家主导下,强调学校的主体作用,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校和学科发展需要制定科研量化标准。由于历史、地域及其他诸多方面原因,高校科研资源禀赋、学科优势及发展方向各异,需要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客观评估以上条件,务实制定科研评价标准,体现出导向性和学科差异;二是制定操作性强的计算方法。学术委员会在制定标准时除了强调标准的可量化性,还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如考虑论文的质量是用被引次数去衡量,还是用所发杂志的影响因子去衡量,低层次论文与高层次论文影响因子是否具有可加性等问题;三是强调流程合规、结果公开透明。学术委员会在制定出科研评价方案后,需要组织所有青年教师学习,允许其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和意见,科研评价应严格按既定流程进行,并选择部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评价的结果向全体教师公开。
[1]严金海,黄毅.试论我国科研评价制度——从“方肖之争”说起[J].科技管理研究,2013,(3).
[2]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multiple coauthorship[J].Scientometrics,2010,(3).
[3]王明刚,许华.基于GFAHP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7).
[4]宋振世,周健,吴士蓉.h指数科研评价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
(责任编辑:许爱红)
徐 静/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任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