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丽
党校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教学活动,早在革命时期,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党校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通过党课学习的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以更好地维护党的统一。要实现这样的党校办学初衷和目的,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党课教学在其中的独特作用,以切实有效的党课教学活动来促进党校主阵地、主渠道重要作用的发挥和党校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提高党校党课教学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同时做好以下三大环节的工作:
党课的主题是一堂党课的生命力所在,选准主题是提高党课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选题是一堂党课成功的希望,反之,选题不当则将直接导致党课的失败。要做好党课的“选题”工作,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住选题的方向性、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务实性。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在选题时要做到“不跑偏”、“不落后”、“不盲目”以及“不自我”。
党课的方向性问题应该算是党校教学与一般学校教学活动的最大区别,也可以说是党校教学活动自身与生俱来的一个特征。党校姓党,党课自然也姓党,所以,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党课主题,“不跑偏”是我们对选题的最低要求。正确的党课选题应该做到党课内容与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指导思想、某一特定阶段的奋斗目标、不同时期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等保持高度的一致。党课教学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党课才有可能保持它的纯洁性——永远姓“党”。
选题的时代性是确保我们的党课具有鲜活性和生命力的前提条件。要做到选题与形势发展的紧密契合,我们教师平时就要做到多关注时事并且愿意去多思考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具体来说,党课选题要做到“不落后”,我们党课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我们要努力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精神、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列入党课选题的首选范围。也就是说,我们应将广大党员干部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疑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列入党课选题的首要选择,以确保党课选题的时代性。
作为党课的教师,了解、熟悉、研究、适应自己听课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内心需求是我们的必修课,党课选题也要遵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基本原则。不同年龄、职业,不同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空间的党员干部,他们在对党课的实际需求方面会各有不同,我们在选题时不仅要尊重这些差异,而且还应该尽可能地去满足这些具体的需求差异。只有这样,我们的党课选题才能做到“不盲目”,我们的党课教学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甚至是雪中送炭。
党课教师在进行党课选题时,除了要紧扣时代脉搏、选择社会热点、疑点、难点、焦点问题和关注听众需求、掌握听众内心真实想法以外,还必须关注自身,了解自己、研究自己,做到选题与实际相结合。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实际”其实应该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二是不能脱离听众实际;三是不能脱离党课授课者自身的各种实际情况,如自身的知识储备情况、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点、上课风格、个性特征、教学主导方向以及自己的性别和年龄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正确选题只是党课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后续工作没有做好,我们的党课教学目标就难以落实,一个好的选题也会被白白浪费。要想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就必须在正确选题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授课。为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就必须坚持做到“三个统一”:
党课教学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与一般教学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一般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党课教学的教学目标则是以思想统一为主。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搞好党校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就是把握好党课教学的方向性,但是,坚持党课教学的方向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政策到政策,我们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必须增强党课授课的趣味性,让我们的党课在听众心里变得色香味俱全,变得有色彩、有乐趣、有吸引力。否则,我们的党课教学将流于形式,很难起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作用。
(1)授课者要正确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在肢体语言运用上,要注意手势一定要符合自己所营造出来的情境,要适时、适度;运用表情时,要结合所讲的内容适当丰富多变些,夸张点也不要紧。在口头语言运用上,授课者一定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性,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说话的方式要根据听众的实际情况而适时调整,对于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听众要多用口语表达,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语调前后要有变化,要强弱结合,要适时停顿和加重;在听众稍感疲倦时要言语激昂,在气氛沉闷时要说话轻松、幽默,在希望得到听众认同时要言辞恳切,在希望引起听众思考时要多用反问句,在给出核心观点时要简短、果断、自信。
(2)授课者要恰当引入案例和事例。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重视以下三点:一是注意所选取案例和事例的典型性问题。我们在选取案例和事例时,要注意它们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要注意选取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案例和事例材料,听众对这些案例和事例会有更强的了解欲望,在互动讨论时,听众也更有话可说,参与度会更高。二是注意所选取案例和事例的及时性问题。要尽量选取那些最新发生的案例和事例,以保证这些案例和事例材料的鲜活性和时代感。三是注意所选取案例和事例的有效性问题。要保证这些案例和事例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保证它的真实性,案例和事例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违背事实;其次要保证这些案例和事例与所讲授的内容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再次,要保证这些案例和事例的难度系数与听众的理解水平相适应;最后,要选取那些案例和事例发生地距离听众生活地较近的案例和事例材料,距离越近越好,让听众越熟悉、越有亲切感越好。
党课教学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它的指向性也很明显。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要切实提高党课教学的课堂实效,我们就应该注意做到形式上的多变,以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来更好地向广大听众传递信息和情感。
