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壮举,雪洗国耻的丰碑

2015-03-29 02:41贾立臣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贾立臣

(大庆师范学院思政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华民族的壮举,雪洗国耻的丰碑

贾立臣

(大庆师范学院思政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壮举,雪洗国耻的丰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提升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要缅怀先烈,世代相传,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捍卫神圣的民族尊严;要开创未来,圆梦中华,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抗日战争胜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这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提升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

铭记历史,首先要了解历史。讲抗日战争史,一般都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然后与1937年,“七七”事变相连接,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再讲到9月2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投降仪式。应该说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抗战的全过程。但是,从铭记历史的角度看,从日本侵华的过程看,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无法理解在1931年9月18日,怎么会突然在沈阳出现一支关东军轰炸柳条湖的南满铁路,又怎么会在1937年7月7日突然有日本军队在宛平城进行演习。

其实,这段历史最好是从日本的明治维新讲起。早在1868年日本建立明治天皇的维新政府以后,就逐步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开始推行面向亚洲国家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提出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战略方针。于是就有了以下四个阶段的试探性的侵华活动。

第一阶段: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台湾,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约”,成为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的开端。

第二阶段:1894—1895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式侵占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

第三阶段: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这其中的日本是侵华先锋军,当时八国联军的总兵力是30,000多人,其中日军则有20,000多人,约占2/3。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不仅分得的赔款最多,而且还取得了在北京、天津地区的驻兵权。这也就是“七七”事变时,为什么会在北京附近地区出现日本军队的原因。

1905年在中国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使得日本占领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此后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会议东三省事宜公约》,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南满铁路两侧驻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时,沈阳附近有日本关东军的原因。

1913年,日本取得了在中国东北的铁路修筑权。

1914年,出兵山东,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1915年,日本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暴露了日本独占中国的阴谋。

第四阶段: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上台。6月召开东方会议,会后起草文件,上奏裕仁天皇,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这是一幅称霸全球的狂妄图,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总纲领。

正是有了1927年的《田中奏折》,才有了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残忍的把不愿意俯首听命的东北王张作霖炸死,妄图乘机独占东北。只是因为张学良以民族利益为重,改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才使日本的阴谋没能得逞。

经过这样四个阶段以后,日本开始得寸进尺,精心设计了两步走的侵华计划。

第一步,抢占东北,通过局部战争把中国的东北建成日本全面侵华的战略基地。1931年1月,“满铁”前副总裁松冈洋右宣称:“满蒙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我国的生命线。”3月,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说:“满蒙是帝国国防的第一线”“如果单纯地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归根结底是不可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的目的的。”[2]16-17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按预定计划炮轰沈阳城和北大营。然后,分兵进击辽宁、吉林,至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第二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以速战速决的战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极其野蛮和残忍,太阳旗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整个神州大地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的官方经济损失和战争消耗,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尤其是日军还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进行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还有惨无人道的人体“活体实验”,种种丧尽天良的暴行,真是罄竹难书,罪不可赦。

以上是日本的野蛮侵略及其造成的部分损失,这是我们要世代铭记的。同时,我们还要铭记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由失败到胜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就中华民族意识而言,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形成中国境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具有各个民族的利益必须服从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意识。对于每个国民来说,这两方面相结合的意识,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既是一种品格素质,又是一种立场原则。

近代以来,在外敌入侵之时,确有很多有识之士为了拯救中华起而抗争,但是这对于泱泱东方大国来说,未免显得势单力薄,远远没有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强势,所谓的多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拳头,如同“一盘散沙”,缺乏共赴国难的凝聚力,不能彰显中华民族应有的尊严和威力。特别是清朝末年,在强敌入侵之时,腐败的政府当局或者不予抵抗,或者在抵抗中妥协,甚至还借助洋人的淫威稳固自己的权势。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之间为了争权夺势,不惜丧权辱国,引狼入室,寻求外国势力做靠山,甘当洋人的傀儡和奴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忙于打内战,把共产党看成是不共戴天之敌,认为“攘外必先安内”,主张“先清内匪再言抗日”,[3]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政策,致使东北很快就沦陷于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

