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的运河学研究

2015-03-30 05:52罗衍军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运河区域研究

罗衍军(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二十年来的运河学研究

罗衍军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以运河学研究论文为对象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二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的运河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运河沿革与治理,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嬗变,运河区域文化、习俗等嬗变,运河区域家族、组织、帮会状况,运河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学术观点,对推动运河学和区域社会变迁研究的深入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运河学;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家族;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运河学研究主要以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元明清以来的京杭大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以运河水利工程、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运河文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二十年来,学术界在运河学研究领域从分散到系统、由线到面,发表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本文以1990年以来所刊发的运河学研究论文为主要考察文本,概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河沿革与治理

运河沿革与治理,无疑是运河学研究的主体内容,此领域1990年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张强对运河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运河”称谓的出现下限应在公元1060年之前,运河学实际上是一门以运河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问,通过研究运河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城市等的关系,从而充分认识运河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及它对中国社会各个层而的影响。具体而言,运河学研究主要包括10个方面。(1)运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开挖的历史;(2)运河与古代交通的关系;(3)运河与古代城市的关系;(4)运河与古代政治的关系;(5)运河与漕运的关系;(6)运河与经济、人口的关系;(7)运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8)运河与中外交流的关系;(9)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0)运河与自然水系、区域地理及环境的关系。他主张将运河河道的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为中国运河开挖的发生期,上限可上溯到史前传说时代,下限至秦统一六国之前;第二阶段为关中运河、中原运河开挖的展开期,时间集中于两汉;第三阶段为中原、华北运河及江淮运河的开挖期,时间集中在三国、魏晋、南北朝;第四阶段为运河形成贯穿全国的水上运输能力的整合期,时间为隋唐;第五阶段为中原运河与江南运河整修期,时间为两宋;第六阶段为京杭大运河期,时间为元明清三代。①张强:《运河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从而对运河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进行了较为清晰全面的界定。

曾谦对隋唐时期的洛阳漕粮运输进行了考察,并将之与粮仓变易联系起来。①曾谦:《隋唐洛阳运河体系与漕粮运输》,《农业考古》2013年第1期。于宝航、田常楠对运河各类航船的通行次序进行了探究,认为在明代运河的一些易拥堵的航段,在制度上和实际上形成了贡舟先行,漕舟次之,官舟再次之,民舟又次之的通航次序。此种根源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通航次序将民间船只边缘化,使南北方的商品运输依附于带有官方色彩的各类船只,②于宝航、田常楠:《明代运河的通航次序与钞关税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揭示出运河航船通行的官民不平等性。

王元林、孟昭锋对引汶(水)济运措施进行了考察,认为此一措施虽保障了运河航道的畅通,但人为地引起了汶水河道的变迁,影响了汉河沿线的农业生产,增加了汶水下游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并刺激了汶水等相关水神庙宇的建立。③王元林、孟昭锋:《元明清时期引汉济运及其影响》,《人民黄河》2009年第4期。

李德楠对明清时期的黄运治理多有思考,他认为明万历后期开辟的泇河,有效地避开了徐州段黄河、二洪(徐州洪、吕梁洪)之险,有利于漕运的畅通,而且城镇的更替于国家利益无损,无论是徐州的衰落抑或台儿庄的兴起,不过是运河城镇位置的变动而已;从地方城镇利益的角度而言,河道变迁是其自身发展机遇的重要转折,影响深远。国家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在取得总体效益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局部利益的得失,工程建设或多或少会牺牲局部地区的利益,④李德楠:《国家运道与地方城镇:明代泇河的开凿及其影响》,《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从而对运河治理过程中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复杂关联进行了新的思考。对于清代的河工物料的采办问题,他指出黄运河工程作为国家主导的大型公共工程,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限定物料采办期限,以不违背植物生长时令及确保河工顺利进行。此外还通过跨区域的行政措施,进行物料的整合调配。这些举措凸显了国家政权在公共工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因吏治腐败、自然灾害等原因,物料征办在确保地方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⑤李德楠:《清代河工物料的采办及其社会影响》,《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凸显出运河治理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的错综交织。这些观点,无疑推动了运河治理研究的深入。

