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2015-03-30 04:45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当官廉政党员干部

赵 沂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县委研修班学员座谈会时指出:“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在这里,“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之句,是告诫、是警戒,是廉洁、是廉政;是人品、是官品;是关心、是爱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教育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树立“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思想,这是从严治党的需要,是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需要,是以纪以规管党、治党的需要,也是加强法治、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折射的是党员干部在执政从政中应坚定“官人”=“公人”的观念。人,当了官,就成了“官人”,与一般老百姓不一样了,手中有了权,说话算数、有了权威;“官人”就是“公人”,“公人”就要做到一个心眼为公、克己奉公。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出了做官为公应是一种秉持、秉性;“夫君官守职以公正为公,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讲出了做官为公要展一身正气;“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稍”,讲出了做官是为公还是为私会出现两种不同结果。当官,只有一心为公、一生献身于公,方能把钱财看淡,把权力看作为人民服务之权,真正做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公与私相对立,水火不相容,为公就不会为私,为私就难为公。破私才能立公,立公必须破私。当“公人”,它符合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毛泽东提出了“大公无私”,他在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战线而斗争》中指出:“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周恩来提出了“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邓小平在 《贯彻调整方略,保证安定团结》一文中,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胡锦涛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提出了“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利益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的为民观。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要“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即“无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以公心铸魂,自觉培养高尚品格、高尚品质、高尚品位的官德、政德、美德,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升华“克己奉公”的境界。

“当官就不能发财,发财就不能当官”,折射的是党员干部在执政从政中应坚定“官品”=“廉品”的理念。“官品”是什么?儒家经典《书经》中《皋陶谟》篇云:“无教逸欲有邦。”意思是说,不贪图安逸,滋长私欲,国家就会长存。北宋张载《正蒙·有德篇》云:“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意思是说,名利不是高兴的事,头脑中没有名利才值得高兴。宋代胡宏 《胡子知言·纷华》云:“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宋代 《林逋省心录》中说:“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西晋傅玄 《傅子·曲制篇》中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无大于不知足。”显然,“官品”就是廉德。廉德指的为民、清廉、廉政;在一定意义上讲,“官品”就是“廉品、无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对此认识深刻,而且还以无与伦比的“廉洁观”忠实地实践了这个执政理念。毛主席历次对党和人民的谆谆教诲,不恰好是警告、打消和阻止诸多党员领导干部当官就想发财,就想做老爷,就想大搞以权谋私、封妻荫子、鸡犬升天,让亲朋故旧都跟着沾光的英明之举?为什么在一些单位贪官污吏“与时俱进”,与日俱增,甚至腐败愈演愈烈,说穿了,就在于当政者马列主义口朝外,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没有给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带个“当官不许发财,发财不许当官”的好头,没有象毛主席那样勇于拿“功臣”贪官开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气魄和品质。“杀了两大贪,保廉三十年”,绝非凭空而来,那是要靠当政者首先廉洁清正做保证的。今天,党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受到国内外的称赞,说明“当官就不能发财,发财就不能当官”大得人心。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把“官品”变成了“私品”“贪品”,产生这种观念、动机的内心世界不是当官以廉行事、以廉从政、以廉做人,而是以“官权”捞钱图发财。“贪利者害己,纵欲者自戕”。一个人当了官、掌了权之后,如果只讲“官品”不讲“廉品”,甚至有了“官权”忘了“廉政”、 扔了“廉品”,其“官品”就会变成“私品”“害品”“毒品”,在行为上必然缺德、少德、败德,最终走向腐败的邪路。“当官就不能发财”,这是当官对廉政的答卷;“发财就不能当官”,这是廉政对当官的惩治。它要求党员干部身在官位讲官品,手中有权讲廉政,两袖清风显公心,干干净净为人民,这样,才能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用好权。

“当官就不能发财,发财就不能当官”,折射的是党员干部在执政从政中应坚定“官权=责权”的信念。凡当官者,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也就是“官权”。“官权”是“责任”,要“权为民所用”,“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党员干部要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权力不是个人的,是与岗位相随的,今天在岗位上有权,明天退下来就没有权了;权力不是无条件使用的,与工作责任相随,权力越大,担负的责任也就越大;权力不是没有制约的,是与风险相伴的,用不好可能会影响个人前途甚而葬送家庭及性命。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执政掌权的党员干部,是受人民的委托来行使职权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赋予的。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就要对谁负责、就要为谁尽心,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原则。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属于自我的“官权”,而是让为人民尽职的“责权”。“官权”是义务、是“责任”。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认为,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人民,一切权力回报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在这里丝毫没有当官图发财的道理。官为轻,民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权为轻,责为重。担责,责任挑肩上,要站得正直;执政,常谋富民之策,要行得坦然;用权,常循法纪之规,要执法严明。习近平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要明知,党和人民把权力交给党员干部,是让其为民造福、为民谋利的,决不允许用手中的权大发其财。权,为民用生威,为己用生灾;情,为民用生望,为己用生祸;利,为民用生德,为己用生害。把“官权”当“责权”,要切记“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事则谋”,党员干部要做到掌权为民尽职,行权为民作主,用权为民造福,施权“甘当孺子牛”。

猜你喜欢
当官廉政党员干部
敬 佛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