中国共产党则以民族利益为重,“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多次发表抗日宣言,倡议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许许多多抗日英雄血洒疆场,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强调:“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无论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间有何利害冲突,“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宣言中不仅使用了“民族意识”的概念,而且呼吁全国同胞,特别是“一切有民族意识的热血青年们”和“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大家起来!”组建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宣言发出了“大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万岁”[4]的口号。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广大国民的中华民族意识明显提升。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开始把“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后又改为“联蒋抗日”的策略方针。特别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全国抗日救国浪潮日益高涨的压力,不得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为了实行全民族抗战,要求“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5]355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同意国共合作的谈话。他不得不承认:“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只有承认“民族意识胜过一切”,才能“感认整个民族之利害,终超出于一切个人一切团体利害之上也。”[6]《宣言》和谈话的发表,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毛泽东特别重视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他强调既要反对日本侵略者在物质上的掠夺,又要防范敌人“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5]455只有中华民族意识得到提升,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都承认中华民族利益至上,并以中华民族胜利为荣,以中华民族失败为耻,超越阶级的局限,才能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实现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民族抗战开始以后,国民党军队迎战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攻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面战场。八路军挺进敌后收复失地,开辟了敌后战场。

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或是分散游击争夺失地,或是拆毁路段炸毁桥梁切断日军补给线,把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变成了又一种特殊的前线,这就有效地减缓了日本侵略者向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实行战略防御,客观上为共产党在敌后开辟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实,正面战场并非国民党军队孤立作战,经常有一定数量的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参战。以太原会战为例,平型关大战就是八路军115师在第二战区配合友军的作战,歼敌1000余人。所以蒋介石发电:“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2]78八路军120师在第二战区所属雁门关地区歼敌500多人,破坏了日军在忻口与大同之间的交通线。蒋介石为此特向朱德和彭德怀致电:参战部队“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2]83还有八路军129师所属部队在阳明堡机场一举炸毁敌机24架,歼灭敌人100余人,使日军在忻口战场失去了空中支援。应该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没有一条明确的鸿沟分隔,国共两党的军队在对日作战时,也不是如同泾渭之水那么分明,经常是互相配合助阵,发挥各自所长。形象点说,中日双方对垒如同象棋博弈,中国获胜必是车、马、炮乃至相、士、卒形成合力的结果。

总之,在民族危亡之际,全国同胞秉持民族大义,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开展全民族抗战。历经14年苦战,依靠全民族的力量,彻底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所谓东洋霸主,不仅收复了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侵吞的所有失地,而且还光复了甲午战败时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大量国土。

历史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经验,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二、缅怀先烈:世代相传,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外敌入侵之际,在亡国灭种之时,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哪怕是朔风怒吼,冰天雪地,仍有李兆麟等抗联战士那种“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横扫东三省,“夺回我河山”[7]370的钢铁誓言,在白山黑水之间驰骋游击。哪怕已经押赴刑场,魔鬼已经举起了血腥的屠刀,赵一曼等女中豪杰仍然坚信“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7]300的美好未来。还有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同样,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内也有一些爱国官兵,不愧是捍卫祖国的忠勇之士。

1937年“七七”事变之时,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全军干部会上慷慨陈词: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率部与日军拼杀,最后壮烈殉国。毛泽东称赞他们的英雄事迹“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5]113

另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仁人志士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寇浴血奋战。在东北抗联队伍中,就有很多朝鲜族战士,仅在战斗中牺牲的军师级指战员就有李红光、李东光、朴风南等人。朝鲜族女战士金顺姬,为了保守机密和保护群众,毅然咬断自己的舌头和食指,最后被凶残的敌人扔到火堆里壮烈牺牲。回族战士金方昌,17岁参加抗日,被日军逮捕后,被残忍地挖去一只眼睛、砍掉一只胳膊,他坚贞不屈,表现出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满族)被俘后,凶残的敌人用刀割舌、剜眼,最后毫无人性地将其尸首分离。还有抗日联军的创建人之一、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白族)等,都是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

总之,所有这些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以及为抗战胜利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征战中,不畏强暴,勇往直前,铮铮铁骨,大义凛然。他们是抗敌御侮的优秀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们,纪念他们。