林吉玲对康熙、乾隆时期的南巡进行了考察,认为康熙、乾隆沿运河六巡江南,主要意图是加强清政府对运河以及江南地区的统治。但由于所处时间、政治、经济等状况的不同,二者所进行的南巡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前者南巡促进了东南地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后者的南巡则加重了封建政风的败坏、激化了阶级矛盾,清朝从此由盛转衰。⑥林吉玲:《康乾南巡及其对运河区域的影响》,《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通过这一考察,彰显出因时代环境的歧异,同一国家举措所产生的迥然相异的后果。

吴欣对明清时期漕运法规的变革进行了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漕运法规的严格,既是明清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亦反映了立法与执法之间的矛盾。⑦吴欣:《“通漕“与“变漕”——明清漕运法规变革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王频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清代运河衰落的原因,指出有清一代大运河之衰落,既与自身地理环境的严重制约、运河治理的失当密切相关,亦缘于河政之腐败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危害。⑧王频:《清代运河衰落原因论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可知,20年来,学者对运河沿革与治理多所阐述,对运河学研究范围和对象、漕粮运输、治运法规、治运措施等均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这对于学术界进一步探究运河的沿革与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嬗变

京杭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变迁具有密切的关联,在这方面学界多有阐述。

曹家齐将两宋时期国势兴衰与运河运行相联系,指出两宋立国均仰赖于运河。北宋定都无险可守之汴京,与运河漕运之便利有紧密关系,运河对维持“强干弱枝”的立国之势起了重要作用。而运河漕运之阻滞,亦成为北宋亡国的重要原因。南宋之所以将国都定于临安,运河也是重要条件。江南运河对各地财赋之转输、政令布达之通杨,以及沿岸地区之繁荣至关重要,成为南宋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浙东运河又成为对外贸易获取商税的重要通道。①曹家齐:《运河与两宋国计论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孙秋燕以京杭运河给山东东昌府带来的经济繁荣为例,说明京杭运河的贯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②孙秋燕:《京杭运河与明代经济》,《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运河的贯通对明清时期区域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陈冬生阐述了明代运河南北地区农耕生产技术的发展,认为其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农业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③陈冬生:《明代运河南北地区农耕生产技术发展述论》,《东岳论丛》2003年第2期。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④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吴滔从清代时人的笔记入手,从生活、生产、商贸、人际交往等方面阐述了江南地区水运的作用。⑤吴滔:《清代日记所见江南地区的水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为了保证漕船的顺利通行,明清政府采取了严格的保水济运措施,因而与该流域的民田灌溉在对水利资源的利用方面产生冲突。如何认识漕运与区域水利、农业发展的关系,是运河学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学术界经过深入探究,提出了颇具新意的看法,吴琦、杨露春认为在清代山东漕河与民田的水利之争中,国家从漕务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考虑,当漕河与民田因为争水而产生矛盾时,势必以牺牲地方利益和农业利益为代价。而对于地方来说,民田灌溉关系着区域农业收成和民众的生计,也关系着地方官员的政绩仕途,因此即使在国家明令禁止不准侵害漕运水利的情况下,地方为了保证农业收成而不得不采取一些趋利避害的措施,同漕河争夺华北本即有限的水利资源。⑥吴琦、杨露春:《保水济运与民田灌溉——利益冲突下的清代山东漕河水利之争》,《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这样,在中央与地方、漕运与农业之间便不时呈现出内在张力。

