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句容市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王振秀
小班幼儿年龄小,模仿能力强,音乐游戏是他们热衷的活动之一。在音乐游戏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展开想象,也可以获得情感的体验,更可以享受到游戏的乐趣、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在音乐活动《猫捉老鼠》中,我惊奇地发现:幼儿对旋律接受快,对游戏情节颇感兴趣。而此时我们小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可爱的小鸡”,幼儿已初步了解小鸡的形态、习性,他们喜欢像小鸡那样跑来跑去,学鸡宝宝吃米、睡觉,一个个模仿得惟妙惟肖。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在师生共建的基础上,一个崭新的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诞生了。
1.幼儿能够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幼儿能够随音乐表现游戏情节。
1.选一名大班幼儿演老鹰。
2.老鹰道具、头饰,母鸡头饰。
1.情境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有一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和鸡宝宝在院子里找东西吃,他们跑来跑去,跑来跑去,看到地上有很多米,就高兴地吃了起来,鸡宝宝的肚子吃得饱饱的。这时候,他们想睡觉了。
(此刻,幼儿听得非常入神,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极其安静。)
(刮风声起)教师:啊呀!不好,老鹰来了,宝宝们,赶快到妈妈身边来!(老鹰出场。一老师头戴有立体感的老鹰道具,身披深色披风,十指尖尖,十分凶恶、逼真。)
鹰:咦!小鸡到哪儿去了?怎么不见了?我还是到别的地方去找吧!(老鹰飞走)
(从老鹰入场到退场,有三个小朋友吓得哭了起来。有的说:“我怕,我怕。”有的说:“老鹰来了 ,老鹰来了。”有的紧张地靠近我,发出尖叫声。这出乎我的意料,我连忙说:“好宝宝,不用怕,妈妈在这儿呢!勇敢点!”我一边说一边用双臂当大翅膀,孩子们静静地躲在我的双臂下,停止了哭叫。)
教师:宝宝们,不用怕,我们回家吧!(幼儿入座)
教师:老鹰走了,你们开心吗?(开心)那我们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
教师小结:导入是活动的开端,也是活动的定调所在。如果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幼儿爱学的激情,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情景,接着运用“老鹰”出场这一表演使幼儿进入“鸡宝宝”的角色。也许道具制作得太逼真了,他们居然被吓哭了,好在我及时稳住了幼儿的情绪。可见,作为教师,一定的课堂教育机智是必备的。
2.玩游戏
(1)第一遍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请了一位小客人演老鹰,鸡宝宝表演时听好音乐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在鸡妈妈的陪伴下,鸡宝宝开心地玩起了游戏。当听到一只老鹰飞过来时,鸡宝宝机灵地蹲了下来,有几个孩子很紧张地悄悄挪到了我的身边,我用食指放在嘴边轻轻地嘘了一声。)
(2)第二遍游戏
教师表扬小鸡聪明勇敢,提醒鸡宝宝躲好了就不要动来动去,否则会被老鹰发现。
(游戏中,孩子们少了先前的胆怯,而多了几分轻松,有节奏地做着动作。)
(3)第三遍游戏
教师:谁愿意和小客人一起演老鹰?
(看见可爱的老鹰头饰,有很多小朋友都想扮演老鹰,可是仅有的十个老鹰头饰远远不够。)
于是我说:“我的鸡宝宝太少了,妈妈会很伤心的。”
“妈妈我来当鸡宝宝”,那些没有头饰的孩子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游戏进行中,扮演老鹰的一位小朋友没有等到最后一句就抓起了小鸡,我见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就未加提醒。)
教师小结:音乐还未结束,一幼儿提前抓“小鸡”,因为当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所以我并未在意,从而造成其他幼儿的模仿。我当时应立即提醒幼儿把握好音乐节奏,遵守游戏规则,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并对幼儿的细微举动明察秋毫,及时作出必要的反应。
(4)第四遍游戏
教师鼓励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听到老鹰来的音乐就迅速回家。
有了前面的游戏经验,孩子们表演热情高涨,一边唱一边表演,但是又有两个扮演老鹰的小朋友提前抓起了小鸡,鸡宝宝吓得一个个跑回了家。
(5)第五遍游戏
教师提醒扮演老鹰的幼儿在最后一句才能抓小鸡。
(看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又临时加了一遍游戏,扮演老鹰和小鸡的幼儿伴随着音乐,极其投入地做着动作,表演大方而大胆,游戏情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教师小结:游戏一共进行了五遍。但这几遍游戏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变化、有内容的。“老鹰”这一角色我先请一大班幼儿扮演,然后请本班幼儿和大班幼儿一起扮演,最后让本班幼儿自己扮演,逐层深入。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幼儿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从害怕到谨慎,再到大胆面对,最后轻松游戏,老鹰、小鸡的形象已深深地烙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以至于他们反反复复、乐此不疲地玩着。
3.结束部分
教师:呀!时间不早了,该吃饭了,宝宝们我们到外面去找吃的吧。
在幼儿还沉浸在浓浓的游戏氛围之时,游戏活动结束了。
1.活动内容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趣味性强,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老鹰、小鸡是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它们的特点明显、易于表现,活动情景导入形象、逼真,很快将幼儿置身于浓浓的游戏情境中。
2.教师对新《纲要》领悟深,教学观念新,活动中视幼儿为主体,充分理解幼儿,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在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和谐自然,有较强的亲和力。
3.对于活动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处理得及时、到位,体现了教师心理素质强,遇事沉着冷静、灵活自如,有较强的教育机智。
4.在每遍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表现都做了评价,能够做到逐层深入,有重点地点评,用鼓励性语言点评。有一个建议:第一次一个幼儿提前抓“小鸡”时,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在下一遍游戏时,教师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提醒的重要性。
(活动点评人:凡阳市新时代幼儿园园长)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幼儿,使幼儿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幼儿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幼儿体验乐观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这一节音乐活动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渲染了课堂气氛,幼儿情绪高涨,听课专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的确很重要。
在实施《老鹰捉小鸡》这一活动时,教学情境的创设给活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形象、逼真的老鹰角色把幼儿吓哭了。试想:如果当时教师束手无策的话,其余幼儿可能会跟着一起哭,那么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可能会造成幼儿恐惧、害怕的心理。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必要的,但我们应把握好 “度”。如果在实践中超过这个“度”,教师应该及时做好调整,将僵局“转危为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灵活地处理好一些突发事件。正如新《纲要》中所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平时的教学中,幼儿积极的活动表现和反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我们将偶发事件作为幼儿的情感体现、需要体现,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偶发事件就不再那么可怕,而且是那样的难能可贵。我们何不抓住教育契机,捕捉它们,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呢!依据即时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这样才能使教育氛围和谐愉快,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