现在,最好的缅怀和纪念,就是弘扬先烈们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

第一,继承和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基本表现和要求就是参加抗战。爱国必须抗日,抗日必然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民族利益至上,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派别以及各军事集团的利益,都要服从于民族利益。抗战的炮声是动员令,是进军号,是决战鼓。中国人民的抗战激情如火山爆发,如海啸喷涌,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潮之中。各党各派放下了历史上的恩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捐弃前嫌,携手同行,共抗外敌。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继承和发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场中日之战是极其残酷的,因为这场战争是军国主义的日本妄图吞灭中国,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救亡图存打败日本,因此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决死大战。这种战争必然是残酷而恐怖的,野蛮而无情的。但是每个中国人深知为民族而战光荣,为保命而逃可耻。在侵略者面前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抗联战士的“八女投江”、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以及坚守四行仓库的国民党军谢晋元等“八百壮士”,都体现了中国人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种宝贵的民族气节,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弘扬。

第三,继承和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场中日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敌强我弱。可以说,敌强不是一般的强,而是相当的强,我弱也不是一般的弱,而是相当的弱,否则一个弹丸小国也不敢如此嚣张地要吞灭我中华大国。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积极请战参战。“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不杀鬼子非好汉,护我中华斗志强。“寡妇村”流血不流泪,怒火满腔扛起枪。前赴后继阵地在,“满门忠烈”好儿郎。任凭子弹飞射鲜血横流,也要与敌人展开肉搏血战到底,直至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所有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所具有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气概,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

第四,继承和发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抗日战争不会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过异常艰难的历程,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经历过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重大伤亡。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以百折不挠的民族勇气,克服了艰难险阻,战胜了凶残敌人,积小胜为大胜,逐步转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他们相信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这种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深刻感悟。当年的革命先烈,并没有奢望我们后人给他们立碑,甚至都没有乞求我们后人不要忘记他们。但是,他们却希望他们的后人能够发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抗战精神去开创新的辉煌。因此,我们所说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种时髦的标签。我们对伟大的抗战精神应该有一个深刻的领会,把它实实在在地融入到自己的头脑里,体现在自己的现实工作中,使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成为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续写出更加辉煌的新时代的新篇章。

三、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捍卫神圣的民族尊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长达14年之久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遭遇了一场血腥杀戮的噩梦,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中国人民对和平生活产生了具有极其强烈而又真诚的渴望和追求。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者到处烧杀抢掠,实行残忍的烧光、杀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在中国出现了“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凄惨景象。尤其是南京大屠杀,更是惨不忍睹。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曾叫嚣:要“发扬日本的武威而使中国畏服”[2]208。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更加嚣张地放言,要让30万中国军队“逃不出南京城”。他们闯入南京城之后,用尽了惨无人道的杀人方法,展开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他们采用割头、切腹、挖心、剖肝、劈腿、斩腰、剁手、砍脚等各式各样的方法杀害中国人,这些侵华日军还实施了令人发指的奸淫兽行,很多“慰安妇”被奸淫后惨遭杀害。据粗略统计,仅南京市被强奸凌辱的妇女就达8万之多。此外,日本侵略者还制造许多千里“无人区”和大量的“万人坑”。所有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给中国造成了亘古未有的巨大灾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年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却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毛泽东在70年前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抗日战争包含着为争取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70年前的中国不可辱,70年后的中国不可欺。中国人民要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筑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新长城,确保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之下。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必须保卫和平,与任何破坏和平和无端挑衅的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决不允许70年前的屈辱历史在中华大地上重演。

四、开创未来:圆梦中华,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了彻底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通过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大转折。当年的抗日英烈们是为了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而战,而今我们则是为了实现世界永久和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基础,争取和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各爱国人士同仇敌忾,拼死抗敌的结果,是依靠全民族的合力所创下的历史记录。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一种形象的定位。简要地说,一是从纵向上看,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规律、阶段,以及前途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这就为准确把握这场战争的发展趋向和运行节奏,起到了领航性的主导作用。二是从横向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针对阶级关系、党派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种武装力量的新变化新特点,制定并及时调整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团结一切可以争取团结的力量。这就为抗战队伍的扩大化和最大化,起到了凝聚性的主导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高举起了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抗击外国侵略者,非常勇敢,而且悲壮。但是都没有形成全民族共同御侮之势,始终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没有形成共御外侮的拳头,弹丸岛国的日本都欺负到了家门口而无可奈何。所以,毛泽东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5]511但是,到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日本关东军侵吞东三省之时,南京国民政府和东北地方当局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放任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犯。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当即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提出了一系列团结抗战的主张。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发表了抗日宣言,派出大批干部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1933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塘沽协定》,强令取缔各地民主抗日运动。而这时中国共产党则正在东北积极开展义勇军运动,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里,更加鲜明地举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在这面旗帜指引下,东北抗日联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人民最早的一支抗日主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凭借这面旗帜,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放弃了“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与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等国民党地方势力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共识。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这面旗帜,不管是国民党制造摩擦事件还是发动反共高潮,都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妥善处理,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扩大而没有破裂,使中华民族有限的抗日力量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如果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以弱胜强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心全意依靠人民。这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法宝。