大运河的贯通及河运的发展,无疑对运河区域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当影响,一批沿线城镇因河而兴,其经济、文化等地位大为提升,成为“运河城市”。王明德从总体上概述了大运河与沿线城市的双向互助关系,认为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⑦王明德:《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求索》2009年第2期。王云将关注重心聚焦于山东运河区域,阐明此一区域明清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与特点,剖析运河盛衰与区域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认为山东运河区域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一个从荒僻到繁荣、又渐渐沉寂的类似马鞍形的过程。其特点为社会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交通环境与漕运政策等外部因素;以开放的态势吸纳融汇各区域物质文化精华;濒河城镇与运河腹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⑧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邢淑芳以临清为中心,探析运河与区域社会变迁的关系:明代南北大运河贯通后,临清成为运河沿岸最重要的粮食转运枢纽和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之一,一跃成为运河沿岸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临清市民(主要包括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亦相应发生巨大变化。①邢淑芳:《古代运河与临清经济》,《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郑民德以张秋镇为例,剖析了运河交通对明清时期区域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无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促使这一区域发展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这一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城乡市场网络的形成与市场机制的完善。一旦这种地理优势丧失与市场网络遭到破坏,运河城镇便失去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其衰败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②郑民德:《明清京杭运河城镇的历史变迁——基于张秋镇为视角的历史考察》,《中国名城》2012年第3期。伴随运河漕运和民间商运的繁荣,服务业成为运河城镇居民职业构成的重要内容,体现着运河城镇行业构成的特色,并成为运河城镇的一项重要产业。服务业与其它行业形成良性互动,其兴衰亦与运河城镇的变迁息息相关。③杨轶男:《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镇的服务业——以临清为中心的考察》,《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孙竞昊将关注重心放在运河衰落后区域社会的转型历程,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漕运的败落、清朝中央集权的式微和东部沿海以西方因素为导引的工商业的崛起和扩张,济宁同整个北方内陆运河地区一起急剧衰退,并在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层级体系中迅速向边缘位置滑落。然而,与临清和其他内陆运河城市的命运不同的是,济宁作为一个城市个体并没有完全没落,而这正缘于清末济宁所进行的现代转型。清末时期济宁通过现代转型以阻止边缘化的特殊经历以及当地精英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人士在兴建新式交通运输系统、调整地方经济取向和城市功能的努力。④孙竞昊:《清末济宁阻滞边缘化的现代转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学界在考察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嬗变时,既注意到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又注意到国家利益与区域社会利益的差异性,关注到运河对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注重从区域社会与运河的互动关系中进行考察。但对于运河对江北江南区域影响的异同性、运河区域城乡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还有不少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三、运河区域文化、习俗等的嬗变

与社会经济变动相生相随,运河区域的文化、习俗等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嬗变历程。李泉深入考察了运河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认为运河文化自隋唐以后形成,明清时期进入空前兴盛的阶段。运河河道及其独特的工程设施、城镇网络、河政管理机制、社会结构与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等方而的特点及运河区域民众的心理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而的趋同,是中国运河区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开放性与凝聚性的统一,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多样性与一体性的统一,是运河文化的突出特点。⑤李泉:《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研究运河文化的孕育、萌生、形成、兴盛的历史进程,是运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⑥李泉:《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从而注重对运河文化宏观把握与微观探究的有机统一,从多元视角阐释运河文化的嬗变轨迹。

