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临终关怀的一些服务现状进行论述,探讨我国患者临终关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提高我国患者临终关怀力度,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或建议。
【关键词】中国;英国;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
临终关怀不仅针对临终患者实施支持性医护及姑息性医护,同时也对患者家属实施相关照护措施,是近代医学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1],以实施临终关怀让患者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此类措施以"关怀"为重心,治疗为其次,让患者在濒死前最大程度减轻痛苦,增强舒适。本文以英国及我国的临终关怀做出对比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英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
1.1 纳入病例范围及服务对象
英国临终关怀机构中,纳入病例范围不分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且根据医师认定生存期不超过六个月的晚期患者,并根据医师建议患者是否去临终关怀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临终关怀机构中对儿童患者的诊断标准更加严格,有更严明的规章制度,且大多数此类机构相对独立,为患儿提供身心专业服务。针对晚期患者诊断的标准较为严格,包括病情诊断、病情评估、计划制定、讨论论证、服务项目调节、高质量服务、临终照护、临终安排、居丧照护等。
1.2 临终关怀机构规模庞大、齐全、服务全面
英国临终关怀机构齐全,且规模较为庞大、服务全面,提供社区服务、住院服务、日渐护理、门诊预约、医疗陪护、暂休看护、丧亲抚慰等等。其机构的类型有多种,一是独立的服务机构,此类机构以住院服务为主要方式,隶属医院、保健机构临床病房、家庭临终关怀病床等,其他机构包括有家庭病房、老年全托病房等,多由私人开办、社区或基层政府开办,管理机构多类且服务多样。
1.3 民众参与度高
据玛丽·居里中心统计,英国1/3左右人口参与过临终关怀事业,2007年临终关怀事业志愿者超过10万人,志愿者的总工作时间超过440万小时,2009年3月玛丽·居里照护中心收到450万英镑募捐,接头募捐超过129万英镑[2~3]。此些数据均说明,英国人民对临终关怀事业的参与度高,热心民众多。
1.4 专业的培训
尽管临终关怀机构种类较多,但所有机构的人员均要接受专业培训,尤其是注册护士、护理人员等,要进一步接受临终关怀的针对性培训,且英国设审计署会将培训的力度作为评估临终关怀机构的指标。尤其是老年全托护理院内,超过50%的老年全托护理院会对员工展开定期培训,且将培训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员工的资质考评。
2. 我国患者的临终关怀
2.1 我国患者临终关怀的不足之处
我国对于临终关怀方面的普遍认知力不够,因受传统思想影响,国民忌讳死亡,且对死亡有部分不科学认知,部分理念与临终关怀理念差异较大。其次,我国大陆地区对临终关怀机构的设立较少,覆盖面积过窄,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此机构设立,虽然我国有施榕的"施氏模式"及李义庭提出的"PDS"模式,但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发展过慢,未取得显著性进展;再者,临终关怀事业资金筹建也是我国存在的问题,因资金问题导致机构设立过少也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除了李嘉诚资助的20多家宁养院外,其他大多数临终关怀机构资金运筹过于艰难,是导致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此外,我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工作人员考核、培训等也存有不足,专业性人才匮乏也是其问题之一。
2.2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对策
①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基本保障在我国实施较好,但临终关怀与基础医疗保障结合力度不够,若能够提高其结合力度可推动医疗机构、临终关怀机构的互相转诊及配合,对于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有利。②建立筹集资金的多种渠道,资金筹集问题是制约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资金筹集方面,建议不仅国家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社会各界也应予以资金支持,若多渠道募集慈善资金,英国的资金筹集方式就值得我国借鉴;但是借鉴之前需加大对临终关怀事业的宣传力度,使国民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认知率、认知度提高,转变自身对死亡的传统观念。③加强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患者及患者家属自然接纳死亡、坦然面对死亡,我国临终关怀之父崔以泰教授曾说过,"人们在死亡观念上还有待改变,'优死'还需要进行教育,进行正确对待死亡的教育以提高人民对死亡的价值、规律及生命质量的认识,以建立合理的心理适应机制让患者及家属自然、坦然地面对死亡。"因此,对于患者家属或患者渴望通过常规治疗延续患者生命、以各种方式拒绝接受死亡、以秉承"孝道"延续患者生命增加患者痛苦等观念需要改变,通过死亡教育让患者舒适、安详死亡、让家属及患者接受死亡是关键。④加强临终关怀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从业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及社会工作者,要定期开展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对社会工作者实行照护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及专业素质,也可外聘专家进行授课讲解,提高医护人员职业水平。⑤以多种方式实行临终关怀服务,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应集合国情来开展多方式服务,可以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结合,可增设家庭看护病房,可以将"施式模式"应用到农村患者的临终关怀工作中,亦可将养老院结合,院内开设相关病房,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展开临终关怀服务。
3. 结语
相较于英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我国相关事业发展明显过于缓慢,资金筹集不足、机构设立覆盖面窄、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且因国民传统思想限制对死亡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通过借鉴英国临终关怀机构设立来改善我国的相关现状,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