第二,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坚持一套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敌强我弱,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个武器明显不如人的弱国,如何打败不可一世的强国?这样的一个难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正确答案:一是充分发挥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的因素和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无论侵略者走到哪里,都有射向他们的子弹,侵略者所到之处,都是埋葬他们的坟墓。二是充分发挥中国是大国地域广阔的天然优势,实行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敌小国我大国,这又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大国的有利条件,从长计议,以大克小,积小胜为大胜,最后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如果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有什么绝招的话,可以肯定地回答,我们没有。但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可以说,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就是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足以制敌于死命的定海神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幅奇特的战略新格局。一般说来,两国交战只有一个战场,即使划分不同的战区,也要实行统一的战略部署和指挥。可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比较特殊。由于抗战之前的特殊经历,使得国共两党分别统领的军队性质不同,所属部队的战略位置不同,战争期间所实行的战略战术也不同。这样,国民党所控制的广大地区就成为被日本侵略者实行战略进攻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及其统领的军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以后,在日军的占领区与敌作战,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这就是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既特殊又重要。一方面,在日本侵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大规模的猛烈进攻时,共产党的军队就可以在敌后战场像一把尖刀猛插敌人的后背,迫使日军回防,从而减轻向正面战场进攻的强度。另一方面,共产党的军队在敌后采用游击战的方式,死死地缠住和拖住日军的后腿,使其难以全力以赴向正面战场进攻。实际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可以随心所欲地“大闹天宫”,使侵略者在中国的大地上没有可以安心、安定、安稳和安全的战略总后方。

与此同时,敌后根据地的军民还严厉打击那些吃里爬外、认贼作父的伪军和汉奸。日本侵略者所以有“以蛇吞象”的超大胆量,除了他自己过于狂妄之外,还因为他在中国有一些充当汉奸卖国贼的走狗。所以,共产党在敌后摧毁各级伪政权,消灭为虎作伥的伪军,极大的震慑了汉奸走狗,鼓舞了人民斗志。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并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一种前后夹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格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种创举,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敌后战场的开辟,使侵略者首尾不能相顾,左右难以应援,这对于转变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对于坚持持久抗战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中国共产党创建一批特殊的战略基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创建了一批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仅是消灭敌人的重要战场,而且还是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型试验区,将其建成了战后未来中国的雏型。

中国人民参加抗战“打鬼子”,不单是为了不当亡国奴,同时也是为了建立新国家,所以他们参军参战的最大期望值,是能够实现“胜利果实属于人民”。既然全民族抗战之力取之于民,那么抗战胜利之果就应该造福于民。这一点,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到了。

第五,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一种崇高的表率作用。在漫长而又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军民,孤悬敌后,以土枪土炮与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日本侵略者相拼杀,无数英雄儿女血洒疆场,表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他们不仅有不可撼动的抗战意志,而且还有无可动摇的必胜信念。他们不仅有热血满腔的抗战激情,而且还有身先士卒的勇士之举。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世不朽的民族之魂。这对全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产生了超强度的感召力和表率作用,对形成和扩展伟大的抗战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对抗日战争的发展,对所有参战的阶级、党派、军队乃至个人,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极其特殊而又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因此说,中国共产党是这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下卷,第1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43.

[2]中国抗日战争简史(简明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422-423.

[4]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3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327-332.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李新,陈铁建.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7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82.

[7]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1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李敬晶〕

习近平讲话摘要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摘自2015年9月4日《光明日报》第2版

K265.1

A

1002-2341(2015)06-0016-07

2015-10-08

贾立臣(1952-),男,吉林农安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大革命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