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龙+等
摘 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立于2003年。该实验班创办之初就明确了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和先进分析工具,既立足国内,熟悉国情,又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厚重感,能自由游走在中西两个文化平台,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经济学大师的后备人才。十年间实验班逐步确立了二次选拔、双学位授予、自由退出的培养机制,以及“宽口径、厚基础”、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双学位实验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立于2003年。这是一个新型的本科生培养平台,该实验班围绕提高国际化水平、强调跨学科融合、注重科研能力养成的培养宗旨,逐步确立了二次选拔、双学位授予、自由退出的培养机制,以及“宽口径、厚基础”、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截止到2013年年底,实验班共招收11届213名学生,已毕业六届133人。本科毕业阶段,实验班学生进入硕士课程的比率为近80%,硕士毕业阶段,进入博士课程的学生比率为近30%,目前已有40多名同学在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实验班遵循创立之初所确定的“培养中国未来经济学大师”奠定扎实基础的宗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一、对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入手。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可以说,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型经济理论人才。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进行审议。今天,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放在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因此,经济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强烈,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社会综合知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综合素质人才。
为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我们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制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办之初就明确了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和先进分析工具,既立足国内,熟悉国情,又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厚重感,能自由游走在中西两个文化平台,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经济学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整合校内外最好的经济学与数学教学资源,为人大经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争取从实验班走出未来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大师。
在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验班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出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二是理论与应用、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宽口径、厚基础”仍然是实验班应遵循的本科生培养规则,通过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根基。同时,应注重学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关注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进,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国际化,而是要注重中国国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当地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
二、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 二次选拔,构建全新人才培养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时通过二次选拔从经济学院选拔14名学生,从数学系选拔6名学生,组建独立的实验班。先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散发材料、说明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实验班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特色,让学生自己自愿申请。再通过二次选拔的严格遴选制度,对新生进行综合测试和专家评审等全面考核,最终选拔出数学和英语能力强、具有科研素养,同时有志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学生组成新的班。“优中选优”的人才二次选拔机制不仅保证了优质生源,而且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兴趣和专业导向的一致性。
人性化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适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同时,为每个实验班配备了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进行全方位引导。
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根基。实验班的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训练,对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了足够的学时,且配备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并辅以严格的考核制度。
2. 独立制定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自愿进出、双学位授予
为了给学生奠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实验班独立制定了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案,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双学位制等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四年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完成经济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也要完成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修满200—210个学分,毕业时获得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实验班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能力强、英语和数学水平高,具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研究潜能,为此,实验班加强了教师配置,提高学习要求和课程深度,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在平台进出方面,实验班强调自愿进入,灵活退出。如有同学不适应,可以退回到原专业班级学习。同时,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将数学工具融入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强调数学对经济学课程的呼应,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方法,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分析与解决经济学问题,更好地与国际一流的经济学教学水平接轨。
3. 研究型学习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实现双学位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构建了研究型学习制度,即从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位和使命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发挥我校的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研究型学习制度,学生不仅具备厚重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真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真见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我们构建了一个以方案、教材与课程教学三个环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即方案要显示学科特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减少课程总学分要求,扩大学生课外研究的空间;教材要组织一流的师资编写,规范教材的使用,让学生用到最好的教材,保持教材的先进性;课程教学倡导深度教学,强化学生知识基础,促进学生参与和能力的培养。
在减少课程总学分的同时,增加第二课堂,设立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度,促进杰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习时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灵感。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程外,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举办大量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前沿课程,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举行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论文竞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锤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创办了中英文版的《数理经济研究》杂志,数名学生在《Annals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 努力提升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在日益加深。为此,实验班制定了国际交流合作计划,扩大交流,全面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交流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计划的着眼点在于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强者对话”和资源共享,通过瞄准有限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科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注重展开“互派师生与合作研究”等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和教育,推动经济学学科在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等领域与国际规范全面接轨,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以取得本学科群在国际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国际一流人才,邀请若干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学者进行讲学,特别是吸引国外一流教授来我国授课,鼓励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渐将双语教学课程占历年课程的比例提高到适当的比例。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探寻双方进行教学合作的具体方式与途径,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改革奠定基础。
图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路线图和支撑体系
三、提高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性保障
全面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性建设上:
1.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在具体推出一系列针对经济学教师教学科研奖励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选派经济学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活动,力求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提升经济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成果,在制度上为科研工作创新氛围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
实施这项计划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使经济学科的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其主要内容应着眼于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邀请国外著名的经济学者,以开设集中讲座、短期课程、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提高教师特别是经济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学术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建设跨学科的平台
以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创新为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规律的一般原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经济研究构建一个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平台,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这一平台所涵盖的专业可以考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国际贸易等。
4. 在制度上加强科研创新工作,推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
在教学手段上,为了更好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应逐步考虑实现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并逐步引入实验教学。同时,在部分主干课程,力求建立完善经济学课件建设并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此外,应该推动经济学研究数据库、经济型为模拟实验室和专业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现实硬件支撑。
5.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除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创新外,我们还积极贯彻科研主导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导师制。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学生配备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从学生二年级开始,逐步推行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一是举办小型研讨班,由专业学术委员会派出高水平的教师辅导这些学生讨论各种理论专题。二是经济学名著导读计划,由学生自愿参加,学院提供阅读书籍,并委派
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实施学生科研竞赛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专门成立由各个经济学科的专家组成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论文评比办法,力争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学生论文竞赛活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推行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提升学生科研创作的积极性,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创造条件。
学生暑期学术旅行和社会实践计划。在组建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审核选拔若干名学生到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在采取分散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集中研讨实习体会,扩大学生的视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硕连读制度。在总结以往经济学人才培养经验和切实执行已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和适应能力强的要求,在一些重点专业选择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试行从本科到博士的直通车培养方式,培养高精尖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6. 建立稳定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经济学人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结合途径。以政府基层机构、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组织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给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人工环境以及了解经济实际生活的窗口,借此可以让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到现实经济活动现状,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得到未来职场所需要技能的综合锻炼和提升。为此,也需要加大对实习基地的物质投入,给予实习经费、教师业绩考核、成果推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科拔实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实验班十年实践与推广”项目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