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移民文化多元性内涵研究

2015-03-29 02:41刘杰秀白雪晴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多元性大庆移民

刘杰秀,白雪晴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大庆移民文化多元性内涵研究

刘杰秀,白雪晴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灵魂,是城市的根,城市发展的软动力。大庆这座因油而生的移民城市,具有移民文化的典型特征:拼搏、冒险、奉献的移民精神;多元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文化体系。大庆又因其发展史上几次移民浪潮和油田建设开采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土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黑土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并存的多元性移民文化内涵。随着大庆城市未来的发展,移民文化还将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移民文化;多元性;大庆市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灵魂,是城市的根,城市发展的软动力。经济建设创造城市的物质财富,文化建设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众所周知,大庆是一座因油而生的“移民城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大庆这座城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第一次是从1960年至1963年间,当时来自甘肃玉门、新疆克拉玛依和四川等地的石油工人,及北京石油工业部的相关人员、部队转业官兵聚集在萨尔图地区,他们是油田的“创业者”;第二次移民潮是1964年后,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发展,招收大批相关业务人员补充到油田工作,他们成为油田的“建设者”;第三次移民潮是1970年后,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背景下,大庆油田陆续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吸纳知青两万余人,他们成为油田的“工作者”;第四次移民潮是2000年后,随着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高校的迁入,带入上万的知识分子及各层次的学子,他们是油田的“创新者”。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带着具有不同风俗习惯的地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碰撞,形成大庆特有的文化。正如清华大学学者鲍鸥指出:“大庆文化主体的生成,是不同文化主体重构的过程,是不同文化来源的汇流过程。一些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中国人在中国东北荒原上集结成具有共同新文化的主体——大庆人”。[1]20世纪60年代后的几次移民浪潮,通常是从某一地区大批人员来到大庆,并非数量有限的个体行为,这些移民团体无疑会带来自己家乡的文化,众多不同风格的文化在大庆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不断融合为新的文化体系。

一、移民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来自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构成大庆人的移民社会。所谓移民社会即指“以移民为基本成员的地区或国家。”[2]6它的主要特征是“客强主弱”,“客”指外来移民,“主”指原有土著居民。在数量上,移民社会中移民人数占社会总数的50%以上,明显多于土著居民。这些移民在新的居住地形成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活动,构成了“移民文化”。具体而言,移民文化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移民心理”,即指“移民社会人们的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要素”;另一方面是指“反映移民心理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即以移民心理为基础,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伦理学说以及宗教、哲学等思想体系”[2]7。不同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新的居住地共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

由于不同地区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因此移民文化的特征是极其丰富的,但是总体而言,它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拼搏、冒险、奉献的移民精神。任何一个移民群体,无不经历了精神上与家乡文化的剥离,物质上的匮乏等逆境,唯有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创造舒适的生活;另外,大多移民只有勇于开拓、不畏艰难困苦,才能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和发展,因此移民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善于拼搏、勇于冒险、乐于奉献。二是移民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由于移民文化由不同的移民群体所带来的各自文化融合而成,因此移民文化带有典型的多元性。而移民在多元性的文化中,取其共性,辨其差异,凝结成本地特有的文化特征。这一过程使移民对待新事物更为宽容、易于接受。另外,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到达移民地后,不再受原居住地风俗习惯的约束,使新的移民文化更具开放性。开放的移民文化同时体现了它的多元性,因此移民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体现了“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三是移民文化的创新性。在移民社会中,人们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只有不断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断地依靠智慧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在新的居住地得以生存。各移民群体,仅仅依靠原有的文化理念和生存方式,不足以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创新性成为移民文化的根本特征。

二、大庆移民文化的内涵

大庆因其发展史上几次移民浪潮和油田建设的发展需要,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既体现了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征,又兼有土著文化的特色。

(一)土著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

根据大庆博物馆的史料记载,早在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大庆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末期至西周中期,留下了反映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白金宝文化;到了近代,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在大庆设立萨尔图车站。虽然,到目前为止,历史遗迹并不多,但仍然可以从一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名称中,探寻土著文化的痕迹。位于大庆近郊的“喇嘛甸”镇,原名“喇嘛店”。清朝末年,一位蒙古族人在此开了一家店铺,当时汉族人将蒙古族人称为“喇嘛”,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喇嘛店”;恰逢清朝政府在此地设立火车站,车站就以这个名字命名为“喇嘛店车站”;到了近代,“店”字被“甸”取代。另外,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附近的“胡吉吐莫敖包”,是蒙古族人祭拜之处。祭拜之时,通常用松枝、彩带装饰敖包;祭祀和那达慕大会同时举行,在现场自发祭拜的群众,将弥勒佛瓷像和鲜草放在碑旁,以祈求平安。这一习俗,最早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是蒙古族先民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目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文化已经成为大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大庆移民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总之,早期的土著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大庆移民文化的基础。

