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新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四中全会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作出决定。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依法治市战略。这是一个大背景、趋势。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有制度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表面看,“四个全面”的四方面内容是并列关系,而实则内在逻辑浑然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第一个100年实现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要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提供动力和保障,是战略举措。第二个100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同样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再进一步分析,改革和治党与法治紧密结合,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从严治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治。现代化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法治的中国,中国梦的实现,也一定是法治梦的实现。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单位也同理。从讲党性、讲政治与理性逻辑上,依法治校理应成为校院的发展战略。
根据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及中央、省、市若干培训政策规定,校院作为干部成长的摇篮和培训轮训的基地,理应发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典范及提升干部素质、治理能力的双重作用。
全面深化校院治理结构改革,改什么,就是看机构职能是否科学、机制运行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按照这一要求,校院2014年对机构职能进行了优化调整,为实现提升治理能力提升的目标,我们还要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修订和机制完善,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校院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2011年3月印发了 《校院规章制度汇编》。该汇编中共涉及相关上级政策法规、校务政务、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制度74项。2012年6月,结合校院实际,又进行了修订,新建制度13项,修订完善16项并重新印发。这两次制度修编工作基本形成了校院制度体系,为校院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前两次制度修订的基础上,从2013年底开始,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要求,校院又启动了新一轮制度修订工作。这轮修订,继续执行制度22项,废止或合并的制度25项,修改的制度16项,新建的制度38项,合计100多项。
本轮制度修订突出了五个特点。特点之一是思想先导,实现知行合一。本轮校院制度修订工作的起点应从2013年11月青岛海景培训开始。海景培训带来了很多思想碰撞,对校院长期以来的一些惯性的思维产生冲击,将海景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融入到校院新一轮制度建设中,从而实现思想引领、思维方式的转变到行为准则的转变。海景培训让我们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特点之二是民主协商,实现凝心聚力。本轮制度修订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民主、讨论、协商,通过座谈、书面和网上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凝心聚力的过程,也是进行制度培训、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规章制度就是有序的程序,大家都是编程员,如果你没有参与,是主动放弃,但执行是不允许放弃的,这也是法治精神的体现。特点之三是与时俱进,实现改革创新。本轮制度修订集中体现了校院近年来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社会化等各方面工作改革的成果,实现了校院制度层面的与时俱进。特点之四是流程再造,实现闭环管理。此次修订规章制度以再造工作流程为重要内容。围绕教学培训目标、服务保障教学工作的目标,确立了闭环工作流程。闭环的作业流程使校院各项制度之间形成立体衔接的网络,真正实现可遵循、可执行、可落实、可检查、可考核的要求。特点之五是建构机制,实现工作落实。制度的修订目的在于推动工作落实。在本轮制度修订和流程再造的同时,还建立了保障制度执行和流程顺畅的督查检查与绩效考核机制。
上述工作奠定了依法治校战略的基础。
2010年,“一校两院”先提出人才强校和文化强校战略。2012年,根据市委提出品质立市和中央党校提出质量立校战略,我们提出了品质立校战略。这三大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有目共睹。人才强校解决了“人”的问题。文化强校解决了“魂”的问题。依法治校要解决的是“纲”的问题,纲举才能目张,纲就是纲纪、法纪、规矩、保障。品质立校是“果”。四大战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的目标就是建设全国同类城市一流校院,实现校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教学讲坛是校院发挥职能作用的有形课堂,更多的是一种输入式。校院的规章制度、管理与服务、理念与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现的校院人、社会化服务人员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实现熏陶、感染和教育学员的目的,是一种无形的课堂,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身教重于言教。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和培育先进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用现代化的理念去审视和执行制度。
关于制度建设,应坚持废、改、立、释、行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制度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使其成为“橡皮泥”“稻草人”,那制定再多的法律制度也无济于事。
《条例》《纲要》和校院的规章制度就是治理校院都必须遵循的。既然校院制度修订时突出了民主协商,那么我们就应该无条件的遵循和执行。实施依法治校战略,就是要把校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精神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否则,制度建立而得不到落实,危害会更大。关于如何加强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我想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功课:
何为法治?依法办事,依规言行,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首要的是牢固树立法治的理念、思维和信仰。大家都热衷于民主与自由,民主和自由的前提和保障是要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则散乱一盘。规章制度不是有意识限制人的行为,而是规范人的行为,也是维权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精神就是民主精神,就是人权精神,就是公平和正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我们每个人是否具备了法治的理念和思维,是否养成了法治的素质和习惯,是否有崇尚法治的精神。举例来说,《条例》和 《纲要》是治校大法,校规次之。“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段话是 《条例》第21条的原文。校院的中心工作,一线与二线人员很是清晰。“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这是第45条的规定。中心、重点意味着什么?我们制定校规,我们工作着力点不一清二楚吗?这种理念就是法治理念。
再举一例,“改进师资队伍选聘。探索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优秀师资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胜劣汰、有进有出。坚持专兼结合,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择优聘用专职教师,大力选聘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适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这是 《纲要》第20条的规定。有了这种理念,我们才能提出专兼结合、以需为主、确保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才能确保我校培训质量的提高。法治的理念应贯穿我们工作生活的全过程。
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已接近尾声,“释”是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知”的问题。不知不怪,无知不能不怪。无知无畏,无畏何惧?在法治面前,我们还是少点任性,多点理性,少点无畏,心怀敬畏。学习培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分类培训,特别是结合各部门内部业务工作进行制度的学习,使大家逐步理解消化,内化于心,使制度真正变成文化,成为自觉的言行和习惯。
“制度成败皆由吏”。“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习近平总书记常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严格制度执行,关键是领导干部。校委和各部门负责人是“关键的少数人”,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做知行合一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规制度。这也是贯彻习总书记“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和“三严三实”的具体实践。
校院制度在以往执行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是缺乏督查,有奖缺罚。2014年,校院成立了督查处,督查处的职责顾名思义,但也不是随意督查,是依据各处室、各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督查点实施督查工作的。这种督查也是日常考核的具体措施,不这样认识,就会有产生抵触,就会不愉快。
督查不仅仅是督查处的事,也是校委的事,也是各位中层领导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校委的职责就是指导下属工作,没有督查,何以指导?不了解工作,何以出主意、用干部、搞总结?不了解实际情况,何以评价考核?校委的督查职责很重。校院工作失职负全责的是校院长,即使我说“不知道”,也要负“不知道”的责任,各部门也如此。因此,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勇于担当。
处室领导既是督查者,也是被督查者,这是职务责任所系。处室教研部的工作成效关键取决于各位处长、主任,这些同志履职尽责的程度也关系校院的发展。
对个人而言,同样重要。自己管理好自己,集体不都好了吗?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还是校训的话,进德修业,大家都应自觉加强自律。
制度建设是一个过程,要与形势、政策紧密相关,与时俱进。在制度运行过程中,注重漏洞排查、盲点扫除、方便简洁。还要重视统筹协调,着力加强制度的系统性,逐步建立具有校院特色、配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
总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路径,深入推进校院改革,依然是重要任务。“一校两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及上级校院要求,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四大战略”,力争使“一校两院”早日实现同类城市“一流校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