运河区域水神信仰缘河而生,是区域官方与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吴欣深入探究运河区域水神信仰的确立过程,阐释了信仰系统的不断“建构”过程,透视“正祀”与“杂祀”内在差异的生成机理。①吴欣:《明清山东运河区域“水神”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胡梦飞以明清时期苏北运河沿线区域为中心,认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缘由在于黄河水患、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崇祀水神在成为明清国家治理黄运水患的重要手段以及黄运沿岸民众精神慰藉的同时,也使得苏北运河区域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②胡梦飞:《明清时期苏北地区水神信仰的历史考察——以运河沿线区域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王云通过对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金龙四大王崇拜的探究,阐明民间信仰的互相影响和交融,正是京杭运河贯通为山东运河区域带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现象。③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金龙四大王崇拜》,《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王元林、褚福楼分析了国家祭祀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认为国家祭祀中蕴含着等级关系,在传统的“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下,皇帝拥有与神“沟通”的独特优势,而神灵的一再“显圣”也昭示皇帝的“天命”所在。国家以救建庙宇、颁发匾额、赐予封号等祭祀方式祀神报功,祭祀也成为皇帝向民众施恩的工具。④王元林、褚福楼:《国家祭祀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吴欣探幽入微,探析了明清运河区域的信仰嬗变轨迹与其内在缘由:伴随着运河交通枢纽地位的丧失,天妃信仰、金龙四大王信仰等与水患相连的信仰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现实意义,仅有的精神慰藉无法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因此天妃、城隍信仰也随之失去了以往的地位。⑤吴欣:《正祀与杂祀:明清运河区域的民间信仰研究——以张秋镇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运河区域音乐、小说等文化的繁盛,与运河交通的联系,成为运河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敏对山东枣庄的运河号子进行了一定考察,认为枣庄运河号子也称“粮米号子”,是明清两代官方漕运粮米使用的御封专用号子。其特点是豪气冲天,高亢有力、节奏明快、衬词衬腔运用巧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当地戏曲——柳琴戏具有密切关系。⑥张敏:《浅析台儿庄运河号子的艺术特点》,《音乐创作》2013年第7期。董国炎指出明清武侠小说起于运河流域,其决定原因是经济文化基础和社会政治与社会人口构成。⑦董国炎:《武侠小说起于运河流域说》,《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王志华通过对曹州牡丹文化的考察,指出曹州牡丹文化乃是运河文化带上中华传统“花”文化融汇轨迹的典型反映。⑧王志华:《曹州牡丹文化特点与运河文化》,《菏泽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明清以来山东运河区域尚武与嗜酒之风的形成与流播的缘由何在?王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缘于此一区域日渐恶劣的自然环境、运河两岸众多驻兵与运军的滞留。嗜酒与尚武之风的盛行,反映了京杭运河给区域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⑨王云:《明清以来山东运河区域的嗜酒与尚武之风》,《东岳论丛》2009年第3期。赵树好对近代基督教与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的碰撞融汇进行了阐释,指出基督教企图取代运河流经省份的传统习俗,有霸道的一面;但也有倡导抛弃陋俗,主张妇女解放等进步的一面。由于基督教借助强权闯入运河流经省份,并享有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多数民众不愿接受其主张,因而对基督教改良社会习俗的成效不能估价太高。⑩赵树好:《基督教与近代运河流经省份习俗变迁》,《东岳论丛》2009年第6期。王云、李泉描述了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其史料价值,指出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四壁墨记对于研究清末民初戏剧的发展演变、艺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南北戏剧文化交流、山陕商人的文化生活乃至鲁西的经济发展、节日习俗等,都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材料。11王云、李泉:《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及其史料价值》,《文献》2004年第1期。○

综上可见,学术界对运河区域文化、习俗的研究呈现出日益深入的趋向,涵括水神信仰、日常生活、音乐、文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这既反映了运河文化本身多元共生的特征,又与学者研究视角的日益宽广息息相关。

四、运河区域家族、河工组织与帮会

学者对运河区域家族、河工组织、商会组织、帮会等的研究,关注重心在人类社会与运河的互动关系,这是运河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马亮宽以聊城傅、杨家族为例,将家族史研究置于运河社会的背景之下,剖析明清时期运河与文化族群的互动关系。①马亮宽:《明清聊城运河与文化族群兴衰——以傅、杨两家族为个案》,《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吴欣以明清时期东昌望族“阁老傅(傅以渐)”、“御史傅(傅光宅)”为考察中心,探讨运河区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与宗族社会组织发展、衰落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出宗族组织的内在发展脉络。②吴欣:《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以聊城“阁老傅、御史傅”为中心》,《东岳论丛》2009年第5期。她并在研究聊城运河区域宗族社会的基础上,将微观考察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对山东运河区域宗族社会的形成、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考察。③吴欣:《村落与宗族: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宗族社会研究》,《文史哲》2012年第1期。