(二)黑土文化

大庆地处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辽阔的土地滋养着一代代大庆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无论是原有的土著居民还是移居者,都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大庆在油田大会战前,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处高寒地带,气候严寒,四季多风。在这片土地上开采石油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顺应自然环境,付出巨大和艰难的劳作,也需要强悍、粗犷的意志和心理去应付外部环境。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这些都沉淀成大庆人的一种性格特征,使他们不但具有雄犷的、粗放的人格特征、又兼具团结、包容、坚韧的人格品质。另外,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角度看,不同时期的大批移民汇聚于此,随之带来各自的文化特征,使这座城市既有西北人的直爽、仗义,又有西南人的乐观、顽强,又具知识青年的勤奋、上进,诸多文化的涓涓细流,在大庆这片黑土地上汇合成大庆文化的主流,形成大庆独有的黑土文化。这也是将大庆文化与黑龙江其他黑土文化得以区分的关键所在。

(三)石油文化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无疑是大庆人的精神脊梁。大庆精神被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其中,“爱国”是指“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庆油田建设初期,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艰苦,是铁人王进喜等先辈用不屈不饶的开创精神带领老一代石油工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为祖国开采出第一桶原油,使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国摆脱了贫油的帽子。油田开发建设的50多年来,大庆人秉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开采大量原油,辉煌的工作业绩值得每个大庆人骄傲。“创业”是指无所畏惧、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不但鼓励了油田建设的一代代工作者,也引领了新时期“全民创业”背景下的创客们。在创业精神的指引下,大庆油田不断力争原油高产稳产,同时努力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求实”是指一丝不苟、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油田生产是科技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秉承科学的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有效保障油田的生产。这样的工作作风已经融入大庆人的性格特征,成为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奉献”是指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在铁人王进喜的带领下,第一代工作者不计较个人利益、不顾安危、忘我地投入油田开发中。接下来的几代建设者们,秉承这一精神,为大庆油田开发不断续写辉煌。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两种精神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正是在交叉中交融,在交融中升华,并在实践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大庆人的一种精神高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50多年中,大庆人正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鼓舞下,形成独具特色的石油工业文化。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使大庆拥有大量的石油文化景观和石油历史遗迹,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书写入大庆的文化历史。

(四)生态文化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根据生态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3]43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开发资源的同时,环境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大庆市政府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湿地、草原、温泉、湖水、绿树成为大庆生态文化的新亮点。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城中湿地,湿地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还有一些珍稀濒危动物。每到夏季,大片的芦苇和蒲随风摇曳,成群的鸟儿自由地飞翔在芦苇上空,时而俯冲下来捕捉水中的鱼儿,一阵风过后,芦苇丛中又不时露出几只欢唱的野鸭子。这种独有的湿地资源每年吸引很多游客到此参观,湿地文化成为大庆的又一张名片。同时,大庆由于自身地质特征,城市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经过几年的治理和改造,有的湖泊建成了漂亮的水景公园,有的湖泊附近种植的绿树成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经过大庆人的不断努力,大庆终于获得“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的美誉。使生活在大庆的人,不断地感觉到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三、结束语

目前的大庆,因政府的亲民政策和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到此创业打拼。而老一辈油田人,退休后,或者回老家颐养天年、或者每年冬季飞往海南过起候鸟的生活,这座城市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流动着。流动的人口带来流动的文化,流动的文化又不断丰富着这座移民城市的文化内涵。总之,大庆移民文化正以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传承着大庆文化的精髓,而大庆文化的动态变迁也正是保持大庆移民文化常新、发展的需要。大庆移民文化以它特有的内涵,滋养着一代代大庆人,成为大庆人宝贵的精神食粮。

[1]鲍鸥.大庆文化的再认识[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9,(6):159-167.

[2]张然.论移民文化及其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3]李郁香.大庆和谐文化的内涵与特色[J].大庆社会科学,2007,(12):41-43.

〔责任编辑:席书涛〕

G122

A

1002-2341(2015)06-0099-03

2015-10-16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72

刘杰秀(1979-),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多元性大庆移民
李大庆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