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何 建
科学课堂生活化的有效探索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何 建
初中科学学科的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概念、规律都从自然现象中总结、归纳而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出概念、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本文从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生活化的开发和教案设计生活化两个方面,阐述科学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与初中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科学课堂更加生活化。
教学资源 生活化 教案设计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初中科学学科的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关概念、规律都从自然现象中总结、归纳而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出概念、规律,同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教师只有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将经常接触却不明白的科学道理与教学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不只会解题,还能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了达到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非常重要。
教学资源开发需要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应用水平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开发科学教学资源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最为熟悉也最感兴趣,同时也容易激起科学的探究欲望。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掘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这是最便捷、效果最突出的课程资源。这些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简单材料经过精心整合后就成为有效的科学教学资源。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环境设计出问题让学生体验,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开发本地特色教学资源
学生所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方面差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特色。而这些个性资源对我们科学课堂而言可能具有更多样、更生动的实用价值。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资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3. 开发科技和社会热点教学资源
科技社会热点预示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初中生也很有必要了解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形势。开发这样的资源可以拓展科学知识在现代科技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使学生知道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
例如,在春游中组织环保系列活动,在社区进行污染情况的调查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而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新课的开头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选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熟中生疑,凡中见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2.复习生活化
复习课对知识的系统化、知识框架的构建、概括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但学生对复习课远没有新课热情高,往往有炒冷饭的感觉,不仅达不到知识梳理的目的,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复习课的生活化设计打破了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例如,《汽车中的科学知识的探究》以汽车为载体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拉近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对于初三学生的复习课非常有帮助,打破了复习试卷到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了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
通过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学生感到科学课堂真实、可信,不再感到枯燥、厌烦、有压力。科学课堂上,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参加竞赛时的获奖情况也大幅度增加,说明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所以,将生活科学知识与初中科学课堂相结合很有必要,学生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真正为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学,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感受科学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3]肖 川.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3
ISSN2095-6711/Z01-2015-0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