运河河工组织,无疑是运河水利治理和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中所应予以关注的,但以往研究中,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并不多。近年来,吴欣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她的《明清京杭运河河工组织研究》一文,以闸、浅、泉等河工组织为中心,探讨老人、小甲、闸官等组织管理形式的利与弊、延承与变革,以及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指出这些河工组织形式的产生、变化与被革除,都是以保障漕运为前提的。④吴欣:《明清京杭运河河工组织研究》,《史林》2010年第2期。她对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的最基层河工组织——浅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认为浅铺实际同时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解决运河淤浅问题的水利设置,是一个空间概念;另一种是由浅夫组成的从事挖浅的组织,是一个“群体”概念。空间意义上的浅铺与地方社会关系的建立促进了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而组织层面的浅铺所承载的则是社会变革乃至民众生活的内容。当运河日渐断流之时,那些以疏浚挖浅拉纤为生的游民,也就失去了其生活的来源,并进而成为地方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⑤吴欣:《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浅铺研究》,《安徽史学》2012年第3期。对于治运组织,李德楠亦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清代江南苇荡营是一支专门从事芦苇采割、运输的部队,在提供治河材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自然环境变迁特别是黄河变迁的影响,苇荡营的机构、驻地、荡地面积以及芦苇产量均有所变动。⑥李德楠:《“续涸新涨”:环境变迁与清代江南苇荡营的兴废》,《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不但是一条贯穿南北的水路交通要道,而且是重要的商业交往通道。对运河区域商人群体的研究成为运河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会馆是客居外地的同乡人在寄居地创建的一种用于联乡谊、祀鬼神的特殊社会组织。明清运河区域商人会馆乃是当时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王云以聊城山陕会馆为典型案例,对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分布和文化内涵进行考察,指出明清商人会馆所具有的浓郁的文人气、厚重的江湖气和世俗的商人气,是封建社会母体中新的社会力量崛起、新的价值观念产生、新的商业文明显现的具体反映。⑦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她对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指出徽商在山东运河区域的长期居住经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城镇的居民结构,而且促进了山东运河流域的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带动了这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具体剖析了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徽商云集的缘由所在。①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在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等发展演变的同时,民间秘密帮会亦如影随形,成为运河区域社会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学术界亦进行了一定研究。吴琦对漕运水手行帮的形成及其近代变迁进行了探究,认为由于水手行帮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在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动中沉沦为以流氓无产者为主体的寄生社会集团。②吴琦:《漕运与民间组织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吴善中从客民、游勇、盐袅三部分对近代长江中下游、运河流域秘密会党崛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明近代民间秘密组织的兴起,既有地理环境的因素,又与更宏大的社会运动、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吴善中:《客民·游勇·盐袅——近代长江中下游、运河流域会党崛起背景新探》,《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以是,学术界对运河区域家族、商会、帮会等的研究,既拓展了运河学研究的范围,又从新的视角深化了传统区域社会史研究。

五、运河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大运河是一条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工河道,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历程中不但带动了沿运区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融合,而且至今仍是重要的南北水运通道,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河道治理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日益被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所关注。

有学者对中国大运河与欧美运河遗产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德国中上游莱茵河河谷更多呈现出文化景观的遗产特征,最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类别也为“文化景观”。法国米迪运河和加拿大里多运河是作为“人工水道”而申报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大运河遗产呈现出跨越流域广泛、历史信息丰富、沿河遗迹密布、文明形态复杂、使用功能综合、文化样式多元的线性特征,或者说是典型的文化线路、文化廊道。国外现有的运河申遗成功项目的体量、形态、功能、样式上和中国大运河并不具有可比性,甚至完全属于不同的遗产类别。中国大运河申遗就有必要探索自己独特的模式路径。④顾风、孟瑶、谢青桐:《中国大运河与欧美运河遗产的比较研究》,《中国名城》2008年第2期。