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变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1)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场地、教师选择和教具更新等方面的创新。在教学场地方面,改变过去党课教学拘泥于一个固定教室的做法,党课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可以到井冈山、延安等地以开展“红色之旅”的方式进行党课教学;可以到电影院以观看相关影片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以到监狱参观的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可以以到那些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地区、部门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到更高级别的党校和各类知名高校借助更丰富的资源开展党课的教学活动。在教师选择上,可以更加开放、多元,不必局限于一所党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可以是各级别党校或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优秀教师,也可以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还可以是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家……在教具更新上,主要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为听众提供更大的信息量、更鲜活的感受、更清晰的板书、更有趣的事例、更深刻的体验和更强的共鸣。
(2)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用好启发式教学和愉悦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问题启发、互动启发、案例启发。“问题启发”不是简单的提问,而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互动启发”的立足点是要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党课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员间、学员与学员间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等形式,使师生在语言、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平等交流,力争做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案例启发”的前提是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和学员实际精心选择合适的案例。有了合适的案例之后,教师还应对案例在课堂上的使用进行认真的前期准备和精心设计。
愉悦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要在党课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上课氛围。要营造出这样一种和谐、愉悦的上课氛围,其一是教师的心态要乐观、精神要饱满。一个积极乐观、精神饱满的教师更容易营造出和谐、愉悦的上课氛围。其二是教师要精心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搜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料,科学取舍,选取那些既能很好地与教学主题吻合,又能符合听课对象实际需求、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料。其三是教师要与听课对象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沟通顺畅,愉悦感自然容易激发。一旦师生双方都感觉到了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形成了。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党课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渗透进“情”的因素,以此来拉近自己与听课对象的心理距离,实现心灵的对话,达到因尊重而认同、因喜爱而认可的境界。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不吝啬自己的真情。教师要积极地将自己的热情、激情、深情和才情都自然而然地融入授课过程之中。首先,教师的热情有利于营造出一种乐观积极的授课氛围,这种氛围能给予听众很大的正能量。相反,如果教师自己在授课时精神状态不佳,疲惫感、厌倦感外露,很容易给听众造成一种敷衍了事、走过场、走形式的感觉,这种氛围中的党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师的激情能很好地激发、带动、强化听众的各种积极的情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听众的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再次,教师的深情会极大地触碰到听众的内心,让他们感同身受,增强共鸣感。最后,教师的才情会极大地提升自己在听众中的形象,增强听众对授课者的认可度和欣赏程度,“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2)注意细节。注意细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观察到、考虑到、照顾到听众的各种需求。首先,教师要注意观察听众的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各种不同信号,及时调整自己的上课思路、方式和语言。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听众,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最后,教师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年龄较大或工作较忙的听众,教师授课时一定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授课不要超时;要考虑到特殊的天气状况或上课地点的硬件情况;要考虑到听众的学习需求和参与需求等。
党课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一般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样,都是需要反馈、调整和不断完善的。教师如果只注重课前的选题、课中的授课而忽略了课后的反馈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很有限,并且容易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基于切实提高党课教学实效的考虑,我们教师在做好课前的选题、课中的授课工作时,还必须重视课后的反馈环节。
重视课后反馈环节的目的在于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以更好地适应广大党员干部对党课学习的多元化需求。要做到重视课后反馈环节,我们就必须做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
反馈信息的传递并不只局限于课后,实际上,只要有心,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收到很多来自于听众的直接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主要通过教师观察听众在课堂上所运用的各种肢体语言来传递,听众的肢体语言主要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姿态、眼神和声音来表达。教师只需要通过观察听众在课堂上所呈现出的各种肢体语言就能判断出听众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听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听众认可什么、不认可什么;听众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听众在课堂上的这些直接反应就是对教师授课的一种直接反馈,教师在接收到这些信息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经过甄别、取舍之后来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听众的直接反馈有时还表现在课后。这种直接反馈主要是通过课后教师与部分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听众对自己所授课程的评价和建议来完善自己的教学。
间接反馈对于我们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间接反馈有时是以道听途说的方式获知的,也就是说,教师可能会从他人(可能是领导、同事或其他熟人)嘴中听到听众对自己所授课程的真实评价和建议。对于这种间接反馈,教师同样要予以重视,并要有批判性地加以吸收。还有一种间接反馈是可以从一堂党课的受欢迎程度来获知的。如果一堂党课受欢迎,那么教师教授这堂党课的机会自然就会很多,这也就说明这堂党课的质量更高、更能符合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课学习的需求;相反,如果一堂党课很少有人愿意去听,很少有单位邀请教师去讲授这个内容,这也就表明这堂党课是不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的,教师还需花大力气对这堂党课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