有学者通过对大运河现状的调查,提出对要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⑤阮仪三、朱晓明、王建波:《运河踏察——大运河江苏、山东段历史城镇遗产调研初探》,《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束有春探讨了对运河文化遗产分段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⑥束有春:《江苏省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展望》,《东南文化》2006年第6期。潘杰探讨了江苏运河水环境及其治理对策。⑦潘杰:《江苏运河水环境与水文化问题的对策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李春波、朱强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提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⑧李春波、朱强:《基于遗产分布的运河遗产廊道宽度研究——以从天津段运河为例》,《城市问题》2007年第9期。

运河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对更多海内外民众更好了解运河魅力、进一步提升运河知名度,以及促进运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此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吕龙、黄震方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展开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的研究,提出要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①吕龙、黄震方:《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6期。柴惠康以无锡为中心对运河旅游开发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重振古运河之旅,须从多个方面出发,全面筹划,增强运河旅游的魅力。②柴惠康:《重振古运河之旅的思考》,《旅游学刊》1997年第2期。沈山选取江苏扬州至山东济宁段运河为研究区域,分析其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状况,提出“千年运河,世纪风情”的运河文化主题,从组织体系、品牌营销、产品体系等方而进行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的构建。③沈山:《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及其构建——以运河文化主题协作联盟为例》,《地理研究》2008年第6期。吴元芳从发展策略、开发关键和重点、开发布局等方面对如何进行山东运河区域民俗旅游进行了探索。④吴元芳:《山东省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2期。安国对如何开发运河城市聊城市的旅游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⑤安国:《关于运河城市(聊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杨建军⑥杨建军:《运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和形象规划探索》,《经济地理》2002年第2期。和吴建华⑦吴建华:《杭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分别就杭州的运河地带规划与开发、运河文化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了阐述。

六、运河学研究之展望

前文主要以学术研究论文为对象,对二十年来的运河学研究状况进行述评,难免挂一漏万。二十年来,运河学研究成果丰硕、新见迭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相继刊发,一批高水平的运河研究专著也陆续出版。尤其是由王云、李泉主持编纂的大型运河历史文献丛书《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⑧王云、李泉主编:《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的出版发行,更将运河学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运河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运河学研究的发展亦有尚需进一步深化之空间:首先,运河学研究需要拓展研究时段,上伸下延。目前的运河学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对明以前运河及近现代运河的变迁则较少论及。运河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长期发展、变动不居的过程,而且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水利治理、区域变迁、文化融汇、风俗人情等进行系统性研究无疑有其必要性,这就需要从历史演变大脉络考察运河,将微观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以呈现运河流变的完整面貌。其次,在研究范围方面,尚需内融外通。目前的运河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对其他运河则极少涉及,具体到京杭大运河,则又聚焦于对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等的研究,而对于区域内的组织构成、心态变迁、阶层变动、社会运动等则较少涉猎,这就需要扩大研究范围,将京杭运河研究与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等的研究相结合,同时加强不同运河区域、运河区域与非运河区域的比较研究,从而大大拓展运河学研究的内涵。最后,在研究方法上,要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做到史源众流。目前的运河学研究,所利用的资料主要是历史文献,时人笔记、地方志、口述调研、碑刻等资料已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但主要是作为原有历史文献的辅助资料来用,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尚未充分利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运河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在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前提下,将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地理学等各学科研究方法融会贯通。如此定能大大推进运河学研究,使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刘丽)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articles on the Grand Canal from 1990s to 2010s,it is clear that the recent research in domestic has made great progress.Some highly innovative academic point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anal and its regulation,social and economical transition,cultures and customs evolution,clans,organization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Grand Canal regions,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Grand Canal heritage have been proposed.These studies establish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Grand Canal research and regional social changes research.

[Key Words]The Grand Canal research;Cultural custom;Clan;Heritage protection;Tourism development

A Review on The Grand Canal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Luo Yanjun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Shandong,252059)

TV91

A

1008-7354(2015)06-0104-09

罗衍军(1977-),男,山东郓城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史、乡村社会变迁史。

猜你喜欢
运河区